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七国之乱”一战,既有研究的盲点,其实是在大将军窦婴身上

“平定七国之乱”一战,既有研究的盲点,其实是在大将军窦婴身上

()
中文名:
“平定七国之乱”一战,既有研究的盲点,其实是在大将军窦婴身上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这一战的过程,既有的研究,以《中国军事通史》、三军大学的《中国战争史》为代表,还原度已经颇高,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疑问没有搞清楚,导致并未真正还原这一战争的全貌。 比如,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他俩是一同到达的前线么?两人

三国名人推荐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这一战的过程,既有的研究,以《中国军事通史》、三军大学的《中国战争史》为代表,还原度已经颇高,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疑问没有搞清楚,导致并未真正还原这一战争的全貌。

比如,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他俩是一同到达的前线么?两人究竟是谁指挥谁?周亚夫击破吴楚军之后,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平定齐地四国、赵国的战争中?窦婴所谓“监齐赵兵”又是怎么回事?彻底平定所有七国,究竟是三个月还是十个月?

既有的研究,可用下面几张战役过程图来概括——

(三军大学版)

(网络版1)

(网络版2)

大差不差,都囊括了这一战争的大致过程,只是它们都过于笼统、粗疏,也就难说精准。

实际情况其实是,太尉周亚夫于前154年1月即出发前往洛阳,而窦婴则是在前154年2月间才被汉景帝拜为大将军,然后前往荥阳,即两人并不是同时出发,战争初期,窦婴甚至和这一战毫无关系。

两人的级别与指挥关系,虽然名义上“大将军”可能稍弱于“太尉”,但窦婴此时的权力反而要更高一些,甚至辖制、指挥周亚夫及其所部军队。

导致这一局面的现实原因是,身陷重围的梁王刘武,“痛恨”周亚夫驻军昌邑、深沟高垒,不仅“见死不救”还一味避战,所以他向大哥汉景帝乃至母亲窦太后直接打报告,要求周亚夫立刻前来救援于他。

汉景帝曾经亲口说过,等自己挂了后就把帝位传给梁王刘武,而刘武更是窦太后的心头宝,现在刘武堪堪完犊子,他俩能不着急么?

于是,汉景帝派遣使者,诏命周亚夫前往救援梁王刘武,但周亚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宜行事”,硬是抗旨不遵!

这就让汉景帝有了很多想法,但事情总得解决,最直接的办法,无疑是派个更高级别的指挥官去往前线,能够强制或者协调一下周亚夫,以及缓解周亚夫和梁王刘武之间的矛盾。

但汉景帝当时能启用谁呢?

外姓功臣将领肯定不行,刘邦时代的开国元勋,此时都已谢世,其它哪个二代能够压制住周亚夫这个前丞相、太尉周勃的儿子?

至于本家,他的一母同胞,老三刘参、老四刘揖都已去世,儿子们年纪还小,都在封国,根本指望不上。其它宗室们,现在都处于他与吴王刘濞的摇摆之中,他哪里敢用?

于是,汉景帝已经只能在窦太后的外戚人员里面找了,而窦婴,是其中公认能力最强、名望最高的人。

窦婴之前因为怼了景帝要把帝位传给刘武的酒后之言,让窦太后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直接在宫门口挂牌写上“窦婴与狗禁止入内”,窦婴也识趣,索性称病辞职。

所以,窦婴现在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出山,一直借口生病,还说自己配不上这等重任。

史书为什么专门写一句“太后亦惭”?窦太后也意识到之前做的太过分,现在宝贝儿子命悬一线,只有窦婴能够施救,她能不降低一下姿态么?

窦婴摆谱够了,见好就收,欣然出山,以“大将军”的身份前往荥阳,主持平定“七国之乱”的全面战事。

所以,大将军窦婴并不是周亚夫等人的“后勤总管”,反而是所有汉军的最高统帅,实际地位和权限,更要在太尉周亚夫之上。中间有过这么一次重大变故。

窦婴到达荥阳的时间,也不是和周亚夫同步,而是要晚一两个月,即前154年2-3月间。

有几个有力佐证。

一是周亚夫麾下的将军、弓高侯韩颓当。他是韩王信的儿子,之前已从匈奴返回汉朝,参与了此战。

过程中,韩颓当先是受周亚夫指挥,属于36将军之一,承担进攻淮泗口、切断吴楚军粮道的重任。之后,他明确参与讨伐胶西王刘卬的军事行动,还亲自逼死了刘卬。

这说明,韩颓当所部在周亚夫击破吴楚军以后,被从吴楚战场调动到了齐地战场,能够拥有这一权限的人,显然非大将军窦赢不可。

二是栾布的经历。他明确是被窦婴带到荥阳的,所以他不可能参与到周亚夫前期的那些作战,也就不会有记载,否则应该有相关记载才是。

之后,栾布的任务就是率军进攻齐地。这说明,当窦婴、栾布到达荥阳的时候,周亚夫已经取得了“下邑之战”的决战胜利,吴楚两国灭亡在即,梁王刘武的睢阳之围也已自动解除。

换言之,窦婴已经不用再掺和梁王刘武与周亚夫之间注定掰扯不清的“意气官司”了,再加上战事大局稍定,他这运气之好,实在令人艳羡。

但这不代表他没事做,作为最高指挥员,还有吴楚余孽以及齐地四国、赵国需要平定,所以,窦婴派遣郦寄渡河北上进攻赵国,派遣栾布、平阳侯曹襄,加上从周亚夫麾下调动过来的韩颓当,三人携手进攻齐地四国。而窦婴本人坐镇荥阳,居中调度,协调指挥,所谓“监齐赵兵”。

这个“监”,既是指挥,也有监督的意思,后者本来就是汉景帝让他当大将军的初衷。

至于周亚夫,实际是被窦婴安排追击、剿灭吴楚残军,尤其是吴王刘濞逃到江东重新组织、联合的吴军、东越军。估计是史书为周亚夫有所“讳”,没点明这一段他被窦婴指挥的尴尬处境,但事实应该是大将军窦婴“监齐赵、太尉兵”。

所以,严格说,史书所写的“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陽,监齐赵兵”,大层面上来讲没有问题,但在“时间顺序”、“指挥关系”的传达上无疑有不精准的地方,这才导致后世容易出现的误解,甚至很难意识到这个华点。

了解了上述关键盲点,再来还原“平定七国之乱”这一战,就应该可以得出真正的全貌了,实际上,还有很多重要过程与细节,既有的研究也属囫囵吞枣,很值得深挖、明确一下。

1、吴楚军与梁王刘武的初期交战。

来势汹汹、兵锋极锐的吴楚军,在棘地击破梁军壁垒,杀了数万人,刘武不甘心失败,接着派遣六名将军率兵前往迎战,结果又送了俩将军。应该是野战,所以不少士兵得以逃回,刘武唯有固守睢阳待援。

2、太尉周亚夫从霸上出发到下邑决战取胜。

首先强调一点,所谓“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不是周亚夫将36名将军及其部队都集合到霸上,然后再一起出发去洛阳、荥阳,这是军事外行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

实际是,汉景帝调动了当时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军队,即36名将军所部,都交给周亚夫指挥,周亚夫就让他们以荥阳为进军目标,从各自驻地火速开赴荥阳,即“会兵荥阳”,尤其是在霸上以东的军队,没必要先跑到霸上“瞻仰”下周亚夫的风采,然后再跑返,没有这么傻的人,周亚夫更不会这么二。(华阳之战所谓白起“八日奔袭千里”实质同此,不是所有秦军先聚集咸阳、再跟随白起出发……)

但当时周亚夫在霸上的军队规模应该也不小,所以赵涉提议,咱们直接向东走直线去洛阳,肯定会被吴军在沿途布置的探子发现,从而早做准备,所以不如走个曲线,从南侧的蓝田、武关绕一下,虽然会晚到一两天,但不会提前暴露行踪。

果然,崤函通道上的吴军探子,左等右等都没见到汉朝大军,还以为汉军仍在筹备、集合,压根没想到周亚夫已经“从天而降”到了洛阳,争得了“战役发起突然性”的宝贵机会。

这里的关键,其实是荥阳这个异常重要的战略据点的争夺,吴王刘濞等人十分清楚它的重要性,也早已有心于此,只是他们现在被梁王刘武拖住,又以为周亚夫一时半会到不了,再加上有探子,只要周亚夫一出发,探子提前探知,他们仍有时间来抢先攻占荥阳。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周亚夫以“奇计”巧妙绕过崤函通道,直接空降洛阳,他们此时就算日夜奔袭荥阳,也势必落后于已经身在洛阳、距离更近的周亚夫。

正如周亚夫到达洛阳后所说:“吾据荥陽,以东无足忧者”,个中军事精髓就在这里。

在洛阳的武库,周亚夫所部汉军升级了下武器装备,甚至多数打包带走,此时36名将军所部也已全部集合于荥阳。

周亚夫进行分兵,郦寄等相当数量的兵力留守荥阳,一是守住这个关东大本营,支援前线作战。二是监视黄河以北的赵军,以及可能参战的代军乃至匈奴军队。

郦寄自此一直待在荥阳,直到大将军窦婴前来,他才受命渡河北上进攻赵国。所以,郦寄大概率是这一阶段荥阳留守军团的最高指挥员。

周亚夫率领汉军主力直出淮阳国,它位于梁国的西侧、西南侧,所以周亚夫一开始的目标,多数是服从一众将军的集体主张,前往救援梁王刘武。

然而,周亚夫在当地见到了周勃的一个老部下邓都尉,所提建议和周亚夫的战前设想不谋而合,即鉴于吴楚军战斗力极强,先期必须避其锋芒,直接交战恐怕没好果子吃。

这强化了周亚夫的战略自信,所以他不再前往睢阳,而是进军其东北的昌邑,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但却派出精锐骑兵军团,进攻淮泗口等地,骚扰、切断吴楚军的粮道。

这下梁王刘武自然不乐意了,他派出使者请求周亚夫来援,周亚夫置之不理,于是刘武直接向大哥“吐槽”周亚夫,最终导致前文所述的,窦婴被汉景帝拜为大将军,实际取代了周亚夫的汉军最高指挥权。

但客观说,“真理”应该在周亚夫这边,如果周亚夫轻率来援乃至决战,在战争初期,战败的可能性无疑较大,如果汉军主力战败,整个战局必然急转直下。

反之,周亚夫深沟高垒又切断敌军粮道,势必会让吴楚军逐渐后勤乏力、不战自乱,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无疑会转向汉军一方。

果然,没过多久,吴楚军的战斗力就出了问题,具体到梁王刘武方面,已经可以组织反击,其中韩安国稳守城防,将军张羽出城进攻,打了几次胜仗,有力缓解了被围的重压态势。

此时周亚夫已经南进到下邑,实际有进一步切断粮道,乃至包抄吴楚军后路,联合刘武东西对进、将其围歼的意图。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见睢阳久攻不下,又担心被包围,转兵回头去打周亚夫,结果攻坚下邑“声东南、击西北”的如意算盘,又被周亚夫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

稍后,周亚夫主动出击,大败吴楚军,这才是真正的“下邑之战”,也是汉军与吴楚军的真正决战,而不是史书所说的上述下邑攻坚战。

至于梁军有没有参与到这次决战,按照史书记载,其实是有的,比如“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整个战争中,梁军甚至总功劳几乎可以和汉军平分秋色,光是守城是不可能有这种巨大战果的。

按照战局推演,吴楚军向东转移,即使是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包围睢阳,也不足以再构成压力,梁军打破包围圈,追击吴楚军主力,和汉军联手夹击,势属正常。

此战之后,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往江东,收拢败兵、联合东越,准备固守。周亚夫率军渡江追击,同时收买东越,导致刘濞被东越“出卖”、诱杀。

此时最多是前154年3月底,即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的绝对主力、吴楚两国就被彻底平定。

虽然周亚夫此时已不是名义上的汉军最高指挥员,但他的实际贡献无疑居功至伟。

3、容易被无视的城阳王刘喜与吴将周丘。

前154年1月,吴王楚王起兵的同时,早就已经约好起事的齐地六国也同步而动。

他们都是刘肥的儿子,第8—13子,但却没有做到全部兄弟同心。

其中济北王刘志被他的郎中令控制,以都城城墙修复工程尚未完成为借口,拒绝出兵。从稍后没挨揍反推,他的立场还是倾向于造反一方的。

齐王刘将闾则是直接宣布背约,原因当和济北王差不多,即被倾向于汉廷的大臣们所控制,只是他们更进一步,成功“策反”了齐王。

但更有意思的,其实是被他们六兄弟事先排除在外的城阳国,即“城陽景王有义,攻诸吕,勿与,事定分之耳”。

城阳王刘喜(景王刘章之子)现在至少二十三岁,应该可以搞事情了,但他是六兄弟的大侄子,唯一的后辈,所以就没拉他“下水”,估计不想让他冒险吧。

当然,事成后也不会忘了他,等干掉刘户口,肯定也会分大侄子一份。可见这些叔叔们确实讲究。

于是真正起兵的四国是:胶西国刘卬、胶东国刘雄渠、菑川国刘贤、济南国刘辟光。

鉴于齐王背约,他们四个联合起来,先修理年纪最大却最不讲究的这个老八。

但是,很奇怪,史书虽也有提到济南王参与过,但齐王最终明确是被“三王”围攻,即胶西、胶东、菑川三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最初阶段,的确是四王围攻齐王,济南王也有参与,但随着战事推进,即周亚夫进驻昌邑,位于齐地西南侧的济南国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济南王撤军了,回到国内防守,也有抵挡周亚夫进攻齐地的意图,为三王攻坚齐王做外线防御。

更重要的是,一个战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戏剧性情况出现了,即那个被无视的大侄子、城阳王刘喜,此时居然刷了波存在感。

因为汉景帝给他派遣了个新任“城阳中尉(即禁军统帅)”邓公,《汉书》叫邓先,所以在邓公的主持下,城阳国冲在了平定齐地叛乱的第一线!

证据如下: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陽中尉。

【周丘一夜得三万人,使人报吴王,遂将其兵北略城邑。比至城陽,兵十馀万,破城陽中尉军。闻吴王败走,自度无与共成功,即引兵归下邳。未至,疽发背死。】

这是两个隐藏较深的记载,但能够传达出城阳国这一段的实际动态,甚至相比周亚夫进驻昌邑,能更有力解释济南王为何从齐国城下撤军,因为邻接的城阳国突然“变生肘腋”,济南王势必回防乃至进攻城阳国。

而吴王刘濞的部将周丘,之所以北上攻打城阳国,只能是因为其主张“平叛”,否则之前大家都捧在手心呵护的城阳王刘喜,现在周丘怎么反而去欺负他了?

这就是城阳国这一段容易被“无视”却实际上演的经历。

至于《资治通鉴》:“遂将其兵北略城邑;比至阳城,兵十馀万,破阳城中尉军”,即将“城阳”改成“阳城”,无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时阳城在睢阳以西,周丘既然是朝北打,恐怕只有迷路才能打到阳城。

从“破城陽中尉军”的“破”字来看,多数是邓公直接出击周丘这帮流寇,属于野外作战,结果寡不敌众,反被周丘给“平叛”了……

这个战事发生在下邑决战前,即2月稍早左右。之后邓公就老实坚守都城,至于周丘包括济南王有没有来包围、攻打,不得而知,但城阳国肯定没被攻下。

周丘与济南王更可能是向西和昌邑等地的汉军做对峙,想等其它三王消灭齐王,前来汇合,兵力集中再和汉军决战。

结果三王还没来,吴楚军先溃败了,周丘跟其他人尿不到一块去,索性扯乎回下邳,很快病发而死,十多万大军作鸟兽散……

4、平定齐地四国的具体过程。

齐地七国中,济南国这一段的记载其实是最少的,这应该与其最早被消灭有关。

前154年3月初,即下邑决战后,吴楚战败已成定局,大将军窦婴安排栾布、曹襄、韩颓当进攻齐地,济南王首当其冲,最先遭殃。

从栾布、曹襄杀到临淄,击退胶西王刘卬等三王、为齐王解围来反推,此时应该是韩颓当在“扫尾”济南王,最终将之击败、诛杀。

各自回国的三王,同样都被击败、诛杀,具体过程不清楚,栾布等三人可能是集中作战,也可能是兵分三路,后者可能性大些,毕竟现在已经是树倒弥孙散、狂风扫落叶了。

韩颓当单独处死胶西王刘卬的记载,似乎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悲催的还有齐王,虽然坚守了三个月没投降叛军,但毕竟之前参与过密谋,据说栾布也得知了信息,准备移兵问罪,齐王索性喝药自杀,来个死无对证,终究给儿子保住了王位。

唯一活下来的,是济北王刘志,他通过梁王刘武的关系,向汉景帝求情,得以赦免。

这里重点强调下弓高侯韩颓当,因为他在平定七国之乱这一战中参战场次最多,执行任务最重,比如切断吴楚粮道、击杀胶西王刘卬这个二号反贼等,所以他毫无悬念荣膺“功冠诸将”、名将之星

至于平地齐地究竟花了多长时间,接下再说。

5、郦寄水灌邯郸灭赵,画上句号。

大将军窦婴派遣郦寄率军渡河北上的时间,也是3月份初,与栾布等人攻齐同时,赵王刘遂已知大势已去,唯有撤军,退回邯郸城自保。

对于灭赵的战争耗时,史书有两种记载,一是“郦寄攻之,七月不能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

二是“郦将军围赵,十月而下之”、“上以寄为将军,围赵城,十月不能下”。

但两种说法应该是统一的,即确实是耗时7个月,但因为是从3月份开始,到当年10月结束,所以才有了“十月不能下”的误解。

结合栾布从齐国赶来协助的记载,可以反推,整个平定齐地的战争,应不晚于9月结束,实际耗时半年左右。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栾布并不是唯一协助郦寄的人,见于记载的还有卫绾——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卫绾当时是河间王刘德(景帝的二儿子)的太傅,河间国位于赵国的东侧,正是吴王刘濞战前檄文所说的“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预示着赵王会找河间王的麻烦。

但实际过程中,赵王刘遂应该没有展开过对河间国的进攻,起码没看到记载。

这并不能说明河间国就没有危险,起码它要自保,所以卫绾“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肯定不是从河间赶到梁地来打吴楚军,这里的“吴楚”其实是赵国,实际就是协助郦寄攻打赵军。

从卫绾获得的封赏来看,河间军的战功应当比较可观。

以上。严格来说,“平定七国之乱”一战,实际持续共十个月而非三个月,当然,前三个月是主力会战的最关键阶段,必须予以强调。

因为梁王刘武与周亚夫之间的“不对付”,导致窦婴被天降馅饼砸中,几乎是伸手“摘果子”,轻易就揽到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天大功劳,稍后他被封为“魏其侯”,地位彻底稳固,也难怪他能发明成语“沾沾自喜”,这运气真是没sei了。

只是可惜,这势必导致周亚夫缺席下半程、未竟全功的巨大遗憾。相比血性冲动的刘武、世故圆滑的窦婴,沉稳执着、机断专行、不畏上峰、不计职位的周亚夫,无疑才是这一战制胜的灵魂人物。

但史实就是史实,无论窦婴如何,他毕竟是这一战的官方最高统帅,这也不必否认。

正因为搞清楚了这一战的真实原貌,我们才能从周亚夫的实际遗憾中,感受到他军事指挥艺术与境界的真正闪光点,而不是一味无当的推崇。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详情>>

河北省拱卫京津,1984年,全省境内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