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丕以魏代汉以后,刘备失去关羽和荆州,给刚刚迎来人生巅峰的皇叔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为了振奋士气人心,刘备也完成称帝的一步,延续汉室旗号,因这个汉国在蜀,往往习惯称蜀汉。可因正史《三国志》作者陈寿后来在晋朝为官,不得不避忌刘备继承汉室字眼,所以“魏蜀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三国投资野史丨诸葛亮六出祁山
在曹丕以魏代汉以后,刘备失去关羽和荆州,给刚刚迎来人生巅峰的皇叔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为了振奋士气人心,刘备也完成称帝的一步,延续汉室旗号,因这个汉国在蜀,往往习惯称蜀汉。可因正史《三国志》作者陈寿后来在晋朝为官,不得不避忌刘备继承汉室字眼,所以“魏蜀吴”千百年来成了口口相传的“三国”,正如刘备后来的谥号是汉昭烈帝,已经说明他建立的国号为汉,绝对不是蜀。
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大举伐吴,目标任务其实正是要夺回荆州。《三国演义》极力渲染刘备“义字当头”为关羽复仇而伐吴,是一种艺术化塑造。刘备作为乱世豪杰,为关羽报仇只是作为便于伐吴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若真为关羽复仇征吴,明显就是冲动,如赵云曾站出来义正词严的建议,汉室刚被篡夺,曹魏才是大敌,而吴国只是私仇,应该以大义为先。
其实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的事,到刘备出兵伐吴几乎隔了两年,而大军进入夷陵地界已经是章武二年春。原本张飞要到江州(今重庆市)会师,结果出发前被部下刺杀。这一战役和赤壁之战类似,有不少谜团需要仔细分析才能接近真相。首先,最突出就的是“火烧连营”,征战沙场多年的刘备像是犯了一个愚蠢的低级错误让陆逊有机可乘。其次,刘备似乎是以举国兵力进犯,东吴再次是以少胜多,创造了又一个经典案例。事实当真如此吗?
三国时期,官渡和赤壁两次大战虽然对具体兵力存有争议,但以少胜多的结论则基本没有悬念,但夷陵猇亭大战则未必。刘备的蜀汉本就最弱小,且刚丢荆州,完全凭借刘备新近称帝的一股锐气而出征,兵力实在有限。好歹大体算是精锐(除荆州入川的兵力久经训练外,吸纳原刘璋的东州兵也都颇有战斗力)。
若统计蜀汉进攻的总兵力,第一阶段,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多人为先锋,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省巴东县)击破吴军李异、刘珂部,占领秭归县。第二阶段,为防范曹魏的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督水军驻扎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荆州名士、马谡的大哥)到武陵一带争取部落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作战,他们各自带有约万人左右,所以,夷陵猇亭之战蜀汉出动总兵力约在五万人上下。而东吴孙权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共五万人抵御蜀汉,也就是说,双方大体兵力相当,不过,黄权一万左右水军后来被隔绝在战场之外,对战之中蜀汉的兵力还相对处于劣势。
对于夷陵之战,通过小说的描绘也看得出,陆逊在面对蜀汉攻势压力之下,也一度面临老将不服的情况。因为他之前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资历,仅有一次建安二十一年配合大将贺齐讨伐山越,获得孙权欣赏,安排娶了孙策之女为妻。而在夺取荆州的重大行动中,陆逊一度代替吕蒙出镇前线,后来领一支队伍攻取秭归、峡口等地,因这一战获得封侯,加封镇西将军。严格说这应该不算孙权真正要重用和提拔陆逊,因陆逊的确有功,需要安抚陆氏这一江东士族代表的作用更大。只不过吕蒙死后,他机缘巧合就成为镇守荆州一带的主将之一,不应忘了孙桓是孙氏家族成员、朱然与孙权交情极深(曾一起读书)、韩当、徐盛是资历很深的老将,他们全都在荆州地盘上。所以,孙权提升陆逊为抵抗刘备进犯的主将,一来算是多少了解陆逊有能力,二来陆逊镇守荆州西部地区,熟悉地理;三来算是一种大胆启用。
从陆逊方面说,确实因为熟悉荆州,尤其偏西的秭归、峡口等夷陵边界,当刘备大举进犯后,陆逊为了避免在复杂地形下与士气正盛的蜀汉军队交锋,采取了退却战术,诱敌深入,同时,故意让刘备错判形势,以为讨伐顺利,穷追猛打,直到进入圈套。陆逊指出刘备进军通过山区,居高守险,求胜心切,吴军应避开锋芒,伺机破敌,一直撤到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县北古老背,长江东岸)转入防御,遏制蜀汉大军。这样,吴军就退出了高山峻岭的峡谷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山地留给了蜀汉军队。
蜀汉前期进攻态势结束,进入第二阶段相持局面。吴班、陈式督水军通过夷陵封锁长江沿线。刘备亲率大军经崎岖山道进至猇亭,在山区狭长山路沟壑扎下几十个大营,黄权进抵夷陵以北与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另外,马良与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显然,这时的刘备之所以会在夷陵连营扎寨,并不是他不懂军事,根本原因是受制于山区的地形条件,更准确说是“中了计”。
之后,刘备很明白这一局面的被动,于是,第一个方案是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尽快围攻驻守夷道(今宜都县)的孙桓,可惜难以攻克,无法整体突破山区狭长的地形。孙桓是孙权从兄弟孙河之子,吴军将领请求陆逊增援,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要让其牵制蜀军,回答说他表示:“孙安东(当时官拜安东中郎将)得到官兵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待我的计谋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自然被解。”后来孙桓见到陆逊谈及此事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方。”(见《三国志·陆逊传》)
第二个方案,刘备则在山谷设下伏兵,令吴班以少量兵马在平地扎营引诱吴军出战,意图一举围歼,再行突破。陆逊看出有诈,坚守不出,两军从年初相持到盛夏,蜀汉军队十分疲惫。
第三阶段,刘备再次调整策略,又一次犯错,陆逊抓住战机实施反击。蜀汉方面将陈式的水军也移到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数百里山地连营结寨,战线过长,运转补给有困难。而这时吴军中大小将领也因近半年的僵持,开始怀疑陆逊的胆略和能力,陆逊却上书孙权说,刘备舍弃舟船专以步兵作战,正是攻击的时候。于是命令将士以火攻破一二营寨。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吴军反击时,并没有可能大举进入蜀汉几十个大营同时去放火,仅仅是用火攻破一两个大营,惊扰蜀汉大军,然而当时夏季,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才造成火烧连营的轰动局面,帮助吴军趁势反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反攻的朱然、孙桓夹击战死。这是刘备败退的第一步。
陆逊再命水军封锁长江,由孙桓扼守中途夷道,分割蜀汉大军东西两头,然后各个击破,这是东吴获胜的第二大战术,假如东吴兵力较蜀汉相差太远,根本不可能实施这一战术。吴军因火势蔓延连营近四十余寨,蜀汉大军撤退不及死伤惨重。东吴各路出击,大获全胜。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
第四阶段,陆逊追击刘备,收复夷陵西部边界。由于刘备中军撤退较快,退到马鞍山据守,陆逊集中兵力追击刘备主力,歼灭万余人。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只剩少量兵力逃奔秭归,在险道上焚烧铠甲阻塞吴军追赶,侥幸逃回西川。史书记载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失败之惨。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为江陵候。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这一内容。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广东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湛江市、佛山市、东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广东省的梅州市。梅州市属于广东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总人口接近400万人,合计下辖了8个区县。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