首先,元朝统治者是根据民族依附自己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优劣的,简单的讲,越早被绑上蒙古人战车的民族,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曾巩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面对韩世忠的质问,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崇祯让法师预测明朝国运,法师说了四个字,崇祯高兴明朝却亡了
给宋朝带来绝望的女真族究竟是何方神圣?现在他们是否还存在?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威武的秦桧,还是背着江洪的秦桧,游戏里游戏外都是力量的影子
首先,元朝统治者是根据民族依附自己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优劣的,简单的讲,越早被绑上蒙古人战车的民族,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抵抗,南宋的抵抗,更加的顽强,蒙古人的等级划分,是根据抵抗的程度来排列的,他具有惩戒的意义。
从统治的技巧看,元朝是少数草原民族统治大量汉人的朝代,重用色目人成为蒙古人统治的帮手,明显比重用汉人更加安全,这是一种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也相当喜欢使用的统治技巧,而部分色目人对元朝的忠心,他们对于元朝经济介入的程度,也让他们在统治者心目中地位更高。
一.依附的时间顺序明显是界定人民等级的关键
1.色目为笼统的称呼:畏兀儿人和西域其他民族的归顺
蒙古的扩张,是个一圈一圈蚕食的过程,从铁木真兼并蒙古部落,到对乃蛮等草原政权的征服,蒙古人的力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从1209年开始,畏兀儿人就开始归顺蒙古人,这些唐末甘州回鹘的后裔,事实上并不是现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而畏兀儿以后,又有大量的粟特人的后裔,回鹘九族别族的部落归顺了蒙古,这些民族的子民很多都参加了蒙古对花剌子模,对金国,对巴格达和南宋的战争,他们是归顺蒙古最早的民族,自然在元帝国中享有超然的地位。
事实上色目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假如说玉门关以西的民族都能称为色目的话,那么在元帝国的朝堂上,畏兀儿人又怎么可能会和波斯人,甚至花剌子模人的地位一样呢?清朝的史学家们想当然的把元帝国的西域想成铁板一块,是极其荒谬的,笔者认为,色目人假如做为一个整体在元帝国地位高贵的话,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西域子民在元帝国的朝廷中充当官吏,那么下文就会讲到,这种现象主要是做为一种统治技巧而存在的。
2.汉人的归附与反叛
元帝国中,汉人世侯一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归附的时间来讲,1213年开始,史天泽父子就在蒙古军中效力了,一直到金国灭亡,北方的汉人既有蒙古的支持者,也有忠孝军这样的金国强军,长江以北的汉人,深刻的介入了蒙古灭金的战斗,笔者想,在这个时期,色目人和汉军世侯在元帝国的地位是相当的。蒙古山东军政长官李璮的反叛,连累了忽必烈最爱重的汉族大臣,李璮的岳父王文统,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元朝就不再信任汉人统兵,对于耿直记仇的蒙古人来说,背叛一次足矣说明汉人在元朝的朝廷中没有色目人可靠,这也是汉人地位在色目人之下的重要原因。
3.南宋的灭亡,南人的归附
蒙古一直到1279年才灭亡南宋,此时距离畏兀儿人向蒙古效忠已经过去了七十年,足足三代人,那么南人在元帝国的地位低于色目人,自然就是正常的了。事实上,蒙古灭南宋重要的将领,就是色目人伯颜,此人和史天泽一起下襄阳,破建康,可以说是蒙古灭宋的灵魂人物,忽必烈自然不会让归附自己更早的,统领军队灭亡南宋的人,整个族群在帝国中的地位低于被灭亡的王朝的族群了。
二.重用色目人,蒙古的统治技巧
1.元帝国的疆域主要是原中原王朝的疆域,绝不可能冒着大规模叛乱的风险重用汉人官员
蒙古人的数量比起汉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无论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如何自信,李璮这样的叛乱多发生几次,是会严重的影响到元帝国的国祚的。蒙古人更加信赖色目人,希望他们成为汉家旧地的军政掌管,就是为了避免上下一体的汉人官员发动反对元朝的起义,这种统治技巧,是少数族群统治大基数族群的时候经常使用的,后来英国在殖民印度的时候,重用锡克族和廓尔克族的手法,和元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史学家都认为,相比起清朝人提出的元朝将天下人强分四等,大量重用色目人为官吏,可能才是真正的族群歧视,元世祖甚至留下了祖训,只能以蒙古族和色目族人为宰相,汉人和南人最多做副手,这说明了这种歧视和防范。
2.色目人控制了元帝国的经济命脉
蒙古族是非常强悍的军事强大的民族,然而无论是政治治理,还是经济运营,蒙古人都缺乏智慧和技巧,他们只能以委托的方式,来让一个团体帮他们打理具体的政治,经济运作的事务,色目人以他们的指智慧,成为了蒙古人的钱袋子。元朝的财政收入中,商税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东亚到中亚的商路,当时基本就掌握在色目族群的手中,以粟特人为例,中亚,西亚很多原住民,都具有经商的天赋,色目人的理财,还包括帮助统治者放高利贷,当时著名的官家高利贷羊羔儿息,就是色目人经营的。元朝继承了南宋发达的航运,同时他又不放心将财富交给南人掌管,当时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也由色目人来管理,这表明了蒙古人的统治理念,蒙古族掌握军权,色目人掌握财富。
三.根据抵抗的程度来说汉人给蒙古征服者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1.南人地位的低下说明其勇武
蒙古在征服的过程中,在南宋受到的抵抗最为剧烈,这不单单体现在一个蒙古大汗在钓鱼城被打死,更从长达45年的蒙宋战争中可见一斑,对于蒙古人来说,那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汉族书生,更加的坚定,更加的不惧死亡。对于草原的,中亚的文明来说,誓死抵抗,宁可玉碎从来不是第一选择,草原民族讲究顺势而为,这是他们的处事哲学,蒙古最后的远征中,军队的成分已经包含了无数民族的战士,蒙古的辉煌不单单是蒙古族群的辉煌,他是东北亚,中亚军事理念的辉煌。儒家体系和这套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东西是格格不入的,从哲学上来讲,最儒雅的,高级的华夏文明和最粗陋,野蛮的蒙古文明之间的鸿沟最深,蒙古人对汉人,南人从心理上来讲肯定没有同为草原民族的色目人亲厚。
2.从地缘政治来讲:南人地位低意味着该地区不被看为元帝国的核心领土
虽然马可波罗游记大肆吹嘘了江南城市的繁华,长江以南地区也给蒙元统治者带来了丰厚的税收,但是从地形来讲,该地区不适合蒙古军事力量的展开,他可能不被看成核心区域,在元帝国统治者的心目中,北方草原,平原地区,从民风到地质结构,甚至饮食习惯,都更像元帝国的核心区域。该地区除了跟随海都,跟随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国的范畴内反对元帝国外,自发的起义比起南人地区少的多,那么西域的居民更被元帝国看重,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结语:
在元帝国的政治架构中,色目人的地位高于汉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可能不是那道从来没有发布过的四等人划分政令,他更是行政资源对于色目人的倾斜,更在于在携带武器的权力上,在自卫的权力上对于色目人的偏袒,这种偏袒从元朝统治者几个祖训中都能看到踪影,元朝过于广大了,统治者统治过于粗疏了,只能用族群管理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色目人在元帝国地位较高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很多色目人,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元帝国的一部分,他们本身就是核心力量外最内圈的一环,汉人不是没有机会靠近核心,只不过李璮等世侯的造反,让汉人失去了统治者的信任,王文统的失宠,更是让色目人开始管理蒙古人的钱袋子。从民族感情讲,儒家的,充满抵抗精神的南宋子嗣南人,是最和蒙古人格格不入的,他们也给蒙古人造成了最大的伤害,南人人数众多,充满仇恨,为官则可能不忠于朝廷,为民更是不能放纵,蒙古人故意用人数较少的色目人做为主要的管理者,背后是对汉人,南人深深的恐惧,当然,他们确实看的很准,不到百年后,元帝国就灭亡了,灭亡于汉人,南人之手。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