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
中文名:
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政局迭荡、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刘表曾是一位声名卓著之人物。他一度控辖荆州,保境息民,颇有治绩,但因其割据终归于失败,故后人或讥其不通机变

三国名人推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政局迭荡、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刘表曾是一位声名卓著之人物。他一度控辖荆州,保境息民,颇有治绩,但因其割据终归于失败,故后人或讥其不通机变,或斥其昏愦无能。

然而,刘表在荆州究竟干了什么?为何能控辖荆州凡40年?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1、刘表全面掌控荆州有多难?

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杀害,东汉朝廷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当时天下纷争已起,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正如《刘镇南碑》所描述得那样:

“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贼臣专政,豪雄虎争。县邑闾里,奸仇烟发,州县残破,天下分崩,四海大坏。”

在这一背景下,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当与其出自皇室有关。

刘表(142一208),字景升,《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载其山阳高平人。《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载其乃汉景帝子“鲁恭王之后也”。

与此同时,汉廷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繇为扬州牧、刘虞为幽州牧,诸人皆为士大夫化之皇族疏宗代表,朝廷希望通过宗室大臣镇守地方,以拱卫中央,延续其国祚。

但实际上,这些人有的很快也转变为地方割据者。

当时东汉王朝已无力直接统辖地方,荆州之地乱象纷呈,朝廷对刘表的任命差不多只是一纸具文而已。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述荆州局势云: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后汉书·刘表传》也载:

“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

面对荆州地方势力的武装割据和下层社会的变乱,刘表怎样才能取得统治权呢?

作为汉末士大夫社会的杰出代表,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争取荆襄地区世家大族人物的支持。

应该说,刘表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既有优越的皇族血统,又为世代承传的冠族子弟,早已成为士大夫社会的一员。

特别是在当时激烈的反宦官斗争浪潮中,刘表表现得十分活跃,《三国志》本传称其“少知名,号八俊”。

所谓“八俊”,是当时士人对反宦官斗争中贡献卓著者的一种舆论上的赞誉与评价。

正因为如此,党锢祸中,刘表成为朝廷悬赏通缉的对象,幸得人帮助,“亡走得免”。

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解除党禁,刘表才结束流亡生活,重新得到任用。刘表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与卓著的声望,对荆襄士族社会当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荆襄地区邻近东汉皇族故里,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名门大族。

东汉末,面对地方动荡的局面,从荆襄地方大族的角度看,他们也迫切期待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来统辖地方,将各家族的力量聚拢起来,进而剿灭“宗贼”,收编各路武装,抵御外敌,安辑流民,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刘表至荆州,首先拜访当地大族名士代表,与相谋划,《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载有双方的对话: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

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表曰:“宗贼甚盛,而众不附,袁术因之,祸今至矣!吾欲征兵,恐不集,其策安出?”

从这一对话可见,刘表向荆襄大族名士代表请教安定荆州之策,荆襄大族有明确的安定地方的愿望,即所谓“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他们对刘表的德望、声名甚为敬慕,以为“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这实际上表明了他们对刘表的支持与合作的态度。

他们明确表达了对苏代、贝羽等武人的轻视,希望刘表实施儒家仁义德政,这实际上是要求他执行对当地大族有利的政策,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大族的全力支持。

至于具体平乱治理等军政事务,他们不仅早已有所考虑与布置,而且在地方自治的战略上也有深思熟虑的规划,即所谓“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2、三年站稳脚跟

毫无疑问,襄阳大族代表对稳定地方有相当的实力与充分的自信,他们在众多豪杰人物中寻找其代理人。

从刘表之处境看,他之所以首先与蒯越、蔡瑁等人“与共谋划”,主要在于他们是当地大族名士之代表,其态度对当地各家族与人物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蒯越,《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

“越,蒯通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为东曹掾。越劝进诛诸阉官,进犹豫不决。越知进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佐刘表平定境内,表得以强大。诏书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荆州平,太祖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建安十九年卒。”

由蒯越劝何进“诛诸阉官”,可见他反宦官的立场,这与“党人”是一致的,也决定他必然崇敬刘表,并助其“平定境内”。

蒯越之弟蒯良也参与了与刘表的谋划。

又,蔡瑁,《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是时,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瓒,字茂珪,为鄢相;琰,字文珪,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

由此可见,蔡氏为汉末襄阳地区的著姓,诸豪门子弟皆与之联姻。蒯氏、蔡氏决定辅佐刘表,其他地方势力自然多表示顺从,这便确立了刘表的统治基础及其政权之性质。

对襄阳大族的政治要求,刘表当然是慨然允诺的。双方既已达成了共识,便着手实施上述战略。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载:

刘表“遂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众,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后汉书·刘表传》载:

荆州各地“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这里所谓“闻表威名,多解印绶”云云,恐怕有所夸饰,刘表固然有“威名”,但稳定荆州八郡靠的是荆襄大族的实力及其对刘表的支持。

初平三年,刘表遣使入关贡献,汉献帝封之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3、地方大族的代理人

此后,刘表在内政方面,他紧密依靠荆襄大族人物,努力巩固荆州统治的稳定。

建安三年,刘表在镇压了长沙太守张羡的反叛后,“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者。

对外则采取“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的策略,即在名分上尊奉汉献帝,同时与袁绍结盟。

这一举措在当时士人社会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载:

“兴平元年,诏书征岐,会帝当还洛阳,先遣卫将军董承修理宫室。岐谓承曰:‘今海内分崩,唯有荆州境广地胜,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独登,兵人差全。岐虽迫大命,犹志报国家,欲自乘牛车,南说刘表,可使其身自将兵来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奖王室。此安上救人之策也。’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粮。岐至,刘表即遣兵诣洛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赵岐为当时名士代表,他称誉刘表在“海内分崩”的乱局中稳定荆州,可承担“共奖王室”以维系王朝命运之重任。

由此可见刘表稳定荆州及其相关政策,对当时儒学士大夫社会的影响甚著。

自初平元年至建安十三年的近二十年里,刘表在荆州的割据统治较为稳定,究其原因,其关键在于努力协调与荆襄大族人物的关系。

从有关文献记载看,刘表幕府中军政核心权力多为荆襄本土士人所控辖。

缪钺先生在《王粲行年考》中曾考证指出:

“刘表在荆州,所与谋军政大计者,有蒯良、蒯越、蔡瑁、韩嵩、刘先、邓羲等。”

而北方寄寓之士是很难进入权力中心的。

4、刘表统治荆州的隐患

荆襄名士代表如蒯越,《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其接受汉廷所授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其家族实际上是刘表创立荆州政权主要支撑。

从相关记载看,刘表统治荆州过程中,关系最为密切的襄阳蔡氏家族。

他最倚重的是蔡瑁,前已述及刘表娶蔡瑁姊为“后妇”,刘表子刘琮又娶其妇侄女为妻。刘氏与蔡氏两代联姻,目的在于加强和巩固双方的利益关系。

《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

“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

荆州共有八郡,蔡瑁担任了三个郡的长官,此三郡均在州治襄樊附近,为刘表政权的核心区域,这一安排实非偶然。

蔡瑁又为刘表军师,参与军事谋划与指挥,可以说刘表荆州政权之军政权力无不受其节制。

由蔡瑁的情况,充分反映出刘表与荆襄豪强大族结盟的政治特质。

韩嵩,《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先贤行状》:

“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别驾,转从事中郎。”

又,《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刘表后妻蔡氏曾说:“韩嵩,楚国之望也。”

刘先,《后汉书·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先字始宗,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刘表征为别驾。

邓羲,章陵人,刘表任为治中。

至于其他家族子弟在刘表政权中的任职情况,由于文献记载不足,难以一一考实,但鉴于当时荆襄大族相互通婚等情况,可以说荆襄地域大族社会各家族无不与刘表政权发生密切联系。

此外,在经济上,刘表也极力满足荆襄大族的利益。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有诸葛亮与刘备的一段对话,其中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刘)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诸葛亮崇尚法术,他给刘备出主意,建议招聚荆州境内“游户”以壮大实力,“备从其计,故众遂强”。由此可见,在刘表治下的荆襄地区,其境内“非人少也,而著籍者寡”。

由刘表政权建立之背景、过程及其性质,决定了其执政必然对大族之兼并土地与隐占户口采取宽弛之政策,以致大量的游户成为大族豪门之私附,从而不再承担官方的赋税和兵役,刘表对此不敢过分干预。

前引《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瑁有“别业四五十处”,所谓“别业”,即是私人田庄。

蔡瑁如此,其他大族亦当如此。旧史所谓刘表政宽,其原因与实质正在于此。

可以说,刘表政权的军事组织与动员力量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大族豪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刘表的对外军政战略及其格局。

5、荆州何以繁盛一时?

刘表经营荆州期间,正值关中、关东两大地区军阀混战最为激烈的时候,相对而言,荆州便显得较为安定。

其情形,正如前引赵岐所说的那样:

“今海内纷崩,唯有荆州境广地胜,…年谷独登,兵人差全”。

于是,各地士众纷纷逃往荆州避祸。

据《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卫觊传》载:

“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河南兖、豫等地之流移民众数量虽无具体记载,但其总数当较关中为多。当时荆州地区地广人稀,丘陵山地远没有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样,众多流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而且还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此,刘表着力招揽流民,发展地方经济。

荆襄大族豪强也趁机隐占人户,扩大田庄。

关于荆州经济的发展状况,《全三国文》卷五六所录《刘镇南碑》云:

(表)劝穑务农,以田以渔,余粟红腐,年谷丰多。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郡首令长,冠带章服,府寺亭乡,崇栋高门,皆如其旧。当世知名,辐辏而至,四方襁负,自远若归,穷山幽谷,于是为邦。百工集趣,机巧万端,器械通变,利民无穷。邻邦怀慕,交、扬、益州,尽遣驿使,冠盖相望。

这段碑文虽难免有所夸饰,但所述当时荆州的稳定与富庶,大体上还是有史实可以证明的。正因为如此,至刘表统治末年,荆州已成为南北军阀争夺的焦点。

鲁肃便曾向孙权进言: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此外,刘表为政力行德治,“爱民养士”,《后汉书·本传》称其“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刘表律己既严,吏治当然也较清明,无扰民之政。对此,历代史家都有较高的评价。

如宋代叶适论曰:

“刘表当乱世,雍容文义,自保一方,比于袁(绍)、曹(操)之残民,不犹愈乎?”

王夫之说:

“(表)不为祸先而仅保其境,无袁、曹显著之逆,无公孙瓒乐杀之愚,故天下纷纭,而荆州自若。”

清代何焯说:

“尽费养士,亦不厚敛于民,故能保境殁身也。”

这都肯定了刘表保境息民、开发荆州的历史业绩。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