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
中文名: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精心塑造诸葛亮形象,而使之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个著名的艺术典型。 但是,纵观全书,细心体味,可以发现这个艺术典型性格

三国名人推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精心塑造诸葛亮形象,而使之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个著名的艺术典型。

但是,纵观全书,细心体味,可以发现这个艺术典型性格存在着某些复杂的现象。

在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的前后,诸葛亮生气勃勃,对未来充满着坚强的必胜信念,面对一切敌人或困难的挑战则表现出敢于藐视的英雄气概、积极乐观的从容态度和主动进取的无畏精神,因而他的智谋处处闪耀着胜利的光辉,而且神机妙算,简直有如神助。

但到“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则成为一个对前途感到渺茫、充满着忧伤而形象黯然的人物。而且打仗屡屡败绩,特别是六次北伐,次次不如意,最后出身未捷身先死,死在五丈原。

究竟前后差距有多大?

我们不妨仔细剖析一下:

1、对前途信心的前后不一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蜀汉”建国以前(下略称“军师”诸葛亮),雄心勃勃,英姿焕发,满怀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

他早在隆中为刘备筹画“先取荆州为本,后取西川建国,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的未来发展宏图时,不仅展示出卓绝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抱负,而且也表现他对这一远大理想计划实现的高度自信心。

所以,小说描写他受聘而出隆中时,曾经信心十足地对其弟诸葛均说道: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去也。汝可躬耕于此,以乐天时,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名遂之日,即当归隐于此,以足天年。”

诸葛亮出茅庐之日,就料定自己的未来必将“功成”而“名遂”,取得事业上的完满成功,然后再还乡“归隐”,以度“天年”。

(一)前期何以信心满满?

尽管刘备集团力量如此微薄,但是诸葛亮则能从中看到胜利的希望,而坚信自己必定“功成名遂”。

他的这种信念并不是盲自产生的,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小说的描写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洞察时势时:

(1)强调“人和”在诸因素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天时”;孙权据江东,“国险而民附”,占了“地利”,而刘备虽无“天时”、“地利”可凭借,却具有“人和”这一很重要的因素。

他还进一步指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又“思贤如渴”,刘表的荆州、刘璋的益州,不久都必将归于刘备。到了那时,待机而动,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也就是说,凭借于“人和”,可以改变“天时”、“地利”上的劣势。

(2)关键还在于“人谋”

诸葛亮向刘备指出过,曹操曾以名望卑微、力量薄弱而战胜势力极其强大的袁绍,其原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他认为,曹操尚且如此,而“仁慈忠孝,天下共知,胜如曹操万倍”的刘备,只要充分发挥“人谋”的作用,便能由弱变强,其结果将更胜于当初“名微而众寡”的曹操,必可取得最后的成功。

刘备以往失败是由于“左右不得其人”,而现在既有被誉为“天下第一人”的诸葛亮应聘为之主谋,其胜利之前景自不必待言。

所以,徐庶在曹军席卷荆州之时,对刘备指出:“公有卧龙之辅佐,何愁大业不成乎!”

我们从《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军师”诸葛亮对整个斗争的前途怀着“功成名遂”的坚定信念,而这种坚强的信念首先来于高度自信其智谋与才能之不可战胜。

“军师”诸葛亮无论是在曹操之泰山压顶的攻势面前, 还是处于东吴诡计多端的明枪暗箭之中,不管情况有多么复杂而艰险,但是从不怀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坚信前景的光明,以积极乐观主义精神,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后期何以悲观失望?

然而,“蜀汉”建国以后的诸葛亮(下略称丞相诸葛亮),则与之大不相同。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尽管立国于益州的“蜀汉”事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比之刘备在新野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丞相诸葛亮则认为前景并不美妙。

他认为不伐魏只能“坐而待亡”,而今在“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住(坐守)与行(进攻),劳费正等”的情况下,与其“坐而待亡”,还不如发动进攻。

因此,他六出祁山虽然打出“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堂堂之旗,但实质上是进行一场迫不得已的消极战争,其目的在于以攻为守、避免“坐而待亡”。

至于战争的前途,他也完全缺乏自信心。

与“军师”诸葛亮坚信凭借自己的智能而必将“功成名遂”的思想相反,丞相诸葛亮则一再表示自己“才弱”、“驽下”,不但对战争的“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而且以“才弱敌强”,其结局也“何能必胜”。

可见,丞相诸葛亮所发动的“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对魏战争,是一种既没有任何成功把握而又无胜利希望的战争。

所以,《三国演义》所写的丞相诸葛亮并不是生气勃勃的,而是“死”气沉沉,充满着悲观主义的情绪。

《诸葛亮六出祁山》写他最后一次出师,景象十分凄惨,诸葛亮拜别刘备庙时所泣告“惟死而已”,既表达不可动摇的拼死决心,又写出他对成功无望的悲观情绪。他出师时,“大哭”、昏倒、“长叹”,悲剧气氛十分浓郁。

如此描写,在六出祁山战争中颇不乏例。

再出祁山时,当赵云二子求见,“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随即,“孔明跌足而哭。”

又在三出祁山的军中,当小将张苞身故消息传来,“孔明听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子地。众皆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通过这些描写表明,沉浸于悲观情绪中的丞相诸葛亮感到前景暗淡,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

2、如何看待强大的敌手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敢于藐视一切,而不管他的敌手是如何庞大或狡诈。

(一)藐视敌人的气魄

赤壁之战时,曹操大军席卷荆襄,长驱直下,大有鲸吞天下之势。

但是,诸葛亮并不因当阳新败而气馁,仍然满怀豪情地对鲁肃说:

“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亮举手,则皆为齑粉矣。”

他对百万曹兵,藐视之为一堆举手即灭的“群蚁”。

这并不是徒作壮语,而是他透过貌似强大的表面,看到了敌人的虑弱本质。

他在舌战群儒时,答虞翻说:

“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军无纪律,将无谋略,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他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把庞然大物的曹军视为“群蚁”。

对于破曹兵“如摧朽木”、处处高出曹操一筹的周瑜,“军师”诸葛亮却一直视如“小儿”以戏弄之。

在激周瑜抗曹时,诸葛亮就戏言曹操要抢夺他的妻子小乔姐妹:

“今操引百方之众,虎视江南,实为此二女也”,煞有介事地大开其玩笑。

在周瑜要借敌人之手杀他而令之断曹军粮道时,诸葛亮却以“片言戏之”说:

“吾闻江南小儿有言:‘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说周郎’。…周公瑾只堪水战,不能陆战耳”,而只有他善于各种战法。

意思说周瑜不如他,所以只得求他去断道。周瑜听了,气得要亲自出兵;诸葛亮又说曹操必有重防,劝他先决水战,然后别寻妙计破之。

诸葛亮既以“小儿有言”调侃之,又以善言诱导之,玩弄足智多谋而要暗害他的周瑜于指掌之间。

在三气周瑜时,诸葛亮指出他的“假途灭虢”计:“周郎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极其藐视之。

诸葛亮还曾在周瑜使鲁肃来索荆州时,说:“曹操统百万虎狼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只以为疥癣之疾,岂惧周郎一小儿乎。”

诸葛亮“三气周瑜”,就像戏耍“小儿”一样来耍弄这个既是抗曹盟友又是争夺荆州的敌手,喜剧色彩甚为浓厚。

这些故事表明,“军师”诸葛亮对待各种敌人与困难,都具有一种敢于蔑视的英雄气概。

(二)为何惧怕司马懿?

但是,丞相诸葛亮则有所不同。

他对弱敌尚敢藐视,然而对强敌不仅不敢藐视,却往往反生畏怯之心。

如面对曹魏都督司马懿,丞相诸葛亮时而忧患之,“大惊”之,以至“惧之”。

《三国演义》写他听说司马懿“提督雍、凉等处兵马”以拒蜀时:

孔明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挂意;但有河内温人司马懿,此人乃世之英雄,今总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芟除此人,以绝后患。”

“军师”诸葛亮蔑视当时最强大的对手,以曹操大军为“群蚊”、周瑜为“小儿”;而丞相诸葛亮却以对敌司马懿为“世之英雄”、“非等闲之辈”、“蜀中之大患”、“后患”、“平生所患者”,所以得知他出守雍、凉等处,便惶恐不安、“大惊”未已。

又当丞相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而使司马懿削职还乡时,则“孔明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众。今既中计而贬之,吾有何忧耳。’”

于是,才上表伐魏。丞相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任职与去官,一则以“大惊”,一则以“大喜”,一则以为“大患”,一则以为无忧,可见他视司马懿为巨大的障碍而深切忧虑之。

故司马懿后来复官平西都督时,小说又写:“孔明听毕,顿手跌足,不知所指。”

当时参军马谡问“丞相何故惊也?”而这位“不知所措”的丞相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心病:司马懿是其“平生所患者”,此人得“平西都督”大权,孟达举兵归蜀事必败,从此“中原不易得也”。为此,他还专修书信给孟达,说自己对司马懿“犹惧之”,要“慎之,戒之”,千万“勿视为等闲人耳”。

在小说中,丞相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忧惧情绪不仅表现于其本人的言行,而且也为魏、吴两国所察知。

(1)魏人知他惧司马懿。

初出祁山后,屡败魏军,魏臣钟繇奏请重新启用司马懿:

“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其人,故散流言,令陛下去其柱石之臣,果然陛下中计,方长驱大进也。今若复用其人,则诸葛亮自然退矣。”钟繇以全家性命保举司马懿“足可退诸葛亮之师”,因他深知诸葛亮“惧其人”。

(2)东吴也深察丞相诸葛亮惧司马懿的实情。

《诸葛亮三出祁山》写他令使者入吴:

“乞遣陆逊兴师,要分其(魏)势,魏朝必命司马懿拒之。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

丞相诸葛亮因司马懿相抗而北伐无所进展,只得转求孙权出兵以企图引司马懿东去来减轻对自己的压力。

但是,吴军主将陆逊对此早已一眼识破,他指出:“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

尽管司马懿其人谋略并不能与孔明比肩,“畏蜀如虎”,乃至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之事,但是丞相诸葛亮以其为“平生所患者”,每每“大惊”,以至“惧之”。

这种对于强敌忧患重重、惊惧不已的情绪,却从未见于“军师”诸葛亮的性格。

3、胆略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不仅才智无与伦比,而且胆力过人,锐气极盛,饶有敢于主动“弄险”的强烈进取精神。

(一)前期的“弄险”精神

《三国演义》写周瑜要害他,故意令他在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军师”诸葛亮识破周瑜是“特寻这一件风流过犯,明白斩我”,却一口应承,而且还主动提出“只消三日严限”,并纳下了军令状。

三日后,他果然如数向周瑜交纳了箭。这次“草船借箭”的成功,诚然首先是由于他智谋的杰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亮三日前,算定今日大雾”,并且作了周密的安排。

但是,敢于出奇制胜,还毕竟要有超人的胆量和勇气。

因为“借箭”行动,显然带有很大的风险:

(1)三日前对大雾的“算定”只是一种预测,而预测即使是准确的,还并不能完全排除三日后可能“天有不测之风云”,即突然出现天时的急骤变化。

(2)向鲁肃借船二十只,每船借军三十人,共用六百人;而这一支人数不算太少的吴兵行动,也难以绝对不被主帅周瑜所发现。

(3)曹操临机静守观变而不放箭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总之,每一个具体环节上倘有意外或差池,都会招致全盘失败的结果。

“借箭”尽管是建立在对气候变化等客观情况正确预测基础上的,但是通向胜利的道路毕竟充满着风险;倘若一昧贪求“谨慎”或稳妥,而缺乏超人的胆略与主动进取的精神,那末可“借”之箭一定不会“借”到手。

本来,周瑜所限的十天造箭时间是通常情况下完全办不到的,但是“军师”诸葛亮反而甘愿以生命作赌注,自动提出再缩减去七天。

为此,周瑜则说:“他自送死”,而他事后也自称:这是“敢取巧而办之”。

可见,小说所写的“军师”诸葛亮,具有主动进取的不怕“送死”而“敢取巧”的“弄险”精神。

正是如此,在“气”死周瑜以后,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他又毅然冒着“周瑜部将皆欲杀之”的生命危险,而亲自前往东吴吊丧。

《诸葛亮大哭周瑜》写他成行前,也完全明白东吴将领心怀仇恨,却仍主动去冒杀身之险,这不仅是对自己才智的坚信,而且也更加充分地表现他非凡的胆量和勇气。

(二)后期的“求稳”

但是,丞相诸葛亮却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物。

在整个伐魏战争中,他“只怕有失,不肯弄险”,一味求取“万全之计”。

《三国演义》魏延出子午谷奇兵取长安、另出斜谷而一举定咸阳以西的北伐计划,丞相诸葛亮以为“此非万全之计”而断然表示“决不可用之”。

其实魏延并非无将才。

曹操谋士刘晔曾说:

“(刘备)武有关、张、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勇冠三军而为将,号曰五虎。”

刘备一直重用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他多年官任镇北将军,是蜀军北方前线司令长官,对曹魏情况当是很熟悉的。

他的伐魏计划并非无可取,魏军都督司马懿在取街亭时,就对张郃评论道:

“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只怕有失,不肯弄险。”

司马懿所见与魏延计划不谋而合。正是由于丞相诸葛亮苛求“万全”,过分“谨慎仔细”,北伐战事停滞不前,果然不出魏延所料。

因而,魏延对此一直不服气,在四出祁山时说:

“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也!”

尽管小说作者褒孔明而贬魏延,但是丞相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有余,而以致裹足于祁山,无所成就。

丞相诸葛亮虽然曾有一个极为惊险的空城计故事,但正如他事后亲口对部属所说:

“此人(司马懿)料吾平生谨慎,心不弄险;见如此规模,疑有伏兵,故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他这个“因不得已而用之”计谋之所以侥幸成功,完全是由于司马懿以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自疑而退走。 这显然与“军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胸有成竹地主动而大胆的“弄险”行为是很不相同的。

4、计谋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在斗争中,计出不穷,算无不验,处处显示出应付事变的无限能力,时时闪耀着足督多谋的胜利光辉。

不管什么敌人或对手,都不能逃脱他“神机妙算”的打击。

赤壁之战前夕,他对刘备说:

“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亮借一风帆,直到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吾则无事矣。若南军胜,照旧而杀操以取荆州之地;北军胜,乘势而取江南。此远大之计也。”

果然,他用计以借助吴军之力,终于大败曹操。

所以,他在取零陵时说:“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片甲不回”,后来又对川将张任说:“曹操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走。”

对于周瑜这个争夺荆州的对手,他也用智以“气”之,一而再,再而三,使之计尽谋绝,不得不在临终前无可奈何地发出“既生瑜,而何生亮”的哀叹。

即使处在极其危难的困境中,“军师”诸葛亮也能挽狂澜于既倒,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当阳之战,本是刘备集团一次损失惨重的大败退,但是由于诸葛亮的用谋,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且反使曹操攻势受到打击。

在这次大撤退之前,他火烧新野、白河放水,打得来犯的曹兵先是“自相贱踏,死者无数”,后又“人马皆溺于水中”。

但是,丞相诸葛亮则有所不同。

尽管他在伐魏战争中也使过不少计策,却有时往往谋而无功、难以应变,以至于遭到失败。

初出祁山,他错用马谡而败于街亭,四出祁山又错用陈式等人,再败于箕谷。

六出祁山之初,丞相诸葛亮“虚攻北原,暗取渭滨”之计却为司马懿识破,其结果是所遣第一支攻北原兵为魏军伏击,“蜀兵大半死于水中,余者奔逃无路”;第二支烧浮桥兵为魏军乱箭射住,“吴班中箭死于水中,余军跳水逃生,木筏尽被魏兵所夺”;第三支攻渭水旱营兵亦中魏军埋伏,“蜀兵折伤太半”。

迫不得已,只好派费祎去东吴再次恳请孙权:“以念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取中原,平分天下。”

丞相诸葛亮不仅在司马懿面前捉襟见肘,而且还吃过姜维等小将的败仗。

初出祁山攻天水郡城时,他的“玄机”先为姜维所识,随后他“自为前部”来到城边,夜间又为姜维所困扰,而使“蜀兵乱窜”。

后来,他费尽脑筋,使出了反间计,才逼迫姜维归降。

而更有甚者,他二出祁山攻陈仓时,这位堂堂大蜀丞相竟然成为魏军末将霍昭手下的败将。陈仓是一座“孤小城池”,守军只有三千,守将只有霍昭一员,又非魏国名将;而蜀军由丞相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小将领众多,所“起三十万精兵”百倍于魏,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说:“量此小小城池,满城皆是人马,安能及我哉。”

但是,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百计而不能一得。他先命蜀军前部先锋魏延四面攻击,“连日不能破”。继而派遣部曲鄞祥两次说降,均为霍昭所严拒。于是,诸葛亮亲自出马直接指挥攻城战斗。

诸葛亮一筹莫展,只得放弃占领陈仓的计划,绕道从小径出斜谷而去祁山。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以三十万之众久攻不下三千守敌小山城的丞相诸葛亮,跟从前笔不费力地取下南郡等三座大城的“军师”诸葛亮相比,前后性格差距竞然如此之大,的确是令人惊异的。

丞相诸葛亮即使处在打得赢的战争中,也并不都是无所不能,而有时却陷入了智尽谋绝的境地。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