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
中文名:
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此时距离刘备的夷陵之败,才过去六年而已,虽然蜀汉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平地了南中,和孙权修好,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暂时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和曹魏的差距依然很巨大。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让蜀汉精锐尽失,刘备也因此郁郁而终,可见影响之大,可才过去了几年

三国名人推荐

此时距离刘备的夷陵之败,才过去六年而已,虽然蜀汉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平地了南中,和孙权修好,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暂时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和曹魏的差距依然很巨大。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让蜀汉精锐尽失,刘备也因此郁郁而终,可见影响之大,可才过去了几年,诸葛亮作为顾命大臣,并没有采取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策略,而是将蜀汉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北伐中,这确实让人有的不解,为何诸葛亮如此痴迷于北伐呢?

其实诸葛亮屡次北伐,虽然蜀汉内部是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后世对此也颇多争议,但大部分人却认为诸葛亮这个做法并没有错。

因为蜀汉建立的国策,在诸葛亮和刘备见面的隆中对已经定了基调,也因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才会集中了蜀汉的精锐,不惜拒绝孙权的示好,发动了夷陵之战。

所以即便是刘备去世,但诸葛亮依然坚持北伐,主要原因是北伐,刘备托孤是交待下来的遗命。也可以说是蜀汉发展路线的总方针,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都强调过此事。另外

另外蜀汉的北伐,是具有一定使命性,因为蜀汉是后人的说法,当时刘备以汉室继承人自称,蜀汉在当时汉朝的正统,而曹丕此时已经取代了汉献帝,代汉为魏,在许多忠于汉室的人开来,曹丕的举动是无法容忍。

而诸葛亮和刘备,都是以复兴汉室大业为一生的目标,北伐能唤起人们复兴汉室希望,同时还能聚集人心。

另外从地理位置上看,蜀地易守难攻,险峻的山川让其有了自保能力,但诸葛亮明白,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知道依靠蜀汉的地理环境,偏居一隅被吞并是迟早的事,因此他为了保持蜀汉的正统性,同时为了蜀汉的发展才六出祁山,

最重要的就是,当时曹魏和东吴,在实力上已经超越了蜀汉,蜀汉是三国中最弱一国,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要实现,已经是相当困难了。

因此此时的诸葛亮,更希望是通过北伐,扩大蜀汉的地盘和影响力,增强蜀汉的实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蜀汉士卒,以此保持蜀汉对曹魏和东吴的均势。

综合来看,北伐不但是刘备留下的遗命,其实也是蜀汉建立的使命,更是蜀汉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令人敬仰和感动的!

从出师表中看,诸葛亮对于第一次北伐,是寄予了厚望,对比后来的五次北伐,一出祁山可以说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可惜因为街亭的失守,让诸葛亮功亏一篑!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为第一次北伐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在内政上开府治事,并且为了无后顾之忧,他还在《前出师表》中,劝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并且安排好了费祎、董允这些人才辅佐刘禅,还派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向宠负责禁军防务。

而在外交上,诸葛亮与孙权重修于好。实际上,早在夷陵之战结束前夕,再利用蜀汉的山川优势,驻扎少量的兵力在东线,可以将精锐集中在北伐上,同时还希望东吴能和蜀汉成掎角之势,在两线对曹魏形成夹击,

内部中,诸葛亮通过七擒孟获,平定了南中,让蜀汉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同时还建立了一支强悍的无当飞军,另外他还利用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多次的联系西凉的土豪,希望里应外合,夺取凉州的控制权。

不过做到这些,并不足够,古人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像诸葛亮如此谨慎的人,为何要选择在公元228年的元月北伐呢?

因为在诸葛亮看来,此时的时机是最好的,原因就是在公元226年时,曹丕就去世了,年轻的曹睿继位不过两年,此时曹魏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例如名将张辽、曹仁,在曹魏征吴的战争后,也相继去世,

曹魏当时名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在诸葛亮看来,比较有威胁的人物,就是张郃、曹真而已,但由于两人之中,曹真在辅佐曹睿,忙的分身乏术。张郃则远在千里之外的荆州镇守,防备东吴,根本无暇顾及西线。而此时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尚且还没被曹睿依赖,

更为重要的就是,此时曹魏上下都认为,因为夷陵之败,蜀汉的在实力远不如前,即便是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也很难恢复元气,在古代一场战役下来,是非常消耗粮草和各项资源,曹魏认为蜀汉在当时,并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同时以诸葛亮和刘备不同,其稳健的性格,也不会贸然的北伐。因此大部分的精力,反而是放在了对付东吴上。

诸葛亮综合了当时种种的因素,才选择了在公元228年正月北伐,可见其信心是满满的,所以北伐第一阶段,诸葛亮的蜀汉军,一下子就把曹魏打的失去了分寸。曹睿知道了这个消息时,也是有点儿懵。

就在诸葛亮要出师北伐的时候,魏延给诸葛亮献上了子午谷奇谋!

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作为汉中太守的魏延,找的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给他5000精锐,加上5000的运粮队,他走子午谷道,以奇兵忽袭关中,在顺势拿下长安后,与诸葛亮汇合,扩大战果占据关中。再以关中为根据,和曹魏涿鹿中原,恢复汉室江山。

这条策略和当年韩信暗度陈仓很接近,如果成功其占据的关中和巴蜀,其地盘就和当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对持时一样。

不过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断然拒绝了!诸葛亮拒绝魏延的理由,是认为此计太过于危险,投机性太高,成功机率并不是没有,但机率比较低。

但魏延却不这样认为,因此魏延还是坚持己见,魏延对此也有自己见解,

他认为子午谷奇谋,成功机率有三:

一:子午谷是在五条蜀道中,路途最短,也是最靠快速到达长安的路径,他推算过,如果毫无障碍的全速前进,5000蜀军不用10天就能穿越过子午谷,到达关中。在时间上完全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二:曹魏当时疏于防范,可能是魏延长期镇守汉中,对于曹魏在关中的布防较为了解,因此他认为曹魏,并不会想到蜀汉会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阶段的胜利,也证实了魏延的猜测是对的。

三:由于曹魏在精力放在了东吴,因此名将都在和东吴接壤的战线上,而镇守长安的是夏侯楙,在魏延看到,夏侯楙缺乏实战经验,魏延有信心,他忽袭长安会让夏侯楙放弃防守,他能够轻易拿下长安城。

其实魏延的策略,参考的就是当年韩信和刘邦,暗度陈仓奇袭三秦的策略,因为韩信和刘邦有了成功的经历,魏延相信这条路子走的通,另外后世的邓艾,3000多人绕路奇袭,最终拿下了成都,也充分证明,以少胜多,奇袭以少博大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也就是子午谷奇谋,其实是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当然他建立的条件也很苛刻,首先要曹魏麻痹大意,完全放松对子午谷的布防,其次是夏侯楙真如魏延推测那样弃城而逃。其三,还有就是蜀汉大军能够及时的赶到回合,其中一个环节出错,那么魏延的5000人,都很有可能被曹魏击溃。

与刘邦和韩信的案例,而魏延才要5000多人,如果成功的话,将会获得巨大的战果,为何诸葛亮不试试呢?

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主要出于两个方面去考虑的

一:他已经对北伐有了一个初步的战略构想,他这次的北伐,主要的目标就是获取陇右一带的控制权,而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北伐的第一阶段,凉州三郡吏民就很配合的献城归顺了蜀汉 ,

可见在事先,诸葛亮已经对凉州三郡做足了功课,在获得三郡后,诸葛亮让赵云、邓芝等以疑兵出箕谷,吸引了曹魏的注意力,因为赵云是当时蜀汉唯一剩下的五虎将,因此曹魏对赵云极为关注。

诸葛亮一开局就拿到了一幅好牌,随后接连的胜利,向着诸葛亮预先设想的方向发展,或许太顺了了,导致诸葛亮出现了轻敌,或许是一时疏忽,导致诸葛亮忽视了街亭这个重要的据点,最终马谡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功尽弃,但诸葛亮依然有所收获,起码获得了凉州的一些人口和资源。此后他依然以获得陇右的控制权为北伐的目标,可见其战略规划是一早制定好的。

所以即便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能成功,但诸葛亮此时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他,另外子午谷奇谋和他的战略构想南辕北辙,因此诸葛亮才拒绝。

二:子午谷奇谋,除了和诸葛亮战略构想想左,另外就是他从人性的角度去看,看到了子午谷奇谋,成功和失败,对于魏延来说都是不利的,也因为惜才,他才采用不用此计。

很多人认为魏延和诸葛亮关系不好,其实在三国志正史中,两人的关系很不错,诸葛亮历次北伐都带着魏延,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魏延想继续北伐,其实也是忠于刘备定下的国策,这也是诸葛亮的遗志。后世认为他两不和,都是因为《三国演义》。

诸葛亮清楚,如果魏延子午谷奇谋成功,那么以魏延的性格,肯定是傲娇的不得了,魏延更会因为这个功劳自鸣得意,到时候功高震主,很可能被蜀汉群臣吐槽,最终结果如邓艾一般。而过魏延失败,很可能就战死沙场,或者被曹魏所擒,毕竟5000人孤军深入,要全身而退,基本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综合种种因素,即便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机会成功,但诸葛亮都绝不采用,就是不想蜀汉在丢失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刘邦被称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的原因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本来是“太祖”,应该被叫做“汉太祖”。但是,后世在称呼刘邦的时候,往往称之为“高祖”或者“汉高祖”,这是为什么呢?一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死后奉祀时的名号,用“祖”或“宗”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中的“太宗”,明太祖朱元璋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