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 如果有人问你在三国中最聪明的人是谁?相信你的答案和其他99%的人都一样,那当然是诸葛亮啊。要问为什么?你肯定会说出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没有 那个 人比诸葛亮更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
如果有人问你在三国中最聪明的人是谁?相信你的答案和其他99%的人都一样,那当然是诸葛亮啊。要问为什么?你肯定会说出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没有
那个
人比诸葛亮更具有智慧的代表性了。
试问,如果你是一个白手起家,想一统全国创业者,庞德公推荐人才时说的那句:“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得天下。”试问你抵挡得了吗?
1 诸葛式人生智慧
诸葛亮之所以有超高的人气和知名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有极高的智慧。
诸葛亮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外交内政,都足智多谋。鲁迅曾经这样评价诸葛亮:孔明之智近乎妖。
二 耿耿忠心。
诸葛亮的这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表明了他的尽职态度,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自取”,仍然尽心竭力辅佐后主,没有丝毫的二心。
三 三顾茅庐。
刘备为了寻找人才,不惜自贬身份三次跑到荒野村居里找一个布衣谋略国家大事。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国家总统低三下四,三番五次的来敲你家的门求你,给你钱,给你权利,给你官位更爽的事吗?
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作为一个小说所有意营造的,真实的诸葛亮不但不够聪明,相反缺点非常突出,上面的三点全都不是事实!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有极高的智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真正的长处不在战场上,
恰恰相反的是,他的军事能力是他最大的短板,真正的长处是治理国家,处理政治问题和外交。
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刘备一方被无限抬高的地位中相反的是,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的地位,长期在关羽、张飞等人之下,和庞统、黄忠、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不相上下。
历史学家田馀庆说,刘备其实并没有把“隆中对”当作核心战略,也并没有事事都问计于诸葛亮,很长时间里,诸葛亮都不在刘备身边。
在进入四川以后,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诸葛亮。
关羽死后,刘备决定对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纷纷劝谏,刘备执意不听。诸葛亮叹气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刘备真正言听计从的,只有法正。
诸葛亮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他虽然地位不高,刘备对他也并不是言听计从,但是环境对他非常有利,他的政治对手大多死的早。
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法正、黄忠都已经死了,留下来的老将功臣中张飞只是个武将,政治智慧并不高,马超虽然也是老臣,但一直不被信任。数来数去,朝中资格老的就只有诸葛亮了,刘备这才封诸葛亮为丞相。
从诸葛亮出山到官派丞相,已经过了十五年了,这是诸葛亮的幸运,还有更多的人混了一辈子也难以谋到这个程度,
所以这不是一个君臣一条心的故事,而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打拼幸运成为霸道总裁的故事。
2 诸葛式职业规划
有一个最大的疑问,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真的对刘备忠心耿耿?
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诸葛亮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刘备?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的BAT都给你发来Office,你凭什么不多考虑一下腾讯和阿里,要选择前途堪忧的百度?
在当时,曹操和孙权的实力都在刘备之上,如果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进入曹操和孙权的公司工作无疑更有发展前景,那为什么诸葛亮就偏偏放弃了他们,选择了三者中最没前途的刘备公司?
在《三国演义》中对此描述的是,诸葛亮站在道德高度做的选择,他因为不愿意与曹操这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家伙为伍,刘备是皇叔,诸葛亮投奔他,是为了“匡扶汉室”,但这很可能只是诸葛亮的表面文章。
首先道德高度这一点就站不住脚,如果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手下人才如云,郭嘉、贾诩、荀彧、荀攸难道都不懂,要背上骂名投靠曹操?
答案是,诸葛亮出生的比这些人晚,比曹操、袁绍、刘备这些人小二十多岁。等他成年时,三国已经进入鼎立时期,天下群雄已经都成了气候。
投靠曹操和孙权当然很好,但坏处是这两家已是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诸葛亮自己是盘算过的,
自己的实力与其给大公司锦上添花,还不如给小公司雪中送碳。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劝阻一个投奔曹操的朋友时说“中国饶士大夫”。中原的士大夫扎堆,投奔曹操想出头的机会太少了。还有一次,东吴老臣张昭曾经向孙权推荐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拒绝了,他说“孙将军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孙权虽然能用我,但是并不能用尽我,我发挥的空间不大。这两句话,说出了诸葛亮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就像一个双硕士学位的学霸,他对自己的实力是清楚的,
加入大公司,职位已经流水线,不需你有要有太多的个人能力,岗位给你设置好了一切,你按部就班就好。但是进入一个初创企业,腾挪的空间就大多了,不仅企业的老总会高看你一眼给你更多的尊重,你的个人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
诸葛亮加入刘备,就像是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加入大公司要加入创业团队,背后的考虑是一样的。所以他投奔刘备,并不是什么“忠于汉室”,而是充分考虑了个人的发展前景。
3 诸葛式忠诚
好了,现在可以再看一下,诸葛亮在刘备一方中的忠诚度到底怎么样了。
在三国后期,刘禅接手的时候,蜀国有个大臣李严有一天给诸葛亮上书,劝诸葛亮“受九锡”,诸葛亮既不接受,也没有严厉斥责,而是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如果我要是灭了魏国,别说九锡,就是你让我受十锡,我也敢接受。
李严和诸葛亮所说的这个“受九锡”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王莽时期,如果一个权臣想要夺取帝位,他要先封王,然后加九锡。九锡是九种很高级的礼仪,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曹操、孙权、曹丕都加过九锡,在当时,权臣受九锡,就是夺皇位的前奏。
所以,诸葛亮是不是忠心,这句话应该是他的内心写照,他没有严厉的批评李严,而是说“暂时不考虑这件事”,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功劳不够大,还不能服众。
如果只是凭一两句片面的话就对诸葛亮下定论,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但是从刘禅的角度再看,问题就不一样了。刘禅对于诸葛亮大权在握曾经无可奈何地说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切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我只是个牌位,管管祭祀之类的。
诸葛亮刚死,就有蜀国大臣给刘禅上书说
“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殒殁,大小为庆。”
诸葛亮手握军权,这让我一直很担心,如今他死了,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这句话简直说到刘禅的心里去了,诸葛亮在时,他拿诸葛亮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任由诸葛亮独揽大权,不断的发动战争,劳命伤财。如今诸葛亮死了,他再也不用受这种天天受制于人的处境了。
所以很大程度上,
诸葛亮对蜀国和曹操对汉朝,其实是一样的。
翻看中国历史,“忠臣”这个概念其实是统治者几千年来为谋图稳定而给政治集团下的洗脑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不断的吹捧忠心耿耿是一种美德,是当臣子的基本素养。但事实上历代造反当皇帝的还在少数吗?
在汉末魏晋时代,忠君思想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在那个乱世讲的是丛林法则,比的是谁的拳头大。
吕布投奔过董卓、刘备,赵云、马超也都不止换过一个主子,大老板刘备自己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换老板跟翻书似的。树挪死,人挪活,谁的势力大就给谁打工,有了机会自己上,这才是常态。
忠于朝廷的观念当然也有,但那只是各种思想的一种,一个人如果威望、功劳积累够了,自己当皇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要不然王莽为什么能那么顺利篡位呢?曹操一直没有称帝,难道他不想吗?只是他觉得自己还不够。
4 打假三国
《三国演义》中为了小说的好看,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甚至大搞封建迷信的也不少,其中对于诸葛亮的假段子就非常的多。
火烧博望坡不是真的。历史上火烧博望坡发生在202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207年,这把火其实是刘备放的。而且,刘备放火不是要烧曹军,而是烧自己的大本营,目的是为了把曹军引入自己的埋伏圈。
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当时孙权借着大雾,划船去打探曹操的实力。曹操以为孙权带兵攻过来了,就让手下放箭。这事儿和诸葛亮没有关系。
真正唱空城计的是曹操。当时吕布来打曹操,曹操的主力不在城内,于是他派老百姓到城上站岗虚张声势。还好吕布怀疑曹操在城外有埋伏,自己主动退兵了。
借东风就纯属虚构,冬至时日,气候多有东南风,这是曹操运气不好,天灾所至,与诸葛亮用计什么的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三气周瑜也并不存在。当时刘备投奔东吴时还很弱小,东吴一方根本没把刘备当成抗曹的主力,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五次北伐。蜀国后期民众的负担非常沉重,只有九十多万人口的蜀国官吏竟达四万多,军队在十五万以上,平均二十七人养一个官,并负担近五个士兵。诸葛亮采用严刑峻法治国,不顾国家实力五次发动战争北伐,但竟然连吃五次败仗,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是个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中,诸葛亮,是一个被美化、甚至神化的最为严重的一个人物。
5 反三国论
最后,我还要说一点题外话。
整个三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八年抗战带给中国人的伤痛已经够深了,可是三国时期总共打了96年!
放眼整个三国故事,里面描写的全部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宣扬的是一场场战争,美化的是一个个军阀,对统治者竭尽所能的赞美,从未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审视这一段历史。
你知道三国时期死了多少人吗?
东汉灵帝时期,人口是5007万,到公元221年时,三国人口总和只有90万,足足锐减了98.3%!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真实的三国,在《三国演义》里是看不到的。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面对这近百年的战争,他又会是什么想法?
我想一定会和《三国演义》截然不同。
最后的最后,再反思一下自己,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三国演义》?从古至今,有市场才有商品。这和只骂收钱的明星挡道,不去反省那些追星一族和每天坐在银幕前娱乐至死的大众是一样的道理。
《三国演义》的走红离不开中国人传统思维中工作不愿意下力气,做事不认真总想偷机取巧,不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做事老是想着走捷径,希望要么通过小概率的什么以少胜多取胜,要么靠什么田忌赛马,空城计这种耍小聪明小手段骗人蒙混过关的心理有关。
所以说《三国演义》虽然害人不浅,但是根源还在于我们自身。
本文参考资料: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史新论》 朱子彦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