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第一名将,元朝若按其安排,干掉朱元璋毫无问题

苗族第一名将,元朝若按其安排,干掉朱元璋毫无问题

()
中文名:
苗族第一名将,元朝若按其安排,干掉朱元璋毫无问题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苗族绝对算是一个大族,历史悠久,分布极广,但在历史长河中,却少有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将。笔者曾与朋友列举各族名将,说到苗族时,竟一时语塞,最熟悉的只有上古时苗人的老祖宗,与炎黄争天下的蚩尤。 在元末,苗族中涌现出一位名将,

宋朝名人推荐

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苗族绝对算是一个大族,历史悠久,分布极广,但在历史长河中,却少有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将。笔者曾与朋友列举各族名将,说到苗族时,竟一时语塞,最熟悉的只有上古时苗人的老祖宗,与炎黄争天下的蚩尤。

在元末,苗族中涌现出一位名将,其组建的苗军威震东南,可算得是与北方的察罕帖木儿为一时双璧,而他的结局也和察罕帖木儿类似,被宵小暗害,并因此改变了江南格局。

那若论苗族名将,此人是难得的复合这几点的人物了。

五代以来的苗人割据

这位名将名叫杨完者,原名杨通贯,字世杰,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人,是五代宋初间“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后裔。

杨再思唐末五代靖州飞山蛮之王,人称“飞山公”。唐末藩镇割据,杨再思在叙州(今湖南会同、城步、绥宁、洪江等地)实行割据,建立了苗人政权,为地方土司。因为其保境安民,有功于地方,不但湘、桂、黔三省边民奉为神灵,而且屡次受到宋朝加封,先后为威远侯、英济侯、广惠侯和英惠侯。

纪念杨再思的飞山庙

杨再思曾把所辖之地分别赐给十子,第三子杨正修居赤水(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杨通贯是杨正修的第十四世孙。

杨家世为土官,自杨再思受楚王马希范之封为湖广都铃辖使,迁右仆射尚书开始,其后裔代受加封。杨正修为邵州都统,银青光禄大夫;正修之子为检校太子宾师兼监察御使、上骑都尉,知辰州事。杨通贯的曾祖杨进时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任绥宁副使,祖父杨再登为潭州路总管。再登有四子,即正立、正衡、正原、正仁,诸兄弟“皆齐家有道,子孙无不克肖”,是地方上一大豪族。

杨再登的次子杨正衡便是杨通贯的父亲,其人“犹明敏,时称为豪”。杨正衡有三个儿子,长子通昭,次子通溥,三子通贯。三兄弟都是“善骑射,能文章,有入相出将之鸿才”。

,“虽无尺籍伍符,而能以军法部勒其众,众惮之,呼为苗帅”。

苗军三败张士诚

组建了一支以苗族为主体,包括附近的瑶族、侗族在内的数万人的军队。

且因生活环境艰苦,又都有着悍勇好斗的个性,再加上杨通贯“用法刻深”,练兵颇为得法,因此战斗力甚为可观。

至正十一年(1351年),邹普胜、徐寿辉起兵蕲州(今湖北蕲春南),取“压倒大元”之意,建立天完政权。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寿辉连克华中数城,在武昌附近的金刚台大败镇守武昌的元威顺王宽彻普化,俘虏了威顺王子,并进而攻陷武昌、岳州(今岳阳)。

武昌、岳州都是华中军事重镇,元廷连忙调集各路官军图谋收复。然而,虽然岳州很快克复,但武昌却屡攻不克。负责攻打武昌的万户陶梦祯于是想到了杨家苗军,“遣使往招之”。

杨氏父子早已做好起兵的准备,接到陶梦祯的邀请,立即“自备粮饷、衣装”,前往觐见。

苗军枕戈待旦已久,有了用武之地自然人人奋勇,经过激战一举收复武昌。元廷大喜,对杨家大加封赏,杨正衡被授为潭州路同知,旋升湖广右丞,其弟杨正仁被授为湖广都元帅副使,杨通贯被授为湖广副都元帅。其它叔侄,一并加封。

官职既是筹功也是鞭策,元廷希望苗军出省作战。杨家父子商议后,决定分兵。至正十二年秋,杨正衡率五万苗军进入粤西,而杨通贯则率五万苗军进入江浙。

杨家父子以为这是各自建立功业,一同光大家门的机会,却不料成为父子间的永诀。杨正衡在粤西作战,遭到元朝官员的忌惮,当“岁久乏粮”之时,当地官府却故意不发粮草,以致陷入困境。部下都劝杨正衡撤回湖南,不再遵朝廷号令,但杨正衡感念“皇恩特重”,不能“因粮暂缺,遂生异志”,反而率军死战。结果,饿着肚子的苗军被敌军包围全军覆没,杨正衡力战而死。

父亲之死,使杨通贯痛彻心扉,对元廷大为不满,虽没有反叛,却也不再出力作战,“徘徊江上,颇不受命”。这态度使得本就不太信任苗军的元廷更起疑心,乃至有了“苗蛮不当使之窥中国”的议论,甚至命人监视,倘发现“苗军有暴于境者,即收杀之”。

至正十四年(1354年)的高邮之战,元中书右丞相脱脱几乎将元朝可用之兵征调一空,不但诸王、诸省各翼军马齐备,而且连西域、西藩诸兵也抽调集结,将占据高邮称王的张士诚包围。而即将破城时,脱脱竟被罢官流放。元军失去统帅,士气大衰,张士诚趁势反攻,元军“大军百万,一时四散”。

元政府军损失殆尽,而趁此大胜实力暴涨的张士诚四处攻城略地,“江淮群盗日炽”,日后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也独立发展,迅速崛起。无奈之下,元廷只好解除对苗军的监视,重新起用他们。

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朱元璋派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部将张天佑等进攻集庆(今南京)。杨通贯率苗军前往救援,大败郭、张所部,“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

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张士诚陷平江,并进而进攻嘉兴。嘉兴北连平江,南接杭州,“为藩镇咽喉”,一旦丢失,杭州不保,而杭州若失,元朝便彻底失去东南之地。

驻守杭州城的是元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有着“许以便宜行事”的诏命,是元朝在东南的最高军政长官。面对“告援急星火”,自己又兵少,“策无所出”的局面。达识帖睦迩求救于杨通贯,并许以参知政事的高位。

张士诚虽然乘元朝内讧打赢了政府军主力

但打不过杨完者

杨通贯于是率苗军驻守嘉兴,在一天夜里,杨通贯率少量精兵偷袭敌营,接着苗军全体出击,张军措手不及,被打得大败,“其徒溺死者无算”。

兵败嘉兴的张士诚并不甘心,派其弟张士德率数万人马转攻杭州。达识帖睦迩弃城而逃,而杨贯通则率苗军反攻,经数日血战,“士德大溃,收拾残兵,十丧八九”,杭州城失而复得。

连续败于苗军之手,张士诚愤懑不已,修整兵马后,于是年八月派张士信、史文炳率水兵数万,沿运河北上,再次兵临嘉兴城。

此时的杨通贯,打张士诚军已经驾轻就熟。他伏大军于两岸,同时派小舟数十艘前去佯攻,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张士信不知是计,令战船全部出动,追击苗军。待张军被诱至峡谷时,伏于两岸的苗军把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投入敌船中,而当时南风大作,张军无法将大火扑灭,“大火焚烧至四十里不止,淮军死者甚众”。

见张军已乱,埋伏已久的苗军趁机杀出,张军全线崩溃,“斩首七千,俘虏数千,张士信以伏水遁还。”

连续三次击败张士诚,杨通贯和他的苗军威震东南,发展到二十万之众。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廷拜杨通贯为江浙行省右丞,骠骑将军,赐名“完者”,并授以“便宜行事”之权。“完者”是蒙古语,也就是现在蒙古族中很常见的名字“乌力吉”,意为“吉祥”。从此,杨通贯被称为杨完者。

苗军终成朱元璋帮凶

杨完者完成了夙愿,功成名就,成为元朝东南干城。但张士诚却很悲惨,连败于苗军使他损兵折将,而同时与朱元璋的作战中也屡屡失败,无奈之下,只得向达识帖睦迩请求招安,归顺元廷。

于是,达识帖睦迩上奏元廷,招安张士诚,授张士诚太尉,割浙西、淮东予之镇守。

张士诚招安,成为名义上的元朝官员,杨完者以为无后顾之忧,开始着力征讨朱元璋。

至正十七年七月,朱元璋连克徽州(今歙县)、建德(今东至)。杨完者出兵打算复夺徽州。此时驻守徽州的,是朱元璋麾下大将邓愈、胡大海,而徽州刚刚拿下,“城郭未完,守御之器未备”,难以坚守。

邓愈向中书资议朱升问计,朱升献计,可以先“伪许还之,缓其攻战”,然后趁其不备,出兵突袭。邓愈与胡大海依计行事,先表示要交换城池,待苗军松懈,两人“分门并出,奋兵力战”,杨完者猝不及防,大败亏输,折损兵马数万。

在此之后,他又屡屡出兵与朱元璋军交战,竟也屡战屡败:至正十八年三月,杨完者再次攻徽州被邓愈击败,折损部将李才和溪洞兵三万人。四月,杨完者再攻徽州,败于胡大海,折损部将董旺、吕升。转攻建德,又被李文忠击败,折损部将罗寿。

屡败之下,杨完者感到朱元璋兵精将猛,非张士诚可比,要想与之争锋,需与张士诚合力,于是寄希望于和张士诚一同征讨朱元璋。

杨完者没有想到,张士诚和自己的上司达识帖睦迩竟然都希望他败亡,身后的冷箭已经寒光闪闪。

而达识帖睦迩颟顸无能,一向忌惮杨完者,见他兵势强盛,又有“便宜行事”之权,深怕其取代自己,反而想利用张士诚将之剪除,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筹划了谋害杨完者的计划。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八月,达识帖睦迩借口收复被朱元璋占领的江浙之地,命杨完者和张士诚分路出兵,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

杨完者不知是计,将苗军主力尽数派出,分兵四路,开赴浙东,自己则坐镇杭州城。而张士诚则佯装率主力赴前线,其实却埋伏精兵于杭州城外伺机而动。

当苗军主力纷纷开拔,远离杭州之后,张士诚立即调兵回杭州,与达识帖睦迩里应外合,猛攻杨完者。杨完者身边只有少量护军,“婴城闭守,斩马享士卒,谕以大义,拒战十日”,但终究难以抵挡。见大势已去,杨完者与其兄杨通溥一起自缢而死。

元廷为平息“杭州之变”,安抚苗军,赠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忠慜,赠杨通溥为衡国公,谥忠烈,但却没有处罚达识帖睦迩,更无力处置张士诚。

苗军深为怨恨,认为不如投降朱元璋,“不独得所依,亦可借力为杨左丞相报仇雠也。”于是向朱元璋投降,这支元朝赖以维持东南统治的劲旅从此加入其掘墓人的麾下。而张士诚乘势据杭州,取嘉兴,江浙“方面之权,悉归张氏,达识帖睦迩徒存虚名而已”。

苗军最后投靠了朱元璋

太可惜了,投张士诚、陈友谅也好啊

杨完者的苗军“英剽勇悍,所向多克”,是元朝在东南的支柱。虽然苗军军纪较差,经常有“所在肆暴”、“恣肆检刮”的暴行,民间甚至有“死不怨泰州张,生不谢宝庆杨”的民谣,而且杨完者自己也福威自操,“虽阳尊丞相,生杀予夺于己是决,丞相仅得署成”,但毕竟杨完者对于元朝是忠诚的,有着“报皇恩,生受天爵,死当佑国庇民”的宗旨。

当时诸多士大夫,也都对杨完者的忠义十分认可,如叶杞所做《挽杨左丞》诗:

马首星河半壁天,东南保障岂徒然。

越陀新拜中朝命,吴会重颁至正年。

故土未归师竟老,长城虽坏节能全。

碧梧池上蹲孤凤,他日应惭义鹘篇。

张昱所做《杨忠慜公墓上作》也道:

梦觉邯郸万有空,邦人犹自说英雄。

道家论将忌三世,臣子报君唯一忠。

线土何堪封马鬣,迷魂犹自恨秋风。

死绥因是将军事,国史非常尽隽功。

而这么一位元朝忠臣,但却在元朝正统官员的谋划下人死军灭,杨完者死后,“张氏遂据有杭,不复可制,而元迹亡矣”,元朝彻底失去了对江南的控制。

脱脱在高邮被贬死,使得“盗贼纵横”;察罕帖木儿在益都遇刺身亡,元朝“天下无人”;杨完者在杭州之变中殒命,江南“元迹亡矣”。一个又一个支柱崩塌,终于,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灭亡了。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这一内容。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详情>>

梅州市的区划变动,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为何有8个区县?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广东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湛江市、佛山市、东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广东省的梅州市。梅州市属于广东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总人口接近400万人,合计下辖了8个区县。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