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解密(十和尚头子姚广孝)

建文帝下落解密(十和尚头子姚广孝)

()
中文名:
建文帝下落解密(十和尚头子姚广孝)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1402年10月,姚广孝作为和尚头子开始正式上任: 11月,朱棣命令礼部清理僧、道度牒。 1403年1月,礼部请循例三年一给、僧道度牒。 1403年7月,给僧度牒352张。 明朝的度牒制度试行于1372年,洪武五年,定于1391年,洪武24

宋朝名人推荐

1402年10月,姚广孝作为和尚头子开始正式上任:

11月,朱棣命令礼部清理僧、道度牒。

1403年1月,礼部请循例三年一给、僧道度牒。

1403年7月,给僧度牒352张。

明朝的度牒制度试行于1372年,洪武五年,定于1391年,洪武24年。也就是说之前1394年,1397年朱元璋颁发过两次,1400年,建文帝颁发过一次。1403年11月朱棣让礼部清理僧道度牒清理的是那些人很清楚了吧。

明代由僧录司、道录司掌颁,洪武五年(1372)始行,二十四年定制,三年一颁牒,令僧、道赴京考试颁给,不通经典者黜之。“在中央,设僧录司,掌天下僧教之事”,“在地方上,府设僧纲司,掌本府僧教之事。

姚广孝本人就是1373年在苏州觉林寺入册,领的明朝度牒。

明朝道士的度牒

翻译一下:

翻译内容

这里面有几个信息比较重要:

1.这个道士是先做了12年(弘治五年——正德二年)道士,然后才有了度牒,因为朱元璋规定颁发度牒要考试的,所以可以先当和尚道士学习再考试,通过了由朝廷认证,给予度牒。

2.没有度牒不能剃度。也就是说和尚道士在学习期间穿着打扮和正式的和尚道士不一样。

3.有详细的户籍登记和保荐人。

4.负责度牒颁发的部门是礼部。

结合这几个信息可以推断:

溥洽为建文帝剃度的时候,没有现成的度牒,也无法伪造,因为和尚考试由僧录司负责,但是度牒是礼部颁发,所以溥洽和尚没有现成的度牒马上给建文帝。

没有度牒那溥洽和尚只能派有度牒的和尚带着建文帝一伙以师傅带徒弟的身份出发去杭州,因为到了外地寺庙挂单,寺院肯定要登记身份的,然后汇报给当地的僧纲司。这个环节就导致有了其他知情人,可能还不止一个,因为当时跟随建文帝的还有太子朱文奎和其他心腹,不可能全部走一起,那样目标太大,只能分开跑,然后定好一个地点汇合。这些人里面就有后来1406年举报溥洽的那个自首者。

当其中一人乘乱带着建文帝逃出南京,一路上可以在任何寺院挂单,因为他有度牒,随身带两三个徒弟,不会引起怀疑,而且他还是溥洽的心腹、僧录司的人。打个比方,部长的司机带了几个随从到基层视察,下面的人除了好好接待还能干啥。就算你发现了一个没有度牒但是已经剃度了的和尚,还能逼着要一张度牒不成?你要这么严谨做事,那下次你们庙里和尚考试,还要不要过了。

当然,如果说建文帝提前做好了度牒,或者由手下的翰林学士刻个礼部的大印,自己整一些度牒不来,那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可能性很小,因为建文帝是准备和京城共存亡的,逃跑只是临时起意,所以才会很慌乱,而且根据逃出去的结果看,他也的确没有任何具体计划。

不论建文帝是以正式的和尚身份还是临时的和尚身份出逃,根据当时明朝僧道的管理制度,都会留下记录,所以1403年11月,朱棣让礼部清理僧道,之前的10月,姚广孝已经是僧录司最高领导,那自然主要由他负责清理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有了所有关于度牒发放的记录。半年后,1403年7月,朱棣的朝廷颁发了352张度牒,因为颁发前要考试,相信朱允炆不会傻到来南京考试的。为什么要来南京考试,因为这是朱元璋规定: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僧录司成立,考试行童改由僧录司负责,“能通经典者具申礼部,类奏出给(度牒)”

也就是说1403年7月以后,如果朱允炆是以正式和尚身份出现在某个寺庙,那他必须有度牒,有度牒僧道司和礼部就会有记录,也就是姚广孝会有记录。如果他是以临时和尚身份住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寺庙,那他就得有保荐人和户籍地址的登记。总之不管身份,都会有破绽在,有破绽就给了搞秘密工作的姚广孝突破口。

既然1403年9月、10月,朱棣就迫不及待的两次派太监下西洋,证明在杭州湾一带发现过建文帝的踪迹,把这些情况一汇总,不难发现当时建文帝是以和尚的身份出逃的。为了验证情报或者寻找更多情报,姚广孝在1404年6月还特意以赈灾、省亲之名去了一趟苏州,然后姚广孝再根据掌握的关于全国和尚的资料,以及情报系统的信息,分析查找,自然就查到了溥洽和尚。

同时,建文帝也感觉到了追捕的压力,所以只能派出更多人制造他逃往其他地方的迹象。朱棣和姚广孝为了万无一失,1405年6月,派出姚广孝的徒弟郑和从苏州出发下西洋。在姚广孝的步步紧追之下,建文帝身边的亲信越来越少了,他的处境也就越来越难,只能在杭州、苏州之间到处躲藏,居无定所。

补充两个资料:

一.1403年,郑和自己出资刊印了《佛说摩利支天经》,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在题记当中,姚广孝称郑和是“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吉祥”,也有说是“福善”。这证明:

1,郑和此时已经皈依了佛教;

2,郑和与姚广孝的关系非同一般。

二.根据姚广孝的后人在《姚氏族谱》里面记载,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姚广孝也曾跟随

姚广孝下西洋

经过这诸多史料和对当时的历史环境的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

1402年10月以后,姚广孝是负责秘密追捕朱允炆的第一负责人,郑和作为他的徒弟,亲身参与其中,并且负责在海外追捕的这一条线索。而国内的这一条线索由姚广孝亲自负责,胡灐只是一个烟雾弹,或者说是一个备选。

1402年6月——1406年之间,朱允炆藏在杭州、苏州的寺庙间,释放了自己逃往海外的烟雾弹,从而使朱棣姚广孝连续3次派遣宦官去海外寻找他的踪迹,以分散自己面临追捕的压力。但是随着1406年溥洽被抓,以及之前剃度为僧时由于他爷爷朱元璋对和尚的严格管理,从而留下了诸多破绽,比如户籍、保荐人、度牒等等,从而被身为僧录司头子和情报头子的姚广孝找到了破绽,从而找到了他。

身为朱棣的头号心腹,姚广孝为什么会从一个追捕者变成一个监护者呢?明天继续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反而越来越多?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反而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我们知道,贪污腐败是历朝历代导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希特勒的经济困境

一、德国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都有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要争取生存空间、抢夺阳光下的殖民地等等。但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德国经济是怎样崛起的,又是怎样逼迫国家发动战争的,甚至决定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战术?这些德国发详情>>

历史上项羽、黄巢、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五位枭雄依名望成就如何排名?

五位枭雄依名望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五位中最响亮排第一,成就最大清洪秀全自创太平天国号天王威震一时居第二,明未李自成自号闯王和张献忠自号蜀王短暂辉煌很快为清军击败并列第三,唐黄巢自封冲天大将军名望成就都位居最后。第五名: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目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