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强 其实咱们看看我们的历史,草根出身得天下的皇帝,好像就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了。因为这两个人好像都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最初也都是在乱世当中求生存,并没想着说要当皇帝怎么怎么着,但到最后却都是推翻了一个暴虐的朝代,相比较其他的皇帝,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明朝后期继续执行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可以延续大明江山吗?
元朝灭亡前夜,统治者内部激烈的内讧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宋朝最凄惨的皇帝,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九十年
身居高位的人总是关注鬼神之事,金朝皇帝完颜亮问臣下杨伯雄关于鬼神的问题,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大明皇帝万历陵墓挖开全过程:图5郭沫若在现场,图9龙袍发黑变脆
元朝精英部队逃到贝加尔湖,15万明军千里奔袭,王妃被俘遭辱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高启强
其实咱们看看我们的历史,草根出身得天下的皇帝,好像就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了。因为这两个人好像都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最初也都是在乱世当中求生存,并没想着说要当皇帝怎么怎么着,但到最后却都是推翻了一个暴虐的朝代,相比较其他的皇帝,像什么唐朝的李世民他们家,包括最早他爸爸李渊,那可是门阀大族,所以说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可以说得上是得国最正。
但是如果你要是把刘邦和朱元璋他们两个再单独放在一起做个对比,那朱元璋那就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伙加草根了。你看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一个派出所所长兼联防大队长,再看朱元璋那就是一个云游和尚。
用单田芳单老的话说:那就是一个放小牛卖酸梅的掌柜。
朱元璋
但是可能大伙都知道朱元璋放牛、当乞丐、当和尚,怎么还是卖酸梅的掌柜呢?
里边有一个小故事。话说朱元璋那阵没钱,穷的底掉。有一天在庙里边做梦,梦见一个老神仙,据说还是马王爷,就告诉他要赶紧种酸梅。朱元璋又问我好端端的种哪门子酸梅?神仙就告诉他最近要来瘟了,只有酸梅才能解除百姓的瘟。朱元璋当时没理他,就休息了,醒了之后,越琢磨这个梦越像真的。
那就听吧,种点酸梅又怎么样?俗话说的好,听人劝吃饱饭。所以朱元璋还真就种了一些酸梅,没想到这个话还是真的,神仙果然是不说瞎话。过一段时间还真就瘟横行,结果吃哪儿的药都不管用,只有吃朱元璋他们家的酸梅才能解瘟。
这一下朱元璋可算抄上了,这买卖做的是特别的好,到后来才发现这酸梅不够卖,那怎么办?他就把酸梅又熬成了酸梅汤,没想到这酸梅汤也能治病。最后朱元璋就是通过这样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通过这笔钱才成了一代枭雄,最后才能当上皇帝。
这就是管朱元璋叫卖酸梅的掌柜的一个小故事。当然了这只是一个野史。不过要真说起正史,那朱元璋更算是白手起家,小伙逆袭。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老家就是今天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乌庄村。
朱元璋
最早在皇觉寺出家,后来参加了郭子兴的黄巾军。一三五六年他攻占了吉庆路,吉庆路其实就是南京。朱元璋慢慢的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并且自称吴王。
到了一三六七年,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
直到一三六八年正月,朱元璋终于在南京继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转年秋他又攻占了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了全国,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马上皇帝。
朱元璋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朱棣朱老四跟他爹还真没法比。要说经历最传奇,起点最草根,还得是朱元璋。朱小哥是真真正正的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边打怪边升级,最后打通关。
君主论的作者玛吉亚维里曾经说过这么一句:世界上最完美的君王有狮子的威武,又要有狐狸的狡诈。而朱元璋恰恰就是这一类型的人。
咱先说说老朱的战功,古人讲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何有功于统一的领袖都堪称伟大。众所周知,元朝是第一个灭亡汉族政权的少数民族,所以就有好多人崇拜成吉思汗。但是当时蒙古人可是把全国人民分成了四等,汉人算是最后一档。元朝压迫主体民族,就当时而言,回到那个历史情境,那个时候的蒙古族和抗日时期的国外人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吧,同样都是外国侵略者,同样的亡天下,同样的奴役本土我们人或者是本土的汉族人,这种情况应该也可以说成中华民族的危机吧。
朱元璋
可是朱元璋呢,将元朝从江南逆推到了大都,他找回了汉族消失了百年的民族尊严,仅凭这一件事,我觉得他就可以傲视群雄。
很多人都说这朱元璋残暴,那咱们来看看这个朱重八怎么残暴的。
好多人喜欢说扒皮熏草,就是朱元璋规定地方官贪污受贿六十两以上,就要在土地庙前剥下他的人皮里边填上草,放在官府大堂上,以提醒下任官员,不要贪污。朱元璋在反腐的过程中杀掉的官吏据统计应该是有到十万到十五万名之间。
其实他为什么这么害人,这跟他小的时候有联系。因为他小的时候贪官将粮食扣押才导致了朱元璋家破人亡。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要过饭,这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更使得朱元璋对贪官恨之入骨。
朱元璋
当然啦,朱元璋的铁血反腐在短时期内确实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从长期的效果来看,确实失败了。可是这也不能赖朱元璋,他毕竟是草莽出身,没读过多少书,他不可能会想出什么高薪养廉呐什么民主机制之类的高大上的主意,所以他能想到唯一的法子就是杀鸡儆猴似的威慑,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解一时不能存万世。所以等他不在了,人亡政息,那贪官增长速度反倒比任何王朝都要快。
可是朱元璋的残暴却从来没有用在自己的人民身上,他的工具口是对着满朝官员,只要百姓反对,就可以把官员押解进京,而且还不用百姓掏路费,就冲这一点,怎么着也得给老朱点个赞。
再说下一个,有人说朱元璋的海禁就是闭关锁国,因为这个海禁的确是朱元璋开的先河,但其实海禁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真正的闭关锁国,而是由政府主导进行的朝贡贸易,不允许私人出海。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沿海地区的稳定,又可以防止倭寇入侵。虽然这种举措限制了个人出海的自由,但是的确维护了海疆的稳定,官府又可以通过官方的贸易赚钱。
说白了就是不是说不许出海,只是不允许你走私。
朱元璋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重农抑商,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百废待兴,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生产,让百姓填饱肚子,而不是购买各种商品。因此明初实行的国策就是重农抑商,其实这几乎是所有新朝代初期都会采取的新规。当然了,这也和他的农民思想分不开。他看不到商业流通对经济的贡献,因为也许在他看来,商人仅仅是附着在农民身上的坑虫,但是朱元璋的确改变了元末农民吃不饱饭的情况。
最后咱再聊聊他的极度节俭和勤劳。
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农民是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人,他们在计算生产成本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的劳动算进去,好像体力和精力是一种最不值钱的东西,可以任意使用。
所以从农村一路走来的朱元璋也是这么一位勤政的皇帝,老朱从来不怕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离去,他几乎啊没有休息过一天,废了丞相自己统领六部,当然一方面是加强集权,但是相应的给自己也增加了几何倍数的工作量。这也难怪他在自己的遗诏当中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意于民。
朱元璋
根据史领导载,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曾在八天内批阅内外诸司的奏章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折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是登峰造极了。当了皇帝以后,他每天早饭只吃蔬菜外加一块豆腐;他所用的床无金龙在上面,与众人之家卧榻无异;还命工人给他造轿子的时候按规定该用金的地方都用黄铜代替;而且他自己还在让人给他开了一片地种菜吃。
朱元璋
从个人成就来看,我可以说他是第一名。从乞丐混到大一统帝国的国君,作为一个皇帝,老朱因为个人经历的联系,制定的新规具有着强烈的小农思想,这一点不值得赞扬,但是可以理解。毕竟当时和现在已经截然不同了,咱们不能用上帝视角去看待历史人物,老朱非常善待平民百姓,你家祖上要真是八辈贫农,指定那没有被老朱咔嚓的。而且洪武年间的税负很低,物价也相对比较低。明初民间食物的丰富程度在我们古代那可都算是空前繁荣的。
我们历史上几百个皇帝没有谁能够十全十美,即使是功高万古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有着或大或小的污点,与他们相比,其实朱元璋也是边上边下差不多,但是他的功业足以永垂不朽。
我觉得大家不妨这么理解一下,可能就想得通了。咱们把千年的封建史看作一场游戏,在游戏里边各个玩家有输出第一,有承受伤害第一,还有奶量第一,当然也有送人头第一。如果你去纠结输出的奶量不够,所以不算第一,那是不是就是有点跟自己找别扭了呢?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