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性起义的高潮中,刘邦率领军队拿下关中地区,在此废除秦朝苛政约法三章。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但废除苛政的汉朝又逐渐汉承秦制。看似矛盾的背后,有很多相当复杂的历史原因。 秦制的核心是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汉朝开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在全国性起义的高潮中,刘邦率领军队拿下关中地区,在此废除秦朝苛政约法三章。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但废除苛政的汉朝又逐渐汉承秦制。看似矛盾的背后,有很多相当复杂的历史原因。
秦制的核心是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汉朝开国后所碰到的一系列事情,成为汉朝逐渐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客观原因。
上图_ 秦代官制简表
异姓诸侯王叛乱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异姓诸侯王叛乱,分疆裂土威胁中央。
从韩信袭击吕后和太子,以及英布叛乱这一系列事情不难发现,汉朝初年所面临的形势并不稳定。除了匈奴的威胁,汉朝内部的异姓诸侯王都有反叛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皇权安危。刘邦懂得军事,能亲自带兵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但刘邦后面的皇帝不一定懂打仗,能否控制住异姓诸侯王就不好说了。
上图_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所以,刘邦在无为而治的范围内,开始吸取秦制当中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来打造汉朝的政治体制。这些制度包括:
1.搬迁豪杰贵族。公元前200年,刘邦将原来关东六国的名门望族和豪杰10多万人全部搬迁到关中居住,安排他们守卫长陵。起到强干弱枝的作用。
2.刘邦定都长安,长安就是原来的秦地,起到控制长安辐射天下的作用。
3.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宰相萧何就被刘邦所打压。
4.萧何在秦朝法律的基础上,修建了九章律作为汉朝的基本法律。
刘邦时期是汉朝汉承秦制的初步时期,为后来汉朝皇帝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图_ 秦律是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
刘姓诸侯王叛乱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后,又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刘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的手里都有数量不等的军队。刘邦之后,吕后实际掌权。到公元前180年,刘姓诸侯王发动政变,诛杀吕后家族。汉朝的丞相陈平等人拥戴在山西的代王刘恒到长安登基,刘恒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登基后,继续实施其父亲刘邦和吕后制定的休养生息的国策,汉朝赋税进一步减轻到三十税一。但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汉朝有内部的干扰——刘姓诸侯王绵延不绝的叛乱。如淮南国刘长的叛乱,济北王刘兴叛乱、吴楚七国之乱等等。
上图_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汉景帝
站在汉朝的制度角度看,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时期,汉朝实施的是郡国并行体制。郡县为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区域,国为诸侯国。不管是异姓诸侯国还是刘姓诸侯国,汉朝的诸侯王都有高度的自治权。并能随时对皇权构成直接威胁。
汉朝建立是介于周朝分封制度和秦始皇大一统郡县制度之间的过渡体制——郡国并行体制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诸侯国能随时威胁中央,如果汉朝皇帝光平定诸侯王叛乱而不去变革体制,也就是扩大秦制郡县制的范围,汉朝还有可能发生新的诸侯王叛乱,这对于汉朝内部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并无好处。
上图_ 周亚夫全身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以在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诸侯王体制做了重大改革。
改革措施包括:
1.汉景帝分封皇子为诸侯王。
2.取消诸侯王任免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进而压缩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3.改革诸侯王的官员体制,裁撤御史大夫等诸侯王官吏。
4.规定诸侯王不得过问国内政事。
汉景帝没有从根本上取消郡国并行体制,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压缩了诸侯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让诸侯王不能对中央构成直接威胁。而这一系列改革制度的实施,是汉朝体制沿袭秦制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重要转折点。
汉武帝时期,刘彻通过推恩令彻底剪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汉武帝时期成为秦制地方郡县制体制在地方彻底全面实施的时期。
上图_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
丞相权力的威胁
汉朝初期,曹参、萧何、陈平和周勃等人都是开国的有功之臣。
刘邦开始加强皇权,打压萧何,但没有在制度上对限制丞相做出限制。
诛吕政变中,陈平和周勃拥戴汉文帝登基。对汉文帝来说,陈平和周勃作为大权在握的丞相,能拥戴汉文帝登基,也有可能拥戴其他的皇帝登基。这使得汉文帝在登基后着重加强皇权而压制丞相。
《史记》记载: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有人告发周勃可能谋反,汉文帝将周勃关押到廷尉。后来薄太后在上朝时告诉汉文帝,周勃原先统帅北军都没有谋反。现在跑到地方小县城,怎么可能谋反?汉文帝纠正错误,放了周勃。
上图_ 周勃(?—前169年),西汉开国将领
汉文帝和周勃的矛盾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个事情可以看作是萧何和刘邦这种相权和皇权矛盾的延伸。到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和周亚夫爆发矛盾,最终周亚夫在狱中吐血而死。
从刘邦到汉景帝时期,相权和皇权之间始终在博弈,最终皇权占据上风。到汉武帝时期,刘彻通过建立内朝的制度全面压缩丞相的权力,建立比秦朝相权制度更加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以至于刘彻在位时期,丞相很少有人能善终。
上图_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匈奴的威胁
刘邦时期曾率领大军北伐匈奴,遭到了白登之围。由于汉朝刚开始建国,国力需要恢复。国内的各项制度还在草创时期,刘邦时期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反击匈奴。
吕后到汉景帝时期,国内的各个制度逐渐完善,但经济凋敝还需要发展。再加上国内诸侯王叛乱不断,汉朝没有精力集中力量主动进攻匈奴。
但汉朝诸侯王联合匈奴内外勾结发动叛乱,已经威胁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比如韩王信就投降匈奴,刘长就联合匈奴发动反对汉文帝的叛乱,吴王刘濞计划联合匈奴推翻汉景帝。匈奴不仅威胁到汉朝的边境,更威胁汉朝的国本。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做了一系列秦制大一统集权的改革措施,包含废止太尉、加强监察、设置内朝,重用张汤等酷吏执法等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汉武帝逐渐掌握全国的资源,并动员全国的资源展开了反击匈奴和开拓西域,进攻朝鲜、闽越、南越等周边国家开疆拓土的伟大事业。
上图_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到汉武帝后期,虽然汉军在汉匈战争中有较多的失败,但国内已经没有大规模的诸侯王叛乱,这就说明汉武帝时期已经成功确立了稳定的“秦制制度”。
匈奴威胁和汉朝完善秦制是互相促进的,匈奴威胁逼迫汉朝完善秦制,而汉朝通过建立和完善秦制,掌握全国的资源,发动对匈奴和西域的大规模战争。
通过秦制的确立完善,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盛世帝国的全面形成,汉朝以强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和罗马遥相呼应。
作者:孙毅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盛世西汉》 候杨方 中信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和自己的生母关系不好,甚至有水火不容的趋势。那么雍正和生母的关系为什么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第一点:对雍正而言生恩不及养恩大。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雍正出生时,按照清廷后宫的规定,低等嫔妃是没有权利抚养自己的亲生儿子的。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