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
中文名: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由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荡平天下,第一次统一了中国。 秦朝作为古代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灭掉了周朝的所有诸侯国,占据了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农耕区域。 但是有这么一个国家,秦始皇至死都没有灭掉它,这

三国名人推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由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荡平天下,第一次统一了中国。

秦朝作为古代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灭掉了周朝的所有诸侯国,占据了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农耕区域。

但是有这么一个国家,秦始皇至死都没有灭掉它,这个国家就是卫国。

不仅秦始皇没灭掉这个地处中原腹地的小国家,列强环伺的卫国也像是个小强,在春秋战国如此动乱的局势下也能稳如泰山,享国长达913年之久。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卫国的立国之道以及秦卫之间的爱恨情仇。

殷商遗民,封国为卫

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对商的后裔赶尽杀绝,让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继续留在朝歌,管理商朝遗民,但毕竟是国仇家恨,不得不防。

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就在朝歌城的东部设立了卫国,以管叔鲜为卫王,爵位为侯爵;西将蔡叔封于鄘国、北霍叔封于邶国,共同监督武庚。

但没想到,周公旦辅政期间,本来用于监督武庚的三个封国却监守自盗,串联了武庚发动了三监之乱。

战乱平定后,管叔、武庚被诛(也有说北逃的),蔡叔被流放,霍叔被废为庶人。

但是殷商遗民还存在,于是周公就又把这个地区大洗牌,将殷商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分封到宋国,以续殷商遗风,由未参与叛乱的微子启做国君;

另一部分仍然留在朝歌附近,由周公最信任的弟弟康叔来统治管辖,封国就是卫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四战之地,左右逢源

康叔也像他的哥哥周公旦、武王姬发一样,品德高尚,很有才能。

而纣王一脉虽然灭了,这帮殷商遗老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在康叔的带领下,君明臣贤,将卫国被治理得很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杀伐不断,吞并战争此起彼伏。而此时的卫国,虽然仍然政通人和,但终究是个小国。

北邻赵魏(原晋国),西有强韩,东通齐鲁,南望荆楚,可谓是四战之地,不论哪个国家都对他虎视眈眈,国际形势十分严峻。

正是因为这四战之地,每个强国都不希望卫国被某个诸侯国独自吞并。夹缝里面求生存,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卫国的运气一直不错。

虽然屡次遭到外敌入侵,但每次都有其他强国出来援助调停。

当狄人入侵时,齐桓公出兵相救;晋国入侵时,大哥秦国又出面调停;三家分晋之后,赵国又占领卫国,魏国看不下去盟友被欺负,攻打赵国让卫国又死而复生。

此时卫国虽然已经沦为魏国这个大国的附庸,但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以至于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时候,卫国才被抹除掉了存在。

历史羁绊,源远流长

那么究竟秦始皇为什么留着卫国不灭呢?虽然没有史料记载,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瓦砾之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1. 卫国多君子,秦国人才储备基地

卫国作为殷商故地,商人的遗风很浓厚,儒商鼻祖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 - 公元前456),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经国济世之才,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究诚信经营,他的经商理念“端木遗风”深深影响到了后世的商人们。

商鞅变法

商鞅,姬姓,卫国公孙氏。法家著名代表人物,辅佐秦孝公,积极推行变法,以经天纬地之才帮助秦国成为当时最富裕的国家。

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吴起,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著有《吴子兵法》,曾为魏文侯率五万步卒骑兵三千大败秦惠王五十万大军。

但后遭谗害,奔走楚国,帮助楚国施行了著名的“吴起变法”。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扶植异人成为秦国君,官拜相国,为秦始皇“仲父”。

同样受殷商遗风影响,十分善于经商,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的大商人,著有《吕氏春秋》。

卫国另有刺客聂政、荆轲等一众杰出人才,在群星璀璨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处奔走,大放异彩,其中,商鞅和吕不韦对秦国贡献最大,帮助秦王国富兵强,一统河山。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秦国人才储备基地。

而秦始皇最后不去灭卫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仲父吕不韦的缘故。

2. 长期附属秦国,没必要攻打

上面也说了,卫国作为一个小国,处在四战之地,时刻提心吊胆,要想夹缝之间求生存,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国家以求庇护。

在卫国900多年的时间里,每位国君都会审时度势,寻找合适的盟友。

而强大的秦国就是卫国的长期盟友之一,在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原本附属魏国的卫国东部濮阳一带划归东郡。

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国完全沦为秦的附庸。

而作为附庸国,不存在敌对关系,也就没有所谓的战争、灭亡之类的必要,所以这也是秦始皇没留下卫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秦国和朝歌的历史渊源

卫国首都朝歌作为原来的殷商首都,有着浓厚的殷商遗风,商业人才辈出,先有儒商鼻祖子贡,后有商圣吕不韦(商圣说法很多,范蠡也是其中之一)等人。

而秦国和殷商则有很深的渊源,秦始皇是否对故主首都留有一丝异样情感,我们也不得而知。

1.秦与殷商同源

史记.殷本纪》: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

《史记.秦本纪》: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史记.秦本纪》

太史公当年写《史记》的时候可以说是做了大量的 考察工作,在这两个重要民族的起源问题上,不太可能儿戏偷懒,那这是巧合吗?

其实这种传说是很多母系社会的部族都会有的,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一种文化体现。

至今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保留着母系社会的走婚制度,父亲在种完种子之后就回到自己的部落,而子孙则成为母亲部落的后代。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被认为是燕子,是商民族的图腾。而秦国,则也有着驯服鸟兽的技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史记.秦本纪》

秦人尚黑,殷人尚白,而这两种颜色正好是“玄鸟”燕子的腹背的两种颜色,所以秦人和商人很有可能是一个部落的两个不同分支。

2.秦先祖忠于殷商

上面说过,秦人一直善于驯化鸟兽,尤其是善于养马,这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祖传技能。

当年夏桀荒淫无道之时,贤臣费昌(嬴姓,费氏,秦人先祖)不堪暴政,逃往商地,投靠成汤。

后伊尹招其进宫,和成汤三人共讨伐桀之事,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为什么逃到商地,很可能因为这就是他的老家)

后来嬴姓一族也在商朝取得了不低的地位,始终追随商王南征北战。直到商纣王,嬴姓贵族仍然是商朝的重臣。《史记 秦本纪》:

“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

飞廉父子一人“善走”,应该还是祖传的训马技能。而恶来则是商纣王手下的一员大将,而提起恶来,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古之恶来”——典韦,从典韦战斗力就可以推测恶来的战斗力也是不俗了。

飞廉、恶来二人在商朝最后“天下离德”之时,仍然死死地守护着商王朝,这段长达500多年的革命友谊也是相当可歌可泣。

所以,即使秦和商没有血缘关系,两个族群的友谊也是始终牢固的,到商王朝灭亡的最后阶段,秦人始终誓死抵抗,可见其对商王朝的忠心。

其后就是周王胜利,整个嬴姓族群被贬为奴隶,直到周孝王时期,秦非子又因为祖传技能养马再次得到赏赐,得到封地秦,自此有了秦人的族群称号。

在数代子孙的努力下,终于东山再起抹除了当年灭亡旧主殷商的罪魁祸首周朝,也算是报仇雪恨了。

结语

不论是从商鞅、吕不韦的感情方面考虑,还是因为是旧主商朝的首都所在,秦与卫国的渊源都是非常深厚的。

而作为秦国的附属国,一向出师有名的秦始皇没有必要去灭掉这个一直匍匐在自己脚下卫国,导致了卫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诸侯国(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209年)。

后秦二世胡亥登基,他立马将卫君角废为庶人,结束了这个“长寿老人”漫长的一生,享国907年,历经41代君主。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