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盛宴:西周和春秋,史上最讲礼貌的战争

贵族盛宴:西周和春秋,史上最讲礼貌的战争

([!--gaiyao--])
中文名:
贵族盛宴:西周和春秋,史上最讲礼貌的战争
别名:
国籍:
[!--guoji--]
人物简介:

两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血缘贵族统治时期,仰韶龙山文化的大变革大动荡,后世两千余年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都是在讲血缘贵族,祖先的辉煌可以代代相传,当时的“啃老族”是名正言顺存在,受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羡慕仰望。直至

商朝名人推荐
[!--ziliao--]

两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血缘贵族统治时期,仰韶龙山文化的大变革大动荡,后世两千余年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都是在讲血缘贵族,祖先的辉煌可以代代相传,当时的“啃老族”是名正言顺存在,受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羡慕仰望。直至春秋战国,血缘贵族的影响力还是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统治阶层皆是血缘贵族,从炎帝黄帝时期流传下来,周朝时期达到一个顶峰,贵族权益得到再度的强大保障,这就是“礼制”诞生的由来和影响。西周和春秋,这两大时期堪称贵族盛宴,整个社会超乎寻常的稳定,后世再也没有像那时的“安稳太平”,这就是孔夫子心心念念的三代之治,正是西周的血缘贵族统治。

为什么强调说“西周和春秋”是贵族的盛宴呢?因为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偏向他们,即便是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的战争,也因为他们变得讲礼貌,有着含情脉脉的“温柔”。在当今时代看来匪夷所思、截然不同的“礼”与“战争”,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军礼,“军礼”作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尊礼、重信、轻诈、尊王、从礼、敬德、重仁和“先礼后兵”等都是军礼的特点及一部分。因此笔者在标题上的“史上”两字后面加上“最”字,这才当得起西周春秋这一时期的历史。

军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亡?

“军礼”在东周建立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逐渐消亡,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宫湦被申侯引西戎、犬戎杀害于骊山下,周平王东迁春秋乱世序幕拉开。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日渐衰退,开国之初用以“屏藩”的诸侯国却日益强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周王室情况很不容乐观,但春秋之乱也有秩序存在,先后问鼎中原的五霸打着“以王命讨不庭,尊王攘夷”旗号消灭四方蛮夷戎狄、维护秩序。有大兼小,强侵弱的事情,但这不可避免。周王室的威仪颜面一次次被扫落在地,直接控制的“王畿”不断缩小,各诸侯国不再按规定向周天子纳贡,财政收入入不敷出,逐渐沦落至向诸侯借贷、求赙(财礼)、求车等,什么天子颜面全都不要了,将昔日“天子不求私财”的“礼”抛掷脑后。

很多人以为这样,周朝就灭亡了,周天子就成傀儡玩物了,那就大错特错,太小看两千多年血缘贵族统治。周王室的衰败明显且严重,周天子却仍是天下共主,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春秋霸主们不免喊着“勤王尊王”的口号征伐,各诸侯即便有不臣周之心,要做灭国征伐之事,底下的臣子都会谏言劝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犹秉周礼”、“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周德未衰,不可轻动”,周礼依旧保存,军礼还在。军礼不在,春秋早就结束,战国早已开始。

从一些事情就可以看得出,诸侯在位或离世,周天子赐命会被视作无上荣光,周天子向诸侯的发号施令仍被听从着。“亲亲、尊尊”的礼制还在,军礼也因此贯穿着春秋,直至战国才消亡。

军礼的大概

军礼是指导、约束、控制、引导具体的军事活动,是一套的,战争和礼不可分割,而礼也是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礼记》云:“军旅有礼,故武功成”,“若无礼,军旅武功失其制”,“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有礼无败”等。《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军礼方面是“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将他上升到万物主宰的神的层次。军礼不只有战争、礼仪,其实还包含祭祀。天子或诸侯亲征伐敌所举行的相关礼名“大师之礼”,天子或诸侯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和检阅军队的相关礼名“大田之礼”,军礼等同后世军法,不遵军礼即不遵军法,军礼处置也是军法处置,周公制礼乐军礼也成体系。

《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军礼同样是如此,是贵族强化军队职能、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战争前的出征,敌我开战、班师回朝等等,都是有军礼,分有三大礼:出征之礼、征战之礼和战胜战败礼。

出征之礼

出征之礼大致是指在出征前要在天子或诸侯宗庙举行的一整套礼仪,例如卜战、告庙,目的是得到神灵和祖先的庇佑,并且提前知晓战争胜败的结果。《史记·龟策列传》曰:“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这即是最早庙算的一种。宗庙卜筮是战争的必须,而且必须要在战争发生之前,若是没有战前进行,打仗的军队将士心里会没底,战争失利是小事,被敌军抓到机会很可能会危国。

战斗是否进行,和谈还是抵抗,进攻路线、防御重点、命将选帅,御者人选,车右人选等,也需卜筮决定。军队出征礼节不同分为君主亲征和命将出征,夏商周君主(作为臣民领袖和最高军事统帅)亲征是十分常见的事。天子出征前要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诸侯出征前要告庙祭社稷,不能祭祀天地,否则便是“僭礼”,不被容许;将帅出征前则是要被召去太庙商议战事,天子诸侯向上天和先祖禀告出征理由并请求庇佑,再将祭祀之肉赠与出征将帅,“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结束后在向士卒分发武器装备。仪式结束,全军列队,大军统帅发动员令,进行誓师典礼。战前誓师辞不是一样的,内容大概是列举敌方罪状,激励士气,严明军令等等。下为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牧誓》节选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征战之礼

征战之礼是军队行军作战需遵守依照的,出征大军的统帅无论是天子、诸侯、大夫身份,途经的名山大川都得停下祭祀祈求神灵庇佑。“兵者,凶器也”,古人恐此触怒神灵。晋侯伐齐,将要渡过黄河,大军统帅荀偃用红线系在一对玉上,向河伯祷告“齐侯仗着自己地势险要、人口众多,背弃联盟,欺凌百姓。周天子之臣晋平公率诸侯讨伐,晋平公令我为他掌军讨伐。如果有功而归不让神灵蒙羞,那么我战死沙场、不再渡河也不后悔,只愿河伯您能够听到我的祷告做出圣裁。”说完就把那对玉丢入河中,继续进军。

著名的晋楚鄢陵之战中,晋军抵达战场后没有选择立即出击,而是召开军事会议,内容就是占卜,“卜于先君”,然后借着宣布命令,借着誓师祷告,最后用筮决定此战战术。晋齐鞍之战,军礼举行完,双方在前线开始“对骂”,不过他们的“对骂”不似后世,双方彬彬有礼、客气恭敬,然后说我方正义性和敌方非正义性,敌我双方有来有回,都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是动口不动手的战前文斗,揖让好礼,像是主宾,一点都不像打仗。文斗过去,便是“致师”,派出三位勇士驾车车冲击敌营,杀死一名敌人、取下他的耳朵和抓一个俘虏回来,所以前去致师勇士条件很高,要会御车、骑射、勇猛、健壮、武艺高强等。双方致师结束,这才开始厮杀。

两军开始厮杀,也得有礼,以对待君主和有德君子为例,那是格外敬重,不得伤害,需礼遇有加,不得轻易俘虏伤害,必要情况还得保护。俘虏到敌方君主和有德君子,需要毕恭毕敬的送回去,对于俘虏一事要说的要多文雅有多文雅。不仅如此,敌方君主和有德君子就像孔子说的“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战胜战败礼

战胜战败礼又叫献捷与投降礼,战争结束,胜利一方按照惯例举行“封尸”之礼,即收集敌方尸体封土,建表木而示武功;这样的行为有点像后世的筑景观:用敌人首级摆出一个个小山堆。“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军队大胜凯旋,高歌伴奏乐归国都,献捷报于宗庙,君主安排好宴席慰劳将士们,有功之臣全部有赏。关于献俘,有两种仪式,一是献于祖庙,二是献于周天子。“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

战争结束,失败一方称“师不功”或“军有忧”,回国君主、臣子、民众凶礼迎接。凶礼就是“哀邦国之忧”,有请罪之意,有的是国君迎接“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有的是君主“肉袒牵羊以逆”检讨请罪臣服。吴越之战,越国败亡,越王勾践质于越国,住在先代吴王阖闾的大坟旁的石屋,干着喂马拉马的奴仆工作。

贵族盛宴

一套完备的战争礼仪是完全为保护贵族而来的,形式大于实际,贵族在战争中极少会受到伤残死亡,敌我双方都会竭尽全力的保护好贵族们。只要你是贵族身份,敌方知道你,那么你即使做俘虏,待遇也不会差;即便你身陷重围、四周戈矛,也会有人愿意护卫你而死,这些人不只是你这边的将士,也会是敌方将士。因此,军礼下的战争,是贵族们的盛宴,是他们交换利益的场所,是他们血腥却不伤自己的博弈。

普通人之忧

这样的战争贵族无忧,但却是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生死劫难,一代又一代的人死在贵族儿戏般的战场。这样的战争下,他们的命运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自身的勇武和努力毫无用处,只能被贵族摆布其生死不能反抗。例如致师,敌方前来掳掠杀人,被盯上的士卒能够反抗成功吗?周围的同袍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吗?千军万马中一车三人四马,冲入敌阵杀人俘虏,若是敌军反抗,致师礼能完成吗?用待宰羔羊形容普通士卒,再合适不过。

总结

军礼我们得从两方面来看,对贵族而言是件大幸事,对普通人而言恐怕不太好。军礼整体而言是极好的一套制度规则,在必要的战争当中避免了很多暴力死伤,牺牲了一部分人,保全了大部分人。相比较后来的战争而言,军礼战争好在敌我双方的军队和国家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情况,而是点到为止。这便是军礼,这便是礼战,这便是君子之争。

参考文献:《先秦礼制研究》《古代“致师”小考》《春秋左传注》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