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
中文名:
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先来看看项羽逃到乌江之前发生了哪几件关键的事:订立鸿沟之约前,项羽中了离间计,失掉了范增;之后,英布也背叛了他;而鸿沟之约后,项羽本以为自己可以跟刘邦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却没料到刘邦迅速撕毁盟约发动攻击,项羽虽然暂时打败了汉军,随后却迎来了

三国名人推荐

先来看看项羽逃到乌江之前发生了哪几件关键的事:订立鸿沟之约前,项羽中了离间计,失掉了范增;之后,英布也背叛了他;而鸿沟之约后,项羽本以为自己可以跟刘邦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却没料到刘邦迅速撕毁盟约发动攻击,项羽虽然暂时打败了汉军,随后却迎来了近60万兵力合围。

刘邦以各种手段,成功聚拢了韩信、彭越、刘贾、周殷4路大军,加上本部军马一起,分别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项羽兵力不足,只能后撤,而他试图正面交战时,遇上的又是韩信大军,韩信诈败,引得项羽入了包围圈,项羽顿时损兵折将,大败退守。

这是项羽纵横一生后迎来的最大挫折,由此出现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且不说虞姬命运如何,单看项羽这首歌里最重要的3个字:时不利。这3个字,左右了项羽接下来的一系列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项羽在突围垓下后做的一切:他带着800骑兵突围,渡过淮河以后只剩了100多人,等来到东城山上,只剩了28人。这些人都对项羽忠心耿耿,而项羽临死前拼尽全力,只为了向他们证明一件事:“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话和前面的“时不利”对应上了,项羽认为,自己落得今天这番田地,不是因为自己不会打仗,而是因为天时不利,天要亡项羽,跟别的无关。项羽毕竟是个古人,很多“天命”思想深深植根在他的脑海中。但如果项羽真相信天命,会放出要取代秦始皇的豪言壮语吗?

所以,项羽要么是价值观变了,要么就是最后关头想为自己挽回一些尊严,西楚霸王无论何时都是骄傲的,这种骄傲令他可以从容地告诉故人:把我的头送给你;也可以让他在走投无路之际,还要对身边的骑兵们说:看我怎么为你们杀掉一个汉将。

项羽当着诸骑的面杀掉一个汉将后,匆匆忙忙来到了乌江边。接着,乌江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后世很多文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明明有机会卷土重来,为什么在最后关头放弃?这是因为,乌江亭长戳到了项羽心中最大痛点:

江东父老。项羽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乌江亭长告诉了他几个事实:一,自己有船,汉军没有,项羽逃生几率很大;二,江东子弟还没有折损殆尽,项羽渡过乌江还是可以称王。可就是这话提醒了项羽,他意识到自己能依靠的只有江东父老,但他已经没脸“衣锦还乡”了。

兵法里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乌江亭长不见的是为了攻心,但他恰好令项羽想到了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跟他起事的江东子弟,没一个生还。与此同时,项羽又想起了“时不利”的总结,两相夹击之下,焉能不陷入绝望?项羽是因心理挫败而死,绝不只因战败。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