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厌恶的种子就已经相互种下了! 当时魏延两次主动投靠刘备,还帮助关羽成功拿下了长沙城,令刘备非常感动,就连一向非常高傲的关羽,都对魏延非常器重,结果诸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厌恶的种子就已经相互种下了!
当时魏延两次主动投靠刘备,还帮助关羽成功拿下了长沙城,令刘备非常感动,就连一向非常高傲的关羽,都对魏延非常器重,结果诸葛亮却对此不以为然!诸葛亮认为,魏延先背叛刘琮,后背叛韩玄,乃是一个两面三刀之徒,这种人不能久留,万一将来他又背叛刘备怎么办?所以说诸葛亮建议刘备,不要留下魏延这种祸害!
诸葛亮一见魏延就对其喊打喊杀,令魏延非常恼火,幸好刘备出面作保,才成功的救下了魏延一命。在随后的作战中,魏延作战非常勇猛,屡次立下大功,所以等到刘备自称汉中王时,魏延直接被封为了汉中太守,对此,诸葛亮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貌似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被化解了,然而随着刘备的去世,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又被激发了出来!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他开始积极备战,准备北伐,于是魏延和诸葛亮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交集!当时刘备时代的那些猛将都已经凋零,魏延已经算是蜀汉数一数二的猛将了,所以在魏延看来,诸葛亮肯定会非常器重自己,结果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过程中,魏延根本没有受到重用!
第一次北伐初期,魏延提出了子午谷智谋,建议诸葛亮给自己一支兵马,直接从子午谷杀入魏国腹地,快速拿下长安。不过这个计谋遭到了诸葛亮的弃用,因为诸葛亮行事比较谨慎,他不愿意冒险。而在接下来的街亭之战中,当魏延主动请战前去守卫街亭时,诸葛亮又一次拒绝了魏延,反而让自己的亲信马谡前去守卫街亭,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这一下,魏延就非常不爽了!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又是无功而返,于是魏延开始质疑起诸葛亮了,他认为当初要是诸葛亮采用自己的子午谷奇谋,早就拿下了长安,根本不会使得蜀军陷入现在的尴尬境地,所以魏延开始有意无意的反对诸葛亮了。即便诸葛亮想要派魏延出战,魏延仍然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原文: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口:“……此两支兵,若非大将,不可当也。”孔明言罢,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作战会议上,诸葛亮暗示魏延,想要魏延主动请战,毕竟整个蜀军中,魏延的战力是最强的。但是魏延对诸葛亮已经非常不爽了,所以他直接无视了诸葛亮的暗示,拒绝出战,以至于这场仗打到最后,王平、张翼、姜维、廖化、吴班、吴懿、马忠、张嶷等人都出战了,就只有魏延没有出战!
诸葛亮知道魏延对他不爽,但他并没有派人去安抚魏延,也没有和魏延就把误会说开,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发展到第四次北伐时,魏延已经不满足于自己找事了,他还开始撺掇同僚,共同对抗诸葛亮了!
当时诸葛亮让魏延、张嶷、杜琼、陈式等人率军出箕谷,但又担心司马懿在箕谷设伏,于是他派人前去传令,让大家行军途中小心点,一定要提前查探是否有伏兵。原本诸葛亮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魏延久经战阵,应该也知道提前查探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反抗诸葛亮,他直接带头闹事,表示诸葛亮一天就知道瞎操心,要是他真的算的怎么准,当年街亭之战怎么会败?
原文:魏延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是夜,魏延欲与孔明争气,将言语激着陈式。
魏延以言语相激,促使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执意莽撞进兵,最终遭到伏击,被打得大败。而当败军回到诸葛亮面前时,魏延又开始甩锅,将一切责任推给了陈式,令众人大呼无耻!如此坑害自己的同僚,魏延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到了诸葛亮的逆鳞,也使得诸葛亮对其再次动了杀心!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说白了,诸葛亮之所以会对魏延动杀心,就是因为魏延像当初的关羽一样,不听从诸葛亮的调令,同时,魏延还破坏蜀军内部的团结,撺掇同僚对抗上司,这两个行为,已经触及到了诸葛亮的逆鳞了!于是诸葛亮开始着手安排手下诛杀魏延!
魏延乃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猛将,且他并未公开反叛,所以诸葛亮无法正大光明的诛杀魏延,他只能使用计谋阴死魏延,而这个计谋便是让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趁机将上方谷的尾部封死,这样的话,魏延就只能和司马懿一起,被烧死在上方谷中!
原文: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
魏延比较幸运,遇到了天降大雨,所以他得以逃出生天。而他逃生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查到底是谁封死了谷尾,到底是谁想弄死他!
从手下人的言语中,魏延知道了,下命令封死谷尾的人乃是马岱,但是魏延也不傻,他知道马岱乃是半路投靠而来的人,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胆子坑害自己,再联想到马岱长期跟随在诸葛亮身边,所以魏延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知道是诸葛亮想要诛杀自己!
魏延乃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既然诸葛亮想要弄死自己,那么他也没必要留手了,他也要报复诸葛亮。不过诸葛亮乃是蜀军的主帅,魏延根本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将其诛杀,于是在诸葛亮使用七星灯续命的关键时刻,魏延直接“杀了出来”!
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所以准备使用七星灯续命,而这个续命的方法需要七天主灯不灭!为了防止有人打扰,诸葛亮特意让姜维护卫,禁止其他人前来。结果就在最后一天,魏延却突然闯了进来,扑灭了诸葛亮的主灯,令诸葛亮功亏一篑!
原文:忽听得寨外呐喊,欲令人问时,魏延入帐报曰:“魏兵至矣!”延脚步走急,将主灯扑灭。
诸葛亮提前就屏退了左右,还专门设置了一支卫队保护大帐,而且除了姜维及一个童子,禁止所有人出入,按照这种防护规模,根本不可能有人闯进来!而且诸葛亮闭关这么久,手下人肯定也是知道命令的,不会前去硬闯,但关键时刻魏延却闯了进来,只能说魏延别有用心,他是在故意报复诸葛亮!
对于魏延的别有用心,诸葛亮自然也是知晓的,但是他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讲,所以他只能拦住姜维,不让姜维斩杀魏延,反而是给了杨仪一个锦囊,让杨仪在自己死后诛杀魏延!而后续的故事,大家基本已经知道了,诸葛亮死后,魏延觉得无人能够压制自己了,所以选择了兴兵夺权,最终遭到斩杀!
魏延被杀的真实原因
总的来说,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刘备活着时,尚且可以当一个中间人,化解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刘备死后,诸葛亮和魏延之前就没了缓冲,最终由于魏延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恶意坑害上官,诸葛亮忍无可忍,选择设计将其诛杀!
事实上,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魏延确实该死!无论是不听调令还是破坏内部团结,亦或是恶意坑害上官,这都是死罪!更为重要的是,要是诸葛亮不在临死前除掉魏延,以魏延的军功、实力以及和刘家的关系来看,日后的蜀军主帅必定是魏延!然而一旦魏延成为了蜀军主帅,那么蜀汉就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快速灭亡!
一方面,魏延虽然军事能力不错,但他并非司马懿的对手,若其执意北伐,最终很可能败于司马懿之手!另一方面,魏延的人缘极差,当年魏延和杨仪相斗,整个朝堂无一人相助,要是让魏延成为蜀军主帅,其他人必定从中掣肘,导致魏延北伐失利。所以说,诸葛亮一定不能让魏延成为蜀军主帅,而要想魏延无法成为蜀军主帅,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死魏延,所以说魏延必须死!
结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啥非要诛杀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实原因很残酷!从浅层次来看,魏延这个人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恶意坑害上官,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从深层次来看,决不能让魏延掌握蜀军大权,因为一旦魏延成为蜀军主帅,那么蜀军必败,蜀汉极有可能提前灭亡!而蜀汉乃是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心血,所以诸葛亮一定不会让魏延掌权,魏延必死!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或许你们不知道,身为清朝皇帝的雍正是一个近视眼!然而这都不是问题,因为雍正有眼镜呀!据清宫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年老后眼睛也不好,后来他得到了两广总督献上来的水晶眼镜,他自己戴着觉得不错后,就赐给了眼睛不好的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康熙本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