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
中文名: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在词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李煜还很擅长音律,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音乐家。赵佶在书画上的成就卓越,他的画风华丽且不落俗,从他的传世作品可以看到,他在画作中

宋朝名人推荐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在词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李煜还很擅长音律,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音乐家。赵佶在书画上的成就卓越,他的画风华丽且不落俗,从他的传世作品可以看到,他在画作中将自身的艺术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明明是艺术家,却被推上皇位,错位的人生,总是求而不得。李煜和赵佶都不善于治国,也都难逃亡国之君的下场。但奇怪的是,后人对李煜和赵佶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对李煜,大家往往抱有同情和怜悯,为他亡国后的境遇感到叹息。而对赵佶,大家则总是以怒其不争的情绪为主,认为赵佶虽可怜但更可气。

艺术家、皇帝,他们的错位人生

l 第一风花雪月之人李煜

李煜并不是皇位的第一人选,他能当上皇帝,属于阴错阳差。作为皇室的第六子,太子也早早就立下了,这皇位怎么看也轮不到李煜。对当皇帝这件事,李煜也丝毫不关心。他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娱乐休闲和谈恋爱上。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闲着没事就写写歌作作词,可以说是第一风花雪月之人。

如果李煜没有当皇帝,说不定这潇洒肆意的生活,就能一直延续下去了。但偏偏命运和他开了个大玩笑,李煜的两个哥哥因为争夺太子之位,闹得两败俱伤,最后太子还被毒死了。李煜的父亲李璟震怒之余,只能重新考虑太子的人选。选来选去,合适的人选竟然只剩下了第六子李煜。

李煜在治国理政方面毫无头脑也毫无兴趣,反而在艺术领域内的成就越来越高。他在词作上面的成就,可以用辉煌灿烂来形容。不过李煜早期的词还是以奢靡华丽风格为主,多描绘宫廷歌舞夜宴的场景。在被囚禁后,李煜的词作风格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个时期他的词作大多都在抒发自己的抑郁心境。

对故国的怀念,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正是这些真实的、痛彻心扉的情绪,让李煜留下了多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以精炼有力的词汇,带来极强的感染力,是李煜后期词作最为宝贵的特质。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相见欢》,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亡国之君的愁绪写得曲折徘徊。

除了在文学上的造诣之外,李煜在书画音律上的成就也不低。刚劲有力的“金错刀”字体,就是由李煜所创。他还曾和周后共同整理唐玄宗时期的《霓裳羽衣》,这首原本已经失传的曲子,又得以重新在宫中演奏起来。

l 被皇位耽误的书画家赵佶

宋徽宗赵佶能成为皇帝,多多少少也有运气的成分。只不过这是他的好运还是噩运,就不太好说了。宋哲宗没有子嗣,按照继承制他的兄弟可以坐上皇位。这个时候有两位王爷是皇位的热门人选,分别是简王赵似和申王赵佖。

赵似是哲宗的亲弟弟,按理说最有希望当皇帝。但是此时掌握话语权的是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向太后认为,本来哲宗就不是自己亲生的,再来个简王也不是自己亲生的。且两个人的母亲都是德妃,这样的局面可能会对自己不利。

于是向太后以赵似不是嫡子为由,不同意赵似继位。向太后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家族势力极为庞大。赵似不敢得罪向太后,便主动表示不愿当皇帝。而赵佖患有眼疾,也不适合当皇帝。因此最后坐上皇位的人,就成了端王赵佶。

皇位从天而降,赵佶也挺懵的。他志不在高堂政事之上,从来没想过当皇帝。他本身是个文人雅士,尤其钟爱写字和绘画。在书法艺术上,赵佶自成一派,造诣极高。朗瘦硬、锋芒显露“瘦金体”,就是由他创造。

在工笔画艺术上,赵佶的成就同样可圈可点。他开启了北宋华丽浪漫的画风,具备写实精神,又有闲情逸致。如今宋徽宗留下的作品不多,但件件都是无法用具体的价值来衡量的珍品。比如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芙蓉锦鸡图》,充分表现了赵佶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价值。

此外赵佶也很重视宫廷绘画,一手创办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很多杰出的画家。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画家张择端,就出自这宣和画院。赵佶此人,虽然是个昏庸的皇帝,但无论是他的画作、艺术主张还是政策措施,都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

对两位亡国之君的“两极化”评价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李煜和赵佶经常会被拿来做对比,是因为这两个人的相似之处有点多。民间更是出现过“赵佶是李煜转世”的说法。

那么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为何后人对李煜的评价比较温和,而对赵佶的评价更为激烈呢?这其实和他们两个人各自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是亡国的过程、君主的作为都有所不同,这里我们就来深度剖析下其中的细节。

先来说说李煜。李煜事实上如果生逢太平盛世,也可以做一个守成之主。然而他的对手偏偏是想要一统天下的赵匡胤,面对着赵匡胤的强势来袭,李煜基本上没做什么反抗。他先是表示自己是大宋的属国,愿意依附于大宋,希望赵匡胤能容下他。后又取消“唐”号改制官员,将姿态放到最低。

可是赵匡胤根本不想要他的依附,只想彻底消灭他的政权。为此赵匡胤寻了个由头让他北上汴梁,趁这个机会除掉他。李煜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于是,直接拒绝了赵匡胤给他的北上诏令。而这正中赵匡胤下怀,给了他一个讨伐南唐的理由。

此时的李煜,对抗赵匡胤,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但即便是这样,李煜还是没有屈服。既然不给我留活路,我也不求你了,我就要拼一拼!在做出一番抵抗之后,李煜失败被俘,在开封羁押数年后,最终被赵匡胤毒死

从这些细节上来看,李煜虽然治国无方,没有什么政治才干,但身为一国之君,他还是很有气节的。这种“事已至此唯死而已”的气节,还是很令人钦佩的。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就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君主的表现了。北宋的灭亡,和这两代君主的懦弱无能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当然,也有其它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从尊贵无比的皇帝,成为金人的阶下囚。此前在听闻金人将要南下时,宋徽宗的第一反应不是奋起抵抗,而是将皇位传给儿子钦宗,希望以此来逃避作为君主的责任。堂堂男儿竟然如此没有血性,和当年横下心来拼死抵抗的李煜相比,确实更让人觉得可恨可悲。

不过一个朝代的衰落,不能仅仅把问题归咎于亡国之君。北宋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的弊病。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重文轻武、人员冗杂。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出身,他在上位之后对拥兵的武将非常忌惮。因此北宋的各代君主,都在不断削弱武将的权力,提拔没有武力威胁的文官,形成了文官当道的局面。

与此同时严重的冗兵冗员问题,极度拖累北宋的财政。虽然养的士兵很多,但是战斗能力却不行。一旦有风吹草动,自己先溃散了。在抗金的过程中,北宋朝廷显得非常懦弱甚至是可笑。当金人第一次围困开封时,前来勤王救驾的官兵本来已经有能力击溃金军。然而此时宋徽宗只想议和,在他眼中,依旧是用钱买和平的老观念,殊不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宋徽宗和一众主和大臣的帮助下,金国士兵拿着丰厚的财物浩浩荡荡地回了老家。然而当这些财物挥霍一空后,等待宋朝的将是又一次劫难。随着金国人的欲望越来越大,他们最终采取了杀鸡取卵的方式,结束了这个长期给他们输送财物的懦弱政权。

总结:

李煜和赵佶的对比,并不是想“洗白”李煜。同为亡国之君,都不怎么光彩。只是相较起来,李煜的境遇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和同情。但无论如何,两位君主在艺术领域上的成就,都是无可否认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