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
中文名:
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 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

秦朝名人推荐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

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年,后来由于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国待不下去时,又去了楚国效忠,吴起并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诸侯也只是因为在原来的诸侯国待不下去了,吴起辗转多个诸侯主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

[var1]

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战略要地,是秦、魏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魏国强大时阴晋属于魏国,秦国强大时阴晋属于秦国,所以这个地方的人更回没有归属感。

公孙衍之所以来到秦国,是秦国对于外来人才的重视和重用,在一个唯出身论的贵族政治社会中,普通人或者下层社会的人,想要获得上升的通道,秦国是最好的机会,公孙衍凭借才能逐渐成为秦国的大良造,大良造这个官职在秦惠文王之前相当于相国,属于主管一国军政大权的高官,公孙衍能做到这个位置凭借的就是自身的才能,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公孙衍为秦国做出何等贡献才被封为大良造,但在以军功爵位制为主的秦国,公孙衍以一个外来人员做到大良造这样的高官,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能力与贡献绝对不低。

[var1]

公孙衍成为大良造之后为秦国立下的重大功劳就是率领秦军夺取他的家乡阴晋,将阴晋之地并入秦国版图,并占据了整个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国大将吴起以5万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国50万军队,而在8年前,商鞅则率领秦国新军在河西诱捕魏国公子卬,大败魏军。

公孙衍在秦国居高位原本一帆风顺,直到另一个魏国人张仪的到来,公孙衍才彻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国的高位,也失去了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平台,张仪比公孙衍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宠信,公孙衍则被排斥。

关于公孙衍在秦国被排斥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公孙衍接受了魏国的重金受贿,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西南的游牧民族,而张仪的观点是继续攻打魏国,不能让魏国缓过劲来,因为魏国是战国首霸,现在看来,已经很难说得清是公孙衍的观点正确还是张仪的观点正确,因为无法了解当时的秦国边境局势,而只正在于公孙衍和张仪谁说得更有道理而已。

[var1]

从后来的情况看,公孙衍五国伐秦时,秦国西边的义渠趁机攻打秦国,大败秦军,差一点就灭亡秦国来看,公孙衍的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而当时的魏国正处于魏武侯的统治之下,魏国经过数次齐魏之战和河西之战,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国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实力。

所以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而舍弃公孙衍的原因,在于张仪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而不是公孙衍提出了错误的战略计策,公孙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还是稍弱于张仪。

在秦国被排斥后,公孙衍失去一切,包括官职,地位,权力,财富,只能离开秦国,来到魏国,公孙衍在秦国的失势,如同当年吴起在魏国的失势一样,换了谁也知道应该离开,去寻找新的上升机会。

那为何从公孙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之后的时间里都在与秦国为敌,都在反秦、抗秦?难道公孙衍是为了报仇,报复秦国不用他?报复张仪诋毁他吗?

公孙衍与秦国为敌,是有报复秦国的心态,报复张仪的仇恨,但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

[var1]

不要用道德水准去衡量当时的人物,尤其是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效忠自己的主公,从而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但并不能判定公孙衍就是报复心重的小人,要说道德,张仪比公孙衍更差,张仪以秦国相国身份数次出尔反尔戏弄楚怀王于股掌之间,欺骗对于张仪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张仪即使对秦国来说,也是褒贬不一。

公孙衍终身与秦国为敌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魏国对秦国的国策是敌对关系。

魏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地理上,必然维持与秦国敌对的关系,就算是魏国的前身晋国也是一样,是封堵秦国东进的主要国家,秦国一旦东进,魏国首当其中,魏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堵住秦国东进的道路,两国就得维持敌对关系。

两国都是敌对关系,公孙衍能对秦国友善吗?再说了,公孙衍原本就效忠秦国,现在来到新效忠国家魏国还对老东家秦国维持友好的态度,那不是让魏王起疑心这是否秦国的反间计呢?

[var1]

公孙衍在魏国为官,就必然要与秦国打交道,秦魏两国多战少和,如果魏国对秦国亲善,公孙衍就必须要与张仪和秦惠文王合作,公孙衍和张仪就像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被原公司开除了,还能与原公司合作吗?

所以于公于私公孙衍必须对秦国敌视,才能在新东家魏国更好地发展下去,以示自己效忠魏国的忠心。

2、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抵抗秦国的人。

正因为公孙衍在秦国为官多年,所以对秦国非常了解,离开秦国效忠魏国后,公孙衍同样认识到秦国的强大,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公孙衍也就成为合纵的代表人物之一。

合纵就是将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如果东方六国单独与秦国争霸,无一例外全部要失败,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秦,这是公孙衍一生的追求的理想,可是合纵的难度远远大于连横的难度,要把五六个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点的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一个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多么的艰难,而张仪的连横只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挑拨离间就行了,相对来说,连横容易多了。

[var1]

说白了,东方六国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都是各怀鬼胎的,真正的联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共同联合出兵攻秦,恐怕谁也不会真正的卖力又卖命,如同公孙衍在公元前318年组织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五国伐秦一样,谁也不卖力打仗,被秦国阻在函谷关不得前进,不过由于义渠部落在西边攻打秦国,才最终导致了秦国两线作战,而全面溃败,如果东方五国齐心的话,秦国基本上就要灭国了,这次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免去灭亡的命运,这也是历史上对秦国最有威胁的一次合纵,就发生在公孙衍身上,可见公孙衍也是相当有能力的了。

正是因为公孙衍意识到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秦国这个正确的战略,所以公孙衍终身联合六国对抗秦国以实现正确政治抱负和理想,也就显得有可能,同时正是因为六国合纵攻秦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撼效应,让公孙衍个人的威望更崇高,事实上公孙衍不仅在魏国担任过相国,也在韩国担任过相国。

[var1]

公孙衍所创的合纵比苏秦早了几十年,同时合纵抗秦也是战国时期唯一有效抵御秦国崛起的政治手段,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六国国君的失败,东方六国国君短浅的目光没有意识到这是抗秦唯一正确的方法,因而公孙衍终身在反秦和抗秦,很大意义上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实现。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神 项羽当初拥有多少军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神 项羽当初拥有多少军队这一内容。秦朝完成一统后仅仅存活了14年就被推翻,这其中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巨鹿之战。而详情>>

山东省的即墨县,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为何反复争夺了5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山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东省的即墨区,也就是当年的即墨县级市、即墨县。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即墨县的归属,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先后反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