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论说三国人物,已经比之前或者传统的看法要更理性和科学了。至少在评鉴一个人物的时候,我们会在演义的基础之上,更多参看历史记载的实际情况。鉴于此,三国人物的争议性也就更大了,比如曹操,比如周瑜,比如刘备,比如吕布,比如诸葛亮。 当然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夷陵之战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决策?真相是什么?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秦末乱世,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却仅有六人,张良在其列
今天我们论说三国人物,已经比之前或者传统的看法要更理性和科学了。至少在评鉴一个人物的时候,我们会在演义的基础之上,更多参看历史记载的实际情况。鉴于此,三国人物的争议性也就更大了,比如曹操,比如周瑜,比如刘备,比如吕布,比如诸葛亮。
当然,三国名气最大的人物还要算诸葛亮,在演义中,诸葛亮基本算是男一号,被罗先生浓墨重彩,深入刻画,逐步神化成了一个智慧之神,用鲁迅的话说,都“近似妖”了。因此,这也引发了很多历史迷们的强烈反对,甚至认为诸葛亮被演义严重神化,而实际水平很烂等等。但客观而言,诸葛亮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是他的短长,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抛开演义中的完人诸葛亮不谈,客观来看诸葛亮,他主要长于政谋和治理人民,说白了就是做行政工作的能力非常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而且其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才能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诸葛亮的短板在于他的军事能力,在军事方面诸葛亮也是各有短长的,在军事上他的长处是按照传统的军事方式治理军队,甚至排兵布阵,但是他在军事上的短处在于太过于默守陈规,中规中矩,忽略了军事上的成功主要在于对军事计策的灵活运用。
也正是因此,诸葛亮这个人做事办事都太过刻板,有一个人,和他就形成了对立面。此人就是魏延。在蜀国开国时期,魏延虽然能力不错,但是并不能排到前五,因为刘备时期,优秀的将帅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霍峻等等。但是到了刘禅时期,刘备时期的开国名将们基本都全部凋零,后来连赵云也撒手人寰。因此这时候魏延作为一员杰出将帅,他便更加凸显,几乎是诸葛亮屡次北伐时期最重要的统兵将领。
但是魏延这个人客观来看,也有其短板和长处。魏延的长处是善于统兵,算是一位懂兵的将帅。但他的短处却是性格刚傲,另外不善于人为处事,因此出处得罪人,比如诸葛亮丞的得力助手杨仪,他就和杨仪两人水火不容。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他在心里甚至对诸葛亮的统兵方略也是非常不屑的。就算魏延不说,但以诸葛亮之心智,他怎能会不知道呢?
他们二人最著名的矛盾点就是人人皆知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谋,但被诸葛亮以“太危险、成功的几率太低而彻底拒绝”。这事让魏延非常失望。(在此处需要附注一点:有小伙伴说既然此时的诸葛亮尚没有经历失败,不知道北伐多么困难,后来他北伐无法成功,为何不采用子午谷奇谋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都知道一个计谋的成败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说白了就是时机非常重要,第一次北伐,曹魏毫无防备,子午谷奇袭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到以后曹魏对于蜀汉方面的防备就已经加强了,再想采用也来不及了。)其实说到底,子午谷奇谋就是一次性计谋,而且还仅限于第一次北伐,如果成功则就成功了,如果失败则就失败了。
但是按照魏延的建议来看,在第一北伐的背景下,应该还是有可实施性的。首先曹魏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对于蜀汉的防御相对较弱。其次,以魏延的统兵能力,挑选5000精锐,实施突袭的胜利几率也还是有的。但是诸葛亮向来追求稳妥,但殊不知古今中外的大胜仗都是靠奇袭或灵活运用军事方法取胜的。甚至可以说,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诸葛亮北伐唯一一次胜算的机会,但被错过之后,诸葛亮不仅再也没有机会使用子午谷奇谋,而且他的北伐再也没有可能取得胜利。
或许正是因为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方略上的意见分歧,造成了两人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其实一直潜在,但是没有爆发而已。一直到诸葛亮死前,他在安排后事时,这种信任危机终于擦枪走火了。魏延作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但诸葛亮却在交代后事的时候,把军权交给了一个魏延最为瞧不上的杨仪,而且这个杨仪呢也不是个什么贤才,而是一个骨子里贪图名利的小人。
其次诸葛亮的安排又对魏延充满了杀机,其实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信任危机。如果他们之间不存在信任危机,那么诸葛亮根本犯不着如此处心积虑,甚至安排了对魏延下手的杀手马岱。结果,正如诸葛亮所预料。那么也就可以说,诸葛亮是设计好要杀掉魏延的。
但是诸葛亮杀掉魏延,到底处于什么目的呢?我们现在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一下。诸葛亮对于蜀汉的忠心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因此,在诸葛亮看来:在他死后,就没有谁比魏延的资格更老了,再加上魏延一直是蜀汉的军中栋梁,魏延将理所当然顺利成为蜀汉的军界第一号人物。但是魏延性格刚傲,一般人又威慑不住他,就会很危险。同时,诸葛亮经过多年北伐后,应该在死前对自己的北伐方式是质疑的,但魏延却是一个北伐的强有力支持者,因此诸葛亮一旦死去,魏延若要继续北伐,那么蜀国的老百姓就会受不了,经济和民愤会对蜀国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却没有谁能控制魏延这头猛虎。因此,在诸葛亮看来,既然难以控制,不如杀掉,以安定蜀国。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此人不死,蜀国将必乱。但是诸葛亮的担心正确与否,因为魏延死了没法验证。不过魏延死后的事却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的预料,因为魏延一死,杨仪回去后要官不得,胡乱咬人,终被赐死。其次,诸葛亮的得意门生姜维不断北伐,导致蜀国的经济社会更加困窘,而宦官黄皓乱政,姜维不但对付不了,还被吓跑,诸葛亮的儿子则干脆直接为了自己的官位不但不反对黄皓,还附和黄皓,这样以来,蜀国不仅没有因为杀了魏延而显得更好,反而显得更加乱了。正所谓:不杀魏延,蜀国必乱,但杀了魏延,结果却是蜀国更乱。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