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失言还是真情流露?庞统虽擅施奇计,但却并不认同刘备的仁义

酒后失言还是真情流露?庞统虽擅施奇计,但却并不认同刘备的仁义

()
中文名:
酒后失言还是真情流露?庞统虽擅施奇计,但却并不认同刘备的仁义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图片来自网络 从刘备任命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开始,就意味着刘备集团要将兵力分成两部分,去执行两个大任务了。 一部镇守荆州,另一部自然是攻打益州了。 后汉时期,由于战争频仍,部队需要大量的参谋人员,也由此,刘备、曹操和孙权分别给参谋人员原创了三个

三国名人推荐

图片来自网络

从刘备任命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开始,就意味着刘备集团要将兵力分成两部分,去执行两个大任务了。

一部镇守荆州,另一部自然是攻打益州了。

后汉时期,由于战争频仍,部队需要大量的参谋人员,也由此,刘备、曹操和孙权分别给参谋人员原创了三个军职出来。

曹操独原创的军职是军师祭酒。

这个祭酒的来头很大,是曹操是仿效“五斗米道”建立起来的。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道教后,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化民众,设立了“二十四治”。负责每一“治”的首领,就称为“祭酒”。

到了曹操这里,在设立参谋处的时候,就把“祭酒”这个头衔拿过来安在了参谋处主任的头上,变成了军师祭酒了。

在孙权这里,也有类似的官职。如鲁肃就被拜为“赞军校尉”。

而在刘备这里,则把参谋处主官的名字命名为军师中郎将。

但要注意的是,孙权的赞军校尉与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和曹操的军师祭酒可不一样。

曹操的军师祭酒只有参赞谋划之职而无领兵作战之权,而孙权的“赞军校尉”和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则不同,既有参赞谋划之职又有领兵作战之权。

由此可见,后汉时期的这三位大佬对军权的控制力度以曹操为首,同样也说明,那位奸雄了一辈子的曹操手里面根本就没有信任之人。

刘备把军权一分为二,分得很平均。除荆州水师未分开之外,其余各部基本上都分成两份。

文臣,刘备带走了庞统、法正和麋竺;武将,刘备带走了黄忠和魏延。

部曲兵马也一分为二,一部由陈到、魏延率领入川;后勤部门也分为两部,一部由麋竺带领入川,剩下的一部部曲和后勤部门由赵云和麋芳执掌。

这种分法,是符合当时刘备集团的实际情况的。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水师创始人和水师统领,在由汉水和长江环绕的荆州,水战为上。因此,谁都能离开荆州,关羽也不能离开。

后世那些不明就里就嚷嚷着要用赵云或者魏延替换关羽镇守荆州,抨击诸葛亮不会用人的人,都是在乱讲。

那为何不是诸葛亮入川,而是庞统入川呢?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诸葛亮和庞统虽然都是荆州的士族,但要论资源的丰厚,还是诸葛亮占优。

而且,诸葛亮投奔刘备得早,在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荆州派的圈子,把诸葛亮留下更有利于荆州的稳定。

其二、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施政,想当年,他自比的可是“管、乐”。

而庞统则不同,他擅长的是奇谋,在他的自况中,是这么给自己定位的:

“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什么叫做“论帝王之秘策”?指的就是阴谋诡计;什么叫做“揽倚伏之要最”?指的就是随机应变。

要论守,自然是越稳当越好;可要攻,自然是奇谋百出为好。

图片来自网络

要攻占益州,在名义上是去帮忙的。打着帮忙的名义去抢人家的基业,这种事情并非诸葛亮擅长,而恰恰是庞统擅长的。在加上一个善于干“黑活”和“脏活”的法正,刘备攻打益州的班子简直就是绝配。

果然,庞统一出手就震惊了刘备。

在刘备与刘璋会于涪城的时候,庞统建议: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抓住刘璋就能平定益州?刘备可不这么认为。

在刘备看来,益州的归属从来都不是刘璋说的算,而是益州的士族们说的算。只要给予了这些大家士族们足够的利益,益州早晚都是自己的。

可这却需要时间。

庞统是荆州士族,法正是不得意的关中士族,如果一入川就对包括刘璋在内的益州士族动手,吃相就过于难看了。

庞统和法正可以不在乎,反正他们也不是益州士族,把益州士族消灭掉,正好可以给荆州以及关中士族腾地方。

庞统和法正可以这么想,但刘备却不能这么做。他太知道世家大族的重要性了。

想当年,他在涿郡起兵,处处受人白眼,虽然立有大功,却无立锥之地。好不容易获得了孔融的一次邀请助拳,把刘备受宠若惊地大叫: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之后,就连陶谦想要把徐州交由刘备执掌,刘备都不敢要。还是孔融和陈登二人通过关系找到了袁绍,在获得了袁绍的首肯之下,刘备才战战兢兢地接过了徐州。

可当曹操拿下了徐州之后,刘备费尽心思拉拢的几个徐州士族纷纷离他而去,如陈群。只有陈登还算是厚道人,替刘备说了几句话,可随即就被曹操打发到广陵当太守去了。

广陵虽然是个好地方,可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那可是与江东孙策势力相邻的地方。这种地方没有安排给曹操亲信的大将镇守,反而派给了刚投奔曹操的陈登镇守意味着什么?

在历史上,凡是出现这种行为的,都是把不信任的人派过去起消耗作用的。

失去了徐州士族的支持,哪怕刘备再不情愿,他也只能乖乖跟着曹操到了许都。

鉴于自己所经历过的苦,刘备拒绝了庞统的提议:

“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听听,刘备“此不可也”的前提是“初入他国,恩信未着”,而非不想把刘璋干掉。换言之,只要刘备觉得“恩信立”了,那自然也就是“此可为也”了。

刘备攻打益州有两个心理负担:

其一、自己的“仁义”名声。

刘备的名声好吗?

应该说,在攻打益州之前,刘备的名声还不错。尤其在荆州,由于诸葛亮等一些世家大族的投靠和有意识地赞扬,刘备很是收获了一波加持。

而且,在曹操南下之时,刘备带着他那可怜的几千兵马来到襄阳城下的时候,又拒绝了诸葛亮攻打襄阳的建议:

“吾不忍也。”

是真的不忍吗?恐怕未必。

图片来自网络

要知道,此时荆州的兵权都集中在蔡瑁、张允手中,襄阳又在战争的一线,荆襄的大部兵马都集中在这个地区,以刘备的几千兵马能在短时间内攻下襄阳吗?

如果攻不下,曹操的南下大军已经近在咫尺,听闻刘备攻打襄阳不克,定会率军倍道而进。到那时,刘备定会被曹操与荆州军夹击于襄阳城下。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油条”,刘备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因此,刘备所谓的“吾不忍也。”其实应改为“吾不能也。”

紧接着,另一幕出现了。襄阳城内以及周边的百姓听说曹操要来,刘备要跑的消息后,纷纷选择跟着刘备。

这让刘备既感到这些年“人设”没白设的欣慰,又让他感到头疼。

作为沙场老败将的刘备,他太知道逃跑时轻车简从的重要性了。要知道,想当年他和袁绍联合意欲偷袭许昌却被曹操反偷袭的时候,他可是一见曹操的大旗,扔掉老婆孩子就跑的。

可这些愿意跟着刘备一起“跑反”的人他也不能扔下不管。这些人可不全是普通老百姓,大多是愿意跟随他的荆州士族。

普通老百姓家里能有啥?全部家产充其量一副担子、一辆小车就能搞定。可大家士族则不然,动辄几十辆、上百辆车。

让刘备头疼的是,这些人他是真不想带,可又不能不带。带了,在很大概率上自己要跑不掉;不带,他这几年精心设计的“人设”就将毁于一旦。

没办法,刘备只得命关羽用船带走了一部分,大部分人跟着他走陆路奔往江陵。

其实,这些人也是不太聪明,他们都是被当年曹操为父复仇屠了徐州的经历吓怕了。要知道,那可是自董卓之乱后逃到徐州的几乎所有士族啊!几乎被曹操一网打尽。

但这次的情况是不同的,只要稍加判断,就知道曹操此来肯定不会大开杀戒。

曹操已经奠定了在北方的地位,此次南下就是为了统一全国来的。在这种局势下,曹操给这些士族们带来的只能是笑脸,而非大刀。

可是这批人已经被曹操吓破胆了。

这就苦了刘备了,再不愿意,他也只能带着这些人一起走了。

当然,该有的“人设”还是要有的: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其二、益州世家大族是否支持

对于益州的世家大族能否支持自己,刘备是没有把握的。

在益州,世家大族主要分为了本土派、东州派、南中派。

南中派地理位置遥远,先不提;东州派已经有法正和孟达投靠,仅剩下个李严。只有本土派是刘备搞不定的。这也是刘备为何不敢在涪城就对刘璋动手的原因。

刘备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直到他占据了益州之后,那些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世家大族们仍然时不时的给他找麻烦。

刘备与刘璋涪城相会之后就率兵赶往葭萌关。至于出兵攻打张鲁?那是不可能的。

刘备入川是帮助刘璋抵御张鲁的,既然张鲁没有主动来攻,自己为何还要主动去打?

那刘备干了些什么呢?只有一件事:

“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这个“众”指的是谁?自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世家大族。

不得不说,刘备在葭萌关屯兵1年,取得了很大成果。不仅部队由1万余人扩张到3万余人,而且还器械齐备,粮秣充足。由此可见,刘备对川东北士族的收服还是有成果的。

可刘备是来干嘛的?

庞统见刘备动了心思,就献计三条,刘备依中策行事,一举斩了刘璋部将杨怀、高沛,占领了白水关。

这一次,刘备的“仁义”消失了。他为了让刚归附自己的白水关3万将士为其所用,下令“质诸将并士卒妻”。

这个做法如果换在曹操身上,大家或许不会吃惊,可一贯以“仁义”面目示人的刘备竟然也用这一招,就不得不让人吃惊。他的“仁义”哪里去了?

紧接着,另一幕出现了。

在打下涪城之后,刘备举办了一次酒会。在酒会上,刘备志得意满,乘着酒兴对庞统说:

“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夺取同宗的基业为“乐”?大家猜猜,刘备的这番话是酒后失言还是真情流露?

庞统却说:

“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大家再来猜猜,庞统的话是酒后失言还是真情流露?

其实,这两人的话都不是酒后失言,都是真情流露。

图片来自网络

可能有人会说,庞统装什么装?你成天给刘备出一些夺取同宗兄弟基业的主意,现在反过来指责自己的领导不厚道,到底是谁不厚道?

可大家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汉朝士大夫们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

刘备之所以不受士族看重,并非仅是出身问题。

要知道,刘备家庭虽然败落,但依然是汉朝宗室,大义的名分仍在。

不要说刘备的家族史是杜撰出来的,如果刘备的出身真的是假的,那么,当他和汉献帝、刘表、刘璋联宗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提出质疑?

如果刘备的出身真的是赝的,他又哪里来的对抢占同宗基业的心理负担?

既然此,那为何汉朝的士大夫们为何还要给刘备安了一个“枭雄”的名头呢?

所谓“枭雄”,指的是两层意思:

其一、强横而有野心

其二、对“枭”这种鸟类生活习性的误解而引申出来的含义,指的就是“背刺”。

汉朝的士大夫们对“背刺”这种行为非常痛恨的。他们结合刘备投奔过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的一系列经历,认为刘备就是“枭”这种人物。因此才给刘备安了这么一个名头。

而庞统呢?他虽然尽给刘备出一些“奇计”,但这是一种职务行为,并不意味着他的道德感认同刘备夺取同宗基业这种行为,这就是庞统内心的矛盾之处。

他认为,职业是职业,道德是道德,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种做派类似于那些在公事上尽做坏事,可在私德上却可圈可点的人。这种人在历史上大有人在。

正是因为庞统的这种“公私分明”的做派,他才会在刘备得意忘形之际脱口而出“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看似酒后失言,但其实是真情流露。

而刘备呢?则恰恰相反。

刘备的发迹之路是坎坷的,从混社团开始,一生颠沛流离,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他的内心是没有士大夫们这种道德感的。只不过在群雄争霸的时候,他一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二没有过人的本领,因此,他也只得营造出一副“仁义”的人设,不然,他拿什么与群雄抗衡?

可当刘备夺取了涪城,认为攻占益州已经指日可下之际,他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再加上喝了点酒,脱口而出那句经典的“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同样,刘备的这句话看似酒后失言,但实质上仍然是真情流露。

至此,刘备所需要维护的“仁义”人设已经烟消云散了。换句话说,他已经不再需要用“仁义”这个人设来掩饰自己的野心了。

攻下成都后,刘备为了安抚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人,下令除官府储存的物资不能抢占外,其余的都分给将士。这种行为哪有一丝刘备过去“仁义”的影子?和拔城后放假三天又有何区别?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