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一针见血地指出巡盐御史“其权虽重,但年年更换,贤者不足以有为,不肖者因而营私舞弊”,巡盐御史这样大权在握的中央特派专员尚且“贤者不足有为”,更不用说其他盐官了。明代中后期盐政积重难返,盐法沮坏已成定势,即便颇有才干的盐官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武松做错了两件事,被宋江抛弃,但宋江不敢得罪鲁智深
明朝后期继续执行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可以延续大明江山吗?
元朝灭亡前夜,统治者内部激烈的内讧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寡妇携子面圣,还拿出一样东西,朱元璋:孩子封王吧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宋朝最凄惨的皇帝,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九十年
身居高位的人总是关注鬼神之事,金朝皇帝完颜亮问臣下杨伯雄关于鬼神的问题,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大明皇帝万历陵墓挖开全过程:图5郭沫若在现场,图9龙袍发黑变脆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一针见血地指出巡盐御史“其权虽重,但年年更换,贤者不足以有为,不肖者因而营私舞弊”,巡盐御史这样大权在握的中央特派专员尚且“贤者不足有为”,更不用说其他盐官了。明代中后期盐政积重难返,盐法沮坏已成定势,即便颇有才干的盐官,也只能稍作整理,而难以有较大的作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盐官转而开始留意当地教育与文化事业,不仅仅是出自个人旨趣,更有寄希望于通过文教实现移风易俗、改善盐政的意图。例如两淮巡盐御史朱廷立,有感于“扬俗尚侈,变之自士始”的不良风尚,因而投资扬州府学新置学田,以供养更多贫穷的学子。
弘治十二年(1499)巡盐御史史载德为了改变灶民缺少教育转而贩卖私盐的现象,因而广立诸场社学,教育商灶子弟,又聘学官弟子员辑两淮运司志;嘉靖十三年(1534)巡盐御史徐九皋不仅修复重建了维扬书院,更盛情邀请著名学者湛若水来扬州讲学,为其讲学之地甘泉山馆修建仰宸楼等建筑以示尊崇;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巡盐御史彭端吾重修维扬书院,“为十一庠,士子会文之所,多所造就”。
由此可见,两淮盐官重视地方文化与教育建设显然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学校原本应该是由地方财政拨款,当地政府建设并聘请专人讲学,而在以盐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两淮地区,学校则“皆隶于盐官,藉其财赋之余以为养育人才之地,饩廪之给视他郡为优”,明人董其昌也说“维扬之有书院也,鹾使者创业”。两淮盐官凭借着盐政得天独厚的财力优势,在淮扬地区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主导的作用。
伴随着大量学院的兴建,一批享有盛誉的名儒也被延请至扬州的学院之中讲学,这其中就包括湛若水、邹守益等知名学者。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由其创立的甘泉学派是当时可与阳明心学相颉颃的心学派别,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湛若水在扬州讲学布道,巡盐御史徐九皋为其建仰宸楼“檄江都王尹惟贤拓址辟墉,仍于自然堂之北创楼六楹,庸广游息,凡三阅月而落成,夏六月徐子問焉,曰惟先生为道宗,盟楼以永教也”。
邹守益师从王阳明,为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嘉靖八年(1529)年,他先后受朱廷立、李佶等盐官所请,为扬州府学、通州儒学撰文作记、并在其中讲授心学,与朱廷立、湛若水等同仁交流切磋学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代学者柳诒徴说“两淮盐利甲天下,书院膏火资焉。
柳诒徴所举的三所书院,安定书院为康熙元年两淮盐运使胡文学创立,梅花书院是盐商马曰琯在明代湛若水讲学的甘泉山书院基础上出资重建而成,广陵书院前身的维扬书院,由明代巡盐御史雷应龙所倡立,又经过历代巡盐御史的修葺维护,这些书院的建立,可以说都与盐官有着重要的关系。
除扬州外,通州、泰州等盐场区的学院也都是由盐官主持修建,如通州文正书院由巡盐御史陈其学就南宋丞相文天祥祠扩建而成,巡盐御史许三省修葺,始建于嘉靖时期的南沙学院由盐场大使周鑛出资建设。这些盐场地区的社学、书院,为相对于淮扬较为贫瘠的通泰文坛培养出一批有生力量,也为后来王艮、石沆、吴嘉纪等思想家与文学家的出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不仅是学校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两淮盐官还热衷于书籍的编撰、收集、整理和出版。尽管任期只有一年,但几乎每一届巡盐御史在任期间都有撰修整理图书之举。徐九皋的行为,已开巡盐御史搜集整理民间文献逸本的先例。清代盐官延续了这一传统,采进图书成为盐官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根据《四库全书总目》的粗略统计,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明确由两淮盐政采进的图书,便有465种以上,两淮巡盐御史对图书的搜集整理,为保存许多民间珍贵逸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搜集整理的工作外,盐政官员还刊刻发行多种书籍,其中不仅有盐政书籍如史载德《两淮运司志》、朱廷立《盐政志》,还有文学类书籍如徐九皋《高皇帝御制文集》、冯允中《鲍明远诗集》《杨铁崖集》《晞发集》、陈蕙《广文选集》;学术类书籍如朱廷立《五经白文家礼节要》《本草集要》、李佶《原病式》、刘隅《洗冤集录》、胡植《薛子粹言》、吴悌《古文孝经》等;地方文化风俗类书籍如张珩《惟扬正祀录》、洪垣《维扬乡约》等等。
其中如朱廷立的《盐政志》十卷,汇集先秦至明嘉靖年间上下数千年的盐政史料,书中内容分为出产、建立、制度、制诏、疏议、盐官和禁令七个部分三百九十四条子目,博考古今盐制,对古代盐政典章制度、明代盐商和盐官、灶户政策、盐课发展变化等史料做了大量的考证和记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又如巡盐御史杨选倡修,两淮盐运使陈暹主修,史起蛰、张榘撰修的嘉靖《两淮盐法志》十二卷,除了保存大量有关明代制盐产业的资料文献外,还保存了许多明代及明代以前由当地文人创作或当时已经流传较广的盐政诗歌与文章。彭韶《恤灶图八咏》诗及图,正是通过该书得以流传至今。此外,嘉靖《两淮盐法志》还搜集两淮当地大量有关张士诚的传说、故事等写成的《黄巢张士诚外传》,采集资料丰富,可补正史记载之缺略。这些书籍不仅为盐政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也具备相当的文学价值。
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书籍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使扬州地区形成了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促进了地区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两淮地区记铭、书序类散文的创作高潮。这些作品大多出自著名文人之手,较少连篇累牍的歌功颂德与枯燥说教,而是表达作者对盐政的认识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针砭时弊,有的放矢,其中不乏文采性与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钱谦益的《重修维扬书院记》。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