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他聪明绝顶却被曹操杀害,只因其犯的错不可饶恕

三国演义里,他聪明绝顶却被曹操杀害,只因其犯的错不可饶恕

()
中文名:
三国演义里,他聪明绝顶却被曹操杀害,只因其犯的错不可饶恕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位恃才放旷的才子,其死因是很多因素集成的结果。作者在描写曹操下令斩杀杨修之后,用倒叙手法、洗练文字,把其中的桩桩件件说得很是明白。 应该看到,无论“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还是“一合酥”与“一人一口酥”,都远远不足以引发杨

三国名人推荐

这位恃才放旷的才子,其死因是很多因素集成的结果。作者在描写曹操下令斩杀杨修之后,用倒叙手法、洗练文字,把其中的桩桩件件说得很是明白。

应该看到,无论“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还是“一合酥”与“一人一口酥”,都远远不足以引发杨修的杀身之祸——曹操毕竟是有着较高段位的封建时代大政治家,这种文字游戏尽管会“心甚忌之”“心恶之”,但绝对不至于导致其出手杀人。

但是从“吾梦中好杀人”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的演变,成为了一个事情出现“部分质变”的因由——即便是普通百姓,对于自己使用的障眼法被人在公开场合揭穿,从心理上也不会愉悦的,不要说曹操那样地位的人物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障眼法的破功,其中还涉及到曹操的个人安全保卫、帝王(尽管他还没有称帝)诚信人设等等非常要害的问题。一般帝王至此恐怕已经很难容忍了。可能是鉴于杨修实在是才华横溢,曹操终于没有发作,但“愈恶之”已经成为杨修通往冥府之路的醒目路标。

至于“谮害曹丕”(当然是中了魏文帝的招)、“教斩门吏”“答教十余条”——积极参与接班人选择事宜,就完全是迫不及待地饮鸩、上吊、抹脖子的节奏了。

虽然曹操“已有杀修之心”,但是还不具备这样做的充要条件——前面这些事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桌子下面”运行,不是不能拿出来说事,就是知情面无法扩大、影响面也实在有限。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缺乏“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机缘。虽然曹操地位如斯,但也不好随便杀人,特别是身边公认的“大才”。

不过,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凭杨修其人,早早晚晚会给曹操提供上述机缘的。

我们来看看,最后在“鸡肋事件”中,杨修是怎样给曹操提供机缘的。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曹操正处于决策的维谷地带,这个时候最需要上下一心一德,最忌讳有人节外生枝。

偏偏发生了一个小概率事件:曹操于品尝美食之际,“随口曰”——无意识地说出了“鸡肋!鸡肋!”

当这个资讯传导到杨修那里时,德祖先生秉持一贯的“聪明过人”范儿,对魏王的口头指示进行了深入解读,进而形成了大胆判断。

但如果这个判断只是在身边二三人中炫耀一番、吹吹牛皮也就罢了,那样的话就和以前历次事件的程度差不多。

但德祖先生不知道当天晚饭吃了什么有利于精神亢奋的佳肴,竟然见传“鸡肋”二字,立马付诸行动“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论者认为,德祖先生做的也没有什么不对。当时汉中大局已定,“在此无益,不如早归”,“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表现。而且其涉及的仅仅是周边一部分人员,无须小题大做。

仔细想想,这里面问题大了去了。

首先说,对于军队涉及整体全局的行动,无论是起兵、行军、驻扎、开仗、前进、后撤,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有一个主体,就是最高统帅。

即使是作为后撤准备工作环节的“收拾行装”,也同样是整体军事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最高统帅之外的任何人都是无权作出决定、更无权付诸实行的。

即使是局面大势所趋、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任何人也都无权在最高统帅拍板前,根据自己对于统帅心思的某种“解读”而提前动手。

这里有一个例证,尽管是小说里的情节,但是很符合军队的规矩:乾隆时代,某次出征,统帅命令身边的戈什哈“叫我们的人备马,今夜就去代州雁门关”。说完这句话后,其间夹杂了一件别的事务,待处理完该项事务后,统帅发现戈什哈“捧着文书发愣”,于是斥责“你站着干什么?匪徒远在千里之外,你就昏了头?”结果戈什哈解释说“我是老兵了。您没有最后发令,我不能动。”(二月河《乾隆皇帝》第一部《风华初露》第三十二回)。

即使是在主帅已经发话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普通亲兵,都知道走完程序的规矩和重要性,杨修身为行军主簿,竟然根据主帅“随口曰”的一句口令,就采取了实质性行动。

也许,他认为自己做得对——反正仗打不下去了,早早晚晚也得撤,早点准备好有什么不对?这点事谁说不一样呢?

这倒让人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事,晴雯恐怕认为:坠儿偷窃,早早晚晚是要撵出去的,谁宣布不一样?

再有,杨修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他这个行动性质的严重性。

杨修担任行军主簿——就是说,他手下的机构是一个有相对体量的重要存在,掌管各类事务:文书流转、物资调配、资讯收集,以及下属报告、曹操指令的上传下达……事情多、人也多。而他的这一个“收拾行装”的举动,涉及面是相当大的。

袁阔成先生在表演评书的时候,曾经用很生动的表述、很高超的语言艺术,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场面——“您想想杨修他是行军主簿,他率领着一帮人,那不是一个两个人,说是把褂子这么一披,把包这么一夹,拉马就走了,这一收拾东西好大的惊动啊!”(评书《三国演义》)

东西这么一收拾,这个机构的运转条件也就丧失了。各位仔细想想,这个事体可怕不可怕——在最高统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下属为其决策服务的机构,瘫痪了。换句话说,综合办公室被撤销了,领导还不知道!

这个时候如果有紧急军情发生,决策中枢将是什么车祸现场?

我们真奇怪,杨修的智力水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还不算,更让人吐血的场面还在后头。

“这一收拾东西好大的惊动啊”,惊动夏侯惇了。当夏侯惇“请杨修至帐中”——注意这个“请”字。对捅了天大娄子的杨修,夏侯将军还是这么客客气气、尊崇备至,可见德祖先生在整个公司的影响力——请教时,杨主簿照样侃侃而谈,就自己对最高统帅心理的分析这么一通演讲。

结果,弄得夏侯惇不但五体投地般佩服——“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而且说干就干,“遂亦收拾行装”。紧接着就是连锁反应“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这样一来心理上就都想着回家,战斗准备就谈不上了。

如果这时候曹操决定出兵,到刘备那里偷营劫寨,怎么办?或者更悲催,如果这时候刘备得知这个情况,跑来偷营劫寨,怎么办?

如果不是“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亲自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很难预料后果。

杨修最后一夜所犯的错误,在“桌子上面”运行,知情面既大、影响面亦广,形迹昭昭于大众面前、危害了然于大家心中,终于给了“已有杀修之心”的曹操一个“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的机缘。

而且老实说,根据杨修所作所为,曹操最后给他定一个“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不仅不是冤枉他,甚至还多多少少轻说了一些程度——不仅是“军心”,连整个工作机构系统和作战应急秩序都乱了。

最后我们来简单剖析一下《三国演义》里感叹杨修的那首诗:

“世代继簪缨”的“聪明杨德祖”,肯定是有“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的才华。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应该也是事实。

至于他是怎么“因才误”的?恐怕原因和表现都很多,但是“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肯定是其中之一。不知道德祖先生一生曾经多少次演绎这个场面,但这最后一夜的最后一次演绎,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谢幕。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这一内容。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详情>>

梅州市的区划变动,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为何有8个区县?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广东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湛江市、佛山市、东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广东省的梅州市。梅州市属于广东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总人口接近400万人,合计下辖了8个区县。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