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朝成立开始就与周边的蒙古部族、女真部族冲突不断,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朱元璋增设“达官”之职。随着“达官”的设立,归降明朝的蒙古族官员对于明朝的认同感暴增,并且为明朝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明朝又是如何管理这些达官的呢?这些“达官”的待遇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宋朝最凄惨的皇帝,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九十年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大明皇帝万历陵墓挖开全过程:图5郭沫若在现场,图9龙袍发黑变脆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汝窑和汝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唐朝和五代时期相比,北宋前中期监察使职,具有哪些特点?
有人说明朝领土超过4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这么夸张吗?
#逍遥荐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
自明朝成立开始就与周边的蒙古部族、女真部族冲突不断,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朱元璋增设“达官”之职。随着“达官”的设立,归降明朝的蒙古族官员对于明朝的认同感暴增,并且为明朝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明朝又是如何管理这些达官的呢?这些“达官”的待遇又究竟如何?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之后,明朝境内仍然有着许多活跃着的蒙古势力,同时还有许多昔日的蒙古贵族,成了明朝的阶下囚。如果按照其他朝代的惯例,这些被大明俘虏的阶下囚或者面临的是彻底的铲除,那些活跃的蒙古族势力,也将难逃被剿灭的下场。
可是在朱元璋顺利建国之后,贫寒出身的他深知国家经济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因此一直都在致力于恢复国家经济,予民休养生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明朝对于“俘虏”的政策也有所改变,宽松了许多,对于那些活跃在明朝内部的蒙古部族势力,也没有行刀兵之举。
再加上当时蒙古、女真等部落,由于生活物资紧缺,不断地对明朝发起骚扰,借机掠夺物资,让明朝朝廷疲惫不堪。朱元璋急需找到一个方法进行抵御、解决。
于是在这两方面的综合因素之下,朱元璋便想到了“达官”制度。
(《明太祖实录》卷188):“凡归附鞑靶官军皆令入居内陆,仍隶各卫所编伍,每丁男月给米一石。”
最开始,朱元璋设立达官制度的初衷,是将那些已经归顺明朝的蒙古贵族们赏赐一定的官爵,并在待遇上超过他们之前的待遇。这样,就可以让这些达官有了稳定的生活之后,断绝了再次“作乱”的可能。
同时以这些达官为例,对那些活跃在明朝内部的蒙古部族势力进行招安,使其归顺明朝廷,从而达到兵不血刃,除去这些隐患的目的。
不过,朱元璋在位时期,赐予这些达官的官职,都是一些手无实权的官职,并且还会在无形之中,受到明朝朝廷的“监视”。因此这个时期的达官并无什么作为,而且能够晋升的达官少之又少。
后来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登临帝位,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贤明之君,他在位之时疯狂地谋取政绩,而对达官制度也做出了一些良性的改革优化。
他将达官的待遇进行了提高,并且逐渐赋予一些达官实权,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应用,还设立了一套针对达官的晋升机制,让达官集团不再是一群只能“安心养老”的“闲散人员”,而是可以充分地投入到明朝的发展当中建功立业。
例如说,原本就是武将的达官会被派去镇守边疆,而精通多种语言的达官可以为委任为使者,负责外交工作等等。
独特的管理制度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再加上明朗的晋升空间,不仅不会让这些达官对明朝造成威胁,反而会更加积极地为明朝效力。这样的达官制度甚至让许多汉族官员都为之眼红。
首先在对于达官的官职册封方面,朱元璋与朱棣都倾向于将他们册封为武职,这样既方便对他们进行监督,同时在有需要时,也可以让他们为明朝上阵杀敌。如果之前有自己的势力,那么便会将这些鞑兵打乱重组,划分到各个军营之中,避免他们联系过密。
如果有特殊技能的达官,比如精通多种语言等,就会按照他们的“职业技能”,册封不同的官职,让他们一展才能。
其次,所有明朝的达官都会被单独地列在一个名册之中,进行管理。并且之前有汉姓名的官员,沿用之前的汉姓。没有汉姓的官员,会按照百家姓,赐予他们汉姓,再记入名册之中。
《明实录》载永乐三年“赐山西等都司及金吾右卫指挥千百户脱火赤等百九十人姓”。这一举动,不仅加快了达官汉化的进度,也方便他们尽快融入汉族的社会生活。
再者,对于达官的任职地,明朝基本都尊崇着“就近分配”的原则,原本这些达官在何处生活,在归降明朝之后,便会派往附近的地方任职。除了一些之前势力过大,可能会对明朝造成不良影响的达官,会被派往其他地方外,其余达官大多按照此原则,进行分配。
最后,在达官从属方面,明朝采用的是以达官管理达官的方法,这样做既方便了达官之间的沟通,又避免了达官与汉族官员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同时也使得达官在工作当中,更加的舒心。
这样的管理制度在封建时期可谓是十分的“人性化”了,对比以往其他朝代,更是仁慈了许多。不过,相较于明朝为达官准备的各项福利待遇而言,这种宽仁就显得十分正常了。
明朝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米跟钞,由本色粮与折色粮构成,本色粮占俸禄的30%,其余的均为折色粮。本色粮便是米,而折色粮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大米的价格进行折算,折算成相应的生活物品,比如衣服、布料等;另外一部分则按照米的价格,折算成现金进行发放。
在朱元璋时期,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困,对赏赐之物没有太多的概念,因此在赏赐达官之时,多是凭心情而定,除了限定了一些赏赐之物,有朝廷方法、其余类似于房屋、生活补给由地方发放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了。
这也造成了达官之间偶尔会出现赏赐不均的情况,不过在俸禄方面总体而言还是相差不大的。
后来朱棣继位,他明确规定了对于达官的赏赐,并列入了达官的“待遇体系”当中,严格执行。根据朱棣的规定,达官应当按照所任官职,进行相关俸禄的申领,并且在俸禄份额上,朱棣还给予了达官们优待,照比同等级别的汉族官员,要高出一些。
达官的这一特殊待遇,一直保持到明朝中期,乃怕明朝经济下滑,导致所有官员俸禄统一有所衰减,达官的俸禄仍是高于同级别的汉族官员。直至明朝中后期,大官们的俸禄才与同级别的汉族官员持平。
除了俸禄上,明朝给予达官特殊优待之外,就连官职的世袭方面,明朝也给予了达官特殊照顾。
《会典》 :凡夷人袭替。洪武永乐间,降附达官亡故者,子孙袭替,降一级……成化间,令达官袭替免降。新迁安插者许就卫所袭替。系流官者仍减袭。……嘉靖元年题准,达官承袭照土官例,不拘十年之限。
按照明朝律法关于官职,如果遇到官职袭替,那么袭替者是必须要接受相应的考核的,并且袭替者必须在十年之内,到所袭替的官职归属地走马上任。
可达官子孙,在袭替官职之时,则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不仅可以不用参与文试,更是可以在超出十年之限后,继续袭替官职。
再者,明朝对于达官们的优待,还体现在对于他们家人的照拂方面,达官们同样拥有明朝武职官员优养的待遇。
如果达官病故,并且没有子孙世袭他的官职,那么他的家人,将会得到明朝廷的供养。他的妻子以及母亲,终身每月都会得到明朝廷的发放的生活补助,只不过相较于达官的母亲,他的妻子领取的份额较少。这也是出于对女子可以再嫁的考虑。
而达官的女儿在十四岁之前,也可以按月领取到一定的补助。由于按照明朝的规定,女子十四岁便可成婚,因此对于达官女子的补助,也只发放到14岁。
除了各种针对达官的优厚待遇之外,针对普通的蒙古族百姓,明朝也十分宽容,在一些罪责上予以减免。
不过,明朝对达官集团这样的优待,让不少汉族官员感到十分不满,因为明朝前期一直秉承着“达官享待遇、不必承担责任”的原则,这让汉族官员觉得达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达官集团十分抵触。
那么明朝如此优待达官集团到底是对是错呢?达官集团又对明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及优厚的待遇,让明朝内部,最初归顺的元朝旧臣有了安定的生活,也让许多在明朝内部,不知所措的蒙古部族,找到了归处。成功实现了朱元璋,最开始“兵不血刃”,解决元朝遗老的想法。
同时,达官们的待遇,也吸引了明朝周边的蒙古部族、女真部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前来投靠,不仅减少了明朝时期,与周边部族势力的冲突次数,为明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也扩大了明朝的人才储备。
达官们或是从军,或是从事使者、又或者成为锦衣卫,在各自的领域,为明朝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而由于许多达官都来自游牧民族的贵族,他们在归顺明朝时不仅为明朝提供了一定的马匹、牛、羊,扩充了明朝的物资储备,他们的手下更是训练有素的骑兵,在归顺明朝后同样增添了明朝的战力。
此外,由于明朝为达官们提供的优越待遇。在稳定达官情绪的同时,也迅速加快了对于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到明朝的生活当中,对于明朝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虽然明朝历史上,也有达官所引起的祸乱,但是总而言之,达官的存在对于明朝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总结
中原国家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纠纷,在我国封建历史当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朱元璋的“达官”政策,在无意间,为后世之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帮助。
尤其是在对达官提供房屋、衣服、布料等赏赐的过程当中,更加证明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只有完成了文化同步,让少数民族有了归属感,才可以避免各民族之间再起冲突,才可以让国家得到安定。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
《明实录》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