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当年有一期科举考试,参与殿试评选的欧阳修对一位士子所写的文章大加赞赏,并亲自选为第一名。 经过宋仁宗的复核,该文章的作者如欧阳修所愿成为头名状元,启封糊名后,大家得知这名士子名叫刘辉。 当时,有知道刘辉底细的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汝窑和汝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唐朝和五代时期相比,北宋前中期监察使职,具有哪些特点?
有人说明朝领土超过4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这么夸张吗?
#逍遥荐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
朱元璋收养八岁的小乞丐,后来小乞丐为他守护大明二百多年!
暴风雨来临之前,宋徽宗的朝廷早已经风雨飘摇
赵构为何开始重用岳飞,后来却将其杀害呢?
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当年有一期科举考试,参与殿试评选的欧阳修对一位士子所写的文章大加赞赏,并亲自选为第一名。
经过宋仁宗的复核,该文章的作者如欧阳修所愿成为头名状元,启封糊名后,大家得知这名士子名叫刘辉。
当时,有知道刘辉底细的官员赶紧向欧阳修说了一句话,让欧阳修傻眼了。
欧阳修为什么会傻眼?原来,刘辉跟欧阳修有旧怨,在此前的一次科举考试中,正是欧阳修因为厌恶刘辉的文章而把他踢出了中选名单。
欧阳修厌恶刘辉的文章,跟北宋初期兴起的诗文革新运动有关。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向反对当时在文坛很流行的追求华丽和韵律的西昆体式浮靡文风。
欧阳修在文学写作上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认为文学内容要以反映现实内容为主,这是以欧阳修为首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对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要达成目标的共识。
因此,用西昆体或类似体裁作出的文章,在欧阳修看来统统是垃圾。
刘辉原名刘几,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是北宋最高学府太学的一名学生,长期在太学进修。
当时的太学生中,做文章习惯用所谓的“太学体”,这种文章体裁的特征是“怪诞诋讪,流荡猥琐”,风格上既不华美,也不朴实,一般用这种体裁写出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内容空虚,不中看也不中用。
实际上,“太学体”就是“西昆体”的一种变形体,文风略有改变,但骨子里还是“西昆体”式的只追求艺术价值,忽视了对现实的批判,被诸多试图革新文风的文坛大佬所不喜。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刘几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就用了他最习惯的这种文体。
刘几在太学进修时是优等生,他很有名,他的文章和文风也同样有名,恰恰是因为有名,让他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倒霉了。
嘉祐二年,欧阳修担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主持当年的省试。
当期考生的文章能否通过全在欧阳修一念之间,他看不上的文章自然无法通过,《宋史·欧阳修传》中记载: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而且,欧阳修眼很毒,他在阅卷时,看到了刘几的文章,即使是糊名的考卷,欧阳修在鄙视之余也猜出是刘几写的,扬言“此文必刘几所作。”
欧阳修不但猜出了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刘几,还专门在那篇文章上写下了“纰缪”的批语。
如此鄙视一篇文章并针对性写下侮辱性的批语,自然是刻意针对刘几。
因为刘几是太学生中的优等生,他的文风影响了相当多喜欢类似文风的读书人,欧阳修要革新文风,首要就是打击其中的出头鸟,刘几遇上欧阳修就只能倒霉。
当年的科举考试中,省试第一名本来是苏轼,欧阳修特别喜欢他的文章,但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后,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把苏轼定为了第二名。
苏轼也倒霉,不过他跟刘几的倒霉不一样,他是因为被欣赏而倒霉。
一心专研“太学体”的刘几落选了省试,堂堂太学优等生搞得连殿试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愤愤不平,且欧阳修专门针对他的文章写下“纰缪”的批语,两人自然就结了怨。
对于刘几来说,科举考试可以考很多次,一次落选无非耽误几年,但文风的革新已经尘埃落定,即使不是欧阳修当考官,以刘几的文风也很难考中。
怎么办?山不就我、我来就山,刘几在学习上是天才,他直接改了文风,并继续参加了嘉祐四年的科举,并且,还给自己改名叫刘辉。
改了文风的刘辉一举通过了省试,参加殿试时又遇到了欧阳修,当年,欧阳修受命担任殿试的考官。
这次,改名刘辉的刘几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好评,还不仅仅是好评,欧阳修直接选了刘辉为状元。
事后,有官员赶紧跟欧阳修说:“刘辉者,刘几之易名也。”欧阳修当然傻眼了。
不过,欧阳修也就郁闷了一会,他还是很大度的,知道刘辉是刘几后,依然继续称赞刘辉中状元的文章“辞善道明,实为难得。”
刘几改名刘辉,且改变文风考中状元的事例,算是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缩影。
当欧阳修等鼓吹文风革新的人士站到了选拔人才的位置上时,想考中科举的读书人是不改也得改。
就欧阳修们所希望的革新目标来说,刘辉是值得夸奖的典型,做官不比逛青楼,实在些好。
参考文献:《宋史》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