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知道,屈原也是楚国王族。那么,为什么屈原叫“屈原”不叫“芈原”?事实上,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确实也把“屈原”称为“芈原”;而在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也自称“姓屈”。那么,屈原到底姓什么呢?改称芈原是否合理?我们就要从姓氏制度说起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历史名臣录 管仲 千古一相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不过我们知道,屈原也是楚国王族。那么,为什么屈原叫“屈原”不叫“芈原”?事实上,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确实也把“屈原”称为“芈原”;而在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也自称“姓屈”。那么,屈原到底姓什么呢?改称芈原是否合理?我们就要从姓氏制度说起了。
今天的姓就是氏,氏就是姓,这个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要用两个字?因为追根溯源有区别。根据战国秦汉史料的说法,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姓氏。黄帝为姬姓有熊氏、炎帝为姜姓神农氏、尧为祁姓陶唐氏、舜为姚(妫)姓有虞氏、禹为姒姓夏后氏,而楚国先祖季连为颛顼后代,是芈姓。建国后,学者多跟从摩尔根母系父系先后说,认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直到今天仍然不少人主张。
[var1]
但这种流行多年的观点,近些年却遭到质疑。一方面,从现代人类学来看,母系氏族社会并非先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必经阶段,笔者在《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一文中有探讨;另一方面,从甲骨文考古来看,商代没有形成姓氏制度,以“姓”的女字旁论证源于母系属臆断,笔者在《国家博物馆这件与司母戊鼎并列的青铜器,证明上古龙族不是幻想!》一文中有探讨。种种证据表明,姓氏制度的确立源于西周时期。
西周初年,周公平定武庚、三监、东夷之乱,认为需要加强东方地区的统治,于是就把周人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以统治土著,这是夏商二代从未有过的创举。周人被分散开来,为了强化血缘宗法,于是就发明了“姬”姓,作为周人的血缘标志;并以分封的鲁、卫、燕这些地名为各自的氏。为了壮大周族势力,于是又发明“同姓不婚”的制度,即姬姓不能与姬姓通婚,这样才能保证与其他族团持续发展融合。
[var1]
我们可以初步梳理一下姓与氏的关系。姓表示的是血缘出身,是不能变化的;氏表示的是社会集团,是可以变化的。当然,氏不能简单视为姓的分支,因为女子出嫁前从父氏,出嫁后从夫氏,姓却是固定从父的。而在称呼里,往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男子往往参与政治,别人一看氏族就知道,你出自什么集团,地位尊卑如何;而女子称姓,方便的是辨别“同姓不婚”。可见,姓氏与周代分封、宗法、婚姻等一系列制度都是相互联系的。
回到楚国。楚国在周代被确立为“芈”姓,不过这个字最在金文多作“嬭”,“芈”实际上是后来的讹传,不能据此说明楚人崇拜羊。比如有个“随仲嬭加”鼎,随就是随国,仲就是二,嬭是楚姓,加是人名,那么她就是嫁到随国的楚女加,在家里排行老二。楚国在周代因始祖鬻熊确立“熊”氏,而这个字在金文中也多作“酓”,“熊”也是后来的讹传,也不能据此说明楚人崇拜熊。比如有个“楚王酓章”镈,楚王酓章就是文献中的楚惠王熊章。
[var1]
至于“屈”当然是氏而不是姓,过去一般认为屈氏来源于春秋初年屈瑕,《世本》说屈瑕是楚武王之子;清华简《楚居》发现在西周初年就有个“屈紃”,不过这个“屈紃”是人名还是地名有一定争议。总之,屈原应该是屈瑕的后人,“屈”族作为“熊”族的分支,所以屈原就是芈姓屈氏,其自称“姓屈”是错误的,改称“芈原”也是错误的。屈原名平,只能叫屈原或屈平;芈月的“月”系虚构名字,其父系氏族不明,可根据国名称楚芈、秦芈。
大家可能要问了,秦始皇不是叫嬴政吗?实际上,在《史记》及更早的文献,秦始皇都是叫“秦政”“赵政”,从来没有叫“嬴政”的。而在秦汉时期姓氏合流后,很多人不知道姓氏区别了,所以就以“嬴政”称之。为什么姓氏会合流?因为战国时期氏族解体,区分姓氏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今天的姓氏,一方面有姓的性质,区分血缘、不可变化;一方面又多沿用氏的名称,所以战国七雄的国号到今天都是姓氏,而姬、嬴、芈这些古姓却鲜见了。
[var1]
当然,鲜见不代表绝迹,比如古姜姓今天还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姜姓之所以多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姜姓齐国,而是与羌人汉化有关。羌人本无姓氏,华夏化后则多以姜(羌)为姓氏,三国名将姜维出身的天水姜氏就是土著大族。而在《史记》里,宣太后芈氏有个兄弟叫芈戎,这是为数不多的男子称姓,说明在战国时期姓氏合流,有些王族旁支因为边缘化而失去氏,但却还知道自己的姓,所以就直接以芈姓命名,有部分古姓就是这样传下来了。
参考文献:
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
赵艳霞:《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投军一年多就能统率三万人马,朱元璋是如何取得信任的?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一个衣衫褴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山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东省的即墨区,也就是当年的即墨县级市、即墨县。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即墨县的归属,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先后反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