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点燃烽火欺骗戏弄诸侯,真的只是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吗?

周幽王点燃烽火欺骗戏弄诸侯,真的只是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吗?

([!--gaiyao--])
中文名:
周幽王点燃烽火欺骗戏弄诸侯,真的只是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吗?
别名:
国籍:
[!--guoji--]
人物简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公元前781年,周幽王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即为周幽王。周幽王即位的时候,西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也许是破罐子破摔,周幽王在位期间,任用善于阿谀奉承、急功好利的虢石父为上卿,加重了对老百姓的剥削,民怨沸腾,各种社会矛盾

商朝名人推荐
[!--ziliao--]

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公元前781年,周幽王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即为周幽王。周幽王即位的时候,西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也许是破罐子破摔,周幽王在位期间,任用善于阿谀奉承、急功好利的虢石父为上卿,加重了对老百姓的剥削,民怨沸腾,各种社会矛盾急剧锐化,国人的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对外征伐失败,对内政局不稳,各种天灾比如地震、旱灾频发,老百姓民不聊生,周王朝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

国无良君,但有忠臣,当时周幽王沉湎声色,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大夫越叔带便劝周幽王要远离女色,勤于朝政,周幽王听了十分生气,就革去了越叔带的职位,把他赶出了都城,这件事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他也来劝周幽王,周幽王一气之下就把褒响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三年。

褒响的儿子为了救父亲出来,抓住周幽王好色,到处物色美女,终于找到了貌美如花的褒姒,然后把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周幽王对褒姒非常喜宠爱,尤其是褒姒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后更是疼爱得不得了,并且为了褒姒废掉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将褒姒生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申后跟宜臼被迫逃回申国。

褒姒虽然好看,但却是个冷美人,总是皱着眉头,从来不笑,不管周幽王给她多少宠爱,多少赏赐,多少奇珍异宝,她的脸上总不见一丝笑容,这时虢石父就给周幽王出主意了,当时周朝为了防止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在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就建有一座,一旦遇到了敌情,就点燃烽火台,临近的诸侯王看到有烟火,就知道是都城受到了攻击,就领兵前来救援。虢石父就跟周幽王说道:“不如点燃烽火台,把诸侯王骗来,戏耍他们一下,这样王后一定会高兴。”

周幽王听了十分赞同,高兴地说道:“果然是妙计!传令下去,点烽火!”

大臣郑伯友一听到这个命令,大吃了一惊,赶紧进宫求见:“大王,先王设立烽火台是为了通知诸侯们来解救都城于危机之中的,如今无故点火,戏弄诸侯,将来若是真的有事,再点燃烽火,恐怕诸侯们就不会相信了。”

周幽王不耐烦地说道:“如今天下太平,哪里会出什么事?”

于是,烽火熊熊燃烧起来,邻近的诸侯们见到浓烟滚滚,赶紧带着兵赶到了都城,但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见到,只有奏乐跟唱歌的声音,只有周幽王哈哈大笑的声音,他们这才知道是上当了。

褒姒瞧见那么多的兵马被戏弄得团团转,不禁冷笑了几声,周幽王十分高兴,重赏了虢石父。

然而,没过多久,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一同进攻幽王,很快就打到都城来了,周幽王于是命人赶紧把烽火点起来,但烽火是点着了,诸侯们也看见了,却没有一个前去救援的,他们认为,这肯定又是周幽王搞的把戏,最终,周幽王跟虢石父都被杀了,褒姒也被掳走了,西周宣告灭亡。

因为烽火戏诸侯一事,很多人都给褒姒扣上了“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帽子,但实际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其实不过是他自己昏庸,为了寻欢作乐罢了,他对褒姒的宠爱,也是他的本性之一,是对美貌的贪恋,并非今天意义上的真正感情,从当时西周政权摇摇欲坠的历史情况看,它的灭亡已经是必然,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在其灭亡过程中添加了戏剧性的一笔。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