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已经俘虏了赵国40万士兵,为什么都要杀掉呢?原因大约有3个

白起已经俘虏了赵国40万士兵,为什么都要杀掉呢?原因大约有3个

()
中文名:
白起已经俘虏了赵国40万士兵,为什么都要杀掉呢?原因大约有3个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上一讲谈到,赵军断粮46天,士兵在暗中自相残杀,杀掉战友来填饱肚子。 这段记载,应该特指赵括亲率的那支队伍,前有秦军壁垒,退路又被截断,只能仓促修建防御工事,转攻为守,等待援军解围。援军没等来,粮食吃光了,同袍的情谊终归敌不过抓心挠肺的饥饿

秦朝名人推荐

上一讲谈到,赵军断粮46天,士兵在暗中自相残杀,杀掉战友来填饱肚子。

这段记载,应该特指赵括亲率的那支队伍,前有秦军壁垒,退路又被截断,只能仓促修建防御工事,转攻为守,等待援军解围。援军没等来,粮食吃光了,同袍的情谊终归敌不过抓心挠肺的饥饿感。我们又遇到了一次人吃人的事情,上一次还是“三家分晋”,智瑶围困晋阳的时候。历史一路读下来,就会发现吃人这种事真可谓史不绝书。字面意义上的“吃人”并不需要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写的那样,只有在字缝里才看得出来。#白起#

[var1]

当初赵括发起全线攻击,自然没带粮草辎重,忽然被困,如果不吃人的话,必然撑不过漫长的46天。不过,这里所谓46天,未必就是真实的天数。古人对时间单位缺少现代人的精确度,却充满了令现代人匪夷所思的迷信,涉及数字的时候经常屈就事实来匹配理论。

比如我们已经了解的“12”,这是所谓“天之大数”,所以《史记》要设置“十二本纪”,就连《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家言也要设置“金陵十二钗”。再比如36、72,加起来就是《水浒》一百单八将,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唐僧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46”也属于特殊数字,更特殊的是,“46”总要和天数搭配。我们可以从《管子》这部书里看到原委:从冬至当天开始数,数到第46天,冬天就算过完了,就立春了。这一天里,天子要东出国门46里设坛祭祀。再数46天就是春分,总之,每46天就是一个重要节气。这么一看,“四十六日”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时间单位,所以古书里提到“四十六日”未必真的就是46天。我们只要粗略理解为“四五十天”就好。

[var1]

这样的四五十天熬下来,赵国将士怕是彻底绝望了。假如我们也来一番纸上谈兵的话,此情此景,岂不正应了吴起的名言“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吗?赵括成功地把军队带进了死地,人在死地就只能拼命,于是,“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这样的兵法,这样的战例,我们已经烂熟于胸了,完全可以预见到赵括即将组织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凶猛反击。

反击确实发生了,赵括把士兵编为4队,轮番冲击秦军壁垒,但不论冲了多少次,始终冲不出去。毕竟要打的不是野战,而是攻坚战,再拼命的打法,再高涨的士气,都没法突破人体的极限,跨不过高墙,越不过深谷。最后,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发起冲锋,这是绝望当中的拼死一搏。

长平之战就这样进入了尾声。赵括死在秦军箭矢之下。随着主帅的阵亡和无法逆转的溃败,赵军的战斗意志迅速瓦解,40万人全数投降。这个时候,白起的考虑有两点:一是恼恨上党百姓为着不愿降秦,竟然主动归附赵国;二是担心赵国降兵反复无常,一个看管不住就会作乱生事。

[var1]

于是,白起处置的办法是:用诱骗手段坑杀了所有投降的赵国士兵,只挑出240名年龄小的士兵放归赵国。《资治通鉴》的记载是:秦军前后斩首45万,赵国大震。

长平之战到此终结,而整件事里最有争议的,就是白起坑杀40万降卒。“坑杀”从字面上看,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活埋,而活埋40万人谈何容易,白起就算有这个心,秦军也必然没这个力。先杀后埋显然合理得多,但在冷兵器时代,杀尽40万手无寸铁的人并不简单。

尽管争议不断,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从廉颇出战到赵括兵败,整个长平之战从头到尾算下来的话,历时3年,赵国的死亡人数就算到不了45万,至少八九不离十,赵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因为秦国赢得并不轻松,战损比很高。史料虽然缺乏这方面的具体数字,却留下了很明显的线索。《史记》有记载说,长平之战以后,秦昭襄王派王陵统率大军进攻赵都邯郸,战况不利,昭襄王想派白起到前线接替王陵,白起极力推辞,理由之一就是秦国虽然打赢了长平之战,但秦国付出的代价也并不轻,士兵死亡过半,不能再打硬仗了。

[var1]

《战国策》也有线索,说为了长平之战,秦国“国虚民饥”,相当于拼着两败俱伤才勉强赢得了这一战。所以长平之战,就算赵国的死亡数字真的有所夸大,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秦国虽然赢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虽然接下来还要对赵国穷追猛打,但要想吞并六国,至少还要等两代人的时间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用文言讲,这叫休养生息;用白话说,要等韭菜再长一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力资源如此重要,既然攻城略地的同时还总会抢夺人口,而白起明明已经俘虏了赵国40万士兵,清一色的壮劳力,为什么都要杀掉呢?推想起来,主要原因大约有3个:

一是震慑赵国,秦军就可以趁热打铁,直入邯郸。

二是越难打的仗就越容易打出情绪,尤其是父子兄弟战死的时候,国家战争自然掺杂了个人恩怨,战胜之后,士兵们需要有一个泄愤的渠道,指挥官通常不愿意违拗士兵们的这种情绪,于是要么屠城,要么杀降,虽然残酷,但这就是古代军人心理治疗方案的唯一选项。

三是突然间接收了这么多人投降,根本没法安置,单是每人一顿饭就能把秦军的后勤愁死,更别提稍有风吹草动的话,他们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但放又放不得,稳妥起见,也只有尽数杀掉了。

[var1]

后人看到了白起杀降这个既成事实,自然抨击他穷凶极恶、嗜杀成性,但如果白起当时没有杀降,而是善待俘虏的话,辛苦得来的胜利果实还真不一定能拿得稳。如果真的有个夜长梦多,那时候怕是后人又该讥讽白起的妇人之仁了。

在稳妥和道义之间,白起选择了前者。所以,不论他是不是真的嗜杀成性,这顶帽子他反正摘不掉了。自从白起开大规模杀降之先河,历朝历代杀降不断,谴责当然也如影随形。谴责杀降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道义角度,这个很好理解;二是从功利角度,认为杀降等于断了敌人的退路,人家一旦知道投降必死,就算再不想打也只能拼命。所以站在帝王的角度,即便乱世之中可以罔顾道义,但仅仅出于功利目的,通常也会禁止杀降行为。

但是,杀降行为偏偏屡禁不止,因为在前线指挥官看来,确保当下的胜利才是重中之重,可不敢冒一丁点被降军反噬的风险,至于以后的仗会不会难度大增,那是以后的事。赢来一仗是一仗,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何况下一场战争的指挥官不一定还是自己呢。所以不仅是残暴的将帅才会杀降,即便是北宋曹彬这种青史扬名的仁将,征江南的时候竟然也做过杀降的勾当,还把杀降事件掩饰成杀敌斩首。

[var1]

从这个角度一看,杀降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管理学难题,核心矛盾在于君主利益和前线指挥官的利益并不一致,君主也设计不出一套有效机制来规避杀降行为的出现,所以历朝历代,君主对待杀降行为,往往一方面明令禁止,高举道义大旗,一方面充分尊重前线指挥官的独立判断。君主对于杀降的指挥官,惩罚可轻可重,板子往往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但士兵的杀降行为总能受到严厉的惩处。

让我们看回长平战场,在战云初散之后,白起会不会趁热打铁,直下邯郸呢?

我们下一讲再谈。

上期回顾:赵括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只能等待援军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闲山岛海战:日寇主力舰队被灭(《闲山岛海战》)

1592年6月下旬,日陆军进攻全罗道,企图夺占朝鲜水军的后方;日舰队则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分三路向西发起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攻势,朝鲜水军以其全罗左右道的舰队和庆尚右道的舰队组成联合舰队。7月初,李舜臣率领这支联合舰队主动出击。7月7日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俄罗斯,不想再出卖子宫了 |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8-俄罗斯代孕作者:一拳一头北极熊校稿:辜汉膺 / 编辑:板栗、金枪鱼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俄为何突然禁止代孕?揭秘代孕流水线的背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