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大宋王朝第一代最高权柄的实际掌门人,为什么宋太祖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上皇位,反而亲手把皇帝宝座让给了弟弟呢? 宋初的“千年悬疑”。 公元976年10月19日,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自己的亲弟弟赵匡义入朝面圣,并把他留在宫中,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汝窑和汝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唐朝和五代时期相比,北宋前中期监察使职,具有哪些特点?
有人说明朝领土超过4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这么夸张吗?
#逍遥荐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
朱元璋收养八岁的小乞丐,后来小乞丐为他守护大明二百多年!
暴风雨来临之前,宋徽宗的朝廷早已经风雨飘摇
赵构为何开始重用岳飞,后来却将其杀害呢?
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大宋王朝第一代最高权柄的实际掌门人,为什么宋太祖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上皇位,反而亲手把皇帝宝座让给了弟弟呢?
宋初的“千年悬疑”。
公元976年10月19日,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自己的亲弟弟赵匡义入朝面圣,并把他留在宫中,一起喝酒。
由于两人为了隐蔽,所以并没有召见其他人,而是仅有两兄弟共处一室。
期间两人到底经历了什么,谈论了什么事情,现代人已经无法得知了。
但《唐宋野史》中对此有一些记载。
当时的宫中侍卫们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们都看到了宫内有烛影在激烈的晃动,两人中的一个随即离开了座位,好像在躲避攻击。
之后,里边更是传出了类似玉器撞击地面的声音。
虽然有侍卫表示自己好像隐约听到了类似“好自为之”的声音,但由于距离太远,所以其他侍卫均表示没有听到。
史书原文如下: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这也就是宋朝历史上著名的
“斧声烛影”
事件的由来。
他的皇后宋皇后得知此事之后立刻命太监王继恩引赵德芳(宋太祖之子)入宫。
显然,虽然事出突然,但是宋皇后还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
但是还没等王继恩奉命出宫,赵匡义就已经闻讯前来了。
宋皇后自知无能为力,只能妥协,说出了那句话“吾母子之名,皆托于官家。”
PS:因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多用“官家”自称,所以宋皇后这样称呼赵匡义很明显是有“让位”的意思。
关于这件事情民间还流传这么一个版本,那就是王继恩出宫之后,不仅没有找赵德芳,反而是给赵匡义通风报信去了。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我们可以明确的是:
当看到赵匡义的那一瞬间,宋皇后就放弃了最后的挣扎,让出了“继承权”。
随着事情的继续,赵匡义最终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图为宋太宗
可这次皇位的轮替是非常不符合礼法的,因为宋太祖的两个儿子尚且健在,不管是哪个儿子继承大统,都轮不到弟弟上位。
那为什么赵匡胤的心腹们最终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呢?
他们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支持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继位呢?
首先,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有心腹,不然他当不上皇帝,只是这些心腹大多都被他以“杯酒释兵权”的名义遣散回家养老去了。
还在朝中的最大的心腹就是他的弟弟赵匡义。
而且当时赵匡义的地位很高,不仅被封为“晋王”,位居丞相之上,而且他的官位也是百官之首。
要是赵匡义铁了心要争皇帝的宝座,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草包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甚至双方的级别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心腹纷纷下岗回家。
说到底这件事情其实也是赵匡胤自己自作自受,活该。
如果他不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他怎么可能当得上皇帝,以石守信、高怀德为首的大将们,哪个不是他忠心耿耿的手下?
可这件事情怪就怪在赵匡胤并不信任他们。
因为赵匡胤本人就是靠“皇袍加身”夺来的皇帝,来路本身就不正。
图为黄袍加身
他用这种低劣的方法夺取后周的天下后,自然害怕其他人也用同样的方法夺取自己的天下。
因此赵匡胤就对自己的手下起了疑心,但就为了这么点事就把他们全杀了也不好,甚至还没杀完之前,赵匡胤本人就可能被他们拉下马了。
于是赵匡胤就找了个机会,在酒宴上说出了自己的疑虑,虽然众位大臣都把头磕破了,说绝对不可能,但赵匡胤还是不相信。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交出了兵权,回家专心“享福”去了。
因为他们是被赵匡胤夺去了权力,所以对这件事情大多也有些不满。
回到家之后,很多人都表现
的
十分蛮横不讲道理,名声更是很差。
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子保兴、保吉。---《宋史》
因此宋太宗夺权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站出来帮助宋太祖的儿子一把。
就算他们念及旧情,有这个心,但也没这个力气。
因为长期解甲归田的他们,早就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权,又在朝堂中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2.赵匡义手段很高明,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虽然宋太祖暴毙而亡这件事情有些猫腻,宋太宗有些脱不了干系,但当时的人们可没有思考的时间。
几乎是皇位空出来之后,座位还没冷,赵匡义就一屁股坐了上去,声明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并正式登基称帝。
宋太祖时期,赵匡义就位列三公之上,地位仅次于哥哥赵匡胤了。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宋史》
最最最重要的是赵匡义坐上皇位后,手段极其高明,“打一拳给两个甜枣”,让周围的人都很满意。
1.册封哥哥长子赵德昭为百官之首、京兆尹,还给了他武功郡王的称号。
另一个侄子赵德芳也被封为了山南西道节度使。
做完这些之后,他觉得还不够,又册封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齐王,同样位居百官之上。
这一套拳打下来,侄子和弟弟的反对声明显低了下来。
2.一律都是皇子、公主。
不论是赵匡胤、赵廷美还是自己的儿女,赵匡义都给了他们皇子、公主的待遇和称号,没有任何区别。
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的儿子才有了叔叔赵匡义可能传位于自己的假象。
处理完家事之后,赵匡义又开始着手处理朝堂上的问题。
3.加官进爵,并恩荫子孙。
对于赵匡胤留在朝堂上的旧臣,比如薛居正、卢多逊等人。
赵匡义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加官进爵,甚至就连他们的子孙,赵匡义也没有忘记,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
赵匡义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跟着自己走,哥哥赵匡胤给不了的东西,自己会加倍给予。
这帮人在接受赵匡义的封赏之后,“吃人嘴短”,也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
4.大赦天下,帮助士人。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赵匡义选择了大赦天下,不仅赦免了许多赵匡胤时期的犯罪官员,还将他们官复原职。
哪怕是在科举方面,赵匡义也不遗余力的展现自己。将科举入取人数提高了整整一倍,堵住了天下士子的悠悠之口。
赵匡义太会做人了,也太了解人性了。
等他这一套措施实行完,天下的人都受到了好处,又怎么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呢?
5.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政治城府太浅,与赵匡义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赵匡胤生前之所以没有着急选择继承人,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每天强身健体的武将,身体素质良好,怎么可能英年早逝呢?
因此他并没有确定继承人,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进行有意地提拔。
史书记载如下: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
虽然按道理以及惯例来说,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仍然健在,由他来做皇帝合情合理。
但问题是赵德昭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他也不敢和叔叔赵匡义公开翻脸。
因为他当时连一个王爵的爵位都没有,手中的权力更是非常有限。
而且赵匡胤本来就是想要慢慢来,循序渐进,从基层开始,给儿子一个充分的成长空间,让他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接班人。
这件事情的后果很严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仅仅只有节度使身份的赵德昭根本不敢,也没有能力与常年身居高位已经被封为晋王的赵匡义对抗。
不仅赵德昭本人没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班底。
那哥哥赵德昭都不敢挑起这个头,弟弟赵德芳就更不敢了。
因此,对于已经是官场“老油条”的赵匡义来说,这两个草包兄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他的对手的。
6.金匮之盟打消众人顾虑。
虽然赵匡义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对这件事情没有疑问。
在这个时候,宰相赵普站了出来,编了一个名叫“金匮之盟”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赵匡胤和赵匡义两兄弟在老娘杜太后那里达成了明确共识:
赵匡胤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匡义,因为国家尚未平定,四海没有一统,大宋需要一个成熟的君主。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不合理,但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却很符合,毕竟后周世宗柴荣就是因为继承人过于年幼才让他们老赵家钻了空子。
而且这个故事还有下半部分。那就是赵匡义百年之后要把皇位重新归还给赵匡胤的儿子。
因此,这件事情成了赵匡义最大的顾虑,也是赵匡胤地两个儿子最大的依靠。
而最终赵匡义长舒了一口气,笑呵呵地把家业传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赵恒。
年轻人,千万不要太天真啊。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宋书》《新宋书》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