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还是近现代的部分影视作品中,纣王始终都是一个昏君形象。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帝辛纣王是昏君呢? 自商纣王继位后,他加重百姓的赋税,任用只知道遵从和讨好自己“小人”为臣,使施政一片混乱,百姓民不聊生,还推行严刑峻法, 多次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7:石峁古城(二次重建)是冀都平阳的卫城和夏启首封之城,夏启龙兴于此城
这个女人微笑有毒,一笑国破家亡,昏君还乐此不疲,褒姒是不是妖孽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乐羊儿子堪比伯邑考第二,但乐羊注定无法成就周文王那样的霸业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刘邦打败项羽称帝后,本想学周朝定都洛阳,为何最终选了长安?
原创商朝令人谈虎色变的“滴水刑”,并没那么可怕,前提是别胡思乱想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周王实行分封制,自己只统治一小块地方,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走800步王朝延续800年?文王:背你多走一程,姜子牙:天数不可改
霍英东逝世16周年!霍启刚带着大儿子去朝拜,霍中熙手捧鲜花看着
牧野之战后,纣王及其宠妃自尽,周武王是如何处理他们尸体的?
不管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还是近现代的部分影视作品中,纣王始终都是一个昏君形象。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帝辛纣王是昏君呢?
自商纣王继位后,他加重百姓的赋税,任用只知道遵从和讨好自己“小人”为臣,使施政一片混乱,百姓民不聊生,还推行严刑峻法,
多次向东夷出兵,引发统治集团当中的内部纷争,最后被姬发等人讨伐,
自焚而亡。
历史上的商纣王也因为
酒池肉林、牝鸡司晨等昏聩之举被“黑”了千年,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或许也没有那么糟糕。
商纣王·帝辛
据
《史记
·
殷本纪》记载,帝辛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人:
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这倒像是在夸赞帝辛是个文武全才,当然也有
巧言善辩的意思。但是后面又跟了一句
“
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之言,他的形象顿时急转直下,这不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商纣王吗?
不听谏言、刚愎自用、放荡娇奢,建立
“
高千丈”
的鹿台,活脱脱的一个昏君形象。
但是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人皇,
他也是成就在身上的,比如
东夷问题。
帝辛执政期间,他
就多次攻打东夷,将这个原本隔三岔五就发动战争然乱国家治安的部族打到臣服,不敢再轻易进犯。但是也因为帝辛的精锐部队都远离了皇城,也让周文王扳倒商王朝的统治有了可乘之机。
伐商
帝辛的时代走向灭亡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牧野之战。
在帝辛的主力军队向各地伐夷、朝歌主城兵力空虚的时候,
周文王姬昌、姜子牙等人乘机谋划,
以尊
“
天命”
之由向帝辛开战。
先是讨伐犬戎,在诗邻国密须,以断伐商的后顾之忧。但是在历朝历代发动兵变的时候,都一定要有个合适的讨伐理由,以示自己是“正统”。
周武王姬发讨伐帝辛的理由都是什么呢?据
《尚书
·
周书》版的
牧誓记载:
今商王受,
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
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简单理解,大致就是说
帝辛听信妇(多指妲己,但最早应是指妇姓贵女)言、不认真祭祀先祖、不重用自己亲友反而提拔那些有罪的人,姬发是顺应天命来讨伐他的。但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纣王就是一个沉溺美色、忘记先祖、霍乱百姓的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的讨伐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从历史角度分析,首先
“
听信妇言”
一事这可轻可重。如果是从后宫的妲己身上来说,单纯的宠爱本也没有什么,再说
历史上的妲己也并不是真的狐妖,帝辛有多宠爱她,妲己又让帝辛做了多少祸国殃民的事情,
这些更多的是后世杜撰,主要就是凸显帝辛的昏君形象,真是如何还并不可考。
但要是妇姓一类的参政女子的话,那么纣王当真是冤枉。因为在商周时期,女性参政并不算稀奇,如以妇好、王姜为代表的女性也是有名的历史人物,她们参与朝政,甚至带兵打仗、参与先祖祭祀等活动,还取得了分厂卓越的历史成就。
从这一方面来说,纣王的“
听信妇言”
就是尊重女性政治地位与意见的公正之人。但是在崇尚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不看好女性并将其当作附属之物的大有人在,
“
牝鸡司晨”也成为他们反对女性干政的标志性说法,更何况是有着“伐商”之命的周武王?这里的“妇言”也就尽成了妲己的后宫之言。
其次,
在历史上,商时的祭祀活动都要做些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
活人祭祀。
商周的祭祀活动是面向神灵或者先祖的活动。除了纪念先祖这类算是固定时日的祭祀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祭祀事宜,比如天气反常了,祭祀;要征战了,祭祀;求神问卦了,祭祀......
主要的祭品都有什么呢?像是猪、马、大象之类的牲畜是比较常见的,但同时,
还有一种祭品被称为
“
人牲”
,也就是活人。
根据现代挖掘的商朝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记载,商朝对于神灵的崇拜相当高,祭祀时往往会选择将那些在战争中从敌方俘虏的奴隶当作祭祀用品。在
“
仁君”
商王武丁时期,用于祭祀的人牲就多达9000
多人;然而
在帝辛统治时期,因为祭祀活动的减少,人牲的数量不过百。这就有点微妙了。
再其次就是所谓的
不重亲贵、任用罪人。这其实反而像是欲加之罪,因为谁也不能肯定所谓亲贵官宦世家的后人就一定是可用之才,当然后来
因为一些不合理的施政问题,导致民怨四起,这可能也是他用人的弊端,比如历史上登记在册的几位大臣
飞廉、恶来、费中、左疆等。
最后就是
暴虐百姓,这个在历史上还真没法说清原委。在帝辛当政时期,商的统治本就已经有很多问题,后面他又
多年针对东夷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中断过。这就导致了百姓赋税负担严重并且长期不断,再加上他本人好大喜功、娇奢自负,难免引起不满。
是非功过
都说历史功过都由后人评说,唐代的诗人
李白就曾赋诗一首,提及了这位商纣王,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雪谗诗赠友人》·节选
这也就是将商的灭亡最大的原因放在了妲己的身上,在今天来看,这其实也算是有失偏颇的想法。
个人认为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非是局中人,莫论局中事。若是要论一件事情的是非恩怨,其实就算是剧中人也未必说得清,更何况是离得远的甚至隔了好几代局外人?
《史记》在数千年来被称赞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几乎被当作绝对的正史来看,不容反驳。后世文人渐渐成为记载和评价历史的关键性人物,数个朝代的更替之下,还有多少和真实情况相同或者相近的无主流观点论述的历史,我们谁都没法考究。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