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苏秦?为什说他挥霍了六国的信任?

怎样评价苏秦?为什说他挥霍了六国的信任?

()
中文名:
怎样评价苏秦?为什说他挥霍了六国的信任?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春秋战国时代,苏秦是当时读书人入仕的佼佼者,贫寒子弟出身,身负六国相印,威名赫赫,出入显贵,以至于“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阻秦于函谷关之西,十五年不得进犯。这样的成就,不仅其师弟张仪难望其项背,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这就是大家眼中的苏秦

春秋战国名人推荐

在春秋战国时代,苏秦是当时读书人入仕的佼佼者,贫寒子弟出身,身负六国相印,威名赫赫,出入显贵,以至于“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阻秦于函谷关之西,十五年不得进犯。

这样的成就,不仅其师弟张仪难望其项背,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这就是大家眼中的苏秦,有着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一生。然而,我们知道,历史形象从来就不是历史真相,伟大的成就,也不代表远大的初衷和高尚的品德。

那,苏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他是个聪明人。

太史公说他“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他不辞辛苦,先后说服燕易王、赵肃侯、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对各国君王,先抽丝剥茧地分析天下大势,各国地理优势,国家形势,然后或服之以理,或诱之以利。最终将各怀鬼胎的六国,硬生生绑在一起,共抗暴秦。这般才智不可谓不高,此等口才也不可谓之不好。他劝说六国的辩词,至今读来也确是让人拍案叫绝。

他说服燕国,不讲天下大势,不讲道德曲直,只讲眼前利益,建议燕国放弃百年仇恨同赵国合纵,一绝战乱,积累国力。

他说服赵国,不讲与周边国家的利益纠葛,反而讲赵国的战略形势,西面强秦,环伺多敌,赵国如想称霸,应带头联合诸国抗秦,削秦则赵强,携六国之力,以成自己霸业。

他说服韩国,先扬后抑,以国灭身死的后果智激韩王,使懦弱的韩国也敢于放弃“处处事秦”的外交政策,毅然加入合纵。

他说服魏国,先回顾魏国当年连胜秦国的辉煌历史,再以魏国国内经济不输楚国,却自甘为小国的方式刺激魏王的霸业雄心,以使之加入合纵。

他说服齐国,赞扬齐国国势之强大,又对齐国如此强大的国势却在列国中没有相匹配的影响力和威慑力进行分析,驳斥齐国安于自守的统治思想,令其加入合纵。

他说服楚国,直言楚国有和秦国同等级的国力,且秦强则楚弱,楚强则秦弱,又抛出合纵成功楚国就可称王的诱饵,最后提出五国合纵已经是天赐良机,楚国不参加就丧失了对五国的政治影响力,结果楚王信服并称“举国相从”

至此,六国合纵在苏秦的几番言论中就轻而易举的达成了。

不得不说,苏秦,高明,是个聪明人。

但苏秦这么做,是出于憎恨暴秦,还是出于六国大义?

都不是,苏秦高明,但却绝不高尚,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苏秦憎恨暴秦吗?否。因为最初苏秦是想连横的。

在鬼谷子门下学成《周书阴符》后,苏秦先去侍奉周显王,可见当时他还是有正统思想的,但周显王并不信任他,之后,他西行至秦,向秦惠文王自荐。他游说惠文王“采取连横之策,兼并列国,称帝而治”。只因为秦惠文王认为时机不够成熟,加之刚处死商鞅,国内经历大的变动,政局不定,功勋旧臣讨厌信口开河的说客,惠文王就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打发走了苏秦。

苏秦再次出走,入驻燕国,才向燕王兜售合纵之法。可见,苏秦并不憎恨暴秦,更不是为了六国大义,他反而像个生意人,有人出的价钱合适,他就为谁服务。

更多>>(接下文评论)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康熙为什么注重西学

康熙对西方文化也感兴趣,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有学者指出,有才华的传教士被皇帝欣赏和重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推崇和应用。而在民间,民人与西方传教士能够互相交游,西学在社会中得以自由传播,亦指出分别由康乾敕辑的丛书—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