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人啊,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赵国的总人口也不过300万左右,相当于全国10%以上的精壮劳动力,都损失了。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赵国这次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是绝对缓不过来气的。万万没想到,仅仅2年后,赵国就在“邯郸保卫战”中,狠狠的“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历史名臣录 管仲 千古一相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45万人啊,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赵国的总人口也不过300万左右,相当于全国10%以上的精壮劳动力,都损失了。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赵国这次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是绝对缓不过来气的。万万没想到,仅仅2年后,赵国就在“邯郸保卫战”中,狠狠的“反杀”了秦国。即便是秦昭襄王御驾亲征,照样灰溜溜的回去了。
不得不说,在秦灭六国中,赵国真的是最硬的一根骨头,楞是把秦国的满嘴钢牙,给蹦碎了一地。
赵国有什么独门秘籍吗?他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满血复活”,但是,最终为何还是被秦国所灭?
名将护航,赵国有惊无险
公元前262元,秦国国君是“秦昭襄王”,就是芈月的儿子。
在丞相范雎的辅佐之下,定下了“远交近攻”的发展策略,按照这个策略,秦国把目标首先锁定在了实力弱小,且处于四战之地的韩国。
秦王派大将白起,夺取了韩国的“野王”之地,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焦作沁阳市。
[var1]
因为当时韩国的地形,就是一个“葫芦形”,而野王就是葫芦中间的部分,秦国占据了野王,也就把韩国给切成了两半,葫芦的上半截孤悬在外,这个地方就是“上党郡”。
韩惠王被秦国的大军吓破了胆,赶紧派人去求和,并且表示愿意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了:“这个老板太不靠谱了,这么随意的就把我们给割让出去了,要知道,上党郡,可是有17座城池呀”。
而且,当时秦国是以法律严苛闻名的,早在秦军攻破野王的时候,上党郡的百姓们,就开始扶老携幼的向赵国跑去,毕竟,三晋是一家嘛。
冯亭和手下们一商量:“干脆,我们带着17座城池,投靠赵国得了,反正我们是死活不会当秦国人的,他们那里是高压统治,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17座城池,赵国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主张不能接受,赵豹对赵王说:“秦国起早贪黑的攻打韩国,图的什么?难道就是图一个小小的野王吗?错了,他们的目标就是上党郡,现在眼看着一块大肥肉就要到嘴了,我们赵国一把夺过,秦国能放过我们吗?”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主张接受这17座城池,赵胜对赵王说:“我们这么多年,和韩,魏打了不少仗,出动了不下于100万人,也不曾获得过一座城池,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17座城池,干嘛不要,傻子才不要”。
最终,赵孝成王决定,接受上党郡的17座城池。
赵王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决定?是他贪图小利吗?是他不愿意当傻子吗?当然都不是,赵王毕竟是一国之君,他考虑的是整个赵国的安全问题。
上党这个地方,原本属于晋国的一个战略要地,三家分晋以后,上党地区也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但是,韩国所占据的上党郡,位于太行山脉,是秦国西出攻打赵国的必经之路,有了上党郡,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赵国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果然激怒了秦国,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长王龁带领大军攻占了上党,并向长平进发,2000年前最著名的一场打战役“长平之战”即将爆发。
[var1]
对于秦国的进攻,赵国一开始是没当回事儿的,一方面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是杠杠的,是绝对有实力和秦国掰掰腕子的;另一方面,赵奢刚刚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也给了赵国足够的自信。
虽然赵国不怕秦国,但是面临战争的到来,也是不能有任何轻敌思想的,因此,赵王派出本国名将廉颇,去长平坐镇,进行积极防御。
廉颇是个老将,以沉稳著名,善于打防御战,可以说,赵王派廉颇来长平进行防御,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廉颇到长平后,仔细研究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他判断,秦国是长途远征,势必要打闪电战,否则他的后勤补给是一个大问题,而赵国是主场作战,有充足的主场优势,只要坚持防御,拖的时间长了,秦国自然会退兵的。
于是,廉颇发动长平地区的百姓,一部分负责后勤运输,一部分投入到工事的修筑,无论秦国怎样叫阵,就是坚守不出,这一守就是3年。
秦昭襄王着急了,原本是想速战速决,没想到一仗打了3年,如果再拿不下长平,秦国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以后也别再提什么灭六国了。
这个时候,范雎提了一个建议,使用反间计。他们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秦国并不害怕他,你看,打了3年,他都不敢主动出击一次,秦国真正害怕的是赵括,如果赵括来当主将,那秦国早就班师回国去了”。
赵括是谁?就是“纸上谈兵”那个大兄弟,别笑,人家也是将门虎子,打败秦军的赵奢,就是他老爹。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赵奢是再了解不过了,他临死的时候特意交代他老婆,千万不能让儿子去掌赵国的兵权,那样会害了赵国的。
秦国当然知道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主,他们是故意让赵括来,好找机会突破廉颇建立的防御阵地。
这赵成王也是脑子抽风了,居然相信了这种鬼话,真的就有任命赵括为主将,去替代廉颇,这下赵括可扬眉吐气了:“哈哈,谁说纸上谈兵没用,别听我老爹瞎说,他老了,不懂我们这高科技,我们这叫沙盘推演,知道不”。
赵括的母亲听说了,赶紧跑到王宫里,声泪俱下的对赵王说:“我这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打仗经验,他爹交代了,千万不能让他掌军权,您要三思啊”。
赵王不听,坚持要用赵括。结果,廉颇被从长平前线给换了下来,由赵括当了长平主将。
赵括到了以后,全盘推翻廉颇的战略计划,改防守为全面进攻。
[var1]
秦国这边,也偷偷换了主将,他们用了自己的“大杀器”白起。白起的人生,那可是彪悍的人生,南征北战一生无败绩,死在他手里的人,高达百万。
面对赵括的主动进攻,白起嘿嘿一笑:“小子,来的正好,看我这么把你给包了饺子”。
白起兵分三路,一路佯攻,吸引赵军进入包围圈,一路担任主攻,在包围圈等待包饺子,一路切断赵军的后路,让他不能回去。
结果,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果然进了白起的包围圈,被整整围困了46天,打的是天昏地暗,最后实在没东西吃了,赵括决定带人进行突围,突围了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突围中,赵括被一箭射死。
就这样,赵国大军全军覆没,有45万人被白起俘虏,这里面,有大量的人都是长平地区的百姓,他们是被廉颇给征用过来帮忙的。
带着45万俘虏行军,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说别的,就是每天的食物消耗,都是惊人的,正巧,俘虏中有人计划集体反抗,被白起知道了,白起一怒之下,当天晚上就把这45万人全部给坑杀了。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这45万人,并不全部是赵国士兵,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被廉颇征用过来的普通百姓,真正赵国士兵可能只有10万左右。
因此,长平之战虽然是惨败,但是赵国的主力并没有受到损失,要知道,但是李牧还带领着十几万人在雁门关驻防,长平之战输的这么惨,赵国愣是没有动用这支主力。
可见,在赵王眼里,长平一战,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战败而已,完全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按照白起的计划,他要挟胜利之势,直接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这个时候,赵国还没有害怕,韩国先坐不住了,如果秦国拿下了赵国,那转过身来,一口就能把韩国吃到,三晋唇亡齿寒,这个道理,韩国还是懂的。
于是,韩国联合赵国找到了一个人,苏代。这个人,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哥哥你一定认识,那就是佩六国相印的苏秦。
[var1]
苏代原本只是东周洛阳城的一个农民,苏秦当了六国丞相之后,风风光光的回到老家,把苏代羡慕的不行,于是,他也向哥哥一样,开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之后周游列国,是当时一个很著名的纵横家。
苏代到秦国,找到了当红丞相范雎,对他说:“老兄啊,你危险了呀,知道不?”,范雎说:“我有啥危险的,我是大秦丞相,国君面前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会有啥危险”。
苏代说:“你看,白起已经攻下长平,下一步就是攻邯郸了,一旦赵国被灭,那白起就是有了天大的功劳,到时候封侯拜相,风头绝对盖过你,到时候,你还红吗?秦王还会重用你吗?”。
这句话,说中了范雎的软肋。
想当年,范雎只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一个小小门客,因为被人诬陷通敌卖国,差点被折磨死,九死一生的逃到秦国,获得了秦王的重用,成为了大秦的丞相,过上了好日子。
那种寄人篱下的苦日子,对范雎来说,是深入骨髓的痛,因此,他绝对不能丢失现在在大秦的地位。
范雎找到了秦王,劝他见好就收,与赵国议和,然后撤兵。
别看秦国赢了长平之战,坑杀了45万人,秦国自己的消耗也是惊人的,一方面是粮食物资的消耗,一方面是战斗减员厉害,兵源缺少,另外,白起一路向东进攻,长长的补给线,对秦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此,即便范雎不说,秦王也不准备再打下去了。
经过谈判,赵国答应割让6座城池给秦国,换取秦国的退兵,秦国也是强弩之末了,因此见好就收,下令收兵了。
对于这个命令,白起是非常不能理解:“怎么就退兵了呢?我马上就能拿下邯郸了,灭六国,这第一步眼看着就要迈出去了,为什么收兵,why?”。
这个其实可以理解,你不站到一定的高度,有些事情是不能理解的,白起作为三军主将,他考虑的就是打仗,没人我就要人,没粮我就要粮,真的是不当家就不知道柴米贵。
虽然很不服气,但是白起又不得不执行命令,不过,回来以后,白起就称病在家不出来了。
奸臣昏君,赵国亡的不冤
秦国退兵了,但是赵国却违约了。
是的,赵王反悔了,他觉得不能就这么便宜了秦国,否则,以后他的胃口会更大,更加贪得无厌。
这边,秦昭襄王其实也后悔了,他觉得应该听白起的,一鼓作气拿下邯郸。于是,他派人去请白起,让他再次带兵攻打邯郸。
这回白起开始拿架子了,说什么都不同意出山,不但不出山,还到处说风凉话:“我说什么来着,当初就应该听我的,直接打邯郸,现在怎么样,还不是乖乖回来请我,但是,老子不去”。
[var1]
秦王也生气了:“给你脸了是不是,真以为我大秦没有能打仗的人了吗?离了你白起,我照样灭六国”。
于是,秦王派王陵带领大军去攻打邯郸。
其实,白起不出山,固然有他清高的一面,更多的原因是,白起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当时赵国战败,士气低落,正是攻打的好时机,现在赵国早就缓过来劲儿了,白起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打胜,因此,他才不答应出山。
可惜一代名将,因为这件事得罪了秦王,最后被迫自杀了。
王陵把邯郸给围住了,但是,这可不是一般的城池,那是赵国的都城,可不是三两天能攻下来的。
此时,赵国的国相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他一方面在邯郸城内组织群众进行抵抗,甚至把自己家的妻妾,都编入了战斗队伍;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寻求外援。
赵胜第一个想到的是魏国,因为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赵胜的小舅子。当赵胜的求救信达到魏国的时候,魏王却不愿意发兵相救。
正在信陵君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门客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魏王的宠妾如姬,父亲被人给杀了,但是凶手却逍遥法外,如果你能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她一定会帮你偷盗魏王的兵符,这样就可以去救赵国了”。
这个事儿,对于信陵君来说,简直就是不是个事儿,他手下门客如云,很快就把杀害如姬父亲的凶手给“办”了。
如姬非常感激信陵君,就趁着晚上侍寝的时候,偷走了魏王的兵符,信陵君拿着兵符去找晋鄙,要求接管军权。
晋鄙是个老将军,他见信陵君只有兵符,却没有魏王的信,这很不正常,于是,就故意拖延,被信陵君的手下一锤子砸死了。
信陵君带领着晋鄙的大军,浩浩荡荡就去救赵国了,这个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
除了魏国,赵胜还想到了楚国。
[var1]
去楚国,赵胜要带20个随从,可是挑了一圈,只找到19个合适的,就差一个人,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主动站了出来说:“主人,你看我合适吗”
赵胜一看,这个人个子低低的,感觉从来没见过,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对你没印象”。
这个人说:“我叫毛遂,在您门下已经三年了”。赵胜说:“你都来了三年了,我都不认识你,看来,你也没什么本事吧”。
毛遂说:“主人出使楚国,目前就差一个人,不如就让我试一试吧”。
因为时间紧急,赵胜就同意了毛遂的自检,带着20个人去了楚国。到了楚国,楚王倒是很客气,好酒好饭的招待,但是就是不提出兵相救的事,毛遂着急了,打着胆子走到殿上,一把抓住楚王:“救是不救,你给个痛快话,别磨磨唧唧,信不信我一刀宰了你”。
楚王说:“你是谁,谁同意你上殿的”,赵胜说:“这是我带来的人,叫毛遂,是他鲁莽了,冲撞了大王”。
楚王笑了:“你这个手下,蛮有意思的嘛,好吧,我同意救赵,让春申君带兵过去吧”。
就这样,在魏,楚两国的帮助下,赵国打败了秦国,赢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按照赵国的实力,如果国君英明,臣下忠诚,与山东六国配合得当,完全可以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战国局面可能会再延续几百年。
可惜,赵国频出昏君奸臣,即便是有名将加持,也难逃被秦灭的命运。
邯郸保卫战之后,老将廉颇再次被启用,因为燕国不老实,趁着赵国被秦国攻打了几次,偷摸的在赵国背后捅刀子。
打秦国费劲儿,打燕国还是绰绰有余的,廉颇带着人马对着燕国就是一顿痛打,最后燕国被迫割让了5座城池。
长平之战,赵国损耗严重,但是,却意外的在燕国这里得到了补充,这也是赵国能很快满血复活的原因。
赵孝成王去世后,他儿子赵偃继位,他不喜欢年老的廉颇,一上台就夺了廉颇的军权,启用乐乘为主将。廉颇一生气,带着人马和乐乘干了起来,干完以后,廉颇跑到了魏国。
廉颇走了以后,赵王把李牧给叫了回来。
[var1]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廉颇,王翦齐名。当时他正在“代地”驻防,即便是国内发生了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等大型战役,李牧的大军,始终都没有动。
赵国,从地理位置上看,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接壤,因此,对于戎狄的入侵压力也最大,这也是李牧长期驻守边关的原因。
在驻守“代地”期间,李牧避免与狄戎部落短兵相接,而是主打“战地站”,因为狄戎部落最厉害的就是骑兵,特点是行动迅速,灵活,可以快速的进攻,也可以快速的撤退。
李牧的打法,和廉颇有点类似,坚守阵地,不主动出击,等待狄戎大军过来以后,和他们打阵地战,一次性斩杀了匈奴10万大军,占领了东胡,林胡等地,让匈奴人10多年都不敢来犯。
李牧掌握军权后,不断出击燕国,魏国,为赵国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嬴政继位秦王后,再次开启灭六国之战,李牧带领大军出去和赵国交战,他再次采用廉颇的打法,以逸待劳,让秦军占不到便宜。
嬴政又派王翦带兵攻打赵国,这次,王翦再次启用“反间计”,他让人带着大量的金子去贿赂赵国的丞相郭开。
见钱眼开的郭开,果然在赵王造谣,说李牧不主动出击,那是因为他私下里投降了秦国,赵王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撤了李牧的职,并找了个借口处死了李牧,把军权交给了赵葱。
事实证明,赵葱果然是一个根葱,王翦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给收拾了,并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跑到代地,坚持对秦国进行抵抗,不过,赵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最后说一下那个大奸臣“郭开”,可以说,这个人才是灭赵的“功臣”,他以一己之力,毁了赵国两位名将。
[var1]
当初,廉颇跑到魏国后,赵王有意再次启用他,就派人去魏国找廉颇,廉颇当时已经70多岁了,但是,一听说国家需要,老将军还是披挂上马,耍了一番刀枪,吃饭的时候也故意吃的很多,显示自己还能为国效力。
但是,赵王派去的这个人,是郭开的人,他回来以后故意对赵王说:“廉颇老了,刀都拿不动了,不能打仗了”。
廉颇在魏国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赵王的召见,最后跑到了楚国,一直不得重用,最后以82岁高龄死在了楚国。
赵国被灭了以后,郭开本来跟着秦国大军,准备去秦国享福,突然想到他的家里还藏了很多金子,于是就回家去取,装了几大车,欢天喜地的往秦国方向去。
郭开满以为,自己这次又押对宝了,有了秦国的保护,有在赵国捞到的财富,以后就是活神仙的生活了。没想到,他这几大车金子太招摇了,路上遇到了土匪,直接把他咔嚓了,金子也被抢走了。
作恶之人,终不得善终啊。
其实按照实力来讲,当时能和秦国较量的,只有赵国和楚国,而这两个国家,也是让秦国付出代价最大,可惜,赵国最后几任国君,利令智昏,朝廷中奸臣当道,一手王炸的派,楞是让他们给打的稀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小生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投军一年多就能统率三万人马,朱元璋是如何取得信任的?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一个衣衫褴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山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东省的即墨区,也就是当年的即墨县级市、即墨县。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即墨县的归属,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先后反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