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与事业,真是人生两难全吗,看包拯是如何做到两不误的

尽孝与事业,真是人生两难全吗,看包拯是如何做到两不误的

()
中文名:
尽孝与事业,真是人生两难全吗,看包拯是如何做到两不误的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那么,尽孝与事业,真就两难全吗?究竟是人心的自私自利,还是“崇高的理想”盖过了尽孝的亲情,人生究竟是事业优先,还是尽孝优先呢? 这些疑惑,北宋名臣包拯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你答案。 科举重要,还是尽孝重要?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

宋朝名人推荐

那么,尽孝与事业,真就两难全吗?究竟是人心的自私自利,还是“崇高的理想”盖过了尽孝的亲情,人生究竟是事业优先,还是尽孝优先呢?

这些疑惑,北宋名臣包拯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你答案。

科举重要,还是尽孝重要?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谁不想科举高中,光宗耀祖呢?但是,当参加科举与孝尽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取舍呢?

▲包公祠

1027年,28岁的包拯心怀满腔热情,打算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奈何放不下家中的高堂双亲,随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这时,贤惠的妻子董氏看出了丈夫心中的顾虑,便对包拯说:“大丈夫当为君上效力,家里双亲自有我来照料,我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侍奉他们,你就放心去赶考吧!”

于是,包拯放下心来,进京赶考,一举高中进士,被宋仁宗赵祯授予大理评事,并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正应了一句俗语:“好女旺三代,恶女毁一生。”

仕途重要,还是尽孝重要?

人生四大喜里有一喜叫:“金榜题名时!”想想范进中举时的疯癫情形,就不难想象科举高中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了。

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都会非常珍惜这份荣耀,基本都会在仕途与孝尽之间选择前者。但是,包拯却选择了后者。

▲包拯剧照

当时,由于包拯的父母年迈,不愿随包拯当官远行。于是,包拯毅然辞官回乡,侍奉双亲身边。虽说,他为尽孝放弃了官位,但贤惠的妻子反而对丈夫更加的敬重了。

随后,默默无闻的包拯在家中陪伴了双亲11年,直到他将双亲养老送终,这才考虑重新踏上仕途之路。

此事也正应验了一个道理: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先尽孝,后事业,奋斗会晚吗?

送走双亲后,包拯已过了42岁的不惑之年。那么,此时的包拯才打算在仕途奋斗会晚吗?

答案当然是不晚,只要自己有能力,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1041年包拯被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开始,他先后历任殿中丞、监察御史、契丹正旦使、京东路(冶所在今河南商丘)转运使、陕西转运使、河北路(治所在今河北大名)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权知开封、右谏议丈夫、御史中丞、三司户部副使、枢密副使等职,几乎每年都有升迁,可谓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1062年,包拯病逝时,享年六十四岁,仁宗为其辍朝一日,亲临吊唁,并追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也有称赞他的孝道之举,而且还留下了“包青天”的美名。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养而亲不待。”所以,人生任何时候奋斗都不算晚,只要自己有能力,而逝去的岁月却会让年迈的双亲不断老去,若不及时尽孝,则会为时晚矣。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