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本是一代人杰,为何儿子却难堪大任?两点原因说来很无奈

诸葛亮本是一代人杰,为何儿子却难堪大任?两点原因说来很无奈

()
中文名:
诸葛亮本是一代人杰,为何儿子却难堪大任?两点原因说来很无奈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的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就常理而言,诸葛孔明作为一代人杰,生下的儿子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诸葛亮独子诸葛瞻是个废物庸才呢?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诸葛亮力挽狂澜

三国名人推荐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的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就常理而言,诸葛孔明作为一代人杰,生下的儿子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诸葛亮独子诸葛瞻是个废物庸才呢?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恐怕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就会顷刻覆灭。刘备临死前,也知道仅靠刘禅是守不住蜀汉基业的,所以才将蜀汉政权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辅政刘禅时期,蜀军数次北伐,虽未取得战果,但也成功地为蜀汉政权续命。然而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再也没人能够挽救倾颓的国势。面对国家的摇摇欲坠,蜀汉众臣开始将希望寄托于诸葛亮独子诸葛瞻身上,希望他能像其父一样挽救蜀汉于危局之中,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肩负重任的诸葛瞻名不副实,只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

为什么说诸葛瞻志大才疏、名不副实呢?这其实要归结于其父诸葛亮的教育方式。诸葛亮教子与司马懿教子迥然不同,司马懿喜欢把两个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带在身边教导,从行军知识到政治素养,随时都在言传身教,这才使得二人能够在司马懿死后,能够继续把柄曹魏国政,甚至取而代之。诸葛亮由于常年领军北伐,长期在外奔波,自然就顾不上教授诸葛瞻兵法权谋。回到成都后,他对诸葛瞻的教导也多侧重于品德方面,从他的《诫子书》中就可看出。说起来,诸葛亮之所以不像司马懿那样将儿子带在身边教导,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年幼,在诸葛亮病逝之时,诸葛瞻才不过八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嫌。诸葛亮自己已经位居丞相高位、执掌蜀汉军权,还被尊为“尚父”,如果这时候再悉心教导儿子,把诸葛瞻调教得和自己一样精通谋略兵法,难免会被怀疑父子二人有不臣之心。

也正是诸葛亮的这一选择,使得诸葛瞻不能成才,即使其品德和典学过人,但终究还是志大才疏之辈。自幼缺乏军事教导的诸葛瞻成人后,凭借父亲余荫跻身为蜀汉高官,结果将他的种种缺陷暴露无遗。据史料记载,诸葛瞻在参与蜀汉朝政时,经常与诸葛亮选定的继承人姜维意见不合,目光短浅的诸葛瞻屡次在朝臣面前指责姜维北伐毫无作用,只是在白白浪费蜀汉国力。殊不知,只有北伐才能使矛盾重重的蜀汉政权内部团结起来。或许北伐是慢性自杀,但不北伐显然会死得更快。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魏军攻至蜀中要地剑阁时,成都方面才反应过来,急忙派遣诸葛瞻与黄崇(黄权之子)等人前往迎敌。黄崇等人向主帅诸葛瞻建议,蜀军应该凭借险要山川固守剑阁关,以待姜维援军,万万不可出关与邓艾在平原决战。结果诸葛瞻却拒绝了黄崇等人的提议,坚持要率军出关与邓艾决战,没有实战经验的诸葛瞻自然是被身经百战的邓艾杀败,一路丢兵弃甲,逃往绵竹。

邓艾遣使前去劝降,心怀忠义的诸葛瞻还没等使者说话,就毅然决然地将其斩首。首级送回魏军大营后,诸葛瞻不顾伤病,亲自上城督战,邓艾麾下大将邓忠前来挑战时,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出战将其大败。邓艾一怒之下,命魏军强攻绵竹,绵竹城破后,诸葛瞻父子二人自刎殉国,此时诸葛瞻不过36岁,其子诸葛尚也不过19岁。假使当初诸葛瞻没有出关迎战邓艾,而是坚守剑阁不出,等待姜维来援,恐怕邓艾伐蜀就不会成功。由此可见,诸葛瞻的军事素养实在不敢恭维,但其以死殉国的血性也着实令人动容不已。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康熙的晚年是怎么样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