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地图可知,临沮在今湖北省远安县西北,章乡(又名彰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两地之间有八十到一百里的距离,骑兵奔驰,用不上半天就能到达,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纠结——也许战斗就发生在临沮和章乡交界之处呢。 不管关羽是被擒斩于临沮还是章乡,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夷陵之战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决策?真相是什么?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关羽不满黄忠的封赏,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你看魏延干了啥
三国毫无忠实度五大将军排行,三姓家奴吕布仅第二,第一无人不服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我们看地图可知,临沮在今湖北省远安县西北,章乡(又名彰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两地之间有八十到一百里的距离,骑兵奔驰,用不上半天就能到达,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纠结——也许战斗就发生在临沮和章乡交界之处呢。
不管关羽是被擒斩于临沮还是章乡,也不管斩杀是孙权下令还是潘璋自作主张,关羽陨落的命运都不可能更改。刘备和诸葛亮后知后觉,既没有在襄樊战事不利时派兵支援,也没有在关羽败退时发兵接应。与之相反,东吴却似乎对关羽的进退轨迹了如指掌,在此期间,有一位东吴谋士一直掐着指头预测关羽的胜负及败逃路线,也正是那厮的三句话,断送了关羽性命。
这个东吴谋士叫吴范,他的三句话断送了关羽性命,也彻底撕裂了孙刘联盟,不但让诸葛亮的隆中对变成空中楼阁,也让刘备兴复汉室的宏图伟略化为泡影,三国归晋的原因之一,就是孙刘两家再也不能同心协力,被曹魏和司马家各个击破。三国归晋导致百年乱世,吴范也是罪人之一。
有人说吴范是与左慈、管辂不相上下的术士、预言家,半壶老酒一直对此持保留态度:荀彧预测袁绍必然被曹操击败,郭嘉预测孙策将死于普通人之手,诸葛亮预测刘备将跨有荆州益州,这三人哪一个是算命先生?
荀彧、郭嘉、诸葛亮是战略家或战术家,没有人会将他们划入术士行列,东吴骑都尉、太史令吴范,似乎也不是单纯的术士,他的所有预测,都是建立在对时局和战局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吴范成准确预测到黄祖被擒和刘表之死,也预测过刘备必得益州,这些事情几乎就是摆在明面上的,诸葛亮和刘晔早有预判,估计司马懿当时也看出来了,他是知而不言韬光养晦。
吴范可能就是一个披着预言家外衣的战略家,他在分析战局的时候,总是弄得很玄乎,把握不准的事情,就借口天机不可泄露而大摇其头三缄其口,弄得孙权很不高兴:“权数从访问,欲知其决。范秘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权由是恨之。范独心计,所以见重者术,术亡则身弃矣,故终不言。”
吴范在孙权手底下混饭吃,既想做高官,又想封侯爵,要是真有传言中神奇的预测之术,他或者知无不言获取孙权倚重,或者视功名如粪土飘然而去,但是据三国史料记载,他这两样都没做到。
孙权还是会稽太守、讨虏将军的时候,吴范就说江南有王气,那意思是孙权有称王的希望,孙权当时也很高兴:“要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封你为侯!”
孙权自立为吴王后,吴范就来要账了:"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孙权知道吴范说的是啥意思,就让侍从拿来一条绶带给吴范挂上——这显然是很不庄重的儿戏,正经的封侯,是要举行仪式授以印信册文的。
吴范一看就知道孙权是在开玩笑,只好推开绶带婉拒,结果孙权干脆顺水推舟,正式册封的时候,划掉了吴范的名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在汉末三国时期,很多人都喜欢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以博取主公关注和重用,吴范和华佗就是这一类的能人,吴范明明可以站在战略角度分析某一次军事行动的成败利害,但他偏偏要假借天数,而孙权好像还真吃他这一套。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吕蒙就想趁机袭取荆州,这种背后捅盟友刀子的事情,东吴的反对声音很大:“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
东吴背盟,在道义和军事上都是冒险,如果糜芳和士仁不临阵倒戈而是婴城固守,吕蒙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他那些化妆成商人且只带着轻兵器的偷袭部队,也极有可能被荆州水军围歼。
在一片反对之声中,吴范冒着“仙气”站了出来:“得之!”
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害,未必有人相信,但是假称天命,往往就没人敢反对了。
孙权一听“吴半仙”发话,也就坚定了火中取栗的决心,派出吕蒙陆逊暗夜偷袭,自己也赶往前线指挥,这才有了关羽进退失据败走麦城。
关羽败走麦城,原本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孙权当时并没想赶尽杀绝——能收服关羽用来对抗曹操更好,关羽跑掉也不是不可接受:“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
孙权派遣朱然和潘璋断关羽的归路,也是吴范做的醋:“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
关羽是诈降,这一点一般都都能看得出来:其一,刘备与关羽义虽君臣恩若父子兄弟,当年降曹已经是污点,出征前就没想生还的关羽,绝不可能第二次投降;其二,关羽可能看得起曹操,但绝不会瞧得起孙权。
关羽不可能投降,但是大家看破不说破,只有吴范这个欠儿登站出来显摆,于是关羽危险了。
关羽被吴范两句话推向绝路,但还没有真正走投无路。孙权派潘璋半路打埋伏,潘璋到了埋伏点后向孙权报告:“侦察兵发现关羽已经过去了(觇候者还,白羽已去)!”
潘璋这报告的意思很明显:咱们别傻等了,撤吧!
关羽万马军中斩颜良的战绩,东吴诸将当然也知道,潘璋也不想跟关羽殊死一搏,所以他才说自己来晚了。
按照常理,埋伏已经走过去的敌人毫无意义,大家也没必要在野外受冻,把关羽赶出荆州,战略目标已经达成,没有要跟刘备集团再添一笔血债,但是在关键时刻,吴范又冒出来了:“虽去不免。”
吴范告诉孙权:伏兵不能撤,明天中午,我们就能抓住关羽了!
孙权听从了吴范的意见,严令潘璋原地设伏,这才导致了关羽陨落,孙刘联盟破裂,夷陵之战,更是让曹丕笑得能看见后槽牙。
孙权在吴范的撺掇下,对荆州发起突袭,并在关羽败退时穷追不舍,读者诸君在惋惜的同时,是不是也会产生一些联想:如果孙权不派吕蒙陆逊偷袭荆州,而是在关羽被徐晃击败后出兵相助,刘备会不会再划出一些地盘表示感谢?如果孙权放关羽一条生路,刘备还会放着曹丕不打而发起伐吴之战吗?
凡事不可做绝,吴范假借天数,通过准确预判战场态势而帮助孙权谋夺荆州、擒斩关羽,如果仅从东吴利益考虑,或许没有犯错,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要没有关羽被杀、孙刘联盟破裂,而是两家联手向刚刚篡汉的曹丕大举进攻,三国的历史又将如何书写?如果曹魏在建安二十四年被灭,司马家族还有翻身的可能吗?没有三马食槽,就没有三家归晋,吴范这只蝴蝶扇动了三下翅膀,在三国乱世掀起了一场风暴,刮倒了汉室江山,也刮出了两晋乱世,吴范这三次预测,是有功还是有罪?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蒙古帝国,其领土太大了。国都北京,他们可以让给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建国,可以统一中国。但是,蒙古帝国还在大漠深处的某个帐篷里呢,他们的骑兵还时时刻刻威胁着朱元璋的国家。为了国家的安宁,朱元璋不得不大把花钱,不停地派兵去茫茫沙漠,寻求与蒙古帝国的军队决一死战。从某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