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魏略》中记载的,这个"良"就是曹干,曹良是曹干小时候的名字,曹干这个名字应该是曹丕后来给他改的。"阿翁"就是父亲,曹干小时候为什么叫哥哥曹丕叫父亲?每当曹干叫曹丕父亲的时候曹丕还纠正他要叫哥哥不要叫父亲。可曹干还是一如既往的叫曹丕父亲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夷陵之战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决策?真相是什么?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秦末乱世,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却仅有六人,张良在其列
这是《魏略》中记载的,这个"良"就是曹干,曹良是曹干小时候的名字,曹干这个名字应该是曹丕后来给他改的。"阿翁"就是父亲,曹干小时候为什么叫哥哥曹丕叫父亲?每当曹干叫曹丕父亲的时候曹丕还纠正他要叫哥哥不要叫父亲。可曹干还是一如既往的叫曹丕父亲,曹丕甚至觉得这个最小的弟弟是不是很笨,傻的连父亲和兄长都搞不清楚了。每次曹干叫他父亲的时候,曹丕都心酸流泪,决心一定要善待这个"不太聪明"幼弟。这也是曹操交代的,难道五岁的曹干真的傻的分不清父亲和哥哥吗?肯定不是,是有人教他的,而且还是最亲的人。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年太祖妾陈氏生曹干,当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生母陈妾死,曹干养于王昭仪,徙封赖亭侯,其年又改封弘农侯。
曹干生于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母亲陈氏只是曹操的一个小妾而已。曹操对这个小儿子是非常宠爱的,刚出生就给封为侯爵。在三岁的时候曹干的母亲就去世了,曹操可怜这孩子把他交给身份高贵的王昭仪抚养。曹操觉得还不够,又改封为赖亭候,接着又改封为弘农侯,弘农是个郡,比亭侯大多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认为自己时日无多该交代后事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幼子曹良(此时还没改名字),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曹干最小。
《魏略》记载: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
曹操临终前叫来曹丕指着曹干跟他说:这孩子三岁没了母亲,五岁又要失去父亲,是个可怜的孩子,以后恐怕要麻烦你替我抚养他。曹丕满口承诺,之后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对待曹干比其他弟弟待遇高多了,于是就有了开头曹干叫曹丕"阿翁"的那一幕。
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三年,为河间王。五年,改封乐城县。七年,徙封巨鹿。
曹丕对这个小弟弟确实很不错,当了两年皇帝后就把曹干封为燕公,刚封为燕公一年后又加封为河间王,黄初七年又改封为乐城王,在位最后一年加封曹干为巨鹿王。总之曹干在曹丕在位期间一直安安稳稳,幸福快乐的生活着,毫无波澜。曹丕也做到了父亲交代要替他抚养曹干的承诺。曹丕对曹干好是因为有曹操的遗嘱,那曹丕驾崩之后曹叡又是怎么对待这个幼叔的呢?
《魏略》:干母(王昭仪)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意思就是曹干养母王昭仪是曹操宠妃,要不是受宠又在后宫地位高也不可能把曹干交给她养。关键在于这个“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曹操自然明白当初曹丕和曹植两人"立嗣之争"的一切。王昭仪是宠妃,她看好曹丕这个潜力股,所以没少在老爷子面前吹枕边风替曹丕说话。曹丕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早已暗中结交朝中重臣,也获得他们的支持。想要夺嫡成功,在前朝要有支持者,在后宫依旧要有人帮说话。
曹丕就找到曹操宠妃王昭仪,王昭仪也看好曹丕,等曹丕夺嫡胜出后自然感恩王昭仪。他善待弟弟曹干等于也是善待王昭仪,虽然王昭仪生赵王幹,但曹丕对赵王远没有曹干好。如果王昭仪亲儿子过得不好还有养子曹干呢!再怎么都不会吃亏。这也是曹操考虑到王昭仪是支持曹丕的,她对曹丕有恩情,才放心把曹干交给曹干,再加上王昭仪地位仅次于正妻卞王后。
曹丕临终前跟曹丕一样,他也交代太子曹叡要善待曹干,曹丕是真把曹干当儿子养,曹叡对这个小叔叔也是非常不错的。
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景元二年八月初三日(戊寅)薨。
魏明帝曹叡青龙二年,私通宾客,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因为曹丕素来忌惮兄弟,对兄弟管控极为严格。曹干被人给告了,私通宾客这个罪名不小,曹叡却是低调处理。只是下旨给这个小自己十二岁的小叔叔面壁思过而已,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可见曹丕交代他要善待曹干还是有用的。
景初、正元、景元这三个年号分别是魏明帝曹叡、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的年号。曹干在这三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有加封,食邑已经累计到了五千户之多。整个三国才千多万人口,户数才小几百万,曹干有五千户汤沐邑算是非常之高了。
曹干于景元二年去世,景元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景元二年也就是公元261年。曹干生于建安十五年(215年),享年四十七岁。
曹干这个曹丕的幼子比二哥曹丕(大哥是曹昂,他没见过)小了足足二十八岁(曹丕生于187年),古人结婚生子早,快赶上第三代人了。曹干出生的时候曹丕已经坐稳了储君之位,再加上年纪小又有曹操的遗嘱,又加上没有母族势力,所以对曹丕没有任何威胁。曹丕对他跟自己儿子一般,对他比其他弟弟都好也是情理之中。
曹干比大侄子曹叡也小了(曹叡生于204年)整整十一岁,由于经过曹丕对兄弟们的极力打压,曹干就更没有威胁了。曹丕又交代曹叡要善待曹干,所以曹干在曹丕和曹叡两朝自然过得无忧无虑。到了曹芳继位后由于曹爽的神操作,曹魏政权大权旁落到司马氏手上。司马氏并没有为难曹干这个没有威胁的曹魏宗室,反倒好吃好喝的供着,直到去世。
史书关于曹干母亲陈氏的记载几乎没有,是不是世家大族也不清楚,死的也蹊跷,只是出于曹操自己的说法曹干三岁没了母亲。很有可能是曹操杀的,原因可能跟夺嫡有关,因为曹操在夺嫡之争杀了不少人。主要杀的是支持曹植的人,像孔融和杨修是曹植的死党,崔琰是曹植夫人的叔叔都被曹操杀了。曹干母亲也有可能也是支持曹植被杀的,前面说了王昭仪就是支持曹丕并成功了就荣华富贵。
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政治家,他决不允许曹魏政权有不稳定因素,曹植失败了支持他的人都得陪葬,好让曹丕的位置坐得安稳,就像曹冲死后杀掉周不疑一样。
曹干都五岁了还一直叫曹丕父亲这事肯定有人教,根据史书记载曹干还是很聪明的,起码不傻,五岁不可能分不清父亲和大哥,肯定有人故意教他的。而叫他的人就是养母王昭仪,这是王昭仪的智慧,为了将来打算。她让曹干叫曹丕父亲有两层意思:第一、跟曹丕示好,当年曹丕求她,现在曹丕发达了她要求曹丕,希望曹丕不要忘记过去。第二、提醒曹丕记住曹操的嘱托,要把曹干当儿子养。
王昭仪是聪明的,也是成功的, 曹丕一直善待她的养子,连曹叡也对曹干非常好。最主要的还是曹干对他们父子没有威胁,才如那么高的待遇。都知道帝王无情,只要没有任何威胁才会让帝王有安全感,反之则不好说。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刘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但因张良、叔孙通等大臣皆反对,只得作罢。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事已高大,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后,病势日益沉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