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杨春为什么会成为崇祯谋害袁崇焕的一枚棋子?

小太监杨春为什么会成为崇祯谋害袁崇焕的一枚棋子?

()
中文名:
小太监杨春为什么会成为崇祯谋害袁崇焕的一枚棋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本想搞偷袭速战速决的皇太极,见强攻不成,便改成智取。他先派人捉到了两名明官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小太监,其中一名叫杨春。然后又派了已投降的明朝参将鲍承先、宁完我等人负责看守。到了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故意在关押小太监杨春的隔壁房间大声“耳语”

宋朝名人推荐

本想搞偷袭速战速决的皇太极,见强攻不成,便改成智取。他先派人捉到了两名明官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小太监,其中一名叫杨春。然后又派了已投降的明朝参将鲍承先、宁完我等人负责看守。到了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故意在关押小太监杨春的隔壁房间大声“耳语”,说这次退兵,并不是我们打不过袁崇焕,是我们皇上和袁督师密谋计划好的,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和袁督师里应外合攻进北京城。三天后,杨春被安排“顺利”逃回北京城。一回到北京,小太监立即就把他偷听到的“耳语”禀报了崇祯。 第二天,崇祯皇帝便将袁崇焕召进宫,都没询问几句,就以谋逆大罪将其打入死牢。次年,在北京西市口凌迟处死。

崇祯皇帝不是昏君,他不糊涂。一个从千里之外赶回来豁出性命拼死救驾的人,怎么可能是企图谋逆的奸细呢。但是与不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早就想要杀这个人了,小太监杨春在这个档口上送来了这么一个极好的“情报”,正是崇祯所需要的。在袁崇焕之前,已经有五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死于谋逆之罪了(崇祯前后一共杀了18个)。这个镇守边关的袁督师,手握重兵,颇得人心,且一呼百应,威高震主,不杀他,皇上怎么能安得了,放得了心,睡得着觉呢。

仅听一面之词就杀人,很显然名不正言不顺。崇祯便继续发挥棋子小太监杨春的作用,让他在京城四处散布谣言,说袁崇焕与后金密谋已久,早有通敌卖国的预谋。皇太极的后金兵此次进攻北京,沿途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早已心生怨恨,这会儿又出了个通敌卖国的奸细,那还了得啊,于是乎群情激愤,一致呼吁要求诛杀通敌卖国的逆贼。

罪名有了,民意也来了,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杀袁崇焕呢。当然有,城外的后金大兵未退,北京之危尚未彻底解除,保卫京城还需要袁崇焕手下的精兵强将,所以崇祯没有急于杀人,而是利用他带来的兵彻底打退了八旗兵,彻底解了京城之围后才把他拉到西市口凌迟的。据记载,杀袁崇焕时,老百姓个个恨得咬牙切齿,对着五花大绑的袁崇焕吐口水、砸鸡蛋,怒不可遏,痛骂其是“奸细,卖国贼”,争着从他身上抢割碎的肉吃。

小太监杨春为什么会成为崇祯谋害袁崇焕的一枚棋子?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需要。崇祯想要杀袁崇焕,他就需要找这样的一枚棋子。不仅仅是小太监,京城不明真相,争抢怒食其肉的百姓,一个个也都成了崇祯杀袁崇焕的一枚棋子。大敌当前,京城危在旦夕,这里却还在急着要杀大将,这是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不奇怪,因为在崇祯眼里,袁崇焕要比城外的那十万八旗兵危险一万倍。崇祯杀袁崇焕,与当初赵构杀岳飞如出一辙,只是崇祯比赵构更光明磊落一些,毕竟崇祯还找了个冠冕堂皇,名正言顺的理由和罪名,赵构连借口和罪名都赖得找,相比较而言,崇祯就显得高大上多了,难怪许多史学家对这个皇帝一直赞赏有加,称他是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