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审视王阳明的事迹贡献,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被后人高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知行合一。回顾王阳明的一生,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文臣而能领兵打仗,且平定宁王朱宸濠、江西盗贼、广西土司叛乱,真正算得上文武全才。中国古人一向推崇三不朽,即立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汝窑和汝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唐朝和五代时期相比,北宋前中期监察使职,具有哪些特点?
有人说明朝领土超过4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这么夸张吗?
#逍遥荐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
朱元璋收养八岁的小乞丐,后来小乞丐为他守护大明二百多年!
暴风雨来临之前,宋徽宗的朝廷早已经风雨飘摇
赵构为何开始重用岳飞,后来却将其杀害呢?
如果仔细审视王阳明的事迹贡献,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被后人高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知行合一。回顾王阳明的一生,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文臣而能领兵打仗,且平定宁王朱宸濠、江西盗贼、广西土司叛乱,真正算得上文武全才。中国古人一向推崇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在三者中最难的还在于立功,这也是古代诗歌里有许多抑郁不得志的篇章的直接原因。而王阳明的仕途虽然也非一帆风顺,却剿除叛乱来挽救国家危亡,真的算得上奇才伟略了。沈德符曾评价王阳明用兵是如同韩信、白起一样的角色,可见王阳明的高明。能为国家效力,把自己的道德理想追求通过政治军事的实践具体阐发出来,这是多少儒生学者所梦寐以求的却罕少有人能躬行,但王阳明确实做到了,因此后人盛赞他文武全才,是大明的栋梁。甚至东邻日本的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也以“一生伏首拜阳明”为其个人的箴言。
一个人的思想能得到赞同认可首先需要有受众,因而王阳明之所以为后人高度赞誉还有一大原因是他积极讲学,传播新思想,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在当时的社会思潮里,程朱理学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主张节制人个体的欲望来追求天理,但明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出现了新变化,要求一种新的、自由的思潮的出现。阳明心学正是借此而起。王阳明在做官许久之后在54岁上辞官回到家乡余姚一带开堂讲学,他招纳门徒不拘一格,而且耐心指导为后来心学的传播种下了火种。王阳明的“心即理也”、“人人皆可成圣贤”等观点无异于一针强心剂,深深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于是许多人都去听讲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泰州学派开创者王艮。这样重视人的主体性,宣扬人的内在修养与自省精神的迅速传播开来,得到了许多支持者,但从源头上来说是与王阳明致力于提倡独立思考、打开个人讲学风潮有关。他勤勉讲学、身体力行,积极推动新思想的传播流布,为后来心学的组织基础和社会根基打下了稳固基础。
钱穆先生曾这样评价王阳明:“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渍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正是因为王阳明传奇的人生经历、身体力行的思想宣传与富含哲理思考的文章的结合,促成了阳明心学在明代中后期的繁盛。他对讲学非常重视,视为自己精神生命的延续,所以毫无保留地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流风所及,王艮、何心隐、李贽等人都深受影响。伟大的事功与不平凡的道德追求是后人永远缅怀、记住王阳明的最核心要素。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