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朝“第二次党锢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东汉朝“第二次党锢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
中文名:
东汉朝“第二次党锢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公元169年,四月二十一日,金銮宝殿的皇帝御座上,发现一条青蛇。 二十二日,狂风大作,冰雹如雨,雷霆霹雳,一百余棵大树被连根拔起。 接连发生怪异天象,刘宏下诏,命三公、九卿以下官员,都呈上密封奏章,加以解释。 【没爹没妈没娘舅的苦孩子】

三国名人推荐

公元169年,四月二十一日,金銮宝殿的皇帝御座上,发现一条青蛇。

二十二日,狂风大作,冰雹如雨,雷霆霹雳,一百余棵大树被连根拔起。

接连发生怪异天象,刘宏下诏,命三公、九卿以下官员,都呈上密封奏章,加以解释。

【没爹没妈没娘舅的苦孩子】

大司农张奂上书说:

过去,周公姬旦埋葬时,因违背礼制,上天震怒,降下灾异。大将军窦武、前太傅陈蕃,他们都对国家无比忠诚,但到现在朝廷都没给他们平反,因此发生这些异象。我认为,应该即刻收敛他们的尸体,入土为安。召回他们被放逐到边郡的家属,还有那些连坐受到禁锢的,全部解除。另外,皇太后虽然居住南宫,可是各项恩遇礼敬都不及时周到,朝廷大臣不敢为她说话,请陛下思念大义,回报父母养育的亲恩。

刘宏觉得张奂说的在理,就询问中常侍们的意见,太监们大都反对,刘宏于是迷茫了。

衣赐履说:上一回里,我们讲过,张奂本为边将,回京述职。太监们知道张奂对京城事情不甚了解,就下诏让他协助攻打窦武。张奂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非常后悔,因此上书,希望刘宏能够赦免窦、陈二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故旧。但是,张奂的上书,让太监们感觉到了危险,因为,太监们发现,窦、陈的党羽还是很多啊!

另外,我们要注意灵帝刘宏的一个重要性格特点,就是“帝不得自从”,刘宏自己拿不了主意。灵帝朝后来发生的所有的大事,几乎都与刘宏的这一性格特点相联系,也即,刘宏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与他自己关系不大,与他作决定时什么人在他身边大有干系。

张奂又与尚书刘猛等人,联名推荐王畅、李膺这些所谓的“党人”,认为他们是有本事的人,应该担任三公。太监曹节等人发现这个张奂很讨厌,就让刘宏下诏严厉责备。张奂等人一看,情况不对,于是自动跑大狱里呆着去了,过了几天,才被释放,罚了三个月的薪水。相当于把刑事处罚变成了行政处理。我理解,毕竟在诛杀窦武时,张奂出了大力,太监们并不想把张奂干掉。

又有一个郎中东郡(河南省濮阳市西南)人谢弼上呈密封奏章说:

出现大蛇,是女子的征兆。我认为,当初是皇太后决定迎立陛下的,《尚书》说“父子兄弟,罪行不相连及”,窦姓家族虽然被诛杀,但怎么能把罪过加到皇太后身上呢?《礼记》规定“继承谁的香火,就是谁的儿子”,而今陛下承认孝桓皇帝(刘志)为父,岂能不承认皇太后为母?我还听说,治国齐家,不能任用小人。而今功臣没有得到封爵,没有增加薪俸,然而,陛下的奶妈却受封高爵。之所以狂风冰雹,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啊!还有,前太傅陈蕃献身皇家,竟被邪恶小人陷害诛杀,全族灭绝,天下为之震骇。他的学生门徒,以及过去的老部下,全都遭到贬谪放逐,禁锢不许做官。陈蕃已死,即令一百条生命也不能使他重生。但至少应该把他的家属召回京城,解除禁令。尚书令和太尉、司徒、司空都是社稷大臣,国家命脉所在。可是现在的四公,只有司空刘宠还能推行善政,其他三位都是无德无能,招贼引寇之辈。应该借天降灾异,把他们全部罢免。征召前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等参与政事。这样才能消除灾变,国运永昌。

【谢弼小伙胆子不小】

衣赐履说:显然,对于窦武、陈蕃被诛杀,士大夫集团是不服的,这才有了张奂、谢弼这样的奏书。然而,皇帝刘宏虚岁十三,这样的奏书,除了能泄泄私愤以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这几份儿奏书中都力挺王畅、李膺等人,这不是帮助他们,这是再次提醒太监集团,必须把王畅、李膺这些“党人”干掉。

谢弼的奏书一上,刘宏没什么,但刘宏身边的太监很不爽,于是贬谢弼为广陵郡(江苏省扬州市)太守府的府丞。谢弼见势不妙,就辞职回老家东郡了。曹节的堂侄曹绍,正是东郡太守,于是,找了个罪名把谢弼抓起来,直接在狱中打死。

衣赐履说:太监们本来觉得,把窦武、陈蕃等人干掉之后,士大夫们该消停了吧?结果发现,不行,很多人不服。那么,士大夫们众口一词推崇的王畅、李膺等人,为什么这么受待见呢?

桓帝刘志末年,爆发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等遭到废黜和禁锢,但这帮人名声很大,天下的士族和文人都很尊敬他们,谁要是能跟他们拍个照合个影吃个饭聊个天儿唔的,能跟家吹半年牛。当时这帮人互相赞誉,互相标榜,人人都有金光闪闪的外号,绝对是当时引领文化的精英集团。最牛的几十个人是: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

君,指一代宗师。三君是:窦武、陈蕃、刘淑。

俊,指一代英雄俊杰。八俊是: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为。

顾,指一代德行表率。八顾是:郭太、范滂、尹勋、巴肃、宗慈、夏馥、蔡衍、羊陟。

及,指是一代导师。八及是:张俭、翟超、岑晊、苑康、刘表、陈翔、孔昱、檀敷。

厨,指一代舍财救人的侠士。八厨是:度尚、张邈、王孝、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响、王章。

看,这里面很有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比如,刘表,张邈。

【荆州牧刘表,那也是“八及”中人诶】

他们每人都有一句七字评价,比如:

三君:天下忠诚窦游平(窦武);天下义府陈仲举(陈蕃);三下德弘刘仲承(刘淑)。

八俊: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天下英秀王叔茂(王畅);天下良辅杜周甫(杜密);天下冰凌朱季陵(朱宇);天下忠贞魏少英(魏朗);天下好交荀伯條(荀昱);天下稽古刘伯祖(刘祐);天下才英赵仲经(赵典)。(见袁山松《后汉书》)

八顾、八及、八厨也一样,每人一句七字评价,都是天下如何如何或海内如何如何。其中,第四个字与第七个字押韵。

等到后来,陈蕃、窦武掌握朝廷大权,重新举荐和提拔李膺等人。陈蕃、窦武被诛杀,李膺等人再度被废黜。

太监们本来就痛恨李膺等人,士大夫们却不断上奏书要求重新起用李膺等人,搞得太监们非常恼火。因此,灵帝刘宏每次颁布诏书,太监们都要求重申对党人的禁令。同时,一直等待机会,要好好地修理这些士大夫们。

机会说来就来。八及之一的张俭,我们以前讲过,他在山阳郡任督邮的时候,扒了侯览老娘的坟墓,摧毁侯览家的住宅,没收侯览家的所有财产,侯览对他恨入骨髓(详见拙文《

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国文化中为什么没有“妥协”的精神?

》。《后汉书·苑康传》中甚至说,张俭杀了侯览的老娘)。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史书上说朱并奸佞邪恶,曾被张俭尖刻抨击过。朱并与侯览拉上了关系,按照侯览的旨意,上书检举说,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别立名号,共为朋党,企图危害国家,而张俭是他们的首领。

【挖祖坟之仇,岂能不报!】

这二十四个人的名字咱就不列了,他们也搞了八俊、八顾、八及,还刻了个石碑立在郊外。

刘宏于是下诏,逮捕张俭等人。大长秋曹节示意有关官吏上奏逮捕前党人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宇、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翌、河内太守魏朗、山阴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这些人全都死在狱中。其余的有的在被捕之前就死了,有的逃跑了没被捉捕。

此时,灵帝刘宏年仅十四岁,问曹节说,什么叫做互相牵连结党?

曹节说,互相牵连结党,就是党人。

刘宏问,党人有什么罪恶,一定要诛杀?

曹节说,他们互相推举,结成朋党,准备有不轨行动。

刘宏问,不轨行动,想干什么?

曹节说,打算推翻朝廷。

于是,刘宏批准。

因党人案而死的共有一百余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被放逐到边郡。天下英雄豪杰,以及有良好品行和道义的儒家学者,太监们一律把他们指控为党人。有私人怨恨的,也乘机争相陷害,甚至连某年月日被瞪了一眼这样的事,也被用来指控为党人。州郡官府秉承上司的旨意,有的人和党人从来没有牵连和瓜葛,也遭到惩处。因此而被处死、放逐、废黜、禁锢的人,又有六七百人之多。

衣赐履说:这就是东汉朝的第二次党锢之祸。基本上,太监们是刀俎,士大夫们是鱼肉。所谓的“天下什么什么”“海内什么什么”,几被一网打尽。党人们的结局,大致有这么几类:

一是死于狱中的。比如李膺、范滂,自赴监狱,拷打致死。

二是自杀的。比如尚书魏朗。第一次党锢之祸时,被免官回家。窦武等人被杀后,魏朗因党祸被召往朝廷,在路途中自杀。

三是逃亡的。比如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导火索张俭,四处逃亡,凡收留过他的人,全部被朝廷诛杀,包括孔融的哥哥孔褒。党禁解除后,张俭回到家乡,后来又当卫尉,八十四岁去世。

四是被太监保全的。比如陈寔(读如实),中常侍张让的老爹去世,送回颍川郡埋葬。葬礼时,知名士人全都没来,张让感到很没面子。后来终于来了一个,多少给了张让一点慰藉,这个人就是陈寔。因此,到太监们大肆诛杀党人时,张让因陈寔的缘故,出面保全和赦免了不少人。

公元176年,永昌郡(云南省保山市)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伸冤。灵帝刘宏大怒,下诏逮捕曹鸾,后在狱中被打死。又下诏州郡考查党人门生、旧部、父子兄弟,在位的,撤职,禁止做官,牵涉五代。

公元179年,上禄县(甘肃省西和县东南)县长和海上书说:

依照古礼,祖父兄弟的后代,早已分家,恩义已轻。现在党人禁锢到五族,既不合古礼,也违反法律。

刘宏略有醒悟,下令恢复党人祖父兄弟后代的政治权利。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刘宏甚为忧虑。中常侍吕强对刘宏说,皇上啊,党锢已经快二十年了,至今很多人都不服,如果一直不赦免他们,这些人都是人才,万一他们与黄巾贼人勾结起来,那就不好收场了诶。

听吕强这么一说,刘宏害怕了,于是大赦党人,第二次党锢之祸,终于结束。

【据说,后面那个是吕强,呵呵】

衣赐履说:党锢之祸,因一个被士大夫们痛恨的太监的一句话而结束,让人唏嘘。我最近看了一些学者的评论,尽管已经过了近两千年了,学者们依然不能承认,解救士大夫的是一个太监这个事实,他们找了很多理由来证明,吕强的内心是太监的内心,既然是太监的内心,那一定是邪恶的。

哈哈哈。

对第二次党锢之祸的检讨

党锢之祸,本质上当然是权力之争。

东汉中后期,朝廷上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四股:皇帝和皇太后;外戚集团;太监集团;士大夫集团。

其中,士大夫集团大致分为三派:亲外戚派,亲太监派,两派都不亲的。我们文中所言的士大夫集团,特指后者。

桓帝刘志诛灭大将军梁冀之后,外戚式微,权力斗争主要在太监集团和士大夫集团之间进行,但由于刘志的存在,双方的斗争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某一方无法对另一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灵帝刘志登基之后,窦太后当政,窦氏外戚崛起,但实力远未达到梁氏外戚的程度,于是,外戚集团与士大夫集团联合起来对付太监集团。

而此时的灵帝刘宏尚未掌握权力,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窦太后,立场游移,权力运用生涩,基本无法掌控局面,形成实质上的对太监集团的支持。

也就是说,权力斗争的两大阵营,一方是窦太后和太监集团;另一方是外戚和士大夫集团。

【跟咱家斗,你够格吗?】

我们先检讨一下,双方的殊死搏斗是否无可避免?

我个人认为,是可以避免的。以曹节、王甫等为代表的太监集团,并没有掌控天下的野心,他们的目的是提拔自己人,攫取更多的财富,对他们而言,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封妻荫子的愿望可能比士大夫还要来得强烈。从史书记录来看,两次党锢之祸,都不是他们主动挑起的,两次打的都是防守反击战,第一次小胜,第二次大胜。

再看以陈蕃为首的士大夫集团,他们是有政治理想的,他们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他们把天下混乱归结于太监乱政,认为只要消灭了太监集团,就可以实现政通人和、天下清平。于是,他们主动出击了。

诛灭太监集团,有两种战略:

一种是徐徐图之,一步一步来。先前,不是已经奏请窦太后批准,干掉中常侍管霸、苏康了吗?那么,先放一放,对曹节、王甫这样的当红太监,慢慢找机会,一个一个收拾。

另一种是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诛杀所有太监。

窦武和陈蕃,选择了后者。

那么,一举诛杀所有太监的成功概率有多少呢?

我们先看看太监的战斗指数如何。

公元92年,十四岁的和帝刘肇,联合了郑众等几个太监,一举诛了如日中天的大将军窦宪的族。

公元121年,在江京等太监的撺掇下,安帝刘祜诛了大将军邓骘的族。

公元125年,以孙程为首的十九个太监发动政变,一举诛了大将军阎显的族,立前太子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这次,太监是主角,皇帝是配角诶。

公元159年,桓帝刘志联合单超等五个太监,一举诛了如日中天的大将军梁冀的族。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实,同时也是太监集团的辉煌战例。

也就是说,皇帝加太监的组合,尚无败绩。

面对这个几乎完美的战绩统计表,窦武、陈蕃决定一举诛杀所有太监。我只能说,你俩志气不小,胆子也不小。

然而,志气大不等于有谋略,胆子大不等于能力强。

我们在上一回中讲过,在窦太后数次拒绝诛杀太监的情况下,窦、陈依然坚持诛杀所有太监。当然,这个事儿也不是一定不能成功,但必须采取非常手段,必须一招制敌:要么逼迫皇帝和太后同意之后行动;要么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但这两种举动,对于“忠”字当头的士大夫来讲,显然是无法实施的(只有董卓这样的家伙可以做得出来)。

无法采取非常手段,窦武和陈蕃却频频动作,又是秘密会议,又是调整干部,又是上书太后,偏偏最重要的军事准备工作,基本上啥也没搞。

公元168年,九月七日,太监们得知窦武和陈蕃的计划,此时的太监面临两种后果:要么被窦、陈诛杀,要么诛杀窦、陈,只能背水一战。太监做事,绝不犹豫,绝不拖泥带水,而且空前团结,空前高效,他们软禁窦太后,挟持皇帝,下诏调兵诛杀窦武、陈蕃,一夜之间,朝廷就成了太监的朝廷。

本来相对平衡的政治格局,一下子成了太监独大。

实际上,如果窦、陈不逼宫,太监未必敢造反,这个事儿,毕竟不是过家家,败了可以重来。如果不是被逼入绝境,太监断不会冒此风险,况且,太监内部也分帮派,斗争也很激烈,只不过,在生死关头,他们选择了一致对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正是窦、陈二人,把东汉政权,拱手送给了太监。

之后,当太监们发现异己时,打着皇帝的旗号清理即可,此时的朝廷,没有太后,没有外戚,皇帝是太监的傀儡,公卿大多投靠太监,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制衡太监了。

第二次党锢之祸,士大夫集团损失惨重,损失惨重啊!

当然,士大夫们的英雄气概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如果只有英雄气概,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政治能力,后果是悲惨的。

当太监完全把持朝政之后,他们没有执政能力的先天不足就显示出来了——朝政一泄千里,政治一片混乱,天下一锅沸汤。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与以往的点状、孤立的民变不同,黄巾起义具有全国性、组织性、关联性的特点,虽然最终被平叛,但黄巾起义迫使东汉政府形成新的权力格局,催生出新的权力主体。

新的权力格局,就是州郡合法地拥有了自己的武装,为军阀割据奠定了基础。

新的权力主体,就是由军阀演化出来的权臣。董卓由军阀而权臣,给各路野心家以赏心悦目的启示,曹操之于汉献帝,司马兄弟之于曹魏政权,都是这个路数。

【董卓:就快轮到老夫唱主角了】

于是乎,后世的皇帝们,除了防外戚、防太监之外,政治斗争又多了一项重要内容:防权臣。

说真的,当皇帝,真的好累啊,呵呵。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