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舞彩浅山,李白的偶像邹衍在此观测天象

顺义舞彩浅山,李白的偶像邹衍在此观测天象

()
中文名:
顺义舞彩浅山,李白的偶像邹衍在此观测天象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一带,历史悠久。顺义区已知出土的绝大部分史前石器及青铜器等,都来自这里。 这一带,还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天文气象观测基地。 诗仙李白写作《邹衍谷》,就发生在顺义浅山地区,传奇瑰丽。 优美诗句背后,闪烁着古人的科技智慧,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辉煌

唐朝名人推荐

这一带,历史悠久。顺义区已知出土的绝大部分史前石器及青铜器等,都来自这里。

这一带,还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天文气象观测基地。

诗仙李白写作《邹衍谷》,就发生在顺义浅山地区,传奇瑰丽。

优美诗句背后,闪烁着古人的科技智慧,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辉煌的一页。

也是一段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

1

2300多年前,战国。燕昭王雄才大略,筑“黄金台”,公布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各国贤能人士争相赴燕,“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燕国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燕国走上强国之路,挤身战国TOP7。

先有秦开,领兵争战,击败长期袭扰北方边境的游牧民族东胡,拓地千里,解决掉北疆的隐患。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

秦开像(沈阳五里河公园)

秦开曾深得东胡人信任,熟悉他们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秦开军团横扫整个燕山地区,无人能阻挡,一直打到今朝鲜境内的清川江。

燕国拓地千里,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个郡。

PS:今顺义地区属渔阳郡。

再有邹衍,因地制宜筛选出耐寒而旱、适宜山区耕种的农作物品种,“吹律致气”“以律起历”制定符合山区气候规律、自然规律的历法,指导播种和收获。

邹衍吹律(石家庄植物园)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关系国计民生以及国家财富实力。

让新增国土产生经济效益,必须有人口,有耕种。这是“邹子吹律,以温地气”产生的时代背景。

2

邹衍是齐国名人,“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常在稷下学宫讲学,理论思想受到齐宣王、齐愍王的重视。

他周游列国,是魏惠王、赵国平原君座上嘉宾,各种荣誉、光环无数。

邹衍往来各国,走到哪都是颗耀眼的明星,受到诸侯、权贵的追捧。他享受的尊崇礼遇,远远甩出孔子、孟子十八条街。

是以驺子(即邹子)重于齐。适梁(魏国首都大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大红大紫的学术界达人、旅行达人。

邹衍来到燕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燕昭王毕恭毕敬抱起扫帚,走到迎接车队的最前面,掸落他衣衫上的尘土,打扫路面,继而请求拜邹衍为师,还特意为邹衍建了一座碣石宫。

阴阳家,最早出现于唐尧时期执掌天文、历数和禨祥的官吏。进入东周后,成为观测天文气象、制定历法的学术团体,相当于自然哲学家。

阴阳家介绍(常州淹城春秋乐园)

让人意外的是,司马迁及其祖上都属于阴阳家,相关言语和思想贯穿在《史记》的各篇章中。他自述工作的内容是,“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报任安书》)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称阴阳家是“中国自然主义学派”(《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二卷》)

邹衍像(常州淹城春秋乐园)

观测寒暑更替、四季变化,研究自然界的气候、气象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避免灾害损失。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汉书•艺文志》

经过邹衍的一番发挥,阴阳家在研究历史、天文历法的基础上,探索历史兴衰与天道循环的对应关系,诠释王朝的兴衰更替(即“五德终始”理论)

齐威、宣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幷天下,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资治通鉴》

邹衍的理论,两千多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春秋战国,周王的权威不断衰弱。诸侯国的心思都活泛起来,相互撕逼,抢地盘。周天子管不了,搬个小板凳坐,全程当看戏。

邹衍的理论,符合怀揣改朝换代梦想的君主口味。

这种背景下,邹衍刚到燕国,就受到燕昭王高度重视,火速拜师,送钱、送别墅,学习他改朝换代的理论。

3

邹衍发挥阴阳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专业特长,在燕国主抓三农工作。

燕山地区是东胡人的游牧故地,处处原生态,较少农业开发,加之气候寒冷,中原地区的农作物很难生长。

传说这一年春天,邹衍身负燕昭王的使命,考察燕山地区的农业环境。

走到一个叫“燕谷”(或称“寒谷”)的地方,邹衍举目四望,见春行冬令,寒气袭人,草木不发。惊讶之余,他登上小山坡,在山泉小溪旁吹奏起律管。他一连吹了三天三夜,直到温气生发,冰消雪化,草木发芽,丁香开花。

最后,整个山谷温气腾升,大地变暖。原来笼罩大地的寒气统统被他吹奏的音律逼进山洞里,并被牢牢锁在洞内。

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穀:繁体字五谷丰登的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穀生,今名黍谷”(西汉刘向《别录》)

此后,邹衍还将黍、稷等耐寒抗旱的农作物种子带到这里,教会百姓怎样种植。

百姓们在这里耕作、建村,繁衍生息。为纪念邹衍,后人就把“燕谷”(或“寒谷”)叫做“黍谷”,把邹衍吹律的小山坡叫做“邹子祭风台”,把锁住寒气的山洞叫做“锁风洞”。

锁风洞

锁风洞深50米,宽和高各15米,山洞内一年四季冷风习习,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山洞也会顿感寒风冷冽,刺骨钻心,使人难耐。

锁风洞

因为透,所以冷!

提起锁风洞,居住在顺义北部、密云南部的老乡,都会跟您说上几段邹衍“锁二风神于洞内”的故事。

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真相已经模糊不清,历史就这样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

燕有寒谷,不生五穀,邹衍吹律,寒谷可种。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东汉王充《论衡·寒温篇》)

拨开神话的外衣,邹衍在这一带,考察山地气候,研究土壤温湿度,制定适宜的农业历法,完成燕山农垦的准备工作。

4

天文与气候、物候不同步。

中国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自然存在对应关系。

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此声之宗也。(《淮南子•主术训》)

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蔟。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吕氏春秋•季夏纪》)

律管除了演奏外,还是观测天文气候的重要仪器。

邹衍吹律(石家庄植物园)

同处燕国,相同的节气,平原地区与北部山区的气候、温差都很大。

为了适时春耕、秋收,古人采用律管候气的办法测定当地节令。这种方法称作“律管飞灰”。

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后汉书•律历志》

原文大意说,按照音乐“十二律”的要求,准备十二根长短各异的律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将律管一头装满葭莩灰,另一头插入地中。每到一个月的中气那天,地气涌动与相应律管共振,会将葭莩灰从律孔中吹出。

下图模拟出大致的样式:

律管飞灰法示意图

透过“邹子吹律”这个神秘、离奇的故事,触及到古人运用“吹律致气”的科学方法观测气候季节变化,掌握农时,指导生产、生活的聪明智慧。

邹衍吹律致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方面它拉开了整个燕山地区农业文明的序幕,另一方面它开启了中国天文历法“以律起历”传统的先河。

从西汉开始,几乎每个朝代的正史都有《律历志》。

黍谷因此名气大振,成为阴阳家的代称。

漆园(指代道家,因庄子做过漆园吏)、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考其遗迹,亦贤达之流乎!”(《北史·文苑传序》)

在后来不明真相文人的推波助澜下,邹衍吹律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变得越发离奇。

PS:民国十五年(1926年),冬至。上海音乐家郑觐文按照古籍中记载的方法,做过一次“律管吹灰”实验,并取得成功。

这是近代唯一一次有案可查的候气法实验。

余于民国十五年冬至日,试于上海大同乐会而验。用三分径口之竹管,自七寸七分(裁衣尺) 至八寸九分相距二分一管,共六管。困无葭灰,用通草切为细末涂管尾,置空室内桌上,首端稍昂。过一夜视之,八十一分之管通草末全去,余八寸三分之管则去其半,八寸一分(原文如此)之管则去三分之一。此外均未动。虽不足据为定法,亦可验之一证也。(郑觐文《中国音乐史》)

5

黍谷见于正史,最早在《辽史·地理志》顺州条目之下“黍谷山,邹衍吹律之地”。顺州就是今顺义,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为县。

顺义舞彩浅山(谢军摄影)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庞元英(庞籍之子,欧阳修的女婿)出使辽国,经过顺州境内,古驿道旁矗立的牌坊上书写“黍谷”。

同行的宋、辽官员纷纷瞻仰缅怀一番。

余奉使北辽,过顺州,有黍谷坊。伴副使王仲渊指以谓副使文供备云:“观此,可知其寒也。《刘向别传》曰:燕地谷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召温气至,五谷生,至今名黍谷。”北辽士子多燕人,故亦颇知学问也。(庞元英《文昌杂录》)

黍谷的位置在顺义区东北部,龙湾屯镇至木林镇一带的浅山。

辽、金、元三代属于顺州。

明朝这一带属怀柔县。几百年间,行政区划变化多次。目前属于密云区与顺义区的交界地带。

顺义舞彩浅山(谢军摄影)

目前情况是,锁风洞在顺义区木林镇,黍谷山在密云区河南寨镇。二十几年前,顺义作家刘振华老师在黍谷山顶发现半块明代残碑,碑额镌刻“重修风台顶记”,落款时间为永乐元年。

与碑文打脸,根据万历《怀柔县志》记载,推断风台、锁风洞位置应在今龙湾屯镇范围内。

辽代,连接燕京城(今北京)与古北口的古驿道也在今龙湾屯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带兵打仗发现银矿,组织开采冶炼,命名银冶山《辽史》),清代康熙皇帝都从这里走过 (康熙《怀柔县志》)

也有人说,古驿道清代才有,是皇帝去丫髻山朝拜的御路。

风台,(怀柔)县东南四十五里。北屋庄东,即邹衍祭风之处。上有风洞,俗传衍锁二风神于内。洞口风声啸吼,风气凛然,时虽盛暑,人不敢近。至今乡人祭赛。(万历《怀柔县志》)

北屋庄是今龙湾屯镇大北坞村。

黍谷及周边环境

PS:古人记录村名地名常用同音字、近似音字,没有规范用字。各种县志中很常见。

古驿道就穿过村北的山上,今北大沟林场。

很多人怀疑,万历《怀柔县志》可能有一个地方记错了、东西方向记反了,“(风台在)北屋庄东,即邹衍祭风处。上有风洞”。

如果风台、锁风洞在大北坞村东,则确切无疑位于龙湾屯镇域内。

但龙湾屯镇内没有与历史记载吻合的山洞。发现明代碑文之处又确切在顺义木林镇与密云河南寨镇交界的山顶。此处位于大北坞村西。

怀疑归怀疑。

黍谷、黍谷山、邹衍吹律旧地究竟在顺义的木林镇,还是龙湾屯镇?又与密云区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细节很难还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历史地理泰斗尹钧科认为:古代,今密云南、顺义北的浅山都叫黍谷山。

燕有谷,气寒,不生五谷。邹衍吹律致气,既寒更为温,燕以种黍,黍生丰熟,到今名之曰黍谷。(东汉王充《论衡·定贤篇》)

黍谷山因黍谷得名。

有些故事称,黍谷山因为邹衍教会当地乡民在山上种黍和谷等五谷得名。实际是汉字简化后,望文生意的结果。繁体字“谷”指山谷,“”指五谷,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以肯定的是,“燕谷”(或“寒谷”、“黍谷”)就是顺义东北部与密云分界的舞彩浅山。

黍谷与周边环境(宏观)

邹衍在这一带制定农业历法,引种耐寒耐旱农作物。成功后进行科技和人才推广,向更远的上谷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输出。

考古发现,古北口内外山区的农耕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许与此有关。

数百年后,受战乱影响,古北口外很多郡县内迁,又回到这一带,今仍有密云区(县)尚在。足以证明,很早以前,这一带的农业文明就与燕山深处存在密切的联系。

也可以说,这里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天文气象观测基地。

PS: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阴阳家的思想被儒家和道家继承。邹衍之学渐行渐远,连名字都不被大众所熟知。制定天文历法成为太史局、太史监、司天监、钦天监等官方机构的工作。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内

来源:潮白文化拾遗

点击上面微信号 关注我哟

免责声明

本微信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其目的是为了更丰富地介绍所写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如需转载此文章,请备注来源:顺义旅游,违者必究。

我就知道您“在看”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详情>>

河北省拱卫京津,1984年,全省境内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