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7月,秦二世胡亥一声令下,一个年过六旬的大臣被推上刑场。 临死的时候,他大声喊道:“陛下,你不能杀我,那样的话,大秦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 胡亥一听犹豫了,把目光投向身边的宰相赵高:“爱卿,这事你说该咋办?” 赵高回道: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公元前208年7月,秦二世胡亥一声令下,一个年过六旬的大臣被推上刑场。
临死的时候,他大声喊道:“陛下,你不能杀我,那样的话,大秦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
胡亥一听犹豫了,把目光投向身边的宰相赵高:“爱卿,这事你说该咋办?”
赵高回道:“陛下,别听他胡言乱语,没有了他李斯,咱们的大秦江山才会千秋万代!”
胡亥听了一挥手,刽子手将李斯推向刑场,手起刀落。
李斯的话不幸被言中,仅仅一年后,秦朝真的灭亡了。
李斯的死为何会导致秦朝灭亡?是巧合还是必然?
李斯出生在战国末年的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他也算是个官二代,祖上曾是蔡国上卿李属。不过到了李斯的祖父一代,李家已经没落,早已无功无爵,变成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是李斯并非一贫如洗,他是富有的,因为他继承了父辈的遗产,那就是优秀的家族基因。除此之外,祖上还留下了堆积如山的书,李斯从小就泡在书堆里,像老鼠一样咬文嚼字。
他越读书,视野越开阔,越读书,理想越远大,野心勃勃,想向命运发出挑战,当大官,享受富贵荣华,青史留名。
书中的治国之道,让李斯的心无法再平静下来,看着看着,李斯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成为一个大人物,再也不能安分守己。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作为农民的儿子,李斯想要出人头地,比登天都难。
为了生活,李斯不得不赶着老黄牛下地,经常面对着田野中绿油油的秧苗唉声叹气。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一个朋友鼓励他说:“老兄啊,别自暴自弃,你应该学习一下韩国的苏秦。”
李斯一听来了精神,苏秦也是农家出身,在鬼谷子那里学了不少本事。他信心满满去赵国、秦国等国推销自己这匹千里马,却被当成一匹劣马。无人问津。
奔波很久,苏秦一无所获,穷困潦倒,被人耻笑。但是他没有气馁,继续出去自我推销,结果遇到了燕文侯这个伯乐。从此苏秦一发不可收,开始大展宏图,成为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
李斯想:大家出身地位仿佛,苏秦能做到,我为何不能?想到此,他鼓足勇气迈进了上蔡县衙的大门。
由于李斯年富力强,能说会道,还写得一手好字,县令一眼就相中了他,直接任命他为看管粮库的小吏。这让李斯深受鼓舞,毕竟自己在努力之下,实现了由民到官的身份首次跨越。
李斯心里美极了,开始享受这难得的幸福生活,经常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牵着自己养的一条小黄狗,下班之后到上蔡县的东门外闲逛,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如果不是在厕所中的一次奇遇,李斯的一辈子恐怕就要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了。这天,李斯尿急,进茅厕方便,粪坑旁的一群小耗子受到惊吓,拼命外逃。
其中一只干瘦的小耗子,因为过度紧张动作变形,怎么也爬不上去,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手足掉进了粪坑。这一幕让李斯产生了联想,自己上班的粮仓中也有不少老鼠,它们个个肥头大耳、皮毛油亮,活得洒脱,见人来了也无动于衷,旁若无人,“嘎吱嘎吱”地大口大口地享用美餐。
身份同样是老鼠,生活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所处环境不同。"人生如鼠啊,不在仓,就在厕!"李斯感慨万千。人这一辈子有没有作为,活得是否滋润,全看为自己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了。
这样一想,李斯不再满足于现状,发誓要继续努力奋斗,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大的平台。
公元前255年,楚国攻灭了鲁国,令尹春申君邀请儒学大师、专家荀子到楚国去讲学。李斯听到这个消息产生一个想法,何不求见大师荀况,向他讨教帝王之术?
于是,李斯做出一个惊人举动,扔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在同事的一片惋惜声中,辞去了小吏一职,去荀子讲课的稷下学宫(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求学。
李斯态度诚恳,感动了荀子,成为其高徒。
同时,李斯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在求学期间,李斯还认识了不少同学,扩展了自己的朋友圈。当时的稷下学宫,就好比现在的清北,是整个中原的最高学府。能到这所学校攻读的,家庭条件都不错,政治地位也不低,不是官二代就是贵族。
换言之,李斯朋友圈从此与众不同,朋友圈决定了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也建立起你的人脉。
当然,李斯最大的收获是从师父荀子那里学到了帝王之术。
不过戏剧性的是,荀子是儒家宗师,李斯的脑子里却装满了法家思想,成了法家的重量级人物。
学成之后的李斯就准备走向职场,他要用自己的资本,即渊博的学识去当一个官仓的大老鼠,出人头地。
追求富贵是人性使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没有一个人天生爱受穷的,安贫乐道那还是因为不够贫穷,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斯出山前,先分析了当下各大公司(各国)的业绩、经营状况(战略环境)和营收情况(国力和前景)。
最后,李斯看中了秦国这家实力强大、前景广阔的公司。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在战国七雄中一枝独秀,充满活力,崛起势不可挡。李斯想,我这颗宝石一定要卖个大价钱,恐怕只有秦国人识货。
秦王嬴政雄心勃勃,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不给他效力,还能给谁?
李斯并非一步登天,他根本没有直接向秦王推销自己的机会,他是被吕不韦这个伯乐看中的。
当时秦始皇他爹秦庄襄王刚驾崩,秦始皇刚刚登基,才13岁,大权在其相父吕不韦的手里。所以李斯入秦之后,必须要吕不韦面试通过,再录用。
吕不韦慧眼识珠,觉得李斯是个人才,就录用他为自己的“舍人”即门客。后来,李斯被吕不韦他安排了一份新的工作:郎官。
郎官这个官职很小,相当于皇宫的警卫人员,可以说是不入流的小官。但是李斯却非常高兴,屁颠屁颠去上班,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可以在皇宫行走,从此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巧合的是,少年秦始皇对相父吕不韦大权独揽心有不甘,打算削弱其权力控制朝政,但是苦于没有帮手。
你想,吕不韦大权独揽,秦始皇接触的都是其亲信,想找个助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是又有能耐,却不起眼的人,才能让秦始皇接触到。
正好,李斯浑身本事,但是却又不惹眼。很快,李斯得到了少年秦始皇信任,被提升为长史,相当于国家智囊和皇帝参谋。
李斯一个“外国人”,能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确实很不容易,其中还经历过两次危机。
第一次是吕不韦被罢相治罪,他的同党不是被杀头就是被罢官,而曾经是吕不韦亲信的李斯,却未受影响,安然渡过了危机。
这也说明李斯虽然是吕不韦提拔的,但是他头脑清醒,站在了秦始皇这边。
另一次是韩国人郑国以修渠为名消耗秦国国力,阴谋败露之后,秦宗室贵族乘机要求秦始皇“逐客”——驱逐在秦国的所有外来人口,理由是小心境外势力来颠覆秦国。
李斯也是外来人口,自然也在被逐之列。如果那样,李斯就功亏一篑,一落而成为“厕中鼠”。
然而李斯从容镇定,给秦始皇写了一份《谏逐客书》,说服了秦王,化险为夷,继续留在秦国,为秦始皇献计献策,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一来,李斯也成为各国在秦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威望日渐提高。李斯也没有让秦始皇失望,为他统一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公认的是,李斯用秦国经费收买六国的军政要人,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充当内应,从中捣乱。
其中最有名的被策反者有两个:一个是赵国的丞相郭开、齐国的丞相后胜。
前者干掉了赵国的两大名将,廉颇和李牧。
后者在秦国灭齐国的时候,劝说齐王采取不抵抗政策,让秦军没有战斗就兵不血刃地占领齐国都城。
由于出色的贡献,李斯的职务一再提升,从长史提升为客卿,再升任为廷尉。
廷尉乍一听官也不大,其实不然;按照秦国的三公九卿制,廷尉属于九卿之一,是司法系统首长,类似于宋朝的大理寺正卿,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仅次于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于进入了国家权力中枢。
不过李斯并不满足,他还想更上一层楼——当丞相。
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李斯终于当了丞相,走上权力巅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那么,他是凭什么受到重用的?除了给秦始皇灭六国献计献策,李斯还做出以下贡献:
一是废除分封制,而是实行郡县制。
分封制是对皇族和有功大臣进行封赏,让他们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
这样好处是可以鼓励将军们建功立业,弊病是形成国中之国,削弱中央政权的权威,哪怕皇帝再强势也会被架空。
周朝就是亡在了分封上,各国纷纷崛起,不给周天子缴税费,不买他的账,互相征伐,搞得周王室名存实亡,寿终正寝。
李斯觉得,要想让秦国“长寿”必须吸取周朝教训,废除分封制,推行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
所谓的郡县制,就是全国各级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命,对朝廷负责,税收上交中央;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中央集权”。
李斯还做过一件大事,那就是焚书坑儒,杀害知识分子,销毁书籍。后人对于这件事褒贬不一,但它在事实上的确巩固了秦始皇的统治。
李斯的书法很有造诣,他创造的小篆被后人推崇,皇家大印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据说就来自他的手笔。
这个跟政治无关,就不多说了。
除此之外,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也有李斯的功劳。作为秦始皇的助手,他肯定做了很多工作,起到主导作用。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好大喜功,不是在出巡,就是在出巡的路上。他在位的十二年里,五次出去巡游,耗费的时间六年以上。加上准备的时间,秦始皇根本就没有时间治国,作为丞相的李斯担当重任,维持着帝国秩序,功不可没。
面对殊荣,李斯迷失了自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毙在第五次巡游的路上,按照规定长子扶苏应该继承王位。可李斯跟扶苏互相不对付,谈不来,便伙同赵高伪造遗诏,让秦始皇次子胡亥登上皇位,这就是有名的“沙丘之变”。
秦始皇的幼子胡亥上位的同时,李胡二人伪造的假圣旨送到了北方,皇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被赐死,完成了权力更迭。
这算是李斯人生的一大败笔,他觉得只要自己有治国能力,选择一个傀儡皇帝也无所谓。可是胡亥登基之后,却对赵高言听计从,冷落了李斯。
李斯根本就没有警惕赵高,不就是个宦官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问题是胡亥是个昏君,胸无大志,沉迷声色犬马,偏偏喜欢赵高。如此一来,赵高控制了朝政,李斯逐渐被边缘化。
直到陈胜吴广起义时,李斯还非常自信。
一来自己是丞相,二来自己的长子李由是秦国将军,手握兵权,还负责指挥秦军在荥阳地区同起义军的战斗。而且在李由的努力下,起义军也基本被镇压。
所以李斯认为,皇帝无论如何都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可是历史上的政变都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赵高先发制人,撺掇胡亥下令逮捕了李斯。善于指鹿为马的赵高,很快就强加给了李斯一个罪名“谋反”。
这一来,李斯遂陷入万劫不复。罪名坐实之后,胡亥直接下令将李斯当街腰斩,并且杀了李家三族。
此刻,李由正率领秦军死守雍丘城,最终战死在城内。
李斯一死,秦朝彻底没了救。
首先赵高只会权术,不会治国,朝政大乱,国家机器几乎停摆,前方镇压起义军的秦军失去了后勤保障,不战自乱,让各地义军得到了喘息之机会,做大做强,改变了力量对比,最终灭掉秦国。
其次,胡亥是个昏君,没有治国本领。
还有,杀了李斯,让秦国文武百官寒心,没有人再愿意为秦朝卖命。
可以说,李斯之死是压垮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李斯不死的话,秦朝的中枢就可以正常运转,为前线秦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如此一来,即使秦军被起义军打败,只要守住函谷关以西的地盘,保住昔日秦国的疆土,其实还是可以卷土重来的。
当然,秦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它的暴政。
任何一个王朝,如果采取高压政策,横征暴敛和大兴土木,这个王朝就是被摆在火药桶上,灭亡是迟早的事。
可以想象,即使是李斯还活着,也只能延续它的寿命,而不能挽救秦王朝的灭亡。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公元1735年,在位13年的雍正皇帝去世。随后,雍正第4个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弘历的年号为乾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乾隆皇帝。但弘历继位也有很多问题,弘历并不是雍正皇帝的长子。那么,雍正皇帝为何没有选择老三弘时,而是选择了老四弘历呢?在古代社会中,婴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