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
中文名:
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历经苦难,绝处逢生,参加农民起义,最后用自己的努力和谋略书写了自身的传奇人生。没错,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一代枭雄——朱元璋。 元朝末年,政治统治日益腐败,在官僚的压迫下,被压迫者纷纷起义,战乱逐渐四起,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参军,南征北战,最终在鄱

宋朝名人推荐

历经苦难,绝处逢生,参加农民起义,最后用自己的努力和谋略书写了自身的传奇人生。没错,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一代枭雄——朱元璋。

元朝末年,政治统治日益腐败,在官僚的压迫下,被压迫者纷纷起义,战乱逐渐四起,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参军,南征北战,最终在鄱阳湖大水战中打败了对手陈友谅,创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明朝。

朱元璋(剧照)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共在位三十一年,在他在位期间,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明朝帝国。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在他传奇的人生中,也经历了一些传奇的故事,他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而他却还收养有二十多个义子。

后来,他又与这些义子们断绝了关系,令他们回归本姓,那么这背后到底蕴藏了什么故事呢?

明朝疆域

收养义子,征战四方

朱元璋的义子大部分都是在他起兵初期收养的,其中史料记载的有: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朱文刚等。

他收养义子,培养他们,并且让他们为自己领兵征战、镇守地方、监视军队等。而这些义子受到朱元璋的教导,也对他十分感恩,愿为其征战四方。以下,是朱元璋收养的义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

从他收养义子所做的功绩来看,李文忠是所做功绩最大的。李文忠是朱元璋在初期收养的义子,但其实,他本身就和朱元璋有亲属关系,他是朱元璋的外甥。

在他十二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李贞带着他在战乱中逃生,经历了两年艰辛的逃难生活,终于在两年后见到舅舅朱元璋。而朱元璋当时一见到李文忠,就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让他跟随自己姓朱。

李文忠

之后,朱元璋不但教他读书,也训练他领兵作战的本领。而李文忠自身也非常聪慧,非常用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成年后就被委以重任,成为朱元璋在军中的亲信力量。

在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讨伐元军的残余势力,立下了显赫的战功,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又任命李文忠主持当时的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同时兼主管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

直到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在他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岐阳王,谥“武靖”。可以说,朱元璋建立王朝,稳固地位的过程中,李文忠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功绩仅次于李文忠的是沐英。从沐英的一生来看,他追随朱元璋打下江山,也尽力为朱元璋守住了江山,所以说在朱元璋收养的诸多义子中,沐英的功绩是非常大的。

沐英

沐英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孩子,沐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了,仅留他一人孤苦无依,在他八岁的时候,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见他可怜,且当时朱元璋与其妻子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并没有孩子。

于是,就收沐英为义子,令沐英改为朱姓,留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且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就这样,沐英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沐英也是朱元璋的所有义子中也是最受恩宠的,他与朱元璋、马皇后和太子感情也是最深厚的。沐英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厚待,他也为朱元璋创下了许多丰功伟绩。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随朱元璋出征,不辞辛劳,一直侍奉在朱元璋左右。

到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具体来看,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后来,他又被提拔为指挥使,镇守江西重镇广信。

朱元璋

洪武九年,沐英又任副帅一职,跟随邓愈征讨吐蕃,立下军功后被封为西平侯,还赐予他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战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就留滇为朱元璋镇守云南,且在他镇守的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真正的维持了边疆的安定。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在相继得知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去世的消息的打击下,最终病逝,年仅四十八岁。

作为朱元璋最宠爱的义子之一,在他去世后,朱元璋倍感痛惜,下令将其葬在京师,并追封为黔宁王,侑享太庙。

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

沐英墓

接下来是何文辉,他的功绩在诸义子中仅次于李文忠和沐英。在他十四岁时被朱元璋收养,并改为朱姓,朱元璋收养他也是想要将其培养成军中的亲信,以父子名分和恩情使得何文辉心甘情愿为其效力。

他曾参与平定了江西、福建、陕西、四川等地。何文辉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将才,他号令严明,功德也很高,在他领兵期间,军民都很称颂他的功德。甚至朱元璋也曾称赞他的谋略威望。但在他三十六岁时,不幸病逝。

以上三位是朱元璋所有义子中功德最高的三位,但是除了他们三个之外,朱元璋收养的其他诸多义子也为其立下了很多功劳,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义子能够为他征战四方。

因此,他愿意去收留这些义子,培养教育他们,然而,又是什么让他与这些义子断绝关系了呢?

古代战争(剧照)

义子复姓,归还本宗

所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的那些义子们为他征战四方,立下了很多功劳,但终究他们并非朱元璋的亲生儿子。随着朱元璋的江山的稳定,在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便逐渐命其义子们开始恢复本姓,归还本宗。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所有义子中最先复姓归宗的,大概在元至正二十六年,李文忠在攻克杭州后,凭借着自己的功劳升任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此时,便被召命复姓李氏归于本宗。

次年,朱元璋赐何文辉为征南副将军,北征中原、南下闽广时,也命他恢复本姓。最后是沐英,沐英跟随大军夺取福建,拔闽西十八寨,擒冯谷保有功,直到洪武元年,朱元璋以“不可使其本宗乏嗣也。”之由,命沐英恢复本姓。

通过史书记载,以及以上朱元璋的几位义子的复姓情况来看,可以大概得出朱元璋与他的那些义子断绝关系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朱元璋

首先,为了防患于未然。五代时曾有义子与亲子夺权争嗣的祸事,朱元璋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于是便在分封诸王前就命令其义子尽早复姓归宗将其逐出朱门。

其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随着江南的平定,北征的顺利进行,天下局势逐渐安定,朱元璋开始封建诸王,他也开始用亲子代替义子掌管军队,镇守地方,以削减义子的特殊地位,使得义子们逐渐回归为普通将领。

其次,为了让义子们光耀门楣。朱元璋令他的义子们复姓,归还本宗,也存在着想让他们光耀门楣,为自己的本宗留下后代的原因,他的多数义子都在开国战争中建立了功勋,以此功勋恢复本姓,完全可以光宗耀祖。

而且,也确实如此,他的复姓诏令都是伴随着义子建立功勋封赏授予官爵时颁布的。如李文忠复姓是在升授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之时;何文辉复姓是在命其南征拜授征南副将军之时;沐英复姓是在随大军取福建,建立功绩之后。

明朝大臣

除此之外,其实义子们本身也有回复本姓的需求。到此,不得不赞叹朱元璋的高深的谋略。

最后一点原因,借义子复姓之事,整顿军风。由于朱元璋出身于民间,参与过农民起义,因而,他对元末军中收养义子的各种现象都很了解,而当时元末军队中这种收养义子的现象确实也很多。

于是,朱元璋在让自己的义子回归本姓的同时,也整顿了军中这样的现象,从而使得军队中的诸将士都听命于朝廷,消除了之前军队的腐败现象。并且朱元璋的义子们恢复本姓后,也就意味着与朱元璋之间的义父子关系的解除。

从此,义子也只是一名普通将领,之后他们与朱元璋之间更加注重君臣关系。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收养义子的过程仿佛是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投资,而投资往往伴随着的便是收益。

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朱元璋在收养了这些义子后,用心栽培他们,教他们读书识字和领军作战的本领,时机成熟后便命他们上战场杀敌,或者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亲信军等。

这些义子们也不负他的期望,立下了各种功勋,为朱元璋稳定江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后期朱元璋与他们断绝关系也是确实是让人感慨,但不得不说,朱元璋早期的“投资”是成功的,但这种没有实质亲属关系的联系在权力面前却也显得不堪一击。

参考文献

朱元璋.百度百科

沐英.百度百科

李文忠.百度百科

何文辉.百度百科

吕成震. 明代权贵阶层义子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