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孙权举兵十万,却赶上了疫疾。所以,仗还没打,战斗力已经打了折扣。 第三,七千对十万,张辽却骚操作了。首战竟率八百敢死之士,登锋陷阵,打得吴军士气尽丧。 第四,孙权是主动退军。出兵的目的是拿下合肥,但事实证明肯定拿不下,所以孙权果断退军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班婕妤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妇德的楷模?班婕妤有何成就?
赵云死后,张郃就称雄三国了吗?除了魏延,这2人还可匹敌张郃
汉朝名将李广后代,为义“叛国”,全家遭遇诛杀
媲美霍光的政治高手金日磾,本是异国太子,他靠什么而崛起的呢?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其次,孙权举兵十万,却赶上了疫疾。所以,仗还没打,战斗力已经打了折扣。
第三,七千对十万,张辽却骚操作了。首战竟率八百敢死之士,登锋陷阵,打得吴军士气尽丧。
第四,孙权是主动退军。出兵的目的是拿下合肥,但事实证明肯定拿不下,所以孙权果断退军。
第五,孙权成功组织了一场十万人的大撤退,有损失但损失可控。这个决断力和执行力,任谁都要服。半生明主,这时候还是明主阶段。
第六,你敢退、我敢追,张辽对得起名将的称号,合肥曹军全线出动,追击加堵截,差一点儿抓了孙权。
所以,八百破十万,这个说法不够精确,应该是张辽的八百敢死队突击了孙权的十万大军。但,这只是一次突击。突击完了,张辽撤回,然后孙权围城、曹军守城。
最后是逍遥津之战,孙权亲自掩护主力撤退、张辽则全线出击、围追加堵截。孙权是为了大军有序撤退;张辽则是为了痛歼吴军。
这基本是孙曹第二次合肥之战的简要提纲。
第二次合肥之战,发生于公元215年。地点是合肥,但故事的时间需要追溯到公元214年。
合肥,作为淮南重镇,长期是孙曹两家的必争要地。从公元208年到公元253年,合肥之战总共打了六次。
为什么合肥如此重要?
江淮之间,看着一马平川,实际却河网密布。所以,在当时,江淮地区的主要通道,大体两条:一条是从寿春、合肥进入巢湖,再从巢湖进入长江;另一条是渡过淮河、抵达广陵,然后再进入长江。
于是,两条通道上的几座坚城,就非常重要。谁控制了坚城,谁就控制了江淮平原。而孙权集团的悲剧就是:主要坚城,如涂中、合肥、六安和广陵等,全在曹操手中。所以,有人才会问孙权为什么那么怂,拥兵二十万却连淮河都到不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合肥是关键通道上的关键要点,自然成了成了孙曹两家的必争之地。
为了确保合肥重镇,曹操任命朱光为庐江太守,在郡治皖县一带招兵买马、垦田种地。曹操这是要建立敌前根据地,逐渐蚕食淮南。但孙权集团也有人才。名将吕蒙一眼就看穿了曹操的鬼把戏,同时提出了应对战略。吕蒙的看法和对策大体如下:
首先,九江郡的重心是合肥、庐江郡的重心是皖县;
第二,皖县是辅助、合肥是C位,皖县是合肥的坚强支撑;
第三,要取合肥、先取皖县;
第四,对皖县不予理会,等朱光的兵招够了、粮屯足了,那别说合肥了,整个淮南都别想要了。
关键是这个朱光太能干。一边忙着建立敌前根据地,一边还在不断搞策反,频繁派出间谍到孙权一侧搞暴动。
曹操一直站着道义的制高点,即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曹操干什么的,都代表大汉天子的意志。这个谁也比不了。对于孙权和刘备这种诸侯,挟天子肯定不好使。但是,对于下一级豪族士大夫,天子却依旧好使。所以,孙权非常被动。这么下去,自己肯定会被曹操逐渐蚕食。
于是,不能忍了。
公元214年,孙权集团实施吕蒙战略,举兵两万突袭皖县。趁着暴雨水涨,东吴水军直接开进皖水,而后逆流而上二百里,天降皖县。
皖县之战,孙权一方,战略选得正确、执行也堪到位。
朱光怎么也没想到孙权的楼船水军竟能直抵皖县。在当时,皖水上游水道浅狭,大船根本过不来。但是,下雨了、水满了。孙权恰恰抓住了这个窗口期,神兵天降般地包围了皖县。
奔袭之后就围城,围城之后就攻城,两万江东战士马不停蹄、一刻不停。
但,攻城却是件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当时攻城,总共两种手段:一种是搭云梯,然后将士们拼命往城墙上爬;一种是堆土山,等山与城高,就直接冲上城墙。而无论哪种手段都是工程级别的复杂,关键是耗时。
而合肥的张辽肯定要援助皖县,C位的合肥不可能见死不救。所以,不管是搭云梯还是堆土山,都不能在张辽抵达之前攻下皖县。另外,就是东吴的楼船,趁着暴雨水涨进攻了,但也要趁着暴雨水涨才能撤退。耗久了、雨停了、水退了,孙权想退都退不回来。
于是,吕蒙玩创新了。他发现皖县城墙的工程质量太差,暴雨连续冲刷之后,已经出现崩颓。所以,那就别搭梯子、堆土山了,直接四面围攻然后掘城推进。
随后,孙权任命吕蒙为攻城总指挥,任命猛将甘宁担任敢死队队长,集中全力、攻打皖县。雨刚停,江东战士立即猛攻,兵器、锹镐奔着城墙死命干,从凌晨打到中午,终于打出了缺口。吴军蜂拥而入,皖县告破。
而这时候,张辽的援军才走到半路,只能无可奈何地返回合肥。因为已经失去了援助的意义。但是,曹操不干了。两个月后,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孙权。但孙权的濡须、皖县防线,已经固若金汤,曹孟德无功而返。
曹操志在千里。但,岁月是把杀猪刀。此时的曹孟德,已经没了年轻时的锐气。撤兵之后,曹操留下了张辽、李典和乐进三员干将和七千士兵,据守合肥。
然后,就到了公元215年。这一年三月,汉中方向出问题了。因为刘备拿下了益州,下一步肯定要干汉中。于是,曹操亲率主力大军,扑向汉中张鲁。他要在刘备之前拿下汉中这个益州门户。
曹操大军西移汉中,这就是机会。
这种机会可以说千载难逢。于是,孙权立即发动了第二次合肥之战。为了打赢这一仗,孙权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江东精锐,甚至还把荆州的军队调了过来。因为与刘备实现了湘水划界。这还没完。江东内部的叛乱势力也被平定。所以,内部的平叛将领和军队,也被调到了合肥方向。
孙权前后筹备了五个月,集中了十万大军,然后浩浩荡荡地杀向合肥。这就是瞅准机会然后一把梭哈。要建不世之功,往往必须这么玩。
曹操方面是啥反应?
没啥反应。合肥守军依旧是七千人。因为曹操的主力已经调到汉中,所以合肥根本得不到新的兵力补充。皖县之战,孙权两万、曹军五千,然后打了一场歼灭战和拔城战。合肥之战,孙权十万、曹军七千,这还等什么?肯定是又一场歼灭战和拔城战。
十万大军,帆如山、樯如林,孙权油然生出了曹孟德当年横槊赋诗的激情澎湃。但是,战争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军队的规模越大,就容易遭遇种种不确定因素。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点兵不过十万。最考验的将军的,是组织协调能力。简单说,就是给你十万人,你能不能把他们全须全尾地带到战场上,同时保障这些人吃饱穿暖、士气旺盛。
孙权或许拥有点兵十万的能力。但,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时运不济,啥都没用。孙权的大军还没开到合肥,就出事了。
公元214年到公元215年,先是皖县之战、再是曹操反攻,濡须一带早已流血成河。而公元215年这一年又极为闷热。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长江两岸的水泽中疟蚊孳生。所以,孙权的十万大军一下就撞到了长江的蚊子,军中疟疾横行。刚到濡须口,就已经有数百名士兵病倒。这是急性传染病,所以病倒的人数只能越来越多。
遭遇这种情况,孙权会怎么办?此时的他,只能继续前进、继续开战。
孙权兵力雄厚,足足十万大军。为了这一仗,孙权举国动员,拿出了全部家底。这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孙权的盘算是:即便能带去多一半的军队,也能拿下合肥。
于是,江东楼船向合肥全力挺进。
但是,到了合肥城下的时候,病倒的士兵就已经太多了。所以,吴军只能各种忙活,完全顾不上攻城这件事。
但是,仅有七千人的合肥曹军,却来主动生事了。擂鼓之声,惊天动地。张辽率八百敢死队,登锋陷阵而来。他要突击孙权的十万大军。
这伙人是吃了熊心咽了豹子胆吗?七千人还不好好守城,还敢派出八百人出来送死,张辽他们是咋想的?
史书记载:曹操出兵汉中的时候,叫人送来一封密函,告诉张辽、李典、乐进这三个愣头青“贼至乃发”。等孙权兵临城下,这三个家伙立即打开密函,于是发现了曹操的破敌妙计。
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这是演义的故事套路。所以,理性人绝对不能相信这种鬼话。实际上,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这样:
孙权兵临城下,却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忙着运送病号。这时候,江东士卒一个个地垂头丧气,完全不是过来打架的架势。这就是机会:孙权的军队,士气低落。
张辽这号名将,肯定能够洞察到,而且肯定要把握住。所以,张辽召集了战前军事会议,提议: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机会先干他一仗,一是打击敌人的士气;二是稳定己方的军心。
但是,孙权十万、张辽七千,谁敢跟张辽这么玩?所以,“诸将皆疑”肯定是真的,简单说就是:你张辽这手段太邪性。咱别折腾幺蛾子了,还是好好守城、勉力为之吧。
这时候,别管真的假的,张辽掏出了“尚方宝剑”,可能是曹操留下的一个什么信物,然后告诉大家:主公就是让咱们这么打,这是命令,你们必须执行。
这才是最可能的情况。曹操不可能预料到合肥形势,也不可能给出什么锦囊妙计。你就是打死曹操,他也给不出。可以做这样的推理:
首先,曹操兵入汉中,也是瞅准了机会,因为孙刘两家在荆州闹起了矛盾,甚至要兵戎相见;
其次,曹操预料到了孙权会打合肥的主意,但不会料到这家伙玩梭哈了,举兵十万、死命干;
第三,曹操更不会预料到的问题是自己刚到汉中,孙刘两家竟然停战不打了,搞了湘水划界。
形势变化如此之快、孙权手段如此狠辣。所以,针对合肥战场,曹操完全给不出什么锦囊妙计。他能做到的,只能是任命了张辽这个名将独挡一面。而即便是给了,曹操也不会让张辽带敢死队去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
试想一下,如果孙权的军队没赶山疫疾呢?然后,士气正旺,要么立即攻城,来了就干,这就不会给张辽登锋陷阵的机会;要么摩拳擦掌,准备开干,张辽这时候出来就是送死,别说八百就是八千也得死。
所以,合肥守军敢这么骚操作,主要是因为张辽有谋有勇:谋是看得准时机,勇是抓得住战机。后面的逍遥津之战,更能印证张辽的这个能力。
首战的过程,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八百斗十万,关键是八百人把十万人给杀怂了。
张辽的八百敢死队,在孙权的十万军阵中杀了两个来回,从清晨一直折腾到中午。“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关键是这一仗产生的影响:彻底把孙权的军队给杀怂了。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先是,曹军登锋陷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生生把孙权的军队给杀懵了。孙权的帐下猛将陈武直接报销。张辽甚至还冲到了孙权的指挥位置,吓得孙权动都不敢动。
再是,吴军稳住阵脚,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杀了逃兵,才止住阵脚,然后就把张辽的敢死队包围了。
接着,张辽首次突围成功,率几十人冲出包围圈。但大部队没能杀出来。于是,张辽杀了一个回马枪,救了人再次实施突围。到了这时候,吴军彻底扛不住了,“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没人敢上了。
最后,张辽在孙权的十万大军中杀了两个来回之后,竟然大摇大摆地回家补血了。
几百个曹军骑兵,竟然打怂了自己的十万大军,这口气必须出。于是,气急败坏的孙权,立即下令攻城。名将吕蒙,这时候怎么劝也不行。
之前攻皖县,轻松破城,两万江东战士一个冲锋、半天时间,就冲垮了皖县城墙。但是,合肥不是皖县。就是十万大军一起冲,也冲不垮合肥城墙。
官渡之战时,曹操拜刘馥为扬州刺史,去稳定东南。刘馥就是在这时候,就开始经营合肥了。这家伙的本事不是阵前杀敌,而是搞工程。他不仅修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水利工程,而且还把合肥打造得固若金汤,光储备的鱼油就有数千斛。
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所以,公元209年第一次合肥之战,孙权打了一百多太天,也没能拔掉这座坚城。
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馀日,时天连雨,城欲崩,於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
之后,合肥坚城再一次加高、加固和加强武备。所以,打合肥,与打皖县,完全是两个难度等级。而士气低落还被张辽杀到崩溃的吴军战士,完全拿不出攻城的勇气。
孙权所部十万大军,在合肥城下顿兵半个月,死活也没攻下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孙权一直围城,并没有攻城。因为士兵被杀怂了,不敢攻城。佐证就是守城的乐进,在战后没有获封。
顿兵坚城的同时,军中的疫疾也出现了大爆发。孙权军队虽多,但在这时候已经无法形成战斗力。接下来,就要考验孙权的决断力和执行力了。
决断,是继续打还是赶紧撤。
当事实变化的时候,观点就要发生变化。这才是理性人的理性选择。而孙权就是这样的理性人。他果断地选择了撤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组织十万大军,这已经是孙权集团的动员极限,而且很可能是第一次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因为第一次合肥之战是赤壁之战的余战,不可能有十万人的规模。然而,却损兵折将,孙权即将无功而返。所以,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
执行,怎么才能把十万人安全地带回去。
出兵之时,靠得是一鼓作气。孙权以及孙权集团的诸将领,自信满满,认为这一仗稳赢。孙权拿下合肥之后,肯定能打到淮河了。而将领们自然也会成就一番伟业,以后吹牛也有得吹。关键是打胜了、有赏赐。主公吃下合肥、成就不世之功,自然不会亏待吕蒙这些人。但是,退兵了,你要靠什么操作?你把这十万人带到合肥城下,就已经累个半死了。还怎么再把他们带回去?如果张辽冲出来、搞扫荡式突击,那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屠杀,把这十万人全都报销掉,也不是没可能。
我们不仅要佩服孙权的决断能力,还要佩服他的执行能力。这家伙也是一枚硬汉。千万别以为只有八百破十万的张辽张文远是英雄,孙权也不简单。
十万大军要有序撤退,那怎么才能有序撤退呢?我孙权身为主公,但我最后一个撤。孙权及核心将领带着自己的私人部曲,为撤退的大军殿后。
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
孙权的车下虎士,是历代东吴国君的御林军,也是精锐中的精锐。然后,这伙人跟着孙权一起殿后。同时,吕蒙,蒋钦,凌统以及甘宁等骨干将领,也率领自己的私兵部曲,即自家的生力军,跟着孙权的御林军一起殿后。
所以,孙权不简单。以后确实昏招迭出,但在当时,他必须是明君雄主。如果孙权这么布局撤退,那张辽张文远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你就七千人,人家退兵了也是十万人,还想咋样?
孙权明君雄主,张辽一代名将。在张辽看来,孙权就是要打不过了、要撤军,而且是真得撤军,不是什么诱敌之计。这就是战机,张文远洞察到了。而只要是战机,那就必须要抓住。
于是,张辽全面出击了,逍遥津之战立即开打。这场战役,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
十万大军说不打了就不打了,然后孙权说撤就撤、毫不含糊。
水贼过河甭使狗刨,你敢撤我就敢追,七千人也敢揍你十万人。
孙权知道张辽会追击,于是只身犯险,亲为大军殿后,同时一水的江东名将忠心护主。
张辽却根本没有被吓住,但凡出现战机,那就全军跟上,也玩梭哈,一点儿也不犹豫。
逍遥津之战,是张文远的高光时刻。五支东吴的最强精锐,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江东头号人物孙权,被打得狼狈逃窜、夺路飞奔。
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
合肥守军不仅全线开出、在后掩杀,而且张辽还派出奇兵,把孙权的退路给断了。曹军提前毁掉了逍遥津的桥梁。
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
孙权多亏骑了一匹好马。这才能把“刘备飞跃檀溪”的桥段给演一遍,然后死里逃生。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一批死忠粉。吕蒙、凌统等人,要忠心有忠心、要勇气有勇气,随便一个都能为主公孙权挡子弹。
这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
张辽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风流。但是,孙权并非一无是处。十万大军攻城不破,却被他带了回来。退军的过程,虽然惊险、或许狼狈,却是主公最后撤、猛将尽忠心的壮烈。
三国乱世、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同样是乱世纷争、同样是群雄逐鹿、同样是各为其主,同样是算计到骨子里、残酷到睡梦中。然而,三国这个乱世却被演义成风流,而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却没有。
因为三国里面有故事,故事能传神。这场八百斗十万、七千破十万的合肥之战,不仅是绝顶高手间的对决,而且满是可以称道的叙事和可以传神的风流。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