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荣王阳明:孔孟朱后又一圣

冯建荣王阳明:孔孟朱后又一圣

()
中文名:
冯建荣王阳明:孔孟朱后又一圣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1、人文辉煌的绍兴。 绍兴具有16万年的人类史,10000年的文化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 历史上的绍兴,名人辈出,群星璀璨。从《史记》到《清史稿》,被独立列传的绍兴人多达367位。一部科举史中,绍兴的进士多达2238位。难怪明代大文学家

宋朝名人推荐

1、人文辉煌的绍兴。

绍兴具有16万年的人类史,10000年的文化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

历史上的绍兴,名人辈出,群星璀璨。从《史记》到《清史稿》,被独立列传的绍兴人多达367位。一部科举史中,绍兴的进士多达2238位。难怪明代大文学家袁宏道称绍兴“士比鲫鱼多”,毛泽东主席更是称绍兴为“名士乡”。

历史上,绍兴的名士们在诸多的领域里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浩瀚的时空中留下了不朽英名,为中华文明的演进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不可或缺的贡献。王阳明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王阳明纪念馆新馆

2、绍兴出了王阳明不是偶然的。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

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王阳明,固然与明代中叶社会政治、社会经济与社会思潮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固然与良好的家教、自身的努力密切相关,但同样也与绍兴的一方水土密切相关。

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绍兴地灵人杰、钟灵毓秀的良好环境,耕读传家、见贤思齐的优良传统,等等,促进了王阳明的成长,成就了王阳明的伟大。

二、厚重的文化遗存

3、浓厚的家乡情节。

绍兴是王阳明的家乡。王阳明对家乡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自迁居山阴至证道天泉,凡6次回到家乡,涉及15个年头,占了他生命的近四分之一的年份,成为他一生中生活、讲学时间最长的地方。其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自50岁至56岁,足足住了7个年头。

在家乡,王阳明修炼洞天、建造府第、收徒讲学、郊游祭祖,至少留下了13处遗迹。

4、王阳明先祖生息地上虞达溪虹桥。

达溪虹桥,即今绍兴市上虞区的陈溪乡虹溪村。

刻于清“乾隆甲午春三月”的《上虞达溪王长山碑》,由王阳明七世孙“谋文书”,共489个字,详细记录了王阳明先祖从“余杭之仙泽界”,“来迁达溪”之“虹桥”,“又迁余姚之秘图山”的经历;还特别记载了王阳明寻祖达溪时,“尝书‘龙山旧家’匾额”的事实。

5、会稽山阳明洞天。

阳明洞天在会稽山的宛委山,所以又称会稽洞天、宛委洞天,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居第十。“阳明”,在道教中指东方青帝,即太阳神。“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

洞天之名,早在唐代白居易的诗中便已出现,洞天旁原有龙瑞宫,可见这里在唐代已是越中的一处胜景和道教的活动中心。洞天的东侧,是位居道教福地第十七位的若耶溪。

王阳明当年曾在这个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生态环境佳绝的洞天福地,筑室而居,修炼身体与心性。

6、王阳明故居新建伯府。

王阳明在江西平定了宁王朱宸濠之乱,为朝廷立了大功,被封为“新建伯”。于是,他便在父亲王华原状元府第的基础上,扩建成了新建伯府,民间多称伯府。

伯府建有大厅,多作讲学之用。另有天泉楼、碧霞池、观象台等建筑,也是王阳明讲学的重要地方。可惜后来为大火所毁。

2020年夏,地方政府启动了伯府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重修工作。

7、稽山书院。

稽山书院为范仲淹知越州时创建,原址在州治卧龙山之西岗。建成后,延聘当时的著名学者、新昌人石待旦住持书院,深受学人推崇。朱熹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事时,驻越州,曾在此讲学,使书院名动海内。

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重视教育,向学王阳明,扩建书院,增建“明德堂”“尊经阁”等,还请王阳明撰写《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并在此讲学。书院由是名声大振。

▲稽山书院

8、阳明书院。

明嘉靖三年(1524)正月,王阳明在绍兴,弟子王艮从泰州前来问学,发现四方弟子日益增多,伯府及其周边已难容纳,便开始筹集资金,在伯府东边,修建阳明书院。次年十月,书院建成。阳明先生曾亲自在那里讲学。

9、牛头山与牛峰寺。

牛头山在今绍兴市柯桥区的杨汛桥,因山之形状像牛头而得名。山中有寺,因山名而称牛峰寺。

王阳明多次去牛头山、牛峰寺,或迎送客人,或偕徒讲课,或往返经停,或采风写作。去多了,发现牛头山山峰临江,势若浮云,山上又有奇特的浮石,便将山名改成了浮峰山,后寺名亦相应改成了浮峰寺。在这里,他还留下了20多首诗篇。

除此之外,在兰亭、秦望山、梅山、塔山与宝林寺、鉴湖、南镇庙、禹穴、香炉峰等处,都有王阳明的遗迹,并且也多有诗文可证。

10、王阳明墓。

王阳明墓,位于今绍兴市柯桥区的兰亭洪溪,墓址为阳明“先生所亲择”,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

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修葺。特别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高宗南巡时,御赐“名世真才”题额并建四柱冲天式石牌坊于墓前。

2006年5月,王阳明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开始,地方政府开始在此规划建设“阳明文化园”。

三、不灭的心学之光

11、苦难辉煌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名世真才”,历来为后人所膜拜。而王阳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的心学思想。

大体而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有6个重要的时空节点。而这其中,有3个时空节点、而且是最重要的时空节点,在他的家乡绍兴。

一是少立圣道。少年时即立志做圣人,认为“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圣贤”。

二是洞天明道。经过在阳明洞天的身心修炼,最终选择了圣人之道。

三是龙场悟道。得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结论。认为圣贤的目标,只需人们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格心,即可实现。

四是南国践道。在千险万苦中,找到了通过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来“破心中贼”的思想方法与实践方法。

五是绍兴布道。通过讲学等途径,宣传自己的思想。

六是天泉证道。辩证、订正、完美自己的思想。

12、洞天明道。

明弘治十五年(1502)九月,王阳明因病回到家乡绍兴,“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这是我国古代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王阳明在这里前后有三个年头,其间也曾到杭州西湖习禅养病。

在反复的比较中,王阳明终于“渐悟仙、释二氏之非”,认识到仙道“簸弄精神,非道”,释道“断灭种性”,有违“亲爱本性”。

阳明洞天的修炼,使得王阳明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心境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阳光明媚:原来仙、释二道都不是自己该走的道,儒家的圣人之道才是正道、才是光明大道。

阳明洞天的修炼,对王阳明是刻骨铭心的。从此,王阳明自称“古越阳明子”,号“阳明”。“阳明”成了他终生的内心追求,“阳明先生”也成了时人与后人对他的不变称谓与内心敬仰。

照此说来,家乡绍兴是王阳明的明道之地,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端之地。

13、绍兴布道。

王阳明讲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在他的家乡绍兴;家乡绍兴讲学最长的时间,是在他生命的晚期,即50岁到56岁的7年间。他把讲学布道,视为自己一项紧迫的使命。家乡绍兴因此而成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熟之地与传播中心。

一是讲学之处众多。新建伯府是他讲学最多的地方,另外还有阳明书院、阳明洞天以及稽山书院与山阴县学等。听众最多时,一次达一两百人。而会聚在绍兴的弟子道友,多时更达两三千人,不少还是从数千里外赶来的。

二是讲学主题集中。王阳明晚年讲学,功夫主要化在对阳明心学的钥匙——“致良知”、特别是“良知”的阐发上。在他看来,“良知”是天理,是人的本性;“良知”是准则,是知是知非;“良知”是睿智,是耳聪目明;“良知”是至善,是善的极致;“良知”是自信,是道德所在。

三是讲学形式丰富。除了在伯府等固定的室内场所讲课外,王阳明还“只把山游作课程”,带领门人弟子走向大自然,进行现场教育,体验万物一体,会稽山、鉴湖等家乡的诸多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还有,除了传统的讲学方法外,王阳明还创造了“诗化教学”的方法,即用浅显的诗歌方式,辅之以自己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来通俗地揭示“良知”的真谛。

众多的弟子、鲜明的主题、透彻的传习,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所在,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广播的原因所在。

▲碧霞池

14、天泉证道。

故事发生在新建伯府内的天泉桥上,时间在王阳明病逝的前一年,即56岁的那年九月初八,他受命出征广西的前夜。

“是日夜分,客始散,先生将入内”时,两位得意门生王畿与钱德洪,围绕对他的善恶“四句宗旨”的不同理解问题,请教于他。

这“四句宗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畿认为这是讲心体超越善恶,可以顿悟;钱德洪认为这是讲心体需要修行,只能渐悟。

听到两位弟子“候立庭下,先生复出,使移席天泉桥上”。在桥上,王阳明耐心地听取了两人的不同理解,然后“喜曰”:你们的理解“正好相取,不可相病”,“相取为益,吾学更无遗念矣”。也就是说,你们两位的理解没有谁对谁错,不可非此即彼,正好相辅相成,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样的话,我的学说就更加完满,没有遗憾与挂念了。

这便是著名的“天泉证道”。此时的王阳明,已经对自己的思想,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极致境界。

我们从“天泉证道”的故事当中,还可以看到,古时候的先生是如何诲人不倦的,古时候的学生是如何学而不厌的。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师生关系啊。

四、巨大的时代价值

15、巨大的文旅潜力。

绍兴是阳明故乡、心学圣地。这里是王阳明生活讲学时间最长、留下遗存最多、后学影响最大的地方,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端之地、成熟之地和传播中心,是王阳明“亲择”的最后归葬之地。

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是绍兴文旅的无价之宝,是绍兴文旅取之不尽的潜力所在。

踏着圣人足迹,体验圣人心境,感悟人生真谛,应当成为绍兴文旅的金名片。

16、巨大的榜样力量。

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富有传奇色彩。

在个人气质方面,王阳明具有“豪雄”式人格;在精神上,则充满浪漫主义。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做圣人,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也终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人物。

仰思乔木而催人奋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阳明无疑是一代又一代的越中儿女、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

▲阳明纪念馆

17、巨大的精神财富。

阳明心学与阳明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阳明先生的家乡,绍兴更是应当视阳明文化为独特的发展资源、城市的文化标识、市民的精神追求。

学习践行阳明思想、弘扬阳明文化,最紧要的,是要做到“心”“行”“人”融会一体。

“心”是阳明思想的灵魂。从“心”做起,人生有成;无“心”做事,一生无成。

“行”是阳明思想的精髓。有“心”有“行”,心想事成;有“心”无“行”,一事无成。

“人”是阳明思想的核心。阳明思想,最后落脚在人的身上。知行合一,最后“合一”在人的身上。既要立志做圣人,又要首先做凡人,首先在“行”的过程当中乐于做小事。从凡人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做平凡小事,向圣人目标,从而凝聚起脚踏实地、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18、阳光明媚照我心。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并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境界。既能“从心所欲”,又能同时“不逾矩”,这样的境界,毫无疑问是人生修行的最高境界,孔子因此而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阳明先生将“阳明洞天”之名作为自己之名号,自称“古越阳明子”,还在临终前发出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叹,这是把“心”的“光明”,作为人生修行的最高目标。

从“从心所欲”到“此心光明”,两位圣人所言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一脉相承之意。阳明先生的伟大,正是在于承古启新,守正创新,集明代心学之大成,开心性儒学之新局。

▲陈列厅

会稽古来多异俊,龙场悟道何苦辛。知行合一致良知,文武双全传人文。德功言美三不朽,孔孟朱后又一圣。平生难得常从容,阳光明媚照我心。

愿阳明心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媚阳光,普照人类的内心!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详情>>

河北省拱卫京津,1984年,全省境内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