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封神一役:逍遥津之战解析,是因为孙权能力太水了吗?

张辽封神一役:逍遥津之战解析,是因为孙权能力太水了吗?

()
中文名:
张辽封神一役:逍遥津之战解析,是因为孙权能力太水了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现代的纪念地) 这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吴国主动发起的一场比较大的战役,留下了许多著名典故,在战役发生地合肥仍有遗址,合肥至今还有逍遥津公园,用予纪念“张辽威震逍遥津”这一段历史。 一、战役背景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与刘备的主要

三国名人推荐

(现代的纪念地)

这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吴国主动发起的一场比较大的战役,留下了许多著名典故,在战役发生地合肥仍有遗址,合肥至今还有逍遥津公园,用予纪念“张辽威震逍遥津”这一段历史。

一、战役背景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与刘备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汉中的争夺上,孙权乘机想夺取战略要地合肥,与曹魏方面镇守合肥的部队进行了一场战役。

(孙权)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魏方面在合肥的留守部队总数是七千人,由张辽、乐进和李典统领;东吴方面几乎是举全国之兵,集合了十万人马围攻合肥。要知道赤壁之战,东吴也才动用了三万余人,东吴对此次战役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孙权来说,乘曹操被刘备在汉中缠住脱不开身的机会,如果能拿下合肥这个北上的桥头堡,''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如果合肥被曹操控制,“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所以,这一战双方都输不起,东吴更是志在必得。

从大的战略方面来说,逍遥津战役也可以说是东吴主动配合刘备的一次军事行动。此时的蜀和吴还处在蜜月期,双方联合抗曹的联盟还没有遭到破坏,孙、刘两家还结了姻亲,刘备和孙权又互相推荐对方担任徐州牧和荆州牧,甚至刘备取川时,孙权还准备与刘备共同发兵。

所以说,在曹操版图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发动一场大的战役,是对刘备汉中之战的支援,是双管齐下的一种军事行动,符合军事上互相呼应的宗旨。

二、战役进程

曹操对合肥的重要性是有着充分认识的,所以他将“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和乐进两人放在合肥,说明对这一地区的重视。

曹操是一个非常识人的英雄,他给张辽定下的方针是,如果东吴来攻打,由张辽和李典负责出征,乐进守城。

这是因为曹操知道李典平时对张辽有看法,为了防止两人发生矛盾,影响合肥的守卫。在敌人大兵压境之时,张辽和李典都表现出了大将风度,将个人恩怨置之脑后,齐心协力对付东吴。

《三国志》对这场战役作了详细的记录,在《张辽传》中,陈寿对张辽的战前动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

(张辽奋勇无匹)

战役的经过,《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张辽、乐进、李典)

在逍遥津战役中,张辽为首的曹军,显示出了高昂的斗志和亮剑的精神。主将张辽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冲入吴阵,斩杀东吴两员将领,逼得孙权退到一个小山头不敢动,极大的鼓舞了曹军的士气。

所以曹军个个奋勇当先,以八百人在东吴的阵营中来往冲突,狠狠的打击了东吴的气势。所以在之后的守城之战中,十万吴军就是攻不下合肥,只得退兵。

曹军乘机追击,大败吴军。要不是凌统、甘宁、陈武等人拼命抵挡,孙权本人都有可能当了俘虏。

(东吴军将领)

这一战,东吴大将陈武阵亡,凌统重伤。从此张辽成为东吴人心中的梦魇,甚至江东小儿夜啼,只要说一句“再哭张辽就要来了”,小孩子都不敢再哭。

三、东吴失败原因分析

战争是一场不允许出错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孙权犯下了不少错误,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首先,孙权犯了“骄兵必败”的兵家大忌。这也是历史上无数强大者输给弱小一方屡见不鲜的原因。从人数上来说,吴军十几倍于曹军,所以孙权认为拿下合肥及是小事一桩。为了在士兵面前表现自己的英勇,孙权亲自冲锋在前,一旦遇到神勇的张辽又吓得“不敢动”,极大的打击了已方的士气。而士气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军无士气,焉能不败?

(东吴大军)

第二,孙权不顾阵型,胡乱指挥。孙权根本没有实战经验,之前几乎没有上过战场,他的军事才能约等于零。他所依仗的,不过就是已方人数上的优势,就不把对方七千久经战阵的老兵和精兵放在眼里。孙权做为主帅,应该居于中军,而不是带头冲在前面。这就造成东吴的前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孙权的安全保卫上,行动起来缩手缩脚,毫无机动性可言。你看张辽一个冲锋就杀到孙权面前,说明孙权的位置很靠前,主帅置于险地,是兵家大忌,孙权根本不懂。

第三,孙权手下不乏能征惯战的名将,像甘宁、凌统都是久经沙场,实力不比张辽差多少。而孙权根本就没有很好的使用他们,仅将这些名将当作保镖使用。战争不能发挥已方名将的长处,将他们固定在保镖这种岗位,明显是大材小用。所以张辽带人冲锋时,并没有遇到很强的有组织的抵抗。如果将这些东吴名将放在前军,至少曹军不可能那么容易获胜。

(逍遥津之战)

第四,孙权与张辽在陆地决战,是扬短避长。孙权只想依靠人数优势,毕其功于一役,根本没有做好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一旦合肥短期内攻不下来,孙权根本没有任何后备的预案。

而且仅仅十余天的时间,东吴就出现粮草不继的现象,说明战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有问题的。孙权只准备了速战速决的一套方案,一旦这个方案行不通,只能是收兵回家。

而在退兵时,同样没有很好的准备,被张辽一个冲锋,孙权本人都差点被活捉。

(战役图)

反观曹军这边,张辽、乐进和李典早就分工明确,城防又是苦心经营,固若金汤。城内粮草充足,准备充分,获胜也就不稀奇了。

我们知道,胜利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相比之下,东吴和曹魏双方,哪一个准备充分,哪一个将获得胜利。

四、逍遥津之战的影响

逍遥津之战使东吴军事力量遭受了重创,东吴被迫放弃北上的方针,将目光转向荆州一带。东吴都督吕蒙就认为,北伐时机尚不成熟,就算侥幸夺得合肥,占据徐州,也是无险可守,必然会被曹操再次夺去。

东吴应该利用自己水军的优势,将战略重点放在荆州上面来,想办法夺取荆州,控制长江中上游一带。这也符合当年鲁肃版“隆中对”的战略方针。

东吴的这个战略方针的改变,对三国中后期的影响极大。做为东吴来说,夺取荆州,由东吴方面完全控制长江天险,对东吴来说是一件极具意义的大事。东吴进可与曹魏争天下,退可以控江自保,是一着十分高明的棋。

在这个方针下,东吴调整了对外关系,不再将曹操视为自己唯一的敌人,甚至于曹操修复关系。几年以后,关羽北伐,正值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东吴在蜀国背后捅了一刀,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亡,荆州回到东吴手中。

这之后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因为关羽之死,吴蜀又爆发了“夷陵之战”,多米诺骨牌一张接着一张倒下,第一张牌就是这场逍遥津之战。

逍遥津之战,成就了张辽的威名,粉碎了东吴北伐的梦想,又为蜀汉北伐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参考文献:《三国志》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这一内容。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详情>>

梅州市的区划变动,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为何有8个区县?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广东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湛江市、佛山市、东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广东省的梅州市。梅州市属于广东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总人口接近400万人,合计下辖了8个区县。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