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汝南郡汝阳县人,他的高祖父员安曾任汉的司徒,袁安以后有四代人,位居三公之位,因此又称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相貌英俊威严,且能够降低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结交天下名士,所以很多士人都依附于他。曹操少年时就曾和袁绍关系莫逆,成为袁绍身边的马仔,说他是士人领袖并不为过。因为这个背景和出身,袁绍的仕途十分顺畅,他要比曹操要顺当的多。汉灵帝为了遏制外戚大将军何进的权力,组织了西园八校位,以蹇硕为首脑,而袁绍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排名还在曹操之上。我们所熟知的曹操,在这个时候还为袁绍马首是瞻,袁大哥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汉灵帝去世以后,何太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划要诛灭宦官,但何太后并不同意,何进没有办法,便想到了征召西凉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但在宫廷之中耳目众多,何进做事又不缜密,而被宦官们听说,他们立刻跑到何进那里去谢罪,何进有些心软下不了手,这时候袁绍劝何进说:“不如趁此机会除掉这些宦官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劝了很多次,何进终究没有听袁绍的建议。
何进让袁绍找一些洛阳城里富有计谋的武吏,令他们监视宦官,又命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挑选忠诚的虎贲卫士两百人准备进入宫中,代替执兵器的宦官把守各殿殿门。中常侍段圭等人不想坐以待毙,他们假托太后诏令,召何进进宫议事,趁机杀死了何进。这可是天大的事情,袁术率领虎贲卫士进攻内宫,但他不敢进入内宫,只是放火威胁段圭等人出来,段圭等人不出,还劫持汉少帝及陈留王逃到了小平津。
袁绍杀掉由宦官所任命的司隶校尉许相后,率领手下将士来到后攻入了内殿,开始抓捕宦官,无论年纪大小全部杀掉。其中有些没有长胡子的,也被当做宦官杀掉,以至于有的人怕被误杀,自己脱掉衣服露出身体才保住性命。宦官中有些遵纪守法的人,也被株连杀死,当时被杀的一共有两千余人,袁绍又率兵急追段圭等人,段圭等人全部跳河自杀,皇帝被袁绍接回了皇宫。按道理,袁绍成为了最大的功臣,有道是功高莫过救驾!不过这个时候坐享渔翁之利却不是袁绍,而是从西凉“风尘仆仆”赶来的董卓。
董卓率领的西凉人马十分强悍,在他眼里,京城里的这些人不过是一些没有能力的腐儒,天子也不过是个摆设。但对于人袁绍,董卓却十分重视,毕竟袁绍家大业大,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样的人董卓轻易是不想得罪,因此他想拉拢袁绍。他把袁绍叫来,在朝会上商议想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时袁绍叔父袁隗任太傅,因此袁少假装答应下来,并说:“这是件大事,应该出去和太傅商量一下。”董卓狠狠的说道:“刘氏的种不值得再留下来了!”袁绍并没有回答,而是深深的鞠了一躬退了出去,退出宫殿之外后便逃离洛阳,到了袁氏控制的冀州。
对于袁绍的逃离,董卓是十分气愤的,但是他身边的几个“名士”实际上都是袁绍的心腹,他们劝说董卓道:“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不是常人能做的,除了明公您,袁绍可没有那样的胆子,他因为心中恐惧,所以出逃并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现在急着悬赏捉拿他一定会发生变故,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他们收揽豪杰聚集各地英雄乘势而起,恐怕您就危险了。依我们看,您不如赦免他,并任命他做一个郡守,这样他就会因为被免于罪责而高兴,就不会有什么忧患了。”董卓听了之后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便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于是以渤海郡为根据地,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叔叔袁隗及在京城的袁氏族人都被杀害。那也正因为如此,袁绍获得了天下更多人的支持。
袁绍身边人才济济,从事沮授劝袁绍说:“将军的二十多岁就入朝为官,很快就名声传遍海内,如今君主废立之际,正是您达成抱负的时候,您从洛阳出走,就已经令董卓心怀恐惧,不敢责罚您。如今您渡过黄河北上以后,渤海一郡全部都服从于你,发动这一郡的将士,掌握冀州的百姓,黄巾军、黑山军、公孙瓒这些人都会望风而降,匈奴人也不得不和您合作,到时候你坐拥四州之地,有百万人马,到长安接天子返回洛阳,号令天下讨伐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天下哪有人是您的对手呢?你成就这样的功业并不是一件难事!”袁绍听了之后,感觉非常开心,说:“这正是我的心愿”立刻上表向朝廷奏请,封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沮授为袁绍规划了发展的宏伟蓝图,袁绍也确实是按照沮授所说在做。
袁绍灭掉了公孙瓒,吞并了他的手下和地盘,让长子袁谭去出任青州刺史,这时沮授劝阻袁绍说:“这样做一定会引发祸乱的!”袁绍这个时候不再听沮授的了,不断取得的胜利,让他越来越自负,也让他越来越害怕失去。他对沮授说:“我就是想让我几个儿子都占据一个州。”又任命排行居中的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而他自己居于冀州。实际上袁绍所说也没什么不对,因为他在位时儿子们并不敢互相征伐,但他去世后,几个儿子互相看着不顺眼便起了内讧,这是曹操获胜的重要原因。除了敌人强大之外,内乱是终结袁氏霸权的重要原因,但袁绍和曾经的赵武灵王一样,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可以掌控全局,但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大,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尤其是对于曹操的轻视,让袁绍距离失败越来越近。
袁绍曾经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谋士郭图曾奉命拜见汉献帝,回来后郭图向袁绍建议:“明公应抓紧时间把汉献帝控制自己的手里。”袁绍并没有那么做,结果被曹操捷足先登,袁绍这时候才有些后悔,但一切已经晚了。都说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但是和这个时候的袁绍相比还有所不如,郭嘉也好,荀彧、荀攸也罢,改投曹操除了他们认为袁绍好谋无断外,难道没有袁绍手下人才济济,他们没有出头机会的原因,就凭沮授给袁绍规划的创业蓝图,就不下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谋。官渡之战时,沮授曾给袁绍建议,说:“我们兵多,但没有曹操的兵士勇猛训练有素,他们兵少粮草不济。因此我们应该把战线拉长,与他打持久战,而不是谋求速战速决,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粮道,以防军心动摇。”但这些好的的建议,袁绍都没有采纳但凡采纳了其中一条,恐怕官渡之战的结局就很难预料。
袁绍坐拥四州之地,揽天下英才,率雄兵百万,但由于自己的多谋无断、刚愎自用而错失良机,让曹操这个小弟一步步做大,最终强大到威胁到了自己,官渡并不是终点,但袁绍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与曹操争霸,随着袁绍病逝,袁氏也迅速土崩瓦解,曹操统一了北方。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