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温依诸葛亮旧事”。 诸葛亮是谁,自然不必多说,他除了是古代著名的“神算”、“军事家”以外,还被视为千古第一忠臣,历代的帝王登基后都喜欢把诸葛亮放入太庙一同享受香火祭祀,可见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要比一般皇帝都要高出许多的,而诸葛亮之所以如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关羽不满黄忠的封赏,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你看魏延干了啥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三国毫无忠实度五大将军排行,三姓家奴吕布仅第二,第一无人不服
美媒:基因研究揭开匈奴社会结构之谜
盗墓奇谈:刘备的大墓,居然盗墓贼都不敢进
三国鼎立:公孙渊僣号燕王,司马懿智平辽东
周瑜
“诏温依诸葛亮旧事”。
诸葛亮是谁,自然不必多说,他除了是古代著名的“神算”、“军事家”以外,还被视为千古第一忠臣,历代的帝王登基后都喜欢把诸葛亮放入太庙一同享受香火祭祀,可见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要比一般皇帝都要高出许多的,而诸葛亮之所以如此被推崇,最重要的是他的“忠诚”。
汉昭烈帝刘备在驾崩前,眼看自己的儿子刘禅烂泥扶不上墙,于是他在遗言中告诉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愿意辅佐刘禅,那就劳烦他多费心,但如果诸葛亮也对刘禅绝望了,便自立为帝吧,最起码诸葛亮当皇帝还能让蜀汉的命数更长一点。
刘备因为他这番“大义托付”被后人称赞,后世人觉得,像刘备这种让贤论公的皇帝极其稀有,值得被人尊敬,但刘备跳出了人性的弱点,诸葛亮更是高风亮节,面对那个真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一直到死都无比耐心辅佐,始终没有僭越一点地位。
刘禅在位期间,诸葛亮虽然是权臣,但却是整个朝廷乃至于皇帝都希望的局面。
而如此地位的诸葛亮安全极为重要,所以刘禅便给予诸葛亮特权,安排了六十个“虎贲卫”保护诸葛亮,关于这件事,诸葛亮自己也在书中提到过:
“赐丞相亮金铁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诸葛亮集》
由此,我们回到司马昱给桓温下的诏书的内容上,司马昱说,让桓温参照诸葛亮以前的待遇,配备甲仗百人,而这个赏赐的核心点不是在于这百人护卫,乃是提醒桓温要学习诸葛亮的“忠诚”,所以甲仗百人,根本就不是司马昱所要提出来的重点。
在所有人看来,诸葛亮在蜀汉根本就不存在“谨慎”的问题,因为诸葛亮在蜀汉太得人心,就算他没有护卫,也危险不到哪里去,而刘禅如果真的想杀诸葛亮,就算安排六百个护卫都没用,更别说六十个护卫,所以这些护卫,完全是给诸葛亮“撑场子”的。
诸葛亮对蜀地百姓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桓温,他本人也活在了诸葛亮的“阴影”里。
公元346年,桓温决定西征巴蜀的成汉政权,还未等朝廷同意,桓温的大军已经打进了成汉境内,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桓温便拿下了巴蜀之地,成汉末代皇帝投降桓温,被桓温派人送往建康献俘。
“灭国之功”,自古以来都是最顶级的功劳,更别说桓温威势巨大,而桓温站在这片诸葛亮曾经经营过的基本盘,他的内心自豪无比,更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和诸葛亮比一比,于是乎,桓温找到了一名年龄高达“百岁”的老人来询问一些话,桓温没有直接问自己和诸葛亮比如何,而是问自古以来有谁能和诸葛亮比呢?
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
之所以要问这个百岁的老吏,乃是因为他就是诸葛亮时代的人物,他曾经在蜀汉政权当过吏,世界历经了百年的变迁,而他还没死,但他见过诸葛亮,是当世对于诸葛亮评价最有发言权的人,于是他便回答道:
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他说,诸葛亮还在世时,还没觉得诸葛亮比其他人厉害多少,但自从诸葛亮去世后,他才明白,整个蜀汉、天下早已经无人能比,所以蜀汉的最终灭亡,不是因为什么其他别的事情,就是因为诸葛亮逝去了,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为蜀汉力挽狂澜。
桓温听到这话沉默了,他开始收起了骄傲自满的心,在蜀地好好经营,桓温在蜀地待了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桓温大力发展蜀地的人才,恢复蜀地的经济、政治建设,对于曾经成汉的官僚也既往不咎,三年下来,桓温也得到了蜀地老百姓的称赞。
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并以为参军,百姓咸悦。——《晋书·桓温传》
或许说桓温活在诸葛亮的“阴影”里有些夸张了,但桓温很大概率是将自己和诸葛亮这位人才在内心中做了比较,不说超越诸葛亮,但最起码要比拟吧,所以关于桓温的这些心思,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在桓温专权后,便再次丢出这个”道德绑架”:
人家诸葛亮明明可以改朝换代但却还是坚持着忠诚,你桓温该当如何?
事实上,这段话确实是“牵制”了桓温。
立了司马昱之后,司马昱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傀儡岁月”,当时的桓温势力强大,他割据了八个州的地盘,此前还将司马昱扶持的扬州刺史殷浩给废掉,所以桓温早已无人能治,他唯一的“牵制”就是朝廷的这些文官,因为桓温很怕文人的“口诛笔伐”。
而后,桓温开启了三次北伐,这些北伐战争中,桓温的表现让晋国百姓很失望,而桓温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晋国的国力,所以为了稳固他的地位,他才采纳了谋士郗超的意见,废掉皇帝司马奕立威,重立了司马昱,本来北伐失败已经几乎让桓温的“皇帝梦”破碎了,但立司马昱,让桓温看到了最后一点希望。
可司马昱懦弱,他的臣子们却不弱,当桓温立了司马昱后,朝廷的大臣们都纷纷抛出一个枷锁,那就是问桓温还“忠心”否。
前秦皇帝苻坚就看得很明白,他笃定桓温不可能篡位,因为桓温已经老了,六十岁的年龄,都可以称之为“老叟”了,这说明了桓温已经没有什么潜力了,更是过了壮年,加上北伐的失败,桓温还发疯似的非要废掉司马奕,别说桓温能不能过百姓那关,他自己这关就先过不了。
果不其然,桓温被朝廷“架住”了,朝廷中的颍川庾氏还有司马家的部分皇族纷纷和桓温斗争,虽然桓温能压住他们,但这就是人心的表现,桓温就算赢了,他也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
公元372年,司马昱驾崩,他在临终前诏桓温进宫,桓温害怕司马昱临死搏命,于是拒不入朝,桓温的“抗旨”让朝廷看到了他的忌惮,司马昱在临终前还下了一道让桓温“摄政”的遗诏,可王坦之觉得不好,活生生改成了辅政,司马昱无奈,只能留给他们折腾了,连传位诏书都没留给司马曜。
在桓温的设想中,他以为司马昱会禅让皇威给他,而司马昱其实真的有这种想法,可是没想到被人阻止了,因此在司马昱死后,王彪之极力推动司马曜登基,就摆明了要打桓温的脸,桓温的胆量和决心不够,于是在权力变更的最好阶段,节节失利。
桓温在家里生闷气,但这一切局面都和他的犹豫有关,他不想破坏“忠臣”的形象,虽然后世人也许不会说他是忠臣了,可他仍然不想迈出“弑君”这一步,所以当谢安再次征桓温入朝辅政的时候,桓温再次拒绝了。
在桓温的心里:不能杀的皇帝,帮助他没有任何意义。
而谢安给桓温的书信里有一点“亮点”,那就“武贲六十人”。
复遣谢安征温入辅,加前部羽葆鼓吹,武贲六十人,温让不受。
这武贲六十人,其实就是对诸葛亮故事的“重申”,在司马昱时代,朝廷以诸葛亮故事给予桓温赏赐,这相当于给了桓温一道心理枷锁,如今司马昱驾崩了,到了司马曜在位,又来了一道新的枷锁,而面对这种枷锁,桓温坚决不受。
可不受就能过自己心里这关了吗?
整个朝廷都希望桓温当诸葛亮,而桓温非要当曹操,他自己能说服众人吗,假如桓温有大杀特杀的勇气那也还好,可他始终没有那种勇气,因此被架住了,没有丝毫的办法。
公元373年,桓温身体开始每况愈下,也是到了生命尽头的时候,桓温反而有了底气,做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他以祭拜皇陵为由,带着大军入朝,想要以这等威势逼着司马曜给他加九锡,可谢安和王坦之完全看出来桓温的虚弱,也为了避免桓温垂死挣扎,于是“敷衍”了桓温,告诉桓温加九锡完全没问题,让他等一段时间就给他安排,桓温无奈,只好带人回到姑孰。
谢安和王坦之摆明了就要拖死桓温,可桓温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了,再郁闷中离世,这位东晋的大权臣,最终还是没能窃取东晋的江山,他年少手刃仇人为父亲报仇成为佳话,有人说他一生还算有情有义,有人说他很悲哀,因为坏得不够彻底,但不管怎么说,桓温的一生,既是无法超越诸葛亮,也没能实现自我,算是非常憋屈。
桓温去世后,他的兵权交给了弟弟桓冲,桓冲没有行篡位之事,反而是将桓温留下的兵马发扬光大,真正继承桓温行篡位之事的,乃是桓温的小儿子桓玄,公元403年,桓玄正式篡位,接受了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禅位”,自此建立了桓楚政权,追封桓温为太祖皇帝。
只不过桓楚的命运太差,仅仅存在了两年的时间便被灭掉了,而取代桓家的,乃是更强的权臣刘裕,比起桓温的优柔寡断,刘裕当了皇帝后,对司马家人那是丝毫不手软,虽然刘裕也没有滥杀司马家人,但只要有人敢牵制于他,他是完全不会纵容的。
这就是刘裕和桓温的本质区别。
而关于桓温这个人,其实他的身后评价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篡位”从而变得好评,桓温内心中肯定没有极端的恶,这才让他被朝廷一次次的“诸葛亮故事”给架住了,所以桓温的内心是有大志的,只不过比起诸葛亮还差得远罢了。
桓温当年问的那个蜀地老吏,他所说的话是一点没错。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傅祗(zhī)(245~312年),字子庄,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西晋后期重臣,曹魏太常卿傅嘏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北地傅氏。初仕曹魏,袭封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封为泾原县子。西晋初年,历任太子舍人、散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