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力量与元朝势不两立,作为元廷的外交盟友高丽,自然对朱元璋不会产生任何的好感与交往念头。 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元末明初天下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动,高丽对朱元璋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这其中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曾巩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明朝后期继续执行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可以延续大明江山吗?
武松做错了两件事,被宋江抛弃,但宋江不敢得罪鲁智深
同为宋朝,《清平乐》和《知否知否》中的婚服为何有红绿之分
宋朝,原来你有两幅面孔!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徐渭熊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力量与元朝势不两立,作为元廷的外交盟友高丽,自然对朱元璋不会产生任何的好感与交往念头。
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元末明初天下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动,高丽对朱元璋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公元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开始对元朝的最后北伐,徐达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众望击溃了元大都的力量,消灭了存在99年的元帝国。
此次明军北伐相对而言非常的顺利,同年十一月就攻克了沂州,次年大明又将山东纳入了疆域范围内,李思齐、张思道等元朝将领皆被朱元璋所击败。
元末大都宫廷内部曾发生一场军事政变,权臣扩廓帖木儿成为了集军事、政治于一身的让大臣,明朝北伐期间他曾在太原制造了一场杀戮,使得明军的北伐行动所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弱。
大明朝建立之后,常玉春率军进攻山东德州,残元即使再不想启用扩廓帖木儿也必须要这么做,无奈之下他们废弃了大抚军院并恢复扩廓帖木儿的官职。
可惜的是,元朝的灭亡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的一件事情,即使扩廓帖木儿复出并率领大军阻击明军,最终明军依然攻克了诸多城池,元顺帝与奇皇后等皇室贵族仓皇逃窜。
朱元璋得以统一中原大地,真正实现了对元朝的改朝换代,虽然元朝在西北以“北元”作为国号随时准备复国,但朱元璋却没有给他机会,多年后蓝玉在捕鱼儿海击溃残元最后的力量。
明朝在进攻元朝的同时,也对南方和西南地区进行了统一战争,及至洪武中期基本中原大地皆成为了明朝的郡县,汉人再度成为中原王朝的主宰。
言归正传,明朝北伐击溃元廷(大都)之后,此消息迅速传到了辽东以西的高丽,根据《高丽史》的记载“悉心备御”,可见高丽最初是把明朝当做假想敌的。
只不过,元廷战败的速度太快了,即使高丽想要派兵进行援助但却没有了机会。
没过多久,明军便攻下了元大都,再加上残元溃散的太快,明军贡献城池的速度又太迅速,以至于高丽对明朝的外交态度也在快速发生变化。
元大都陷落之后,高丽的君王就立刻召开了大会,讨论和明朝的外交事宜,这也是自朱元璋建立政权以来(从郭子兴时代开始)高丽首次讨论这件事情,此也成为了高丽和大明朝外交关系的转折点。
《高丽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高丽王派遣使者张子温到明朝表达友好之意,朱元璋也很大都回馈了诸多珍贵的珍宝和财货。
《高丽史》对首次出访中原政权的记载称之为“吴王”,然而在元朝末年中原政权存在三位“吴王”,一位是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一位是割据苏州的张士诚,还有一位是元廷的吴王。
如开篇所言,张士诚曾多次投降元朝并以臣子的身份存在,而且根据历史的记载张士诚曾先后几十次派遣使者出使高丽,高丽也曾派遣使者回访。
因此,对于《高丽史》中所记载的“吴王”身份不同学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看法,既有人认为是朱元璋,也有人认为吴王是张士诚,更有人认为是元廷的那一位。
《高丽史》对朱元璋的记载多为“大明”,基于此这里的“吴王”很有可能不是指朱元璋,另外张士诚虽然屡次示好高丽,但高丽对其态度并不是很热情,所以这里的吴王也并非指张士诚。
排除法先后排除了朱元璋、张士诚,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残元的“吴王”了。另外,高丽使者出使明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尤其对新兴的大明朝更是如此。
如此重要的事情不应该单单存在于《高丽史》中,像明朝有关的史书比如《明实录》也应该有相应的记载,但此事却在明朝相关的史书中难以找到,不得不让人怀疑“吴王”并不是朱元璋。
当然,也有人根据《高丽史》记载的“御史台、六部”等相关信息分析,元廷的吴王不会有这些机构,所以吴王所指的就是朱元璋本人。
况且史书中对于此事记载所使用的语言皆是“敬语”,也就是说在记载的时候用词非常谨慎,若“吴王”是一位地位低下的人朝下史官不可能用这样的尊称,所以这里的“吴王”很有可能是指明太祖。
当然,即使吴王张士诚是《高丽史》中“吴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在朱元璋称帝时张士诚就已经被杀了,但也不能排除他的可能性。
因为史书的编纂并不是在当时所写,史书的编纂有着很大的滞后性,也就是说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有可能性,若是高丽出使中原面见的是张士诚,吴王和御史台、六部等词语皆符合他的特征。
更何况高丽王曾派遣过张子温出使过张士诚,史书中对后者的称谓就是“吴王”: 遣礼仪判书聘于吴王,吴王张士诚礼待甚存。
那么为何高丽会派遣使者出使张士诚呢?大致就是想要了解中原政权的大局势,以及探听元廷、朱元璋等多方势力的具体信息。
另外,高丽曾在洪武元年商议是否和明朝开始外交,但在后来却始终没有主动发起此事,甚至于在几个月后还派遣使者出使北元朝廷,同年与第二年又多次派遣使者对北元朝廷朝贡。
高丽王做出这样的安排也不难理解,其一双方存在几十年的政治关系,若是从蒙古帝国开始算是,政治关系甚至达到了一百多年,都对彼此有着政治上的依赖性。
元朝存在的时候疆域辐射范围极其广泛,这个时候迫于元帝国的压力高丽王不得不屈服,但当元帝国覆灭、明帝国崛起,高丽可选择的外交方式便多了起来。
大约在洪武元年的末期,明朝曾派遣使者赐予高丽“玺书”,很明显朱元璋赐给高丽玺书是想要建立一种新的统治体系,亦或者一种新的世界政治秩序。
若是高丽臣服于大明朝的统治,那么便可以继续安定存在于辽东大地,但若是不承认亦或者说不臣服明朝的统治,那么双方即使一种敌对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赐予“玺书”的行为并不具备太大的敌意,也给高丽营造了一种友好、和睦的氛围,促进了双方外交关系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高丽内部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脱离元朝的统治体系之后高丽内部政权开始恶化,一些权臣伺机窥伺至高皇权,以当时恭愍王的力量根本就无法解决。
然而,若是在这个时候缔结一种新的外交关系,引入外部的力量来支持高丽皇族,这无疑对恭愍王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会显得更加安全、平稳。
因此,洪武元年末高丽、明朝的外交开始“破冰”,洪武三年的时候高丽还主动向北元示好,但随着明朝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这样的示好成为了一种过去,甚至于和北元的联姻也以无果而告终。
总的来说,高丽恭愍王执政的时代,高丽的外交主要对象虽然依然是北元,但与明朝的关系却从冰点开始走向温热,由最早期的亲近元朝逐渐向亲近明朝转变。
这样一种转变虽然有着元朝衰败、明朝强大的影响,但朱元璋并没有对高丽进行军事力量的威慑,也就决定了高丽和明朝的外交,与元廷的逼迫式外交有着巨大的差异,亦或者说前者存在极强的自愿性、自主选择性。
如何来理解这样一种“自愿”、“自主选择”的概念呢?元朝时期尤其是蒙古帝国时期,蒙古骑兵的战斗力非常强大,诸多的政权不得不臣服于其铁蹄之下。
这样一种外交环境下,使得很多政权并不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与蒙古、元朝进行结交,更多是迫于军事方面的压力和威慑力。
明朝时期,朱元璋所建立的世界秩序更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比如当时明朝对辽东的政策为“怀柔”,即不对辽东增兵也不对辽东扩充军事力量,仅仅是以经营的方式来管理辽东、平衡各个民族政权的势力。
因没有军事力量的威慑作为保障,所以明朝与高丽的外交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明朝经营辽东大地的时候,高丽在和平与敌对的关系之间来回徘徊,甚至加入游牧民族政权来抵御明朝的统治。
当然,朱元璋对高丽实施这样一种外交手段也是出于明朝自己的政治考量,毕竟明初的国家中心不是在辽东,而是在西北的北元与西南的大地,以及东南沿海的匪患。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反而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我们知道,贪污腐败是历朝历代导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一、德国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都有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要争取生存空间、抢夺阳光下的殖民地等等。但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德国经济是怎样崛起的,又是怎样逼迫国家发动战争的,甚至决定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战术?这些德国发详情>>
五位枭雄依名望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五位中最响亮排第一,成就最大清洪秀全自创太平天国号天王威震一时居第二,明未李自成自号闯王和张献忠自号蜀王短暂辉煌很快为清军击败并列第三,唐黄巢自封冲天大将军名望成就都位居最后。第五名: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目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