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景 编辑 |世界 前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政权国家了。 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有名有权的臣子,可他却隐忍数年,等到70岁才显露出真正的野心夺权,这是为何? (文中图片皆为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班婕妤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妇德的楷模?班婕妤有何成就?
赵云死后,张郃就称雄三国了吗?除了魏延,这2人还可匹敌张郃
汉朝名将李广后代,为义“叛国”,全家遭遇诛杀
媲美霍光的政治高手金日磾,本是异国太子,他靠什么而崛起的呢?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文 |周景
编辑 |世界
前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政权国家了。
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有名有权的臣子,可他却隐忍数年,等到70岁才显露出真正的野心夺权,这是为何?
(文中图片皆为剧照,侵权联系删除)
才智双全,令曹操又爱又忌惮
司马懿出身高贵,自小才智过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曹操就想让其入朝为官。
可司马懿从来瞧不上曹氏一族,对曹操更是厌恶至极,因此极力推脱,就想做个富家翁。
但司马懿本身的智慧和才能是掩饰不住的,他虽未入仕,但在军事和局势上分析的头头是道,这自然引起曹操的注意。
曹操在担任丞相之后,再一次想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决定不再称病,待在曹操身边为官。
司马懿一上任,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才能,令曹操十分满意。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计划借力打力,表面上为曹氏政权服务,暗中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取而代之。
其实,尽管曹操两次请司马懿,但是曹操对司马懿却不甚信任。只不过后来发生的几件事情,渐渐地让曹操对司马懿放松了警惕。
关羽曾经水淹了七军,除掉了庞德,而曹操困守襄阳。众多的谋士都没有应对的策略,这时司马懿对曹操说和孙权合作,对抗关羽。
曹操听取了司马懿的建议,果真最终取得了胜利。
司马懿这时候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看出孙权和刘备面和心不和,因为荆州事件,更是互相提防彼此。
再加上孙权并不想看到刘备一家独大,关羽还曾经羞辱过孙权,所以无论是从公私哪个角度看,孙权都会出手相助。
司马懿的政治头脑由此可见一斑。
建安二十年,司马懿跟随曹操讨伐张鲁,取得了胜利。在曹操攻打下汉中之后,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应该趁刘备根基未稳,趁热打铁,拿下益州(四川)。
因为当时是刘璋占领着益州,只不过因为和张鲁不和,才请刘备前来助阵。
而刘备来到益州之后,打算反客为主占据益州。司马懿察觉到刘备的心理,而且刘备当时对于益州的官兵和百姓来说并没有号召力,此时趁机攻打益州的话,刘备势必很难抵挡。
但是曹操却犹豫了,他担心步子迈得太大,人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失去一个打击和消灭刘备的好机会。
表面上看只是益州的官兵、百姓不服刘备,其实更深层的是当时曹操虽然攻下了汉中,但是汉中的人心却未随之归顺曹操。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卓越的政治头脑。
因此,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慢慢地取得了曹操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曹操的猜忌。
曹操之所以两次招司马懿,是因为他想把天下的英才都网罗到自己这边。
这样一来,不仅天下的英才为己所用,而且也避免了英才成为自己的对手和敌人。
但是曹操性格善变多疑,对人才从来都不是完全信任的。而司马懿才智过人,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却对其尤为忌惮。
其实原本曹操想找个借口除去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早就看穿看了曹操想法,便夹起尾巴做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让曹操找不到他的错处,故没有下手。
更为重要的是,司马懿投靠了太子曹丕,而曹丕对于司马懿颇为信任。
在曹丕时代之后大放异彩
曹丕虽然胸怀大志,却抵不住自己的地位也是“四面楚歌”的状态。
而司马懿的智慧正是他急需的,加上当时司马懿完全不可能对他有易心,因此当司马懿有意投靠他的时候,他立即就表现出对司马懿的重视。
就连他爹曹操都劝不动曹丕,他曾多次提醒曹丕在重用人才的时候,留三分防备之心。
说到这儿,就要说道曹操有天晚上做梦,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食槽吃草,(三匹马暗示的就是司马父子),醒来之后觉得十分恐慌,就立即提醒曹丕提防司马懿。
但是曹丕却没有听进曹操的话,如果曹丕听进了曹丕的话,也许司马懿就是另外一种人生结局了。
曹丕对司马懿颇为信任,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在当时的政治场上,曹氏的人才众多,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反观司马氏,当时并没有掌握国家实权,故曹丕没有在意曹操的话。
二是曹丕对于兄弟是非常猜忌的。这种猜忌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对于曹氏家族的看法。
曹丕猜忌兄弟,总是担心兄弟会夺权,于是对兄弟采取了严密的监视措施。
一方面是因为曹操偏爱曹植,他担心汉朝时期七国之乱重演;另一方面是曹丕自己还有夏侯氏可以信任。
司马懿曾经为曹丕的太子之位出谋划策,曹丕重用司马懿,是有一种报恩的心理的。
司马懿有着超越常人的政治能力,使得他得以在曹丕时代崭露头角,成为曹丕身边的四位高级智囊之一,曹丕对其的信任可以说超过曹操。
曹丕亲征东吴的时候,就把后方交给司马懿管理,让其支援前线。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把司马懿看做自己的战友,二人是一种亲密无间的而合作关系。
曹丕病危时,把司马懿、曹真、陈群找来,让其辅佐太子曹叡,并说道:
“有见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后来曹丕刚去世,孙权便打算趁虚而入,进军中原,结果遭到司马懿的迎头痛击,这一战也更加强化了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
这个时段司马懿战功卓著,俨然成为非曹氏族人在曹魏政权中权位最高者。
司马懿能慢慢兴起,离不开曹丕的信任,也离不开司马懿个人的原因,司马懿的隐忍远超常人。
最初,司马懿刚入仕时,曹操就曾百般试探,但当时司马懿虽然内心看不上曹氏一族,表面却将一切做的滴水不漏。
曹操多疑的性格是众所周知的,不然当时华佗也不可能死的那样惨烈了。
司马懿的这种隐忍连一代枭雄曹操都能蒙骗过,更不用说是其子曹丕了。
随着曹操、曹丕先后离世,吴国和蜀国认为魏国群龙无首,正是好时机,便相互配合轮流向魏国发动进攻。
但是在司马懿和其他将领的相互配合之下,最终没能得逞,反而是消耗了蜀吴的人力,物力,这也为日后三分归晋奠定了坚实基础
曹叡执政时期,沿用曹丕时期的政策,重用司马懿。这一政治举措,再次强化了司马懿的政治地位,司马懿的权势更盛,这为司马懿父子伐魏奠定了政治基础。
三是在封建时代,政治生涯的长短和寿命也是有一定相关的。
司马懿是相当长寿的,而曹丕、曹叡却短命,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懿的长寿也是他夺取曹魏政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照曹丕的智慧,他完全能够在任用司马懿的同时,保障曹氏政权不受其威胁。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曹丕等人过早地离世,这就导致曹氏家族却没有一个精明的政治家能够活到与司马懿相抗衡的年龄。
这也造成了曹氏家族后继无人,也为司马懿夺权提供了便利。
在曹氏家族的人相继离世的时候,司马懿却老当益壮。
历经几朝建立的政治权威,无数的军功,再加上亲信众多,这远不是曹魏政权中任何人可以与之匹敌的,这也为其日后篡夺曹操政权创造了绝佳的优势。
借力打力,伺机夺权
曹叡英年早逝,齐王曹芳继位。历史又一次地把司马懿推上了辅臣的位置。
这一次当辅臣,司马懿也转变了斗争策略,由外向内,和曹爽斗争,最终政治角逐中取得了胜利。
当时刚即位的齐王曹芳只有八岁,没办法亲自处理政务,朝廷政务自然就由魏明帝亲自授命的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总揽。
其实魏明帝之所以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并不是怀疑司马懿的能力,而是为了让司马懿的决策有曹氏家族的人的监督制约。所以安排了两位政治家,让其展开对决,彼此钳制。
自从曹操时代,司马懿进入曹魏政权以来,他一直都在隐忍,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表面上和曹氏家族的人一团和气,始终没有退路心迹,与曹魏政权展开正面交锋。
但是曹爽在和司马懿一起辅政后,却急不可待地向司马懿发动起了猛烈的攻击,想要以此独揽大权,削弱司马懿的权力。
司马懿何等狡猾,又拿出了自己装病的老一套,待家闭门不出。终于骗过了曹爽,最终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公元249年,曹芳和曹爽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马懿察觉到这是天赐良机,由此拉开了斗争的序幕。
他深知一些朝中重臣是不允许曹爽胡作非为,葬送曹氏政权的,而且士大夫们也不会允许曹爽伤害到自己的利益,由此这两股势力都为己所用。
为了稳定人心,司马懿并没有自己动手,而是上奏请求郭太后,废掉曹爽,并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
这样一来,就顺理成章地除掉了曹爽,巩固了自己地位,同时也堵住了悠悠之口。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司马懿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几十年的斗争策略,将斗争经验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曹爽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
面对着司马懿的强烈反扑,曹爽束手无策,毫无反抗之力,只好乖乖束手就擒,最终自己的党羽也被诛杀。
这场“高平陵之变”基本上可以说是将曹魏政权结束了,曹氏政权落入了司马懿的手中。
司马懿隐忍数十年,最终完成了自己年少时的规划的借力打力,利用曹魏政权为自己铺路,最终取而代之。
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懿已然是一人之下,但是朝中依旧有不安定的因素。当时,有人想要拥立曹彪为帝,这件事情直接关系到整个魏国的命运。
司马懿担心这一次如果自己心慈手软,便会使得曹氏家族反扑,于是毅然杀掉了曹彪等人。
对外他称曹彪等人是叛贼,自己只是平叛,由此稳定了人心,夺取了大权。
魏国名义上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然是司马氏的天下。尽管曹魏的政权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中,但是天下的臣子和百姓心中还是向着曹氏的。
司马懿便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 他把曹魏诸王全部分配到了邺城,并禁止他们私下联系。
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名声,又能彻底地遏制曹氏的反扑。
司马懿一生跌宕起伏,历经了四代曹氏政权,最终为天下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笔者观点:
司马懿工于心计,对于人心更是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凭借着杰出的政治才能,政治智慧,最终掌握了政治大权。
当然客观上他的长寿和健康,也助其日后夺权。
司马懿的阴谋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手的失误。
高平陵之变对曹爽集团是致命的打击,司马懿也因这场政变,掌控了政权,并最终经过其子孙一系列残酷的政治活动,篡夺了曹魏的政权。自此,中国进入了魏晋时代。
尽管曹操对司马懿充满了猜忌,但是,曹丕与曹叡父子对司马懿却非常信任,委以重任。因此,司马懿在魏明帝和齐王芳执政时期,虽然树立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权威,但是最后却恩将仇报。
司马懿死后,其子孙又在继续利用卑劣的政治手腕,强夺曹魏皇权,从而使司马氏家族的道德权威地位丧失殆尽。
统治不只是政治领域的领导者,而且也还是道德领域典范。一个政权要想长久地维持下去,不只需要政治权威的建立,更需要道德权威的建立,只有如此,方可夯实其政权的基础。
司马氏家族道德权威地位的丧失,导致了司马氏立国根基的薄弱,引发起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导致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走向趋于黑暗化。
总之,历史上的关键性人物与关键性事件,往往可起到左右历史发展方向的作用。
曹操父子从怀疑猜忌到信任重用司马懿,司马懿从隐忍不发到发动政变,反噬其主,是魏晋政治变化之关键,成为魏晋南北朝历史黑暗化的先导。
资料参考:
司马懿赢得天下的心理分析
司马懿的军事谋略与《孙子兵法》_黄兆宏
司马懿的决策智慧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