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损失四十多万人,令大家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但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历史名臣录 管仲 千古一相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持续了多久?汉宣帝是如何解决匈奴问题的?
从勾践复国称霸,来看当时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残酷性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损失四十多万人,令大家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但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奢也比之不及。
赵国围攻麦丘
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决心拿下齐国的麦丘城,出兵10万大军前去攻打。
在赵惠文王看来,当时的麦丘已成为一座孤城。如今被赵军大军压境,四面包围,城内人无处可逃,自然应该手到擒来。
[var1]
赵国燕国齐国交界处的麦丘地理位置
赵慧文王不懂兵法,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坚固城池,已成为无退路的“死地”,反而是最难拿下的,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这个道理。
因为城中的人既然无路可退,又不愿意投降,只好死战到底,攻城的赵军自然会死伤惨重也难以攻下。
兵法讲究“围三阙一”,就是要留一条后路给被围困的敌人,当他们发现有退路时就不会力战到底,而是失去斗志,往唯一的退路争先恐后地逃跑。
如图猎人在山里打狍子一样,围成半月形,专门留一条逃跑的通路,狍子们就一窝蜂往预留的路线逃跑,猎户们才能满载而归。
古代的围城战其实也是同理,除非攻城一方真有十足把握,能直接攻克坚城。
而实际上,麦丘城内守军,早就得知了赵军前来进攻的消息,也早已加固城墙,做好了死守城池的准备。而齐王也是往麦丘输送了援军和粮草,不惜成本地想要守住麦丘。
更麻烦的是,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也有不少在齐国,帮助守军改良弓箭的威力,并提升防御工事。
崛起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墨家,以擅长制造机关消息出名。墨家弟子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一向反对诸侯之间吞并地盘的不义之战,因此他们设计防守的工事非常厉害。
结果,即便是经过军事改革的赵国,其军队人数众多,勇猛善战,可在攻打麦丘时,面对守军的锐利弓弩,以及坚固的城墙工事,如同割麦子一样倒下,久攻无果,且伤亡惨重。麦丘城却依然坚固自如,牢牢掌控在齐国手里。
临阵换将,赵括献计
久攻不下还损兵折将,消息传到邯郸,赵王非常生气,他传出命令,把将领撤职查办。并改派名将赵奢前去,要求赵奢一个月内必须攻克麦丘,否则军法从事!
[var1]
影视剧中的赵奢形象
这道命令让赵奢深感责任重大,既想要通过征战立下大功,又害怕赵王翻脸无情,用军法处置自己。
于是他立刻下令加紧进攻,但此时,一个人站出来阻止了他。告诉他,这样的贸然进攻只会徒增伤亡,应当换一种方式。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他告诉赵奢,强攻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攻陷麦丘,兵法有云:
上者伐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下下者伐城。
总的纲要就是提醒用兵者:
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征服敌人才是上策。伐兵伐城均是下策,尤其是伐城,因为在古代那样的原始条件下,防守一方凭借坚城深池,会有很大优势。
[var1]
古代残酷的攻城战,往往伤亡惨重
而攻城一方通常要集结比守方更多的兵力,并且死伤惨重才能攻克,战损人数也比守方要高得多,因此攻城战对于进攻方都是不划算的一笔账。
这一精要是选自孙子兵法: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因此强攻都是迫不得已才做出的无奈选择,而决不是首选项。
赵括认为。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攻取麦丘,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并且建议,应当暂停进攻,先想法子先探听出麦丘城内的虚实,再制定具体对策。
因为赵括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观察,判断出城内已经有缺粮的迹象了:他在战场上观察齐国守军,城头上有的士兵面黄肌瘦,并且拉弓射箭和推动滚木礌石时,都有体力不支动作迟缓的现象。
赵括讲的兵法原理,赵奢自然是知道的,任何一个熟知兵法的将领都会懂。而赵括提出的城内缺粮的迹象,赵奢也没办法得到确切证明,因此赵奢表面上赞同儿子的话,但是执行策略上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套,命令强攻。
[var1]
影视剧中的赵括形象
结果,赵军再次发起了一波一波的进攻,城内齐军拼死抵抗,赵军的尸体在城下快堆满了。齐军加固的城防工事都已被摧毁,而且惨烈的攻坚战,把城墙都破坏的已塌了半截。
但是经过多次交手,齐军已经熟悉了赵国攻城的套路,每一次进攻都被守军有针对性的防御成功。赵国除了在城下扔下近万尸体,仍然拿不下麦丘。
[var1]
墨家
面对惨重损失,赵括再一次忍不住劝说赵奢:
城中守军有墨家弟子,他们是精通防御的守城者,这几仗下来,早已熟悉了赵军的攻城方式,应敌策略可谓招招压制,再打下去也是无济于事。
大王换了将领,就是希望父亲能够出奇制胜,否则我们现在和之前的未换帅也没什么不同。
赵奢此时也是感叹,赵括所说确实有道理。照这么打法,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攻克麦丘的。
赵括作为赵奢的儿子,一起随父出征,征战疆场,在当时看来,父亲强,儿子也多半是奇才。因此在军中地位,赵括都比一般将领要高,他的劝谏,要有效地多。
而赵军将士闻听此事,也非常佩服赵括,既佩服他敢于直言劝谏,也佩服他眼光独到。如果这一仗按照赵括的方案能打胜的话,不但赵奢功成名就,赵括也会一战成名。
赵括的反渗透和收买人心
而战争到了这个阶段,齐国守军似乎摸透了赵国的单调战术,知道赵军攻不下城,甚至反客为主,趁夜间出城偷袭赵军。
墨家弟子也组织人手,不停在城外骚扰赵军,让他们疲惫之余不能专心作战,甚至想要偷袭赵军的粮道。
于是赵括也针对性地在城外撒下探子,打算反渗透麦丘城。果然不久之后,齐国在城外骚扰作战的小股部队就被击溃,赵军还抓住了几个齐国士兵。
但此刻的齐国守军的军心还是比较稳,所以这些俘虏们一致性沉默寡言,赵奢无论怎么审问,都套不出话来。
赵括看出了问题,于是不再审问,反而对他们礼待有加、“攻心为上”:每天给他们好吃好喝,绝不打骂,很快就就释放回家,并且临走前还送给他们粮草,要他们回城后分给家人。
这种“攻心战”很快有了收获,俘虏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有的人被赵括的大方做法感动,临走前悄悄告诉赵括:
城中粮食已经不多,而且百姓粮食被守军搜刮一空,百姓们已经饿的逮老鼠吃了。
赵括大喜,就问按照这种情况,齐军还能守多久?
俘虏回复说,城内人心虽然浮动,但是因被围困多日,而害怕城破后赵军报复,所以才拼死抵抗,守军还能守两三个月,只要临淄援军一到,就可以里应外合反攻。
城内情况,果然如赵括所料相差无几,如果强攻,只会激起民愤,令城中军民上下一致,一个月内必定破城无望。于是赵奢下令停止进攻,并询问赵括还有什么良策。
赵括趁机再次献计:所谓上兵伐谋,就是笼络人心,如今天下征战,大多数诸侯都是起无义之兵,不关心百姓死活,只在乎争夺城池,城内百姓只求有口饭吃,不在乎城池归谁。
因此守城之战,防御工事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守住人心。一座城池最怕的就是内部发生变乱,城内人心不稳,与外敌勾结,那么城破之日也就不远了。
因此他建议先放俘虏回去散播赵军的仁义,下一步就是往城里扔粮食。
结果,在赵括的刻意收买人心之下,这批俘虏被释放回去,如同在城内放了定时炸弹,对守军来说可就惨了,这批人还不如不放回来。
因为这帮人回城以后,犹如炸开了锅,把粮食分给大家,还到处诉说自己的待遇之好。这一来城中的百姓军民,都纷纷心动,称颂赵军仁慈,不但不虐待战俘,还给俘虏好吃好喝,甚至还发放粮草给家人。这在无义战的战国时期,赵国军队的行为可算是异类。
这样掏心掏肺地诉说造成的士气动摇,远比伤亡惨重还要可怕。城中百姓可不愿跟着齐军一起饿死,人人都想要出城投降,甚至连齐军士兵都受到影响。
这就是赵括的第一步棋,而齐军将领,也深知这样下去,人心思变,麦丘将不攻自破。一旦城破,百姓士兵或许无碍,但是将领们身负齐王提拔,却落得丧师失地的耻辱,实在不能忍受。
因此齐国将领虽然知道士气的重要,但还是在行动上,上了赵括的当:他居然下令将回归的俘虏们全都抓起来,以动摇军心之罪严刑拷打。这一来城中百姓和士卒们都敢怒不敢言。
麦丘百姓们看到的是,围城的赵国人是如何对待我们的,而现在自己齐国的将领又是如何对待自己士兵的?对比之下气愤之情不言而喻。
赵括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想分化城中的力量,果然守军上层将领和城中普通百姓已经被分成两派了。
投石机投粮食,守军内讧
而赵奢决定再加一把火,按赵括的建议,下出自己的第二步棋:命令赵国士兵用投石机把粮食抛进城中,抛进粮食就不再进攻,回营休息。
[var1]
古代攻城利器:投石器
这下城中更是炸了,赵军非但不进攻,还每天送粮食。这下,有偷偷藏起粮食的,有把粮食分给城中家人的,每天饥饿的齐军士兵百姓做的事,就是等赵军的“大礼包”扔进来以后,人人哄抢“红包”,抢到了就一哄而散。
赵军还没进攻,城里的人百姓士兵,更多的是自己想要跑到城外投靠赵国人了!苦于城墙那里有守城的齐军士兵在把守,不然大伙儿早跑了。
当初赵军攻城不克,望城兴叹;如今城内百姓想要逃出去却无望,也是望城兴叹,一切颠倒过来了。
就这样还没过几天,齐军将领们认为,再这样下去,只怕尽失人心。为防止赵军收买人心得逞,以及断了城内百姓的投靠之心,守军干脆派出代表,将缴获的粮食收集起来,送还给赵军。
使者还对赵奢表示,赵军可以尽力一战,不要再对齐军采取阴谋行为。赵奢只是一笑了之,并不为难使者,仍然以礼相待请他回去。但是军事上仍然我行我素,继续每天往城里用投石机抛粮食。
守军见赵奢仍然抛粮食,心知士气不能再降下去,于是用出城作战为引诱,迫使赵军与其决一死战,也总比这样士气垮掉要好。于是再派使者下战书,想要与赵军约定好在城外会战。
[var1]
古代攻城战,攻城一方往往承受惨重伤亡
战国时期,由于城墙坚固高大,护城河壕沟又宽又深,攻城战中往往攻城一方伤亡惨重。因此攻城者当然巴不得守军能够出城决一死战,这样能避免攀爬城墙造成的重大伤亡。
但是赵奢看出麦丘城破已在旦夕之间,用不着和他们硬拼,所以他再次听从儿子赵括的建议,不见使者,不与齐军决战,继续拖几天。
果然,又过了几天 ,城内生变,麦丘传来了内讧的消息。齐军守将居然被部下杀了,之后城中军民立刻拖家带口向赵军投降。赵括“攻心为上”的计谋终于实现。
战役影响
麦丘一战,赵奢非常佩服儿子的军事天赋,而赵国将士也纷纷佩服赵奢父子,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赵国军队上下都夸赞赵括,经此一战,赵括的名气传开了。
借助巧妙攻取麦丘,不仅令赵奢功成名就, 也造就了赵括的扬名立万,连赵惠文王也知晓了赵括,对他大加封赏了一番。
但这一仗多少也有点副作用,赵奢在肯定了赵括的奇思妙想之后攻克麦丘。从而赵括的名望地位提高了,但同时人也会飘起来。毕竟赵括还是年轻缺乏经验,在后来的作战中难免会有轻敌的毛病。
何况妙计必须严谨,执行起来也要考虑各种意外,这也就很考验统帅的应变能力和经验,比如投放粮食这一计策的使用时机就很重要。
假如刚开始就投放粮食,自然毫无效果。而赵奢那样先释放俘虏,观察形势之后,再进一步烘火。等待城中既缺粮食,又军心民心浮动之后,再次抛进粮食,方出奇效。可见,还是老将经验老到。
[var1]
战国七雄鼎立,北方的赵国成了秦国的劲敌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就是过于轻敌,认为除了白起尚有威胁,其余诸子不足为惧,根本性地犯了轻敌的错误。否则从战争开始就重视对手,每一步军事行动都小心谨慎的话,也就不会落入秦军的大合围。
1592年6月下旬,日陆军进攻全罗道,企图夺占朝鲜水军的后方;日舰队则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分三路向西发起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攻势,朝鲜水军以其全罗左右道的舰队和庆尚右道的舰队组成联合舰队。7月初,李舜臣率领这支联合舰队主动出击。7月7日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8-俄罗斯代孕作者:一拳一头北极熊校稿:辜汉膺 / 编辑:板栗、金枪鱼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俄为何突然禁止代孕?揭秘代孕流水线的背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