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认朱熹为祖宗,没想到一理发匠打消了他的念头

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认朱熹为祖宗,没想到一理发匠打消了他的念头

()
中文名:
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认朱熹为祖宗,没想到一理发匠打消了他的念头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多皇帝即位后,都想着要将家族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其实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是一样,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业上的成就,就一定要寻根找根,而且会将根塑造得尽可能光辉一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想要找一个光辉的根,追

宋朝名人推荐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多皇帝即位后,都想着要将家族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其实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是一样,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业上的成就,就一定要寻根找根,而且会将根塑造得尽可能光辉一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想要找一个光辉的根,追溯历史,李姓人物,最著名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老子,老子在学术上的成就非常的了不起,于是唐太宗就设法把自己说成是老子的后代,不过呢,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还是不够,还要将老子捧得再高一点,于是后来李唐子孙就将老子捧为教主,成为“太上老君”,封为道教的教主,而道教也实际上成为唐朝正式的国教。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跟李世民一样,有了同样的想法,历史上的朱姓人物中,朱元璋选择了儒学集大成者、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以大捧朱熹。本来,朱元璋想将自己的祖宗与朱熹扯上关系,但毕竟他是一代帝王,这种事情不能过分去勉强,不过张献忠在到处流窜之时,有一天打到了张飞庙,得知庙中供奉的神像是张飞时,也懂得姓氏宗族的人伦道理,一时兴起,便要到庙里祭拜,并且下令让部下写祭文。不过张献忠没有什么文化,所以那些被他胁迫的文人写的引经据典的祭文,张献忠一篇都看不懂,大为不满,恼羞成怒,一连杀了好几个文人,最后还是自己写了一篇:“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既然这样,那咱两就连宗吧!”就这样连起宗来,成为千秋笑柄。

朱元璋作为坐上龙椅的开国皇帝,其做法自然跟张献忠那等愚蠢蛮横不同,不过就在朱元璋打算将朱熹拉进自己的先祖行列的时候,有一天碰到了一个同样姓朱的理发匠,于是朱元璋便问理发匠是不是朱熹的后代,但没想到理发匠说:“我不是朱熹的后代,朱熹绝对不是我的祖先。”朱元璋便说道:“朱熹是前辈,是有名的大学问家,你便认了吧。”没想到理发匠还是坚决否认:“绝对不是。”

有了这样的一趟遭遇,朱元璋的“攀亲”思想也开始有了动摇,朱元璋转念一想,觉得一个平民中的理发匠,尚且不会乱认祖宗,而自己现在是一国之主,九五之尊,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又何必一定要认朱熹为祖先,于是就打消了原有的念头,不过对于朱熹,毕竟因为同姓,还是极力追捧起来,像明朝的科举考试,广大学子们求取功名,是一定要读朱熹注解的“四书”的。

在笔者看来,古时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统治,认一个光辉有影响力的同姓先人为祖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凡事应该有理有据,不可过于牵强附会,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贫民,虽然也很想认一个光辉的祖宗,但他毕竟是出身乱世、历经艰险的草根皇帝,跟出身权贵世家的皇帝并不一样,所以当他看到理发匠尚且不乱认祖宗,于是便也打消了自己的念头,这也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