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有那么暴虐吗?注定孤独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真的有那么暴虐吗?注定孤独的千古一帝

()
中文名:
秦始皇真的有那么暴虐吗?注定孤独的千古一帝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秦始皇-嬴政 人们在称颂嬴政的丰功伟业的同时,总是免不了唏嘘其残暴的一面,发出“天下苦秦久矣”的感叹。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记忆中试着去揣测一下这个中华大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 公元前221年,一支来自西北边陲的军队攻入了东方齐国都城临淄,

三国名人推荐

秦始皇-嬴政

人们在称颂嬴政的丰功伟业的同时,总是免不了唏嘘其残暴的一面,发出“天下苦秦久矣”的感叹。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记忆中试着去揣测一下这个中华大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

公元前221年,一支来自西北边陲的军队攻入了东方齐国都城临淄,这座被誉为最繁华东方之都宣告陷落,历时十年、席卷华夏的秦统一六国战争也落下帷幕。经过近五百年的战争,秦国作为战争的胜利者,成为整个天下唯一的主人,人们期待的和平终于降临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秦灭六国图

但此时,嬴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他心中积蓄着老秦人几代人的执念,他们的崇尚务实、坚韧不拔,最终也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如今,这位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第一次拥有了如此广袤的领土,打开此时秦国的版图,这是当时中国人所能想象到的最大的世界,也正是这个无比辽阔的疆域,也成为嬴政心中最大的困扰。

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确实是不世伟业,但是作为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一个帝国,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这千秋伟业怎么能够长久的保持,成为嬴政要面对的最大的考验。

经过八代君主励精图治,尤其在秦嬴政时期实现统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始皇帝是一个只知横征暴敛的暴君,他绝对是一个务实且有着自己的抱负的帝王。任何一个开国皇帝的正常逻辑应该是以和平来维护既有的努力成果。然而,和平从此真正到来了吗?

秦士兵

统一后的秦国并没有想象中的太平。被灭的国家的贵族和地方势力暗潮汹涌,小的叛乱时有发生。嬴政面对帝国的子民,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开端,他的内心渴望将这一切千秋万代延续下去。

雄心勃勃的嬴政开始用行动了勾勒起了自己心中帝国的未来,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一、制度的革新

公元前221年,嬴政在咸阳主持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宫廷会议,议题就是秦国即将采用哪种制度管理这个国家。丞相王绾建议采用周王朝的分封制,以此捍卫秦王朝的统治,廷尉李斯反对,建议全国推广郡县制。最终,嬴政选择了郡县制。一个新的国家体制由此开始,中国进入帝国时代,秦国这个战争机器正在努力转型为一个综合发展的国家机器。

嬴政坚信,要想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秦法将是维护天下太平最佳的手段。秦以郡县制重新划分国家,设立三十六个郡。嬴政推行了影响中国近千年的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为百官之首,负责政府的全部工作,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负责一切军事事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所有官员。建立了一种垂直化且存在监督的政治管理体系,形成了和郡县制配套执行的中央集权管理。

秦三公九卿制

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而在当时,能够摒弃分封制,将秦的郡县制的在全国推广,对于一个封建统治者来说,这需要莫大的政治勇气。新的政治体系,受到了昔日六国人的消极抵制,《史记》记载,嬴政在泰山封禅时甚至受到原来六国学者的讥笑。

二、精神的认同

嬴政清楚地认识到,疆域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大统,而人心的统一,才是国家长久的根本。秦始终贯彻执行法家思想,而在法家的理念中,人心的统一在于指令的执行与遵守。秦国在统一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控制疆域,往往让一些精通秦法的军人就地转为地方官吏。实现统一后,军人管理已经无法应付新的时局。秦帝国需要通过郡县制,通过地方官吏的群力,使百姓了解秦法,了解秦帝国的执政思想,从精神上认同这个国家。

也许今天很多人看来,秦法就是暴虐的代名词,但是,近代出土的书籍等已有证据表明,秦法极为重视细节,对臣民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这些法律严谨却不暴虐,法律的初衷既是为了保障国家的运转,同时也保证着百姓的生活。

诸多史学家认为,秦法对老百姓其实是比较体恤的,很多政策都比较人性化。秦法务实,甚至细化到百姓耕种应该种什么,锄地应该锄多深,都有着政策性的引导,它对整个国家进行着事无巨细的管理。当然,这些也是始皇帝嬴政的意志贯彻,他希望通过秦法,既实现国家的有效统治,又能得到人民的思想认同。

但一个新的矛盾就此产生,战国时期的东方六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这势必会大大影响沟通与管理,影响秦法的推广。如果文字不统一,中央的精神意志以文书形式下发后,完全不能实现有效贯彻。

为了将秦法有效推广,公元前221年,李斯上书嬴政,奏章中提出了书同文字的建议,被嬴政欣然采纳,规定以秦国小篆为统一书体。

秦字小篆

伴随着文字的规范统一,38岁的嬴政随即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车轨尺寸,将秦国的标准以法令的形式推广到所有新的疆域,他的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希望通过将秦国的思想传播四方,让天下百姓逐渐认同这个新的帝国,从此就会天下太平。

然而,这一系列与传统完全分裂的变故革新,让东方六国对这一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战国末期,东方六国已经形成了以儒家之礼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崇尚巫鬼且浪漫奔放的楚文化、粗犷豪迈的燕赵文化。针对这个问题,嬴政以一种近乎谦卑的态度,给予六国文化最大的包容和吸纳。

公元前221年,嬴政将六国礼仪全部接受,并且建立了一套名为博士的制度,博士不仅负责学术,还有职责参与廷议,讨论国家重大决策。为了能够赢得这些学者的青睐,嬴政将一直坚守的法家原则也做出了改变,统一的教化、统一的言论,被博采众长的方式所代替。

可是东方学者并没有这种认同,他们以消极冷漠的态度回应了嬴政的热情,嬴政依然选择了忍耐,等待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得到思想的认同。直到公元前214年,东方学者淳于越上书请求恢复分封制,此时的嬴政终于失去了耐心,数年的等待,仍然没有得到东方学者对统一帝国的认同。

淳于越

嬴政选择不再退让,公元前213年,为了统一言论与思想,六国的书籍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浩劫,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三、百姓的归属感

什么是百姓臣服的基础呢?土地!

秦国土地制度采用军功授田制,百姓需要用军功甚至死亡的代价获得土地,而昔日六国的土地制度早已灰飞烟灭,六国百姓所担心的是自己没有军功还能否传承现有的土地。

公元前216年,嬴政改革了秦国施行了近两百年的土地制度,颁布新的国家政策,承认原有的土地占有状况,让百姓自报土地数量,他用行动向百姓表明,这个国家并不是要榨取民力,而是要让百姓获得幸福的生活。

秦国农民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项制度不但没有收获民心,反而产生了经济的动荡,受到潜在反秦情绪和势力的影响,粮食价格暴涨,秦帝国再次遭到巨大冲击,土地改革政策以失败告终。

骄傲的嬴政不断受到沉重的心理打击,始终无法得到他想要的民心。

四、开疆拓土、构筑军事防御

此时,年轻的秦帝国、急于求成的嬴政还干了几件事:

1、派遣秦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将河套地区纳入帝国疆域。

2、在原有长城基础上,大规模修建增筑长城。

秦筑长城

3、修建军事通道——秦直道,咸阳直抵内蒙九原地区,长达一千八百里,秦帝国可迅速投放兵力,三日即可从咸阳抵达九原前线。

秦直道遗址

秦直道线路

4、挥师五十万南征百越,岭南从此永远进入中国版图。

秦征百越

最终,导致服徭役的刑徒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百姓开始加入徭役大军。

据记载,秦帝国建国初期全国人口仅两千万,用于非生产的人口就达到百分之十五之多,沉重的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底层逐渐被迫爆发,譬如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譬如刘邦芒砀举事,皆是因此而起。

嬴政所做的以上的每一项举措,看似都是一个个锐意开拓、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行为,但因为急于求成,多措并举,反而使得社会不堪重负,也使得秦帝国统治变得危机四伏。

加之,晚年的秦始皇更是征用七十万人修建规模浩大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最终,秦,二世而亡。

我想,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心中注定充满了孤独和不甘!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